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肉燕又称“太平燕”,是福州的一道著名地方风味小吃,也是福州风俗中的喜庆名菜。福州人逢年过节、婚丧喜庆、亲友聚别,必吃“太平燕”,即取其“太平”、“平安”之吉利,故“无燕不成宴,无燕不成年”。
在福州僻街小巷,常常能听到一串有节奏的“嗒、嗒”之声,循声而去,就可寻及燕皮店。不过,要买正宗上好的燕皮,打制燕皮,猪肉必选后腿的精肉,配以上好的蕃薯粉,肉粉配比恰到好处;通过精细复杂的工序手工打制而成,薄如白纸,其色似玉,口感软嫩,韧而有劲。肉燕皮是用精肉配上淀粉等辅料精制而成,形似纸状,洁白光滑细润,散发出肉香,非常爽口。
肉燕的起源
“肉燕最早出现在浦城,但第一个做肉燕的人是福州人。”福州民俗专家方炳桂说,这是他到浦城实地探访得出来的结论。
原来,宋代端平元年(公元1234年),在福州当官的浦城人真德秀又高升了,朝廷命他为吏部尚书。真德秀上京赴任,路经家乡浦城时宴请亲友。随行厨师林阿荣(福州人)吩咐临时帮厨的徐小春捣鱼丸,而徐小春误听为捣肉丸,就将猪瘦肉剔精捣酱和粉后,端给厨师林阿荣。林阿荣一看弄错了,就将错就错,将肉泥压平,撒上薯粉,用圆木棍反复碾压成薄片,切丝汆熟,色质晶莹,食如燕窝。宾客们品尝后,纷纷向林阿荣请教具体做法,此后纷纷效仿,渐渐成了当地的美味小吃。此后,林阿荣回到福州,生产的肉燕皮,挂牌称“浦城上等白燕皮”或“浦城清水肉燕皮”,销往省外称“福建燕皮”或“闽燕皮”,去了“浦城”二字,其后误传为福州是发源地。至今在浦城,肉燕还是挺出名的一道小吃,其制作工艺与福州的如出一辙,名称也一样。
后来,福州人肉燕与鸭蛋共煮,因福州话里鸭蛋与“压乱”、“压浪”谐音,寓意“太平”,而又有“太平燕”之说。
方炳桂介绍,关于肉燕从浦城传入福州的说法有两种。一种是,宋代时,林阿荣回到福州,带回了做肉燕的手艺。另一种说法是,在清代,有一位姓姚的肉燕师傅来到福州,把手艺带到了福州。
手工打出肉燕皮
肉燕特别之处主要是它的皮,在普通人家,也不会自己去打制这燕皮的,因为没这手艺。
燕皮料精工细,需选用猪后腿精肉,要现宰现用,力求新鲜。原料肉须剔净筋膜、碎骨等,然后将精肉块软硬搭配分组(习惯上称为坯),每坯重750克~1000克。将精肉坯放置在砧板上,用木棰反复捶打,并加入适量糯米糊、植物碱以增强粘性,捶打时用力要均匀有节奏,肉坯要反复翻转,边捶打边挑除细小筋膜、直至肉坯打成胶状肉泥。然后将胶状肉泥放在木板上,均匀地撒上薯粉,轻轻拍打压延,直至成型,称为鲜燕。将鲜燕切成宽16厘米的长条叠卷,悬挂于通风处晾干,即成干燕皮。干燕皮厚薄均匀,破损少,表面无明显皱纹,富有营养,每千克干肉燕皮可切成8厘米见方的片约600张。
肉燕的制作
肉燕的制作相对燕皮简单得多。先制作肉馅,将鲜鱼肉、猪腿肉,一起剁为肉泥,虾干、荸荠剁成末状,加适量骨汤、蛋液、味精、绍酒、虾油(或精盐),用筷子拌匀为馅。每张干肉燕皮用水浸湿放入馅一份。然后把燕皮中间捏紧,使边缘自然弯曲成长春花形,故名“小长春”(这是现在简化的包法),传统肉燕的包法是在每张干肉燕皮一角放上馅,用筷子卷起至将近对角线位置,再将对角线上的两个角捏紧,包好后的肉燕形似金元宝;摆在笼屉中用旺火蒸5分钟取出,加入沸水锅中,用旺火煮沸,捞起放在汤碗里,撒上芹菜末。骨汤下锅烧沸,加入适量虾油(或精盐),绍酒、味精搅匀,倒在“小长春”上,随后洒上麻油即成。
在福州僻街小巷,常常能听到一串有节奏的“嗒、嗒”之声,循声而去,就可寻及燕皮店。不过,要买正宗上好的燕皮,打制燕皮,猪肉必选后腿的精肉,配以上好的蕃薯粉,肉粉配比恰到好处;通过精细复杂的工序手工打制而成,薄如白纸,其色似玉,口感软嫩,韧而有劲。肉燕皮是用精肉配上淀粉等辅料精制而成,形似纸状,洁白光滑细润,散发出肉香,非常爽口。
肉燕的起源
“肉燕最早出现在浦城,但第一个做肉燕的人是福州人。”福州民俗专家方炳桂说,这是他到浦城实地探访得出来的结论。
原来,宋代端平元年(公元1234年),在福州当官的浦城人真德秀又高升了,朝廷命他为吏部尚书。真德秀上京赴任,路经家乡浦城时宴请亲友。随行厨师林阿荣(福州人)吩咐临时帮厨的徐小春捣鱼丸,而徐小春误听为捣肉丸,就将猪瘦肉剔精捣酱和粉后,端给厨师林阿荣。林阿荣一看弄错了,就将错就错,将肉泥压平,撒上薯粉,用圆木棍反复碾压成薄片,切丝汆熟,色质晶莹,食如燕窝。宾客们品尝后,纷纷向林阿荣请教具体做法,此后纷纷效仿,渐渐成了当地的美味小吃。此后,林阿荣回到福州,生产的肉燕皮,挂牌称“浦城上等白燕皮”或“浦城清水肉燕皮”,销往省外称“福建燕皮”或“闽燕皮”,去了“浦城”二字,其后误传为福州是发源地。至今在浦城,肉燕还是挺出名的一道小吃,其制作工艺与福州的如出一辙,名称也一样。
后来,福州人肉燕与鸭蛋共煮,因福州话里鸭蛋与“压乱”、“压浪”谐音,寓意“太平”,而又有“太平燕”之说。
方炳桂介绍,关于肉燕从浦城传入福州的说法有两种。一种是,宋代时,林阿荣回到福州,带回了做肉燕的手艺。另一种说法是,在清代,有一位姓姚的肉燕师傅来到福州,把手艺带到了福州。
手工打出肉燕皮
肉燕特别之处主要是它的皮,在普通人家,也不会自己去打制这燕皮的,因为没这手艺。
燕皮料精工细,需选用猪后腿精肉,要现宰现用,力求新鲜。原料肉须剔净筋膜、碎骨等,然后将精肉块软硬搭配分组(习惯上称为坯),每坯重750克~1000克。将精肉坯放置在砧板上,用木棰反复捶打,并加入适量糯米糊、植物碱以增强粘性,捶打时用力要均匀有节奏,肉坯要反复翻转,边捶打边挑除细小筋膜、直至肉坯打成胶状肉泥。然后将胶状肉泥放在木板上,均匀地撒上薯粉,轻轻拍打压延,直至成型,称为鲜燕。将鲜燕切成宽16厘米的长条叠卷,悬挂于通风处晾干,即成干燕皮。干燕皮厚薄均匀,破损少,表面无明显皱纹,富有营养,每千克干肉燕皮可切成8厘米见方的片约600张。
肉燕的制作
肉燕的制作相对燕皮简单得多。先制作肉馅,将鲜鱼肉、猪腿肉,一起剁为肉泥,虾干、荸荠剁成末状,加适量骨汤、蛋液、味精、绍酒、虾油(或精盐),用筷子拌匀为馅。每张干肉燕皮用水浸湿放入馅一份。然后把燕皮中间捏紧,使边缘自然弯曲成长春花形,故名“小长春”(这是现在简化的包法),传统肉燕的包法是在每张干肉燕皮一角放上馅,用筷子卷起至将近对角线位置,再将对角线上的两个角捏紧,包好后的肉燕形似金元宝;摆在笼屉中用旺火蒸5分钟取出,加入沸水锅中,用旺火煮沸,捞起放在汤碗里,撒上芹菜末。骨汤下锅烧沸,加入适量虾油(或精盐),绍酒、味精搅匀,倒在“小长春”上,随后洒上麻油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