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路径在经腋静脉穿刺螺旋电极行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中的应用

来源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nh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经腋静脉穿刺螺旋电极行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18年1—12月在湖州市中心医院行经腋静脉穿刺螺旋电极行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217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将2018年1—6月入院患者102例作为对照组,2018年7—12月入院患者115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按照拟定的临床路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和患者满意度。

结果

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12.63±2.39)d,住院费用(1.62±0.37)万元,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455,3.681;P<0.05)。观察者患者健康知识得分为(92.37±5.28)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886,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93.04%,对照组为81.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59,P<0.05)。

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在经腋静脉穿刺螺旋电极行永久心脏起搏术中应用,可有效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减少医疗成本,提高患者对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其他文献
目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虽已得到控制,但形势仍然严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感染性强,临床表现多样,肝功能受损是其中之一。笔者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相关肝损伤发生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提出相关防治措施以供同道参考。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急腹症患者急诊手术策略。方法采用回顾性描述性研究方法。收集2020年1月18日至2月10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收治的20例急腹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3例,女7例;平均年龄为57岁,年龄范围为25~82岁。所有急诊手术患者术前行肺部CT检查,必要时完善咽拭子核酸检测。患者排除新冠肺炎后按常规选择麻醉方式;疑似和确诊新冠肺炎患者,可根据
目的探讨混合入路在腹腔镜左半结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描述性研究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8年3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96例左半结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52例,女44例;平均年龄为61岁,年龄范围为29~75岁。患者均施行腹腔镜左半结肠癌根治术。观察指标:(1)手术和术后恢复情况。(2)术后病理学检查情况。(3)术后化疗情况。(4)随访情况。采用门诊及电话方式进行随访,了解
自2019年12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后,减少人员流动性的管控措施有助于遏制疫情蔓延,但对于诊断与治疗中的胃癌患者可能会延长预期等待时间。在充分认识胃癌不同分期特点的基础上制订合理的院外管理策略,一方面确立有效的医患沟通渠道,患者能够在院外得到合理指导;另一方面与患者共同制订、调整治疗策略并充分告知院外注意事项,可最大程度降低疫情对肿瘤治疗造成的不良影响。
目的探讨经结肠系膜入路在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aTME)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8年1—12月川北医学院附属南充市中心医院收治的61例中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41例,女20例;平均年龄为62岁,年龄范围为43~81岁。61例患者中,30例行TaTME采用常规腹腔镜直肠癌手术入路设为传统入路组;31例行TaTME采用经结肠系膜入路设为结肠系膜入路组。观察指标:
目的探讨食管癌肿瘤细胞中Per2、HDAC1、E-钙黏蛋白mRNA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实验研究方法。体外培养人食管癌细胞系KYSE-150细胞至对数生长期设为实验组,体外培养人正常食管上皮细胞至对数生长期设为对照组。观察指标:(1)细胞增殖活力。(2)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情况。(3)初始生理状态下Per2、HDAC1、E-钙黏蛋白mRNA表达情况。(4)Per2激动剂和抑制剂处理后Per2、HDA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对民众健康与生命造成了严重威胁。我国医疗界遵照国家决策部署,投入大量医疗资源,驰援湖北。但在全国范围内,部分医院发生了门诊停诊、病房停收、手术停做等现象。笔者从停诊发生的深层原因和对患者的危害方面进行剖析,并综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的疾病诊断与治疗策略以及处置方案的优化,最后提出疫区以外综合医院开展安全医疗管理的合理建议,希望引起医疗机构和医护同行的重视。
2019年12月发生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波及范围广,具有较强传染性,疫情期间医务人员和患者面临感染的风险增加。专科医务人员如何在疫情防控与治疗同时,做好专科肿瘤患者的诊断与治疗是亟需解决的临床问题。笔者根据结直肠癌诊断与治疗指南,结合自身经验,提出适合疫情期间结直肠癌患者全程管理策略。其涵盖了结直肠癌全程管理的关键诊断与治疗环节,并提供针对性的临床实践方法,有助于结直肠肿瘤专科医师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目的探讨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08年8月至2017年7月3家医疗中心收治的1 243例(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512例、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480例、北京大学人民医院251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734例,女509例;平均年龄为65岁,年龄范围为25~89岁。所有患者行直肠癌前切除术治疗。观察指标:(1)手术情况及术后发生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