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中农民的学习需求分析

来源 :职业·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lrio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农村城镇化已成为中国今后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是中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保证。中国城镇化是以目前农村地区的城镇为基础实现农村城镇化,来实现农业文明向城市化的工业文明的转变。其关键是农民转化为城市居民后素质的改善和提升,防止出现身在现代化城市而人非现代化。依据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的观点,实现农村真正城镇化必须有教育功能的实施,而担当该任务的只能是社区教育。社区教育发挥有效作用的前提是把握被城镇化的农民素质与城镇化要求的差距,也就是说,必须把握住农民究竟缺失了哪些现代化素质,才能有效地实施社区教育。弥补这些缺失的素质也就形成了城镇化中农民的学习需求,清楚了这些学习需求,社区教育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关键词:城镇化 城镇化社区居民 学习需求 学习需求分析
  “活到老,学到老”是中国人很早就提出的一个学习观念。长期以来中国人并没有从社会发展规律的角度、从社会大教育的角度出发,对这一观念的形成给予高度的实质性认识。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不仅验证了中国前辈提出这一学习观念的正确性,同时也对社会性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其要求教育实施的核心必须针对教育对象学习能力的提升,在此基础上力求追随社会的发展去弥补教育对象素质的现代性缺失。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是教育的核心功能,特别是在农村地区,发展经济的要求才是产生教育需求的基础。在农村开展教育如不能为乡村民生建设与发展提供有效的支持与服务,就会失去教育服务的本质意义。中国人“四十而不惑”的说法已经不适应这个时代。大量新知识技术的涌现无论是谁都不可能没有疑惑。农业经济时代,人只要接受7至14岁的教育足以应付一生;工业经济时代,人需要接受5至22岁的教育(大学毕业)即可保证一生受用;知识经济时代每天都有新的知识出现,不管是谁,不论年龄,肯定有不懂的东西必须学习,否则就会直接影响到现实生活,所以,对现代人来说不可能没有“惑”。因此,今天社会的人需要具备的最重要的核心能力是学习能力,只有具备了有效的学习能力才能不断弥补自身素质中现代性的缺失,保证自身的能力符合现代化社会的需要。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成人继续教育处张志坤处长提出:“(中国的)社区教育即将迎来新的发展期和机遇期,因为教育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教育将对社会发展承担更大的责任,做出更大的贡献。社区教育在实现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凸显。社区教育是解决教育面向人人的问题,要推动社会扬善向上、要为人的全面发展而努力。”促进中国农村城镇化真正的实现就是教育应对社会发展承担的更大责任,所以,我们还应补充一句:社区教育也必须为城镇化的真正实现而努力。打造现代化农民是当今发展中国农村经济的基础,也是真正使中国步入小康社会的基础。农村城镇化是中国解决农村问题的重要手段,是今后农村发展的必由之路。如果城镇化只能使农民现实地进入了城市而不能使农民素质城市化,不能实质性地推动农业产业化,城镇化则不可能真正实现。农村城镇化依赖于农业产业化,农业产业化依赖于农民现代化,农民现代化则依赖于教育,而教育的有效实施又依赖于满足城镇化中农民的学习需求。
  笔者的三个研究对象都是海淀区北部新区已被城镇化或正在城镇化中的新型社区,辛庄村是等待拆迁而村民即将移地迁入城镇化社区的典型代表,杨家庄村是村民当地回迁入住城镇化社区的代表,车耳营村则是在原农村环境基本不变的基础上村民在原地被城镇化的代表。
  一、城镇化中农民的显性学习需求
  1.提高精神文明质量的学习需求
  对已经被城镇化的农民来说,通过学习提高生活质量是其学习需求的重点。从杨家庄村反映的情况看,被城镇化的农民特别关注的是提高精神文明质量的学习需求。形成这样的关注点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城镇化社区居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由于拆迁,他们获得了政府给予的较为丰厚的经济补偿,不仅取得了较低成本的足够的住房面积,而且大大增加了家庭存款,加之子女已经工作,无更大的生活负担,因而,物质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已经远远地高出了城镇中一般工薪族的生活水平。所以,除了已经在镇、村企业工作的人外,其他人不再关注转岗就业,就业的人也不完全依赖就业的收入维持生活,因此,不管是就业还是未就业的人理所当然地会关注康体健身和文化娱乐,希望提高自己的生活品位与生活质量。二是转型城镇化社区后,社区管理水平有待提高,社区的精神文明的软件建设亟待提高,社区文化活动的开展不尽如人意。虽然社区内建设了文化大院,有着较完备的硬件设施,但利用率很低。在车耳营开展实验性培训中我们感到,村民对书法、摄影、健身操、太极拳等内容的培训都很感兴趣,不仅说明丰富城镇化社区居民文化生活的学习需求规模在不断扩大,而且也说明政府开展的文化性社区教育和实际需求存在较大差距。三是闲暇时间的增多,城镇化的社区居民较以前从事农业劳动相比,不管是就业与不就业的人闲暇时间都较以前增多,为了有意义地利用闲暇时间,因而产生了学习需求,对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学习的渴望,主要来自于追求闲暇时间有效利用的目的。
  2.保证自身利益的学习需求
  对正在城镇化中,由原来农村社区向城镇化社区转变的等待拆迁的社区居民而言,通过学习维护自身正当权益,保证城镇化后正常生活是其学习需求的重点。农民在生存环境的改变过程中,必然产生对未知的一种恐慌,尽管有许多先例的经验可借鉴,但由于对自身能力的不自信,他们必然会担心自身合法权益会受到伤害。对大部分人而言,并不想让政府给予自己更多的补偿,而是担心自己应该得到的补偿而没有得到,所以他们希望学到一些法律知识,清楚地了解政府的有关规定。
  对于正在城镇化中的社区管理者——以原村两委为主体的管理队伍,他们的希望是,在这一过程中配合政府使城镇化过程更顺利。城镇化顺利,村落拆迁顺利,最主要的因素是村民利益得到保障。但是由于农民的认知水平有限,往往对一些事情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所以,他们不仅希望通过教育的实施提高村民对城镇化的认知水平,也希望通过教育提高自身做思想工作的能力,使自己能够在城镇化过程中担当起教育村民的责任。这正是辛庄村书记李青利的关注点。车耳营的情况与辛庄不同,但也在城镇化过程中关注教育的实施来保障城镇化的顺利推进。   3.新环境中提高生活水平的学习需求
  对原来农村社区基本环境条件不变向城镇化社区转变的城镇化社区居民而言,在身份改变后通过学习保证城镇化后生活水平能不断提高是学习需求的重点。以车耳营为例,由于其较早地开发了乡村旅游,村经济的发展有着一定的基础,村民生活较为富裕。乡村旅游也得到了政府的支持,苏家坨、上庄和温泉三镇均把发展乡村度假旅游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
  由于乡村旅游市场的迅猛发展,为海淀乡村旅游经营提供了机遇,最早进行乡村旅游的人都在经营中致富。但是,由于乡村旅游的发展存在许多问题,特别是经营者的能力问题,使其发展遭遇瓶颈。城镇化后客观上没有增加保证乡村旅游发展的条件,所以,使他们意识到必须解决自身主观存在的问题。就目前情况看,他们把提升自我经营能力的重点放在服务技能上,希望受到一定的技能培训,更为关注面点的制作、菜肴烹饪等技术的学习。他们认为在服务技术上提高,就可以吸引更多的客人,扩大经营的规模,保证经营效益。
  二、城镇化中农民的隐性学习需求
  城镇化中农民隐性的学习需求是指还未被城镇化的农民所准确地意识到,但确实客观存在的学习需求。这些学习需求影响着他们真正能适应城镇化的思想意识的确立,反映在适应现代化城市文明所需要的能力的缺失上。我们认为,城镇化的农民真正实现城镇化,通过教育实施所需确立的现代化思想意识和所需提升能力的学习需求也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现代化生活观念对现代化适应能力的学习需求
  农民城镇化后,固有的观念不会立刻改变,那么必然会影响其对新环境的适应。如前所述,农村城镇化的实质是农民的现代化,也就是说农民真正成为城镇化居民所必需的是自身素质的现代化。那种知足常乐的小农意识、胆小守旧的处世态度、不讲效率的劳动习惯必须改变,否则不可能真正实现城镇化。农村城镇化不仅是一个经济概念,还是一个文化概念,农村的城镇化是由被城镇化的农民的素质现代化所决定的,它应该是城镇化社区居民生活观念的现代化、文化的现代化。他们必须通过一定的学习,确立现代化的文明意识,才能形成符合城镇化需要的适应能力。
  2.确立现代化职业意识和提高城镇化所需职业技能的学习需求
  农民城镇化后,转岗就业者多从事三产服务业,大部分人在道路保洁、环境绿化、房产物业等行业工作,形成这些行业的职业意识的重点是服务意识的确立,特别是服务质量意识的确立,以及必要的服务技能的提升。北部新区中西北旺、温泉及上庄三镇,三产发展很快,三产企业所服务的对象主体是二产中的高新科技企业。三产企业的经营者和从业者的管理水平、服务技能特别是服务意识,与服务对象的要求存在很大差距,管理技术落后与服务能力不到位,与服务对象形成极大的反差,成为其可持续发展的瓶颈。这种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从业者不能确立正确的职业意识,从心里轻视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不认为它也属于现代化城市不可缺失的职业,因而没有学习、提升能力的动力。当我们在访谈中问到“城镇化后需要转岗就业的女性是否能接受家政服务工作”时,辛庄于艳说:应该有,但不会太多,大部分人还是认为那是伺候人的事,不算正经工作,宁愿挣1000块钱去超市做保洁,也不愿挣3000块钱到别人的家里做保姆,城镇化中十分需要通过教育使她们建立起职业意识,改变落后观念。
  3.确立自我创业意识和提升资源经营所需能力的学习需求
  从海淀北部新区的实际情况看,农村城镇化后仍有在一产中工作的人,这一学习需求的满足对他们的自我发展尤为重要。特别是像车耳营村这种特殊性的被城镇化的社区,人的自我创业意识和资源经营能力的提升是其实现城镇化的一个关键点。但是,海淀北部乡村旅游村中的(包括车耳营)农家院经营者,真正把“农家院”作为自我创业的实体,把其视为家庭主体经济来源和主要就业渠道的并不多,大部分农家院经营者仍把农家院视为可有可无的副业,宁愿从事村中管理等一些辅助性工作,宁愿让子女去城里打工,也不愿意在农家院经营上投入更大的成本与精力。出现这样问题的原因很多,但自我创业观念的落后和对自己经营能力的不自信无疑是主要因素。对于这些特殊性城镇化的社区居民来说,确立自我创业意识和提升对资源的经营能力是尤为重要的学习诉求。通过观察我们看到,车耳营、管家岭、七王坟都有大面积的杏树林,每年都举办杏花节,但树龄已超过50年,虽然果实味道确实很好,但果实越结越小,产量越来越低,成本投入不变,效益却不断降低,造成了土地资源的极大浪费。其原因不完全是缺少必要的技能,更重要的是缺少现代化经营理念,故不敢下决心对其给予必要的改造。
  三、城镇化中农民的关键性学习需求
  以上三个方面的隐性学习需求能否满足,显然是实现城镇化的关键,因为这样的学习需求的满足影响着城镇化的实质性实现。满足这样的学习需求需要达到两个目标,一个是农民在观念上实现转变,另一个是农民掌握必要的技能,而达到这样的目标只能依赖教育服务,特别是观念的转变只能依赖社区教育的实施,我们认为,更为关键的是通过社区教育服务提升他们的学习能力。
  学习能力是学习的方法与技巧,有了这样的方法与技巧,专业知识就可形成执行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渔”就是学习能力,是所有能力的基础。它是人自我求知、做事、发展的必要条件,人先要“会学”,才能实现“学会”,才能通过观察和体验把新知识融入已有的知识中而改变知识结构,并将它快捷、简便、有效地转化为自身发展的能力。因此,城镇化居民隐性的学习需求中更为关键的是提升学习能力的学习需求。车耳营村委张林主抓村内文化管理工作,是一个学习能力较强的人,他通过在网上的查阅和学习,自编自创了多个文艺节目,有些节目曾在镇举办的文艺汇演中获奖,其通过网上学习改编的传统民俗表演“小车会”在汇演中得到新闻媒体的关注与好评。由此可见,城镇化社区居民提升学习能力的需求能否满足是城镇化实现的关键中的关键。因此,促进农村城镇化真正实现,首先要满足城镇化社区居民提升自身学习能力的学习需求。
  四、小结
  城镇化的定义目前理论界尚不能统一,但就城镇化是由农业人口的农业社会向非农业人口的城市文明社会转变的这一性质是能达到共识的,其基本形式是农民由原来的农村社区进入城市社区。尽管随着这一转变过程发生了产业形势的变化,但其核心还是人的转变,不是物的转变。城镇化的实质是农民思维方式、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价值观念、文化素质的改善和提高,不仅是身份和居住区域的改变,而重要的是基本素质的改善和提升,要真正实现农民素质的城市化,真正使农民融入到现代化的城市文明中。也就是说,农村实质性的城镇化是农民的现代化。依据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的观点,实现农村城镇化的核心作用是教育功能的实施。从不同教育形式所实施的具体功能看,担当转变农民思维方式、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价值观念、文化素质的任务只能是社区教育。所以,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成人继续教育处张志坤处长说,中国的社区教育即将迎来新的发展期和机遇期。因为,中国农村的城镇化的实现必须依赖社区教育功能的发挥,否则,只能是在形式上实现而不是本质上实现。
  但是,中国农村的城镇化不是有了社区教育的作用就能实质性实现,是要有了社区教育有效的作用才能实质性实现。而社区教育若发挥出有效作用,前提是把握被城镇化的农民的素质与城镇化要求的差距,也就是说必须把握住农民究竟缺失了那些现代化素质。弥补这些缺失的素质也就形成了农民的学习需求,清楚了这些学习需求,城镇化中的社区教育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参考文献:
  [1]叶忠海.21世纪初中国社区教育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6.
  [2]杨志坚.中国社区教育发展报告[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2.
  [3]陈乃林.社区教育课程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4]杨海燕.城市化进程中的职业教育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8.
  [5]厉以贤.学习社会的理论与建设[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4.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就校企合作“导师学长工作室”培养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的路径进行探讨。高职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急需具备专注、传承、创新的复合型创意人才,通过建立基于校企合作“导师学长工作室”的人才培养模式建构高职创新人才育人模式,通过“项目贯穿式”培养学生“专注”意识,通过“导师学长制”项目工作室教学模式培养学生“传承”技能,通过“创客空间”使部分学生走向“创新”和“卓越”。  关键词:工匠精神 “导师学长工
2017年的毕业季,同样是梧桐絮弥漫在淄博工业学校校园里,同样是离别的感伤掺杂在燥热的空气中。今天是王大爷值班,他的职责就是每天坐在门卫室给外出的学生登记,看着熟悉的学生一波一波地离开,难免有些感伤。  5月14日早晨,离校的学生格外的多。正午是最热的时候,闷热的空气让人有些受不了,离校登记的学生也排起了长队。这些学生在烈日的炙烤下,个个汗流浃背,但他们还是掩盖不住期末考试后的愉悦心情,高兴地和父
共享单车刚开始推广时,街头随处停放,特别凌乱。不知从哪天起,我吃惊地发现,单车渐渐摆放有序,不再乱停了,特别是地铁站和十字路口,单车排列得整整齐齐,一眼看去,竟还有些美。有一天,看见几个单车维护人员正一丝不苟地把散落的单车转移摆放,心里顿时开朗,难怪单车这么整齐,原来是他们的功劳。闲聊问起,他们几个笑了:“这么多单车,仅靠我们摆放哪顾得过来,我们不过每天等别人晚上休息后,把凌乱的单车集中到一起,摆
英格兰东北部首个道路马拉松“北部马拉松”日前闹出笑话——除优胜者外,其余全部参赛者都跑错了路线。赛后,主办方表示该事故系“调度失误”,并发声明表示歉意,称对此负全责。  据报道,2013年“北部马拉松”在英东北部城市桑德兰展开。赛事全程42公里,全市共有5000人报名参赛。然而,由于主办方疏漏,跑在队列第二、第三位的选手行至光明体育馆附近区域时选错路,导致跟在他俩身后的参赛者全部跑错了。最终,除一
加纳首都向东20公里,有一个世界闻名的小镇,每年吸引着全球各地数以万计的游客前来旅游、参观。然而,让人意料不到的是,这座闻名遐迩的名叫代希的小镇,却是因为棺材而闻名世界,游客不远万里来到这里,最想参观的东西竟然是棺材。  为什么会这样呢?  在世人眼里,棺材就是恐惧的代名词,人人畏而远之。但在代希小镇,令人毛骨悚然的棺材却被手工木匠们制作成老鹰、可可豆、螃蟹、圣经等各种形状,在满足其基本功能的同时
有一个笑话,说的是两个酒鬼攀比吹牛,一个说自己家大到从卧室到厨房需要开车,一个说自己家的楼房特别高,如果不小心掉下来,睡着了都还没掉到地上。小时候听到这个笑话时,我哈哈大笑,心想哪有那么高的地方。没想到,还真有!世界上最深的悬崖长达20千米,跳下去落地需要12分钟,不慎坠落的话,也许还有足够的时间被救援。  它就是维罗纳断崖,是目前太阳系最高的悬崖,科学家推测它的高度约有20千米,位于天卫五,是以
似乎并未吸取央视关于“你幸福吗”的采访导致大众吐槽的教训,浙江卫视新闻节目主持人突发奇想,走上街头,高调采访路人“什么是青春”,结果也收获了五彩缤纷的答案。一位大叔自嘲说:“我们已经是青春的平方了。”一位大妈忧伤地回忆:“我那个年纪婚姻都是父母包办的。”一位已婚少妇骄傲地回答:“青春就是当初我追我老公,从18岁开始追了3年。”一位满脸青春痘的大学男生则调侃道:“长得好看的人才有青春,我们这样的人只
关于“抖音”的概念,百度给出的解释是:一款可以拍短视频的音乐创意短视频社交软件。实际上,如今的抖音已然超越了“软件”的范畴,而是与人们日常生活不可分离的“亲密伴侶”。不久前,抖音发布了《2018大数据报告》,报告显示抖音国内日活跃用户已突破2.5亿人次,国内月活跃用户已突破5亿人次。根据应用市场研究公司Sensor Tower的数据显示,2018年一季度抖音下载量达4580万次,超越Faceboo
西安城外,茂陵深处,坐落着西汉大司马、骠骑将军、冠军侯霍去病的墓冢。汉武帝刘彻为了纪念这位爱将,命人将墓冢封土修成祁连山的形状,还从祁连山运来巨石,雕刻成石人、石兽置于甬道两旁,彰显霍去病马踏匈奴的赫赫战功。  霍去病墓冢的南面立有石碑,由清朝陕西巡抚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毕沅书题铭,碑前还有一座陕西省政府在1962年树立的石刻标牌。游人通读石碑和标牌上的铭文,找寻良久都不见霍去病名字的踪迹,却只有一
一说到朱雀,人们就会想到海报上那只可爱的小粉啾。不过,一些看过玄幻小说的人会很认真地说:“朱雀乃‘四方神兽’之一。”  在中国传统神话中,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合称为“四方神兽”。朱雀又被称為“朱鸟”,它源于远古星宿崇拜,是代表炎帝与南方七宿的南方之神,是一个非常厉害的角色,在中国的四象四方五行八卦理论中也有着重要地位。四象四方在中国古代有着诸多应用,比如在古天文学的二十八宿理论中,四象分指东西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