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就是好好地接受

来源 :职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ztrac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人给我一枝花,我笑着接受,其实也是给予我自己一个表达的机会,让花香传递得更远,
  
  这本身难道不就是件好事吗?
  
  在人生道路中,每个人都会碰到各种各样的贵人,得到种种恩惠,所以人们总说要感恩。工作中也是如此。
  工作不是冷冰冰的交易,不是客户把任务交到你手上,你只单纯做生意,记挂钱货两清,其余概不负责。而是客户在众人中选择了你,你感受到了他的信任,回报以言出必行,提供更细致的服务,唯有这样,关系才不会随着生意的终止而终止,客户也会感谢你的努力,再把下一个生意交到你手上,让这个过程不断地延续下去。
  我在工作中就常怀着感恩之心,怀有感恩之心的人,体会到的不是一桩桩生意。而是一份份信任。你是不是一个感恩的人呢?
  “我很感恩,”很多人说,但是感恩不是自己的感觉,而在乎那个曾帮助过你的人的感受。我们很多时候不如自己想得那么善于感恩,因为我们把感恩想得太复杂了。
  比如把感恩想到太重大。中国人常说“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面对别人的恩情,我们往往还没接受就开始考虑拿什么报答,当想破脑袋也想不出的时候,只有拒绝——“帮助我们的人有权有势有钱,什么都不缺,我什么也不能给他,不如不要欠这份情好了,一身轻松。”
  感恩其实并不复杂,甚至好像白开水那样单纯。
  首先,施以恩惠的人并不一定求回报,其次。回报也不一定是以奢侈的物质,你完全可以回报爱、尊敬、关怀。恐怕那些真正钻进我们心田去的大恩,本身就是一个支持的微笑、一个理解的拥抱、一次路远迢迢的探望,而不是价值几何的人民币。你当然想给最好的回报以表示那一刻的重要,但是也不必费心去想该给对方黄金还是钻石,车子实用还是房子增值。报恩不在乎形式,不是为了让自己的心轻松而“礼尚往来”的过程,而是一个“我感受到了”的契约。为了这份契约你所做的努力,就算最后没有结果,别人也会看在眼里。
  


  直到现在。我还会一直想着我大学时的老师。那时,我非常叛逆,是他像父亲对待小女儿一样理解我、感化我。他原本希望我留在他身边走学术道路,助教讲师、副教授这样一路走上去,但是有一天我告诉他我想走,因为学校生活太安定了,不适合我。当时我倒是没有多想以后的路到底会怎样,就是害怕跟他开口。最后讲的时候,一时间抑制不住自己,嚎啕大哭。那种感觉,就好像是在跟年迈的父亲讲,我要离开他,要远行。老师也知道我是爱他的,敬他如父,只要他开口,能做的事我一定会去做,可是他还是让我走了,像父亲对待自己的小女儿一样。感恩应该回报以对方需要的东西,而不是你所认为他需要的东西。饱时千杯,不如渴时一滴。这种恩情和回报,就是一辈子的事情了。
  但是有些“恩”,是不在我所理解的应该“感恩”的范围里的。因为有些“恩”在付出的同时,就有目的。那是为了交换率先做出的行为,并没有感情因素在里面,所以要感谢也很简单,给他同等价值的东西就好了。就像我借给你钱,半年期还是一年期,三分利还是两分半利,这本身就是交易,不在我所说的感恩的范围里,也不配让别人去感恩。
  感恩是件非常美好的事,它包含了两层意思。一是“我”感谢被施予了恩惠,但还是一个是“我”同时给予了恩惠,也许许多人不知道,施和受同时存在,在“受”的过程中,也是一个“施”的传递。比如有人给我一枝花,我笑着接受,其实也是给予我自己一个表达的机会,让花香传递得更远,这本身难道不就是件好事吗?
  (采访及整理/张维)
  
  萧静萍
  
  工作已进入第26个年头的她毕业于台湾文化大学英语文学专业,在麦肯台湾开始了广告和媒体生涯,任职10年中是亚太区“优异奖”获得者。而后,受聘于灵狮广告,负责台湾联合利华和汇丰银行的行销企划。2003年成为台湾星传媒体董事总经理。2006年10月被认命为群邑旗下逆势中国区副总裁。
其他文献
北京、南宁    北京大学的医药学博士小凡今年毕业,处在金字塔尖顶的应届生,在选择工作和城市上反而会犯更大的踌躇。有时候人们往往陷入一个误区,以为选择的对象非A即B,其实如果努力给其中某一个加点料,孰优孰劣马上变得一目了然。    6个Offer的挣扎    在“不愁嫁”的北大博士里,小凡的择业心态相当具有代表性,她心目中择业要考虑的因素排名是:发展前景、收入、家庭因素和个人喜好、稳定性。选择去哪
期刊
南京、长沙、福建、宁波    原本有着在大城市工作机会的张超,选择了百威英博的全球管理培训生项目。进入百威英博后,她先后在南京、福建、长沙、宁波轮岗,并最终定岗在宁波,从一名普通的销售代表做起,三年时间做到大区经理。张超认为,百威英博的市场主要就在二三线城市。一个好战士,怎能不站在一线战场上呢?    越是认为自己是暂时来锻炼的,越容易有优越感,也就越痛苦    在寒冬腊月里,张超骑着电瓶车,顶着
期刊
北京、郑州、成都、郑州、上海、北京、杭州    从职业生涯起航阶段的随遇而安,到主动出击规划自己的职业发展,工作13年的周爱民迁徙了5个不同的城市。    顺路一看,看了郑州8年    1996年初,国内的计算机行业正处于充满传奇的起步阶段,吸引了无数年轻人,正在四川大学读大四的周爱民也是如此。在当时,放眼全国,为人所熟知的计算机行业聚集地只有两个——北京和广州,因此,当周爱民偶然在《电脑报》上看
期刊
阿姆斯特丹、北京、苏州  最倒霉的专业和毕业时间    2008年毕业的我非常倒霉。房地产和金融可以说是当时国内最不景气的两个行业,而我辛苦奋斗了一年,终于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拿到了硕士学位,所学的专业却是“房地产金融”!于是赶上了一个最萧条的就业季!  不会说荷兰语。使得我在阿姆斯特丹毕业后的实习计划完全破产。回国后短暂休整几天。没有多加考虑父母的挽留,我毅然决然地独自来到北京。那会儿对于大城市
期刊
我在北京生活8年,刚开始外派工作时是我觉得最困难的时候,人生地不熟,不了解文化。没有人脉。需要慢慢建立,每天只有工作、没有生活。所幸,我有很多好朋友,在后来每进入一个新城市之前,我会提前一个月左右发动所有的朋友帮忙介绍当地的朋友和关系。  比如我会请在那个城市的朋友提前给我寄一份详细的城市地图,让我在出发前就对这个城市的区划街道了然于心;我还会在MSN签名档挂上“有没有去过××市旅游或工作的朋友”
期刊
面临各类城市选择时。一位拥有近20年外企工作经验的朋友曾经给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建议:以自身所在行业以及所在职位发展为出发点,从以下9个方面去进行不同城市的比对,设定一个标准值,比如10分,根据不同向度对城市进行打分,总分越高的城市越适合事业导向性的人,越低则越适合生活导向型的人。
期刊
Sarah没有想到,当初的一念之差会给自己带来这么好的机会。  Sarah是成都人,高三时,不想离开家乡的她“理所应当”地报考了成都本地的西南财经大学,学习金融。  “金融专业是一个很国际化的专业,上大学以后,开始接触到来自各地的同学,学习的过程中也开始了解到外面的世界,这时候就特别想出去看看。”Sarah自身的优势除了成绩好,还有一点就是英语强。从初中开始,她就在成都一个德高望重的英语老教授那里
期刊
哪个城市或地区才是你的理想居所?哪里才是最适宜你发展的地方?绝不能人云亦云,还是来给自己和城市的亲缘关系作一个评分测试吧。a=3分。b=2分。c=1分  1你最喜欢:  a太阳 b月亮 c星辰  2你是习惯三更半夜不睡觉的“夜猫子”?  a肯定不是b偶尔为之c经常如此  3你的拖鞋是:  a有花纹图案,比较讲究  b,随处可见的塑料拖鞋  c我习惯光脚踩在地毯或木地板上  4以下几个词,迅速地
期刊
这段时间和基金行业的专家接触,有些启发。其中说到做好投资的思维,他们说要不你就一直比别人悲观,大市好的时候总能想到不好;要不一直比别人乐观,大市不好的时候总能想到好。只要坚持其中一种状态。两种选择都能赚到钱;最怕的是一会儿乐观一会儿悲观,市场乐观你也乐观,市场悲观你也悲观,那就彻底是赔钱了,因为投资最忌讳“线性思维”。  何谓线性思维?百科辞典是这么解释的:线性思维是沿着一种直线的、单向的、单维的
期刊
大城市、小城市,哪里是最好的开始职业生涯的第一站?  听听几位职场过来人的观点碰撞。    观点一  生活不是为奋斗,奋斗为的是生活  吴伟农    如果有人问我,让我重新做一次选择,大学毕业时还会选择来到北京吗?我想我很难确定我的回答。  当年过早地将人生定位在某条轨道上,再回首时,内心深处不时自问:北京真的就是最适合自己的地方吗?  我在一个安静的城市——安徽省会合肥读了将近5年书,毕业时一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