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中教学方法的应用探究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_G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小学的教学工作中,数学科目是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数学特有的抽象性和逻辑性对于这阶段的小学生来说很难掌握。因此,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如何利用合理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知识理解力就成了任课教师应该去研究的教学重点。因此,从教学实际出发,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和课堂实践,探讨情景教学法、小组合作法、自主探究法在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中的应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应用探究
  在小学的数学教学工作中,因为数学本身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和抽象性,加上传统的数学课程枯燥无味,导致学生在进行数学的学习时感到非常困难,逐渐对数学失去兴趣,影响学生数学学习成绩的提高。因此,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我们要合理利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从而达到我们的数学教学目的。
  一、利用情景教学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情景教学法是一种脱胎于英语教材中的情景对话的一种教学方法,其直观性和生动性的特点恰好弥补了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抽象性和枯燥性的缺点,在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合理利用这一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对于数学的兴趣和热情,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性,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例如,在学习“可能性”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创设一个情景:“同学们,你们喜欢玩游戏吗?”学生回答:“喜欢。”“你们平常都玩些什么?现在我们来玩一个游戏,石头、剪子、布,谁来和老师玩呢?”学生纷纷举手表示参与,“在玩之前,大家先猜一猜我们两个可能是谁赢?我们两个再玩?这回你猜谁可能赢?”其他的同学纷纷猜测,在游戏进行的过程中,我向学生提出问题:“上次猜我赢的同学,你这回为什么不猜我了?”学生回答说:“因为不可能你每回都赢。”“很好,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主题——可能性。”然后进入正式的课堂教学。通过这样的教学引导,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课堂兴趣和积极性,从而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
  二、利用小組合作法,提高学生的知识理解力
  小组合作法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小学数学课堂中的一种方法,其主要形式是通过小组之间的相互合作、探究来加强对于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而在小学的数学教学中,如何让学生理解抽象性的知识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所以,在实际的数学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小组合作法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力。
  例如,在学习“圆柱的表面积”时,教师可以利用小组合作的形式来开展教学工作,提高学生对圆柱的表面积的认识。比如,首先我们提出一个小组任务让学生来完成:每个小组运用合作的形式来做一个圆柱体,思考应该从何入手。这时候学生就开始了集思广益,在制作过程中,学生开始讨论应该如何确定圆柱的长和底面周长,并逐渐理清圆柱的底面与侧面展开长的关系,然后我们进行教学引导:“同学们,大家回忆一下,长方形的面积应该如何计算、圆的面积应该如何计算?”在学生说出答案之后,我们再进行小组讨论:“根据这两个计算公式和刚刚大家制作圆柱体的得到的圆柱体各个边的关系,通过小组的形式推导一下圆柱体表面积的计算公式。”然后学生进行圆柱体表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通过这样的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圆柱体表面积公式的推导形式,提高学生的知识理解力和记忆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数学探究精神,全面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三、运用自主探究法,提高学生的知识创新能力
  在小学的教学工作中,我们不仅需要让学生学习到基本的数学知识,还应该教授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和思想,而知识创新能力就是在数学的学习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技能。而自主探究能力就是一种能够促进学生知识创新能力的教学方法。因此,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我们可以利用这一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的知识创新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
  例如,在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基础知识的拓展探究,比如,从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中,进行知识的拓展创新,找到体积计算的规律,并由此猜想圆柱体、侧面是平行四边形的物体体积的计算公式等,并查找资料验证自己的猜想,看看哪些物体的体积能够运用底面积乘高的形式来进行计算,哪些物体不可以,从其中来找到物体体积的计算规律,然后在课堂上分享自己的探究经验。通过这样的自主探究,在培养学生的知识探究能力的同时,还提前预习了一下之后的相关课程,从而提高了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
  小学数学是学生以后数学学习的基础,关系着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因此,我们作为任课教师,应该认识到数学课程对于学生的重要性,努力提高自身的素养,积极进行课堂实践,合理运用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和发展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马子元.探究性教学方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6(21):59.
  [2]宋晶晶.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6(31).
  编辑 刘瑞彬
其他文献
在当今知识型经济社会里,管理好人才和知识是企业保持竞争优势、拥有核心竞争力的主要途径。知识管理(Knowledge Management,以下简称KM)的有效运作不仅需要所有员工的积极参与
摘 要: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更加注重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小学数学应该构建高效课堂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阐述了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具体措施,以更好地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与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构建方法  小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场所就是课堂,为了减轻学生的负担,实现更加高效的教学目标,就要努力构建高效课堂。老师在构建高效课堂的过程中要结合本班同学
新课标下的高中数学教学理念倡导老师能够在数学情境中指导学生解决数学问题,它要求在教学中教师善于把数学知识以数学情境的方式展示给学生:立足于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
本实验从定性、定量两方面对工业溴含水量与金属腐蚀速率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实验结果表明,工业 溴含水量在一定范围内与金属腐蚀速率存在线性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