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些年以来,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现代建筑工程的快速发展。现代建筑工程的快速发展,直接导致了对现代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要求不断规范化、不断严格化。影响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因素有许多,对于当前的混凝土施工情况来讲,只有解决对混凝土施工技术产生的影响因素,并且对建筑工程施工过程进行控制,将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严格规范化,才能使混凝土施工技术不断提高,使土木工程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得到一个长足的发展。从而适合时代的发展,适合现代化对于混凝土施工技术提出的严格要求。
关键词: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
中图分类号: TU37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建筑业的不断发展,混凝土被广泛的应用于建筑施工中,而混凝土的施工技术也成为了当前土木工程中重要的施工技术。而混凝土它是传统建筑施工材料之一,也叫做三合土。随着当前水泥加工技术及施工工艺的不断更新与发展,混凝土拥有易成型、输送量大、可持续作业等优势,特别是在体积较大和高层类建筑的基础施工过程中,更凸显出混凝土的优势。
1.混凝土前期施工技术分析
1.1、混凝土配制技术分析
混凝土配制是将水泥、砂石、水及矿物掺合添加料等原材料依據一定的比例搅拌到一起,而这个搅拌比例通常被称作是混凝土的配合比。为了满足混凝土施工技术相关指标要求,配合比要经过各种试验及适配程序来进行原料配备,而不能只是按照经验来决定配合比。如果砂石实际的含水量和配合比间出现差异时,则必须在搅拌混凝土之前测定好用量,以获取一个最佳的配合比。此外,混凝土的配合比情况决定着混凝土的强度高低,因此,必须重视混凝土的配合比选取工作,确保配合比的科学合理。对此,应当从土木工程中混凝土的实际施工情况出发,同时结合实际选用的施工原材料来选取相应的配合比。同时,应当按照普通混凝土的性能实验和其他的相关标准展开实验与配比,确保配合比满足建筑施工的强度及耐久性要求。
1.2、混凝土的搅拌施工技术分析
首先,在搅拌时应当实现规定好搅拌制度,针对一次性投料量、投料的顺序及搅拌的时间都要事先确定出来,只有这样才可以制作出优质均匀的混凝土。同时还要选取合适的搅拌机器;投料时,一次投入量不应当过多;搅拌的最短时间必须满足相关施工规定,这些都是确保混凝土施工质量的重要前提。此外,在第一次进行搅拌时,应当充分考虑到砂浆流失情况,针对已经搅拌完的混凝土应当卸载干净,而在卸除完所有混凝土以前,禁止再次投入原料进行拌料。同时,要严格依照配合比进行,以确保混凝土强度满足施工标准与要求。
2.混凝土中期施工技术分析
2.1、混凝土的浇筑施工技术分析
在浇筑混凝土时,首先要按照自然流淌与水平分层进行,然后再进行斜向分段和持续推移施工。在浇筑过程中,不能给已经搅拌完毕的混凝土再加水,同时应当准确把握混凝土的分层厚度。当浇筑新一层混凝土时,必须事先对上一次的混凝土覆盖情况进行确认,只有掌握好两层浇筑间的时间间隔,才可以将混凝土初凝时间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以有效的避免因浇筑间隔时间太长而导致的混凝土裂缝产生。此外,浇筑时要注意考虑当地的气候环境因素影响,不要在天气变化比较剧烈和频繁的情况下进行施工。
2.2、混凝土施工中裂缝处理技术分析
2.2.1、必须要将水泥水热化的要求降低
首先混凝土本身的热量就是通过水泥的水热化来产生的,因此,在土工建筑施工要在进行选购原材料的情况时就要相对选择一些水热化比较低的的矿渣酸盐水来配置混凝土。之后必将进行科学合理的利用混凝土后期的强度,以此来降低水泥的用量。然后是要利用施工现场的条件,来选择使用比较优良的骨料,讲科学的使用和添加粉煤灰和减水剂的融合技术,这样的情况下就可以改善混凝土材料的易和性,这样一来就可以将水泥的用量降低,最终来达到降低水热化的目的。其次是可以通过利用基础内部预埋冷却水管的办法来降低混凝土的水热化温度,也就是说通过可以通过循环冷却水的办法就可以降低混凝土的水热化的温度的。最后想要降低混凝土的水热化温度还可以在施工饿过程之中通过掺加一些砂石,也可以达到降低混凝土水热化温度的目的。
2.2.2、降低混凝土入模温度的要求
第一,在浇筑混凝土的时候,施工技术人员要选择合适的气温同时不要在炎热的气温下进行浇筑。在夏天的时候要在温度极低的环境下、同时采用地下水搅拌混凝土,那么对于一些骨料,包括在运输和浇筑的时候,我们要通过遮阳、进行降温的办法,们这样作的目的是降低混凝土入模温度。
第二,适当的加入一些缓凝型减水剂。
第三,在混凝上入模时,为了能够尽快的使模内的热量散发出去,我们要采取通风的办法。
2.2.3、加强施工中的温度控制的要求
第一,在混凝土浇筑后施工技术人员要做好混凝土的保养工作,在夏季的时候不要曝晒同时还要注意保湿,在冬季的时候要对混凝土采取保温覆盖的办法,以免发生急剧的温度梯度发生。
第二,要对混凝土进行长时间的保养,在合适的时间内进行拆模,延缓降温时间和速度,充分发挥混凝土的“应力松弛效应”。
第三,加强测温和温度监测与管理,实行信息化控制。
第四,在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要对施工工序进行合理的安排,控制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均匀铺开,避免混凝土堆积过大过高。
2.2.4、约束条件,削减温度应力的要求
通过在混凝土基础与垫层之间建立一个滑动层,在施工的时候通过运用刷热沥青作为滑动层,以消除嵌固作用,释放约束应力。
2.2.5、提高混凝土的抗拉强度的要求
第一,在混凝土搅拌的过程中,由于砂、石含泥量多,所以,导致了混凝土的收缩,同时,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也降低。因此,在进行混凝土搅拌时要严格控制砂、石的含泥量,所以,在土木工程施工中我们尽量把石含泥量控制在小于l%,砂含泥量控制在小于2%,也降低了因为砂、石含泥量大对混凝土抗裂的不利影响。
第二,通过采用二次投料法、振捣法,在浇筑之后,要马上清除表面上的水与在最底层的含粉煤灰极大的一层砂浆,我们要对早期保养进行维护,这样才能提高混凝土的抗拉强度。
第三,在混凝土的表层与内部建立合适的混度配筋,以达到应力分布的改善,预防混凝土裂缝的现象。
3.混凝土养护的要求
第一,混凝土养护的时间不少于28天。
第二,低塑性混凝土在浇筑之后,要马上喷雾养护,然后再及时的洒水养护。塑性混凝土要在浇筑完后的6-18小时之内,再进行洒水养护。
第三,混凝土的养护应当连续进行,中间不要中断,确保在养护期间内,被养护建筑一直处在表面温润的状态。
4.结束语
通过以上阐述的观点可以看出,在整个土工建筑施工的过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是被很广泛的利用的,但是这项工程也是非常复杂的艰巨任务,我们作为专业的施工技术人员,在整个施工的过程中,只要严格按照各道施工工序的规范和标准进行施工,就可以减少和控制混凝土产生裂缝的问题的,另外在整个技术施工的过程中,必须要严格的完成各个环节的施工技术标准,只有这样的情况下,才能确保土木工程的整体质量,为企业减少一些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参考文献
[1]王琼.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J].江西建材.施工技术,2012(06).
[2]周先林.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1(16).
[3]谢文利.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探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11).
[4]王晋.浅议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J].商品混凝土,2012年08期
[5]张志耕,王荣辉.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箱梁桥裂缝病害分析[J].自然灾害学报,2006年02期
[6]龙佩恒.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开裂的数值分析方法[D].同济大学,2005年
[7]张文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局部应力分析及拉—压杆设计[D].同济大学,2007年
关键词: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
中图分类号: TU37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建筑业的不断发展,混凝土被广泛的应用于建筑施工中,而混凝土的施工技术也成为了当前土木工程中重要的施工技术。而混凝土它是传统建筑施工材料之一,也叫做三合土。随着当前水泥加工技术及施工工艺的不断更新与发展,混凝土拥有易成型、输送量大、可持续作业等优势,特别是在体积较大和高层类建筑的基础施工过程中,更凸显出混凝土的优势。
1.混凝土前期施工技术分析
1.1、混凝土配制技术分析
混凝土配制是将水泥、砂石、水及矿物掺合添加料等原材料依據一定的比例搅拌到一起,而这个搅拌比例通常被称作是混凝土的配合比。为了满足混凝土施工技术相关指标要求,配合比要经过各种试验及适配程序来进行原料配备,而不能只是按照经验来决定配合比。如果砂石实际的含水量和配合比间出现差异时,则必须在搅拌混凝土之前测定好用量,以获取一个最佳的配合比。此外,混凝土的配合比情况决定着混凝土的强度高低,因此,必须重视混凝土的配合比选取工作,确保配合比的科学合理。对此,应当从土木工程中混凝土的实际施工情况出发,同时结合实际选用的施工原材料来选取相应的配合比。同时,应当按照普通混凝土的性能实验和其他的相关标准展开实验与配比,确保配合比满足建筑施工的强度及耐久性要求。
1.2、混凝土的搅拌施工技术分析
首先,在搅拌时应当实现规定好搅拌制度,针对一次性投料量、投料的顺序及搅拌的时间都要事先确定出来,只有这样才可以制作出优质均匀的混凝土。同时还要选取合适的搅拌机器;投料时,一次投入量不应当过多;搅拌的最短时间必须满足相关施工规定,这些都是确保混凝土施工质量的重要前提。此外,在第一次进行搅拌时,应当充分考虑到砂浆流失情况,针对已经搅拌完的混凝土应当卸载干净,而在卸除完所有混凝土以前,禁止再次投入原料进行拌料。同时,要严格依照配合比进行,以确保混凝土强度满足施工标准与要求。
2.混凝土中期施工技术分析
2.1、混凝土的浇筑施工技术分析
在浇筑混凝土时,首先要按照自然流淌与水平分层进行,然后再进行斜向分段和持续推移施工。在浇筑过程中,不能给已经搅拌完毕的混凝土再加水,同时应当准确把握混凝土的分层厚度。当浇筑新一层混凝土时,必须事先对上一次的混凝土覆盖情况进行确认,只有掌握好两层浇筑间的时间间隔,才可以将混凝土初凝时间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以有效的避免因浇筑间隔时间太长而导致的混凝土裂缝产生。此外,浇筑时要注意考虑当地的气候环境因素影响,不要在天气变化比较剧烈和频繁的情况下进行施工。
2.2、混凝土施工中裂缝处理技术分析
2.2.1、必须要将水泥水热化的要求降低
首先混凝土本身的热量就是通过水泥的水热化来产生的,因此,在土工建筑施工要在进行选购原材料的情况时就要相对选择一些水热化比较低的的矿渣酸盐水来配置混凝土。之后必将进行科学合理的利用混凝土后期的强度,以此来降低水泥的用量。然后是要利用施工现场的条件,来选择使用比较优良的骨料,讲科学的使用和添加粉煤灰和减水剂的融合技术,这样的情况下就可以改善混凝土材料的易和性,这样一来就可以将水泥的用量降低,最终来达到降低水热化的目的。其次是可以通过利用基础内部预埋冷却水管的办法来降低混凝土的水热化温度,也就是说通过可以通过循环冷却水的办法就可以降低混凝土的水热化的温度的。最后想要降低混凝土的水热化温度还可以在施工饿过程之中通过掺加一些砂石,也可以达到降低混凝土水热化温度的目的。
2.2.2、降低混凝土入模温度的要求
第一,在浇筑混凝土的时候,施工技术人员要选择合适的气温同时不要在炎热的气温下进行浇筑。在夏天的时候要在温度极低的环境下、同时采用地下水搅拌混凝土,那么对于一些骨料,包括在运输和浇筑的时候,我们要通过遮阳、进行降温的办法,们这样作的目的是降低混凝土入模温度。
第二,适当的加入一些缓凝型减水剂。
第三,在混凝上入模时,为了能够尽快的使模内的热量散发出去,我们要采取通风的办法。
2.2.3、加强施工中的温度控制的要求
第一,在混凝土浇筑后施工技术人员要做好混凝土的保养工作,在夏季的时候不要曝晒同时还要注意保湿,在冬季的时候要对混凝土采取保温覆盖的办法,以免发生急剧的温度梯度发生。
第二,要对混凝土进行长时间的保养,在合适的时间内进行拆模,延缓降温时间和速度,充分发挥混凝土的“应力松弛效应”。
第三,加强测温和温度监测与管理,实行信息化控制。
第四,在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要对施工工序进行合理的安排,控制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均匀铺开,避免混凝土堆积过大过高。
2.2.4、约束条件,削减温度应力的要求
通过在混凝土基础与垫层之间建立一个滑动层,在施工的时候通过运用刷热沥青作为滑动层,以消除嵌固作用,释放约束应力。
2.2.5、提高混凝土的抗拉强度的要求
第一,在混凝土搅拌的过程中,由于砂、石含泥量多,所以,导致了混凝土的收缩,同时,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也降低。因此,在进行混凝土搅拌时要严格控制砂、石的含泥量,所以,在土木工程施工中我们尽量把石含泥量控制在小于l%,砂含泥量控制在小于2%,也降低了因为砂、石含泥量大对混凝土抗裂的不利影响。
第二,通过采用二次投料法、振捣法,在浇筑之后,要马上清除表面上的水与在最底层的含粉煤灰极大的一层砂浆,我们要对早期保养进行维护,这样才能提高混凝土的抗拉强度。
第三,在混凝土的表层与内部建立合适的混度配筋,以达到应力分布的改善,预防混凝土裂缝的现象。
3.混凝土养护的要求
第一,混凝土养护的时间不少于28天。
第二,低塑性混凝土在浇筑之后,要马上喷雾养护,然后再及时的洒水养护。塑性混凝土要在浇筑完后的6-18小时之内,再进行洒水养护。
第三,混凝土的养护应当连续进行,中间不要中断,确保在养护期间内,被养护建筑一直处在表面温润的状态。
4.结束语
通过以上阐述的观点可以看出,在整个土工建筑施工的过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是被很广泛的利用的,但是这项工程也是非常复杂的艰巨任务,我们作为专业的施工技术人员,在整个施工的过程中,只要严格按照各道施工工序的规范和标准进行施工,就可以减少和控制混凝土产生裂缝的问题的,另外在整个技术施工的过程中,必须要严格的完成各个环节的施工技术标准,只有这样的情况下,才能确保土木工程的整体质量,为企业减少一些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参考文献
[1]王琼.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J].江西建材.施工技术,2012(06).
[2]周先林.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1(16).
[3]谢文利.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探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11).
[4]王晋.浅议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J].商品混凝土,2012年08期
[5]张志耕,王荣辉.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箱梁桥裂缝病害分析[J].自然灾害学报,2006年02期
[6]龙佩恒.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开裂的数值分析方法[D].同济大学,2005年
[7]张文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局部应力分析及拉—压杆设计[D].同济大学,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