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跳墙

来源 :故事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ixin2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佛祖也有破戒跳墙之时,更何况凡人?翻越心中的欲望之墙,往往只在一念之间……
  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还有一个小和尚。有一天,老和尚对小和尚说:“庙里粮食不多了,你下山去化点斋米回来吧。”
  小和尚点点头,背起袋子就下了山,然后再也没有回来。老和尚一个人在庙里等了一年,终于按捺不住,朝庙门上挂了把锁,也下了山,去找小和尚。
  老和尚翻过那座山,来到一片横亘在面前的浩瀚沙漠,念了声“阿弥陀佛”,不敢往前走。这时候边上来了一个商队,得知老和尚是要横穿沙漠,就慷慨地允许他加入商队,要带他过沙漠。老和尚感激不尽,朝商队主人连声道谢。
  商队主人朝他摆摆手,说:“不用谢,沙漠里盗贼横行,能不能平安穿过还不知道,听说有的盗贼还信佛,带着你碰碰运气。”
  老和尚跟着商队进了沙漠,商队里带的食物尽是肉脯烈酒,老和尚持身端正,滴酒不沾、片肉不进,只吃自己随身带的清水干粮。商队上下都说他是有德高僧。.
  八百里黄沙走了一半的时候,商队被盗贼摸了营,商队上下都横尸当场。老和尚睁开眼的时候,正看见明晃晃的刀尖,他大叫一声,拿刀的那人呆了呆,叫了声:“师父。”.
  老和尚没死,他命大,他要找的小和尚就在盗贼里,还成了首领,娶了媳妇。
  老和尚看到小和尚饮酒杀人,不由得老泪滚滚,说:“你是信佛之人,怎能如此凶恶?又怎可如此放纵贪欲?”.
  小和尚答:“佛祖不凶不恶,为何定要世人敬他畏他?佛祖无贪无欲,为何要收世人香火?”.
  老和尚无言以对。.
  小和尚继续道:“师父,这一年来,我离山未归,历经了千般事、万般劫。刚下山的时候,我不懂沙漠深浅,只身而入,不到两天时间就脱水昏倒。救起我的是一个女子,那时我不知她是盗贼之女,后来我看见她手持利刃,杀人越货,也是大惊失色。我苦口婆心,劝她不做孽障,可是她说,这八百里黄沙,养活不了这许多人,有人要活下来,有人就要死去,你愿意做活下来的人,还是死去的人?
  我无言以对,便不再苛责她,只是自己从来不动手杀人。我看着他们杀了一批又一批的商队,自己也被一批又一批的盗贼袭击。我只是心安理得地享受干粮和清水,不动肉脯和烈酒,自以为持身端正。可是有一天她对我说:‘你以为只喝清水、只吃干粮,便高我们一等吗?你可知道,清水是从濒死的人嘴边夺下的,干粮是从挣扎的客商包裹里掏出的。’
  那一刻我面红耳赤。后来,我吃了肉、喝了酒,也提刀杀了人,到后来更是破了戒,娶了她。老首领死后,我被盗贼们推为首领,杀人越货便成了家常便饭。”
  老和尚听了一声叹息,劝小和尚跟自己回去。小和尚摇头,说:“我回不去了,师父。再说,庙后面的那块地,只能让我们两个都吃不饱饿不死,我不回去你便可以一个人吃饱,回去了便只能两个人一起忍饥挨饿。”
  老和尚说,学佛之人,少些物欲,也没什么大碍。.
  小和尚摇头说:“欲望是个很可怕的东西。我听说东南方向,有一道名菜,香飘十里,闻者垂涎,佛祖也忍受不住诱惑,要跳墙而出,所以叫做‘佛跳墙’。你看,佛祖也有破戒之时,更何况是我?”
  老和尚说:“那终究只是一个菜名,哪里是说佛祖真的会跳墙而出?我会一直等到你愿意回山的那一天。”.
  于是,老和尚就一直跟着小和尚。他看着小和尚带领盗贼们袭击商队,他站在远处不声不响,只等人死光了后过去将尸体掩埋。开始的时候盗贼们都耻笑他,他也平静对待,从不反驳。到了后来,盗贼们开始尊敬他,也像小和尚一样叫他师父,帮他掩埋自己手刃的尸体,还学会了超度的经文。
  再强横的盗贼也不可能永远纵横沙漠,他们在劫杀了一支富得流油的商队后,就被别人盯上了,好几股盗贼联合起来绞杀他们。他们仓皇失措,一路奔逃,最后逃进一个石窟时,只剩下了四个人,其中便有小和尚与老和尚。.
  正在他们无路可走、绝望之时,石窟塌了,将追杀的人挡在了外面。他们长嘘了一口气,可是很快就发现,他们将面临更大的绝境:在这出不去的石窟里,食物只够一个人吃几天的。.
  知道这件事后,老和尚就面对石窟里残破的佛像打坐,一言不發,余下三人知道,他这是要辟谷不食了。那三人看着所剩无几的干粮,咽了咽口水,将干粮分成三份,一人一份,没有老和尚的份。.
  第一天过去,饥肠辘辘的三个人就将仅有的食物吞了一半下肚,那剩下的一半谁也没有动,他们像饿狼一样盯着彼此的食物。第二天,他们就打了起来,老和尚坐在佛前,眼角滚出了浑浊的泪水。第三天的时候,另外的两个人都死了,只剩下了小和尚,他杀红了眼,紧握着拳头,朝着佛前的老和尚一步一步地走过去,伸出了手…….
  老和尚悚然而惊,想也未想,就握着藏在身上防身的匕首刺了出去。小和尚睁大了眼,慢慢地摊开了伸出的那只手——手心上躺着最后一块干粮。.
  两天后,一队经过的商队从坍塌的石窟中救出了老和尚,那时候他已经奄奄一息。.
  老和尚跟着商队出了沙漠,回到了庙里,几天后就自己吊死在了庙里的横梁上。在把脖子套进绳套之前,他还一直回想着小和尚死前说的话,他说:“师父,佛……佛跳墙了……”
  (推荐者:石 生)
  (发稿编辑:吕 佳)
其他文献
孙亮辨冤  孙亮是孙权的小儿子,也是吴国的第二个皇帝。一次,孙亮想吃生梅子,就派宦官向管仓库的官吏拿蜂蜜。宦官曾与仓库官吏结怨,就把一颗老鼠屎放入蜜里,说是官吏失职。官吏喊冤,孙亮便下令把那颗老鼠屎弄碎,发现里面是干燥的。孙亮对宦官道:“老鼠屎如果早就掉在蜜里,应该里外都是湿的;现在里面是干的,可见是你栽赃他啊!”宦官低头认罪。新闻的唯一来源  冯玉祥被阎锡山软禁在山西时,一次,《大公报》的徐铸成
最近看了两个故事,让我颇有感触。  第一个故事是说一个姑娘,一天下班后看到一家小店,卖内蒙古秘制牛肉干。她進去以后,看到一个老头坐在柜台后,全神贯注地拉着马头琴。  琴声悠扬,姑娘听了半天才开口说要买牛肉干。老头笑了笑,说:“秘制的已经没有了,那个工艺太费劲,产量少,一出炉就被抢光了,要不你买点普通的?”  姑娘从此被勾起了好奇心,每天下班都去店里问,老头每次都说你来晚了。终于有一天,姑娘有事没上
三苏园文物景区位于郏县西北的小峨眉山下,是宋代大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三父子的葬地。当年景区竣工的时候,主办方邀請国内上百位书法大家献墨宝,收集到他们书写的苏轼的诗、词、文书法作品180余件,并将它们刻碑成林。  书法大师启功先生也积极地参加了。他沉思片刻,挥笔而就,写的是苏轼的诗作《嘲子由》中的前四句:“堆几盏埃简,攻之如蠹虫。谁知圣人意,不在古书中。”说的是“案几上堆满了沾满尘埃的书简,你就像
法月纶太郎,日本推理小说作家、评论家,曾先后夺得“日本推理作家协会奖”和“本格推理大奖”。其代表作有《为了赖子》《一的悲剧》《二的悲剧》等。本文改编自他的小说。分赃不均  片桐是个盗窃惯犯,矢岛是个普通的银行职员。两人相识于一场赛船赌博,矢岛欠下了巨额赌债,他主动找到片桐,提出想和他合伙干一票,抢劫自己的银行,事成之后,一人一半,片桐同意了。  10月25日这天,银行只有矢岛和一名外勤科长值班,矢
“剩女”赵蕊30岁,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留学海归,是北京精拓审计公司审计师。她不求未来男孩魁梧帅气,不求对方有房有车,但必须接受婚后她带母亲一起生活。这样的相亲条件,让她屡战屡败。第30次相亲时,她与同样孝顺的易超结缘。两人带着自己的家长相亲,竟成就了两段奇缘。下面是赵蕊的自述……  2012年5月13日,是我28岁生日。面对蛋糕上的红烛,我默默许愿:“祈福上苍赐给我一枚暖男。我不求他帅气、有8块腹肌
青岛小姑娘刘玉婷两岁时,因父母离异,她再也没有见过亲生的爸爸,她从小就懂事,不向一直忙碌的妈妈要爸爸。岂料,11岁那年,刘玉婷得了白血病,对死亡的恐惧井喷了她对爸爸的想念,从不信命的她默默祈求老天:“赐我个爸爸吧,让他握着我的手说‘别怕’……”她的愿望,能实现吗?  爸爸快回来吧,看看想念你的重病女儿  刘慧敏原本过得很充实。虽离婚多年,但是她有一个懂事乖巧的女儿,还有一份相当不错的工作。然而,2
时尚是一种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应新,衣着随时尚流行,饮食也随时尚风行。  宋之前,人们饮末茶,之后饮叶茶,我的祖父辈们饮红茶,父辈饮花茶,我则饮绿茶,不是不喜欢红茶花茶,是我周围的人皆饮绿茶,随大流呗。绿茶之中,一阵饮碧螺春,一阵饮龙井,前一阵子还时髦过一种叫“青山绿水”的茶。以前沏茶时是先放茶后注水,现在则是先注水后放茶,我不知其中的道理,也是随大流。喝酒同样如此,困难时期,南北多用散装的红薯酒
2009年4月,吴斌突然辞去浙江省松阳县副县长职务,引发各种猜测和议论……出身贫寒、没有任何背景的吴斌,好不容易熬到副县长,令人羡慕不已。妻子朱雯雯当初也是看中他年轻有为,不顾家人反对嫁给他。如今丈夫却要辞官,回到乡下去养猪,她怎能接受?  转眼,吴斌养猪创业已经八年,他的销售额达上亿元。他养的猪被称为“小金猪”,就连曾经极力反对的朱雯雯都主动请缨去乡下帮忙,被周围的人笑称为“猪太太”。朱雯雯是怎
湖北省襄阳市男孩梁琦琦在10岁时被告知并非父亲梁雪峰亲生,此后他跟没有血缘关系的家水火不容,甚至用叛逆来应对这场“身份转变”。2011年,梁琦琦和母亲被扫地出门,他发誓报仇。2017年,“恶毒爸爸”身患尿毒症,梁琦琦面临艰难抉择。这时,爷爷一封遗书解开了他的心结。2019年,梁琦琦执意回到曾经让他伤痕累累的地方,撑起这个家。以下是他们的故事……  从特宝儿变身私生子,谁解叛逆少年的心伤  2016
王明是个小职员,刚过四十,明显感觉精力不济。  一年一度的體检到了,王明各项检查都十分顺利,不过有一个地方,他有些担心,胸部拍片显示:“右侧局部胸膜增厚”。他拿着结果问拍片医生,排队的人很多,拍片医生不耐烦地说:“算不上什么大病,不用担心!”  虽说拍片医生态度不好,可王明挺高兴,因为不是什么大问题。之后,王明又去找体检处的内科医生,医生看看片子,问他:“你的肺以前有什么毛病?”王明说:“两年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