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科学课堂教学中,利用科学探究帮助学生构建科学概念是我们最常用的方法,但常常听到科学教师无奈地感叹:科学课堂活动组织、驾驭太难了!尊重学生的个性;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这些都无可质疑。那问题出在哪?如果我们对新课程背景下的某些课堂教学行为进行深入反思,就不难发现,我们的一些课堂教学在热热闹闹的表象下却丢失了宝贵的东西——“有效”。
如何提高在科学探究中的有效性成为我们平时教学过程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解决:
一、创设情景时应面向生活,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把“提出问题,探究问题”的权利和机会交给学生,这是新课程所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使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科学,更好地认识问题、解决问题。
在我们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往往利用了现代教育技术,利用FLASH等工具把课件做得很华丽,这已经成为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一种时尚和潮流,当然它能调动学生对学习的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为学生营造了一个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现实情境。但是,现在我们创设的问题情境似乎越来越优美华丽,也更加动人了,但却远离了实效性。
其实,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不在于情境的华丽生动,也不在于问题提出方式的“与众不同”,而在于学生有无对问题作出反应,能否使学生个体产生认知冲突,产生困惑等情绪体验。
创设场景中,问题的提出应面向生活,利用学生平时生活的经验,当然难度也应适中,“让学生踮起脚,伸下手就能摘到桃子”。
溶解现象在生活中比较常见,在创设场景中,用妈妈煮汤时,如果淡了加盐着手,引入一杯水中到底可以加多少食盐。虽然比较平实,但是从生活经验出发,比华丽的课件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在接下去《物质的溶解度》的探究中也就有了目标和方向。
二、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合理控制时间
在探究活动中,教师应让学生明白:“该干什么,该怎么做”,并不是完全的放任自由。教师在探究活动中应扮演好“引导者”这一角色,在提出问题后,应适当地引导学生清楚探究的目标、过程以及应注意的一些问题。在探究活动中应进行巡视,指导动手能力不足的学生,同时也应对课堂纪律和探究过程进行调控。在探究过程中,还应该合理安排好时间。
在《水的沸腾》一课中,观察水的沸腾现象是重要的教学环节,依照课本的方法,用只烧杯来做探究实验,用酒精灯进行加热,由于上这次课刚好在冬天,环境温度低,散热较快,结果烧了20分钟温度才到了90℃,但还是不沸腾,教师只好描述了下现象,草草收场。很显然,这次探究是失败的。后来自己动手做了次,还是沸腾不了,于是在下一个班实验时,把烧杯换成试管,结果马上就沸腾了。
教师在平时备课的时候应认真思考,设计好探究的每一个环节所需的时间,最好自己动手做一下,既要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探究时间,又不能浪费时间,这样才能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三、讲求探究的层次性
在探究过程中,每个学生都是主体,因此让学生亲自经历尤为重要,我们在设计探究时不仅要考虑到充足的时间,还应为学生设计好探究主题的层次性。使得学生探究思维具有递进性。而不能仅仅把目标定位在了解的层面。
在《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一课中,通过让学生经历猜测、错误、再猜测,再错误,直到最后正确的过程,学生产生的认知矛盾激发了学生探究的兴趣。学生的探究正是在“发现——否定——再发现——再否定”的辩证过程中层层深入,学生的思维不断得到锻炼和发展,越来越趋于理性,越来越符合科学,这才是科学探究最大的意义。
四、重视课堂交流
合作学习、互动交流已成为课堂教学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教学方式。我认为课堂的交流应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学生与学生间的交流,还有一部分是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
1.学生与学生间的交流
学生之间的交流必须要有一定的内容,没有内容的交流是没有意义的,反而会影响课堂纪律,因此(上接第123页)教师在这样的交流中,应提供给学生交流的资料,让学生围绕着内容进行交流。
学生的交流必须以探究作为基础,一旦脱离了探究,部分思维敏捷的小组成员就会以绝对的权威控制着操作过程;另一部分学习能力较弱的、不善言谈的学生只能成为一个倾听者和附和者,要么被晾在一边。“弱势群体”对小组内出现的不同的见解根本无法提出真正意义上的赞同或反对的意见,“骨干群体”也无法吸取真正有效的建议来修正自己的观点。因此,要重视独立思考在小组内学习中的作用。只有在每个学生都有所思、有所感后再展开讨论进行操作,小组内才有可能出现争论、交流的局面。
2.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
在探究过程中,教师不是权威,探究才是权威,作为教师在这样的交流中,应走出教师至上的束缚,与学生平等相待,共同探讨探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在讨论交流中,教师应作为一名积极的参与者、支持者、帮助者,参与其间的讨论,要及时地给予指导、点拨和引导。
在交流过程中,教师要沉得住气,可能有些学生的观点正中下怀,但是作为教师应倾听了学生的全部观点以后再做出结论性总结。不可以在与学生的交流中打断学生的讲话,一方面,这样不尊重学生,另一方面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活跃的课堂气氛,来自于学生的参与。
在与学生的交流中,不能只注重于探究的结论,而应该了解到学生在“想什么”,“为什么会这样想”。课堂教学的艺术就在于此。
五、科学探究中教师语言要准确、有效
科学是严谨客观的,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往往也接触到一些关于科学观念,但是有些观念是错误的,作为教师应准确的引导好学生,这里需要我们教师在探究过程中,注意语言的准确和简练。在科学探究中应使用专业术语。
在探究得到结论的时候,我们应讲究用词的有效性,如当数据资料不充分而又要得出结论时,必须要用“也许”、“可能”、“大致”这样的词,但如果是肯定的结论,则不要模棱两可。如果其他学生对一个学生的发现不能认同或还需重复实验去证明的话,这时的实验结果记录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加上时间、地点或实验人进行限定,如“从今天的实验看来……”。
总之,要提高科学探究的有效性,必须依靠教师的认真思考,精心设计,不断反思,不断总结,真正把科学探究融入到平时的教学中。
如何提高在科学探究中的有效性成为我们平时教学过程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解决:
一、创设情景时应面向生活,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把“提出问题,探究问题”的权利和机会交给学生,这是新课程所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使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科学,更好地认识问题、解决问题。
在我们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往往利用了现代教育技术,利用FLASH等工具把课件做得很华丽,这已经成为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一种时尚和潮流,当然它能调动学生对学习的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为学生营造了一个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现实情境。但是,现在我们创设的问题情境似乎越来越优美华丽,也更加动人了,但却远离了实效性。
其实,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不在于情境的华丽生动,也不在于问题提出方式的“与众不同”,而在于学生有无对问题作出反应,能否使学生个体产生认知冲突,产生困惑等情绪体验。
创设场景中,问题的提出应面向生活,利用学生平时生活的经验,当然难度也应适中,“让学生踮起脚,伸下手就能摘到桃子”。
溶解现象在生活中比较常见,在创设场景中,用妈妈煮汤时,如果淡了加盐着手,引入一杯水中到底可以加多少食盐。虽然比较平实,但是从生活经验出发,比华丽的课件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在接下去《物质的溶解度》的探究中也就有了目标和方向。
二、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合理控制时间
在探究活动中,教师应让学生明白:“该干什么,该怎么做”,并不是完全的放任自由。教师在探究活动中应扮演好“引导者”这一角色,在提出问题后,应适当地引导学生清楚探究的目标、过程以及应注意的一些问题。在探究活动中应进行巡视,指导动手能力不足的学生,同时也应对课堂纪律和探究过程进行调控。在探究过程中,还应该合理安排好时间。
在《水的沸腾》一课中,观察水的沸腾现象是重要的教学环节,依照课本的方法,用只烧杯来做探究实验,用酒精灯进行加热,由于上这次课刚好在冬天,环境温度低,散热较快,结果烧了20分钟温度才到了90℃,但还是不沸腾,教师只好描述了下现象,草草收场。很显然,这次探究是失败的。后来自己动手做了次,还是沸腾不了,于是在下一个班实验时,把烧杯换成试管,结果马上就沸腾了。
教师在平时备课的时候应认真思考,设计好探究的每一个环节所需的时间,最好自己动手做一下,既要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探究时间,又不能浪费时间,这样才能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三、讲求探究的层次性
在探究过程中,每个学生都是主体,因此让学生亲自经历尤为重要,我们在设计探究时不仅要考虑到充足的时间,还应为学生设计好探究主题的层次性。使得学生探究思维具有递进性。而不能仅仅把目标定位在了解的层面。
在《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一课中,通过让学生经历猜测、错误、再猜测,再错误,直到最后正确的过程,学生产生的认知矛盾激发了学生探究的兴趣。学生的探究正是在“发现——否定——再发现——再否定”的辩证过程中层层深入,学生的思维不断得到锻炼和发展,越来越趋于理性,越来越符合科学,这才是科学探究最大的意义。
四、重视课堂交流
合作学习、互动交流已成为课堂教学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教学方式。我认为课堂的交流应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学生与学生间的交流,还有一部分是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
1.学生与学生间的交流
学生之间的交流必须要有一定的内容,没有内容的交流是没有意义的,反而会影响课堂纪律,因此(上接第123页)教师在这样的交流中,应提供给学生交流的资料,让学生围绕着内容进行交流。
学生的交流必须以探究作为基础,一旦脱离了探究,部分思维敏捷的小组成员就会以绝对的权威控制着操作过程;另一部分学习能力较弱的、不善言谈的学生只能成为一个倾听者和附和者,要么被晾在一边。“弱势群体”对小组内出现的不同的见解根本无法提出真正意义上的赞同或反对的意见,“骨干群体”也无法吸取真正有效的建议来修正自己的观点。因此,要重视独立思考在小组内学习中的作用。只有在每个学生都有所思、有所感后再展开讨论进行操作,小组内才有可能出现争论、交流的局面。
2.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
在探究过程中,教师不是权威,探究才是权威,作为教师在这样的交流中,应走出教师至上的束缚,与学生平等相待,共同探讨探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在讨论交流中,教师应作为一名积极的参与者、支持者、帮助者,参与其间的讨论,要及时地给予指导、点拨和引导。
在交流过程中,教师要沉得住气,可能有些学生的观点正中下怀,但是作为教师应倾听了学生的全部观点以后再做出结论性总结。不可以在与学生的交流中打断学生的讲话,一方面,这样不尊重学生,另一方面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活跃的课堂气氛,来自于学生的参与。
在与学生的交流中,不能只注重于探究的结论,而应该了解到学生在“想什么”,“为什么会这样想”。课堂教学的艺术就在于此。
五、科学探究中教师语言要准确、有效
科学是严谨客观的,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往往也接触到一些关于科学观念,但是有些观念是错误的,作为教师应准确的引导好学生,这里需要我们教师在探究过程中,注意语言的准确和简练。在科学探究中应使用专业术语。
在探究得到结论的时候,我们应讲究用词的有效性,如当数据资料不充分而又要得出结论时,必须要用“也许”、“可能”、“大致”这样的词,但如果是肯定的结论,则不要模棱两可。如果其他学生对一个学生的发现不能认同或还需重复实验去证明的话,这时的实验结果记录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加上时间、地点或实验人进行限定,如“从今天的实验看来……”。
总之,要提高科学探究的有效性,必须依靠教师的认真思考,精心设计,不断反思,不断总结,真正把科学探究融入到平时的教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