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社区党员管理工作是社区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社区党员管理是加强社区党员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随着城镇化发展的步伐不断加快,社区党员的成分和结构越来越复杂,社区党员管理面临着许多新的情况和新问题。
关键词:社区党员;党建工作;管理情况问题
一、部分党员对党组织归属感淡化,理想信念不够坚定
部分党员对党组织认同出现偏差。一是个别离退休党员对自己不再要求,对党却提出诸多利益上的要求,参加组织生活的积极性降低;二是一些下岗、失业和生活不如意的党员常常存在着抱怨情绪和失落感;三是流动党员经常缺席组织生活。调研发现,大部分社区参与党组织生活的流动党员人数不到一半,导致对本地党组织的归属感偏弱。部分在“两新”组织中就业的党员,考虑自身利益多,对参加组织生活,履行党员义务缺少足够的重视,党性意识不强。“口袋党员”(指的是未落实组织关系的外来流入党员)认为将党关系落到社区党组织,对自己没有任何好处,索性就不落组织关系,使社区党组织无法对其管理。一些大学毕业生党员和退伍军人党员,由于工作地与居住地分离,存在不愿配合社区党组织工作的情况;四是有的在职党员参与社区党组织活动的意识较弱。有的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后很少主动参加社区组织生活和党建活动,参加社区活动的积极性不高。
“村改居”失地农民党员组织认同迷茫。一些被征地动迁的农民集体上楼,生活在社区。这部分失地农民党员居住在社区,党组织关系却保留在原所在村的党组织,一方面,社区无法对其进行硬性管理,要求其必须参加组织生活。另一方面,原所在村的党组织又无法监督其是否按规定参加组织生活。当原村党组织开展党建活动时,一些人借口已参加社区党建活动,而缺席村里的活动。而社区组织活完全靠党员自愿。
二、组织领导上对社区党员管理缺乏足够的重视
存在着“嘴上喊得震天响,材料写得落落高,实际工作消极对待”的现象。一些领导认为党建工作是“务虚”,不如开展业务工作“务实”,上级领导不逼着绝不主动学习,嫌麻烦。在党员教育培训方面,为了完成任务而开展的党员教育培训活动,培训质量低、次数少、频率低,虽有教育培训的台账、笔记,但却有形式没内容。党员管理经费投入与需求不平衡。调研发现,一些社区存在党建经费不足,与社区救助和帮扶数量大,党组织的服务能力与部分党员的需求期望值存在较大差距,开展党内服务感觉有经济负担。以调研中某一社区为例,上级拨给社区每名党员每年100元的党建活动经费,这一经费标准对于进一步优化社区党员管理的质量水平,显得捉襟见肘。此外,一些社区党员教育管理活动场地狭小,资源匮乏,制约着社区党建活动的开展。
社区党务工作者队伍力量薄弱制约服务党员的质量水平。一个社区每天约有100项工作内容,这些工作全部靠10名左右的社区工作者完成,党支部成员不得不做大量的“兼职”工作, 连支部书记也不得不把大量的精力放在应付日常的行政事务上, 根本无法静下心来琢磨新形势下社区各类党员管理的方式方法,当开展党组织活动时只能临时抽调其他工作人员进行协助,人手的不足显然制约着服务党员的质量和水平。此外,随着进入社区高素质的党员不断增多,个别党务工作者的素质能力偏低,在开展党务工作者缺乏影响力与说服力,难以对党员实行有效的管理。
三、党员教育活动形式单一,党建活动效果不够理想
一些社区在对党员进行教育管理时,没有充分考虑到不同类型党员的需求,仍采取传统的方法,一般只局限于开会读报, 组织参观等活动, 缺乏对党员进行个性化教育和面对面的交流, 对于下岗失业党员、流动党员、“两新组织”党员、大学毕业生党员和退伍军人党员缺少有针对性地教育管理,致使在对其管理中很难及时了解和掌握党员的真实思想动态, 管理有效性程度较低。党建活动范围狭小。社区党组织一般只是在党的重大节日组织党员活动,活动形式也比较单一,一般是集體观看党的重大会议、写心得体会、参观教育基地等,传统的党建活动方式缺乏对党员主体意识的激发,没有将党建活动放到大的格局中,即没有放到社区的各项活动中彰显党员的影响力,使得党建活动的效果不够理想。
四、推动城市社区党员管理的对策建议
社区党员管理的直接目标是激发和增强党员的主体意识,提高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这要求社区党员管理理念要有所创新。不能再以控制为目标,不能为了“管”而“管”。要抛弃计划经济时期对党员管理的单向领导和控制的观念,管理方式要以沟通、协调、监督特别是服务为主,注重建立激励和约束机制,以提高管理的实际效果。要改变重程序轻思想管理的状况。要以思想为管理的主要内容,既要将收缴党费、过组织生活、作思想汇报等程序性的东西作为管理内容,同时还要将交党费是否主动积极、学习是否不走形式、理想信念是否坚定等作为衡量党员先进性的重要标准。要主动了解各类党员的思想动态、工作和生活状况以及利益诉求。而不能消极坐等,要变被动管理为主动管理。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中指出,要“进一步强化街道党工委和社区党组织对辖区内各类组织的党建工作的领导和统筹协调。”上级党组织要为社区党组织服务,要支持其开展工作,要综合运用行政、组织和经济等手段,在工作经费、办公条件、人员编制和干部队伍以及工作机制等方面给予社区党组织实质性的支持和帮助,帮助社区党组织解决党员管理工作中因为资源不足所导致的困难。
要增强社区党务工作者队伍力量。通过公开招聘等办法,聘用热爱社区党建工作、有能力的党务干部,可以将有丰富的基层党建工作经验的人返聘到社区。要对党务工作者进行经常性的教育培训,组织外出学习兄弟街道的经验做法, 鼓励社区党务工作者参加社区工作师的考试。对在社区党员管理中表现优秀的党务工作者, 给予适当的物质和精神奖励。
作者简介:
李冬(1984—),辽宁省海城市人,中共辽阳市委党校,讲师,研究方向:党史党建。
关键词:社区党员;党建工作;管理情况问题
一、部分党员对党组织归属感淡化,理想信念不够坚定
部分党员对党组织认同出现偏差。一是个别离退休党员对自己不再要求,对党却提出诸多利益上的要求,参加组织生活的积极性降低;二是一些下岗、失业和生活不如意的党员常常存在着抱怨情绪和失落感;三是流动党员经常缺席组织生活。调研发现,大部分社区参与党组织生活的流动党员人数不到一半,导致对本地党组织的归属感偏弱。部分在“两新”组织中就业的党员,考虑自身利益多,对参加组织生活,履行党员义务缺少足够的重视,党性意识不强。“口袋党员”(指的是未落实组织关系的外来流入党员)认为将党关系落到社区党组织,对自己没有任何好处,索性就不落组织关系,使社区党组织无法对其管理。一些大学毕业生党员和退伍军人党员,由于工作地与居住地分离,存在不愿配合社区党组织工作的情况;四是有的在职党员参与社区党组织活动的意识较弱。有的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后很少主动参加社区组织生活和党建活动,参加社区活动的积极性不高。
“村改居”失地农民党员组织认同迷茫。一些被征地动迁的农民集体上楼,生活在社区。这部分失地农民党员居住在社区,党组织关系却保留在原所在村的党组织,一方面,社区无法对其进行硬性管理,要求其必须参加组织生活。另一方面,原所在村的党组织又无法监督其是否按规定参加组织生活。当原村党组织开展党建活动时,一些人借口已参加社区党建活动,而缺席村里的活动。而社区组织活完全靠党员自愿。
二、组织领导上对社区党员管理缺乏足够的重视
存在着“嘴上喊得震天响,材料写得落落高,实际工作消极对待”的现象。一些领导认为党建工作是“务虚”,不如开展业务工作“务实”,上级领导不逼着绝不主动学习,嫌麻烦。在党员教育培训方面,为了完成任务而开展的党员教育培训活动,培训质量低、次数少、频率低,虽有教育培训的台账、笔记,但却有形式没内容。党员管理经费投入与需求不平衡。调研发现,一些社区存在党建经费不足,与社区救助和帮扶数量大,党组织的服务能力与部分党员的需求期望值存在较大差距,开展党内服务感觉有经济负担。以调研中某一社区为例,上级拨给社区每名党员每年100元的党建活动经费,这一经费标准对于进一步优化社区党员管理的质量水平,显得捉襟见肘。此外,一些社区党员教育管理活动场地狭小,资源匮乏,制约着社区党建活动的开展。
社区党务工作者队伍力量薄弱制约服务党员的质量水平。一个社区每天约有100项工作内容,这些工作全部靠10名左右的社区工作者完成,党支部成员不得不做大量的“兼职”工作, 连支部书记也不得不把大量的精力放在应付日常的行政事务上, 根本无法静下心来琢磨新形势下社区各类党员管理的方式方法,当开展党组织活动时只能临时抽调其他工作人员进行协助,人手的不足显然制约着服务党员的质量和水平。此外,随着进入社区高素质的党员不断增多,个别党务工作者的素质能力偏低,在开展党务工作者缺乏影响力与说服力,难以对党员实行有效的管理。
三、党员教育活动形式单一,党建活动效果不够理想
一些社区在对党员进行教育管理时,没有充分考虑到不同类型党员的需求,仍采取传统的方法,一般只局限于开会读报, 组织参观等活动, 缺乏对党员进行个性化教育和面对面的交流, 对于下岗失业党员、流动党员、“两新组织”党员、大学毕业生党员和退伍军人党员缺少有针对性地教育管理,致使在对其管理中很难及时了解和掌握党员的真实思想动态, 管理有效性程度较低。党建活动范围狭小。社区党组织一般只是在党的重大节日组织党员活动,活动形式也比较单一,一般是集體观看党的重大会议、写心得体会、参观教育基地等,传统的党建活动方式缺乏对党员主体意识的激发,没有将党建活动放到大的格局中,即没有放到社区的各项活动中彰显党员的影响力,使得党建活动的效果不够理想。
四、推动城市社区党员管理的对策建议
社区党员管理的直接目标是激发和增强党员的主体意识,提高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这要求社区党员管理理念要有所创新。不能再以控制为目标,不能为了“管”而“管”。要抛弃计划经济时期对党员管理的单向领导和控制的观念,管理方式要以沟通、协调、监督特别是服务为主,注重建立激励和约束机制,以提高管理的实际效果。要改变重程序轻思想管理的状况。要以思想为管理的主要内容,既要将收缴党费、过组织生活、作思想汇报等程序性的东西作为管理内容,同时还要将交党费是否主动积极、学习是否不走形式、理想信念是否坚定等作为衡量党员先进性的重要标准。要主动了解各类党员的思想动态、工作和生活状况以及利益诉求。而不能消极坐等,要变被动管理为主动管理。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中指出,要“进一步强化街道党工委和社区党组织对辖区内各类组织的党建工作的领导和统筹协调。”上级党组织要为社区党组织服务,要支持其开展工作,要综合运用行政、组织和经济等手段,在工作经费、办公条件、人员编制和干部队伍以及工作机制等方面给予社区党组织实质性的支持和帮助,帮助社区党组织解决党员管理工作中因为资源不足所导致的困难。
要增强社区党务工作者队伍力量。通过公开招聘等办法,聘用热爱社区党建工作、有能力的党务干部,可以将有丰富的基层党建工作经验的人返聘到社区。要对党务工作者进行经常性的教育培训,组织外出学习兄弟街道的经验做法, 鼓励社区党务工作者参加社区工作师的考试。对在社区党员管理中表现优秀的党务工作者, 给予适当的物质和精神奖励。
作者简介:
李冬(1984—),辽宁省海城市人,中共辽阳市委党校,讲师,研究方向:党史党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