千江有水千江月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1q1q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明朝的李贽在《童心说》里说,童心,是心灵的水源,心灵的水源不能遗失。千江有水千江月,任何一条江河,只要有了水,他就会有明月,保留孩子的一份天真,教育便有施教的水源,教育就要如月映水,潜移默化。千江有水千江月,每条江里映出的月亮都是不一样的,教学就要水随物形,因材施教,是鸿鹄的教他飞翔,是猴子的教他跳跃,是能跳的鲤鱼就去跳龙门,教育要走“立交桥”,“独木桥状态”太累,太险,连最近的人大代表都呼吁教育要减担子,高考要“多元录取”。千江有水千江月,穿梭古今,作为小学语文教师,不能为功利的阴云所遮蔽,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讲的是旷逸疏朗的禅意,深沉持重的淡定,心有所累,便失却教育的那份自然,个性化教育就会失去本意。
  一、个性化不是自由化
  讲到个性化,理解不当,常会跑偏:出现了课堂上教师充当召集人、旁听者、捧场人,学生课文没读好,就让他们谈“独特体验”,教师跟着学生天马行空。有时阅读课文就是“你读读”、“你再读读”小组齐读、男生齐读、女生齐读,学生已经读得很好,还不去感悟文本。有的教师课上作秀多,一会儿让学生当表演家、一会儿当播音员、一会儿当画家、独独缺少语言的深度感悟,将表演、播音之类与文本解读游离了。
  个性化解读小学文本是真实的阅读,是孕育创造性品质的阅读,理应受到格外的重视和尊重。我们要让阅读真正成为学生个性化行为,使学生在多元化的解读过程中,张扬个性、完善人格、塑造人文精神。
  如“母”字教学片断:先画一个古时候跪着的女子,接着在女子的胸部加上两点变成,然后把这个字稍作变形移位,因生育而发达“母”亲的形象,这样的激趣,学生记得牢,解得也快。形和义自然而然的理解掌握了。
  善教者得法,个性化教学要抓住文本内容、语言、主旨、人物形象,要补充文本“空白”,在教师引导将现实生活实际和教材知识相结合,让学生有所知、有所思、有所悟,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组织教学,因势利导,分析问题精辟透彻,描述事物绘声绘色,化抽象为形象,教师的语言要起到画龙点睛深入浅出而又妙趣横生的作用。教学要使学生如乘轻舟,一路顺风,畅快淋漓,给认知活动增加审美的特色。
  二、个性化要给朗读、思考留白
  《新课程标准》中提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还要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思维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过程。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定要留出思考的空白,给予学生充分想象的空间。学生有了充分的时空自由,才有可能针对问题积极思维,主动探讨,学生的思维过程才能够在课堂上得到展现。
  在小学用时最多的是阅读教学,我们应让学生通过不断的练习,来感受不同的意义。应该让学生了解重音是用声音来突出重点,朗读的速度应根据文体和文章内容的不同而分,朗读的语调是由声音的高低、强弱和快慢来决定的。我经常和孩子们做这样的游戏:出示一个句子,请不同的学生来读,看谁猜得准他要表达的意思。比如“你过来”这个句子就有很多种方式读,分别表达着不同的含义。有高兴时的语气,伤心时的语气,着急时的语气等等。通过不断的练习,孩子们知道了在什么时候该采用什么样的语气,这样读出来的效果表达了内心怎样的感情等等。朗读因人而异,因为学生学会阅读的前提是自己阅读,自己走进文本、感悟文本、理解文本。学生的朗读基础,心理特征,生活阅历是千差万别的,学生可能理解不到位或者超出文本。在文本中,有些题目、语句或课文结尾含蓄,意味深长,给读者留下悬念或想象回味的余地。它构成了作品的“召唤结构”,召唤读者去想象,去拓展,实现作者的创作意图,引导学生抓住文本空白,及时进行练笔,不仅可以使文本得到充实,也可以锻炼学生的想象力。
  如《花瓣飘香》教学设计片断:
  师:《花瓣飘香》看课题可以是写的文章?
  生1:是写物的文章,可以写写什么什么花的,如桂花、荷花、月季等。写这些花的形状、颜色、味道等。
  生2:也可以是把花和人放在一起写的,如我们要学的《花瓣飘香》就是这种类型的。
  生3:可以是写人的,如我们班的张XX最近做的几件好事,也可以用花瓣飘香来形容她的人品。先写长得像花,再写她做的事很美像花,然后写做这件事得到很多人的赞扬突出飘香……
  个性化阅读教学要让学生走向生活,感受生活,品味生活,丰富生活阅历,以便把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进阅读中去,让学生个体生活经验、文本中的生活经验与现实社会生活在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接触、碰撞、交流中展开,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感悟文本,并有可能超越文本。个性化阅读需要唤起平时积累,学生阅读时在记忆深处寻觅类似场景,通过教师暗示提醒,在脑海里再现,然后结合课文细细品味,这样就能唤起各自的记忆,对课文有自己的独特的体验,同时经过发散思维,还能有意想不到的阅读效益。
  总之,个性化阅读教学要以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为基础,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鼓励学生有自己的独到体验和见解,最大限度地尊重学生的主体感受,建构文本多元解读平台,从而发展学生的批判思维,培养学生拥有独立性和创造性的阅读能力。
  【作者单位:淮安市淮阴实验小学 江苏】
其他文献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生性活泼好动,有着强烈的求知欲,一旦小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就会提高学习效率、达到理想的效果。因此,对于小学数学教师而言,如何创设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寓教于乐,提高小学数学的有效性是值得研究的课题。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  一、前言  长期以来,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大行其道,教师是课堂的主角,小学生成为配角。教师满堂灌,小学生被动的记忆,课堂气氛沉闷。教师教
今天的生活环境日益复杂,现代文明势不可挡地改变着人们的一切,传统的观念一次又一次地受到了冲刷,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快速时期,但由于其认知水平、知识结构和自我心理调节能力的限制,他们在充分享受现代文明所带来的无限美丽的同时,有时候对一些自然现象、社会现象或者自身身心的发展变化等缺乏正确的认识,带来抵触、紧张、烦恼、焦噪等情绪,从而产生心理困惑,形成某种心理问题,从而对学习失去兴趣。如果,教育者还一
作文就是把学生看到,听到的,融自己的情感与一体的自主创造的思维过程,是学生“我手写我心的过程”然而却有不少的学生对作文缺乏兴趣,甚至有恐惧,厌恶的情绪,视作文为语文学习中的“拦路虎”。那么怎么样才能使他们在作文中快乐,在快乐中作文,从而乐于学习呢?本人就此谈些在教学中的点滴体会。  一、兴趣为先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每一个儿童,就其天资而言,都是诗人,只要在教学方式上打开创作的源泉,就
相对于初高中的班主任管理工作,小学班主任更像是学生在校期间的“父母”,学生对班主任带有强烈的依赖感。这样,就要求小学班主任不能将注意力过多地集中在学生的学习方面,而是应做到全面关注。无论是学生学习成绩还是课间活动的一些细节。随时掌握学生的情绪变化,了解学生之间的关系变化,以便于引导学生学会团结、互助,形成积极向上的乐观态度等。  一、注重自身修养的提高,为学生树立榜样  小学阶段,尤其是低年级阶段
新课程强调“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探究是“科学学习的中心环节”,也是科学课堂的灵魂。亲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笔者有幸执教三年级《水和水蒸气》参加石狮市科学优质课比赛,在备课与研讨以及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本人更是深深体会到只有抓住这个“核心”和“灵魂”,把科学探究落到实处,才能提高我们科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下面就以本节课为例谈谈落
马克思指出:“人的创造性、能动性是自然赋予人的潜能素质,是人自身的自然中沉睡着的力量,它若不被唤醒,就会萎缩乃至泯灭。若得到开发,就表现为人类特有的感觉能力、思维能力、情感意志和体力。”每个孩子生来都有创新能力,新课改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越来越受到重视。对于小学数学老师而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应有意识地结合教学内容进行,通过每天不断地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通过动手实践,主动探
“文本细读”用于语文教学,其意义在于强调老师在整体认知与把握教材的背景下,对文本细致地进行感悟、质疑、品读和赏析,一步步走进文本深处。对一篇课文而言,教师究竟该“细读”何处?怎样处理“细”和“粗”的关系呢?  一、“细读”课文需先“粗读”全文,把握整体,捕捉应该“细读”之处  “粗读”全文即粗略地通读全文。其任务和要求主要有二:一是越过词语障碍,一气读完全文,把注意力集中到对课文内容的感知与再现上
人才源自知识,而知识的获得跟广泛的阅读积累是密不可分的。朱熹曾指出,“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杜甫所提倡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都无不强调了多读书广集益的好处,读书的积极意义不言而喻。小学生正处于人生的起步时期,如一株株刚破土的幼苗,渴望吮吸知识的甘露,以使自己茁壮成长。而这“甘露”的获得,除了靠老师课堂上有限的传授外,更需要学生依靠课外阅读去采集。中年段学生具有一定的独立阅读能力,一定的语言
“文包诗”是苏教版教材中一种特殊的文本题材,它既不同于一般课文,又不同于一般诗歌。《黄鹤楼送别》是第三学段的一篇“文包诗”,课文叙述了唐代诗人李白在黄鹤楼上为远赴扬州的好友孟浩然送别,描绘了一幅烟雾迷蒙、繁花似锦的江边春景图,抒发了诗人的无限惆怅和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引出“千古绝唱”《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在文本赏析和教学解读时,如何处理诗与文的关系,笔者认为,文为诗营造了一个多重互动的“效应
【主题与背景】  《网络文明小公民》是选自苏教版小学信息技术第21课的教学内容。为了达到学计算机安全的意识、从小养成安全使用计算机的良好道德规范和预防计算机病毒这个目的,我在设计教学设计的时候,注重搜集一些直观的教学素材,如一些视频、图片,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的欲望,同时通过对事实新闻以及相关案例分析来使学生真正成为一名合格的网络文明小公民。  【情景描述】  教学片段一:创设情境,情趣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