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标题里的这个问题,你担心过吗?
先来看看进入2012年之后的第一个引人注目的天文现象:1月31日,被称为“胖香蕉”的第二大近地小行星“爱神星” 在距离地球大约2 700万千米的地方掠过。“爱神星”长33千米、厚13千米,体积约为5 577立方千米。
2 700万千米挺远的嘛——也许你会这么说。
好吧,再来看看几个月前的一个天文现象:2011年11月8日,直径约400米的小行星“2005 YU55” 从地球和月亮间的“缝隙”穿过,距离地球约33万千米。假设“2005 YU55”撞向地球,将会在地面上砸出一个直径约6千米、深500米的坑,导致7级地震并引发浪高21米的海啸。
现在,请想象一下,如果“爱神星”撞上地球……
在玛雅预言中,有一种地球生命毁灭的原因就是小行星撞击地球。美国《发现》杂志曾经评出“威胁人类生存的21世纪20大危险”,小行星撞击地球居于首位。在联合国认定的世界4大突发灾难中,小行星撞击地球还是位居第一。
——真是不关注不行呀!
小行星的真实面目
在太阳系中,除了八大行星外,还有成千上万颗我们肉眼看不到的小天体,与八大行星相比,它们好像是微不足道的碎石头。这些小天体就是太阳系中的小行星。小行星普遍被看做是45亿年前太阳系形成时的副产品。
大多数小行星集中在火星与木星轨道之间的小行星带里。这些小行星和它们的大行星同伴一起,一边自转,一边自西向东地围绕太阳公转,尽管拥挤,却秩序井然。可有时,它们巨大的邻居——木星的引力会把一些小行星拉出原先的轨道,迫使它们走上一条新的漫游道路。这些“漫游者”中,轨道与地球轨道相交的就被称为“近地小行星”。目前已知的近地小行星中,直径4千米的超过500个,直径大于1千米的估计超过2 000个,它们都是威胁地球的“杀手”。
小行星偷袭地球
在地球的历史上,是否发生过与小行星碰撞的事件呢?答案是肯定的。尽管漫长的地质作用已将小行星留在地球上的绝大多数痕迹抹去,然而,迄今发现的约140个大陨石坑有力地证明了地球历史上难以计数的碰撞事件。一些科学家认为,大约6 500万年前,正是一颗直径10千米、质量100亿吨的小行星撞击地球,才致使恐龙这个物种从地球上顷刻消失。
人类的历史记载中,有没有发生过碰撞事件呢?答案也是肯定的。1908年6月30日,一颗大火球在西伯利亚通古斯上空8千米处爆炸,其爆炸当量相当于600至1 000颗广岛原子弹爆炸的威力,其强大的冲击波与高温大火摧毁了2 000平方千米的古老森林。科学家的研究与计算表明,它是由一颗直径仅60米的小行星与地球相撞产生的。假如这颗小行星晚5个小时落下,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就可能受到致命的打击。
天天都有“不速之客”
科学家告诉我们,几乎每天都有大约5 000万个天体从靠近地球的太空中穿过,几乎每天都有一颗篮球大小的天体飞入地球大气层并烧毁,每年还会有几颗汽车大小的天体进入地球大气层并形成让人印象深刻的火球,而体积较大的天体能够顺利穿过地球大气层并撞向地面成为陨石的情况非常罕见。
1972年8月10日,一颗火球飞越美国加州和加拿大西部上空后离开了地球。它是一颗直径约为10米、质量为几千吨的小行星,飞行速度为每秒15千米,假如落下来,其爆炸当量相当于2至3颗广岛原子弹爆炸的威力。
2010年9月8日的清晨和下午,两颗轨道不同的小行星都在比月亮还靠近地球的地方与地球“擦肩而过”。第一颗小行星直径在10米至20米之间,在北太平洋上空25万千米的地方与地球打招呼;第二颗小行星直径6至14米,在南极洲上空8万千米的地方敲响了地球的大门。科学家说,两颗小行星在同一天以如此近的距离与地球“亲密接触”,实在不多见。
如何保护地球不挨撞
方案一:使用核弹
发射核武器去炸掉小行星或改变它的运行轨道。
难点在于:运载核武器的火箭必须在发生相撞前7年发射,可是,当小行星很遥远时,人们无法观测到它的物质属性;对于一些松散结构的星体,爆炸所起到的作用又很有限。更麻烦的是,核爆炸的后果难以预料,爆炸很可能把一个大“杀手”变成许多小“杀手”,把带有放射性的碎片抛入不可预测的轨道,甚至掉到地球上,使人类受害。
方案二:运用机械力
用航空器给小行星施加压力,使它加速或减速,从而改变它的飞行方向;或者,在小行星的表面插入一种类似火箭的装置,让这种装置不断地喷出物质,通过反作用力来推动小行星改变飞行方向。
难点在于:这种方法的操作难度比较大,不易实行。
方案三:改变颜色
颜色改变后,小行星的吸热情况就会有所改变。如果小行星是灰的,可以用黑色油漆将它变成纯黑,黑色可以提高吸热率,从而提高整个小行星自身的温度,对它的运行轨道产生影响;也可以把它变成白的,白色可以降低吸热率,使小行星变冷,效果是一样的。
难点在于:此方法见效比较慢,需要20年左右。另外,那么多的油漆涂料怎样运到小行星上,要派多少人去完成这么大的刷漆任务?
方案四:安装太阳帆
在小行星表面安装一面巨大的风筝形太阳帆,张开的太阳帆利用反弹太阳光子所产生的压力把小行星逐渐推离原来的轨道。
难点在于:此种技术的实际可行性仍需进一步实验研究。
方案五:发射红外激光
用红外激光使小行星的表面物质向外发散,从而产生反向加速度使它改变飞行方向;或者,用超强红外激光把小行星摧毁成对地球无害的小碎块。
难点在于:此种技术的实际可行性也需要进一步实验研究。
当然,还有其他的防御方法。不过,所有的方法现在都只是停留在理论设想阶段,是否切实可行,还要靠将来的实践来检验。所以说,目前看来,最重要的是加强监测预警,这也是所有防御方法的基础。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探月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说,为了有效防止小行星撞击地球,全球已经建立了近地小行星观测网,假如能够提前一年发现有可能与地球相撞的小行星,就能够及时采取措施,摧毁它或改变其运行轨道。
花絮:关于小行星的一些事儿
★小行星保留了太阳系初期的原始状况,对研究太阳系的起源有重大价值。
★小行星通常拥有浓度极高的贵金属,例如铂。由于在一些小行星上着陆并返回比去月球更容易,所以,这些物质对于人类具有可获得性。
★小行星缺乏重力,航天员登陆时,感觉更像在太空中“游泳”,而不像在月球上漫步。美国、日本和加拿大的宇航员已经开始在大西洋海域进行模拟训练,为未来登陆小行星做准备。
★小行星的名字来源于名人、地理位置以及其他一些形形色色的事物,命名非常随意。继金庸、林青霞、徐克之后,周杰伦成为第四个享有以自己名字为新发现小行星命名殊荣的华人明星。
先来看看进入2012年之后的第一个引人注目的天文现象:1月31日,被称为“胖香蕉”的第二大近地小行星“爱神星” 在距离地球大约2 700万千米的地方掠过。“爱神星”长33千米、厚13千米,体积约为5 577立方千米。
2 700万千米挺远的嘛——也许你会这么说。
好吧,再来看看几个月前的一个天文现象:2011年11月8日,直径约400米的小行星“2005 YU55” 从地球和月亮间的“缝隙”穿过,距离地球约33万千米。假设“2005 YU55”撞向地球,将会在地面上砸出一个直径约6千米、深500米的坑,导致7级地震并引发浪高21米的海啸。
现在,请想象一下,如果“爱神星”撞上地球……
在玛雅预言中,有一种地球生命毁灭的原因就是小行星撞击地球。美国《发现》杂志曾经评出“威胁人类生存的21世纪20大危险”,小行星撞击地球居于首位。在联合国认定的世界4大突发灾难中,小行星撞击地球还是位居第一。
——真是不关注不行呀!
小行星的真实面目
在太阳系中,除了八大行星外,还有成千上万颗我们肉眼看不到的小天体,与八大行星相比,它们好像是微不足道的碎石头。这些小天体就是太阳系中的小行星。小行星普遍被看做是45亿年前太阳系形成时的副产品。
大多数小行星集中在火星与木星轨道之间的小行星带里。这些小行星和它们的大行星同伴一起,一边自转,一边自西向东地围绕太阳公转,尽管拥挤,却秩序井然。可有时,它们巨大的邻居——木星的引力会把一些小行星拉出原先的轨道,迫使它们走上一条新的漫游道路。这些“漫游者”中,轨道与地球轨道相交的就被称为“近地小行星”。目前已知的近地小行星中,直径4千米的超过500个,直径大于1千米的估计超过2 000个,它们都是威胁地球的“杀手”。
小行星偷袭地球
在地球的历史上,是否发生过与小行星碰撞的事件呢?答案是肯定的。尽管漫长的地质作用已将小行星留在地球上的绝大多数痕迹抹去,然而,迄今发现的约140个大陨石坑有力地证明了地球历史上难以计数的碰撞事件。一些科学家认为,大约6 500万年前,正是一颗直径10千米、质量100亿吨的小行星撞击地球,才致使恐龙这个物种从地球上顷刻消失。
人类的历史记载中,有没有发生过碰撞事件呢?答案也是肯定的。1908年6月30日,一颗大火球在西伯利亚通古斯上空8千米处爆炸,其爆炸当量相当于600至1 000颗广岛原子弹爆炸的威力,其强大的冲击波与高温大火摧毁了2 000平方千米的古老森林。科学家的研究与计算表明,它是由一颗直径仅60米的小行星与地球相撞产生的。假如这颗小行星晚5个小时落下,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就可能受到致命的打击。
天天都有“不速之客”
科学家告诉我们,几乎每天都有大约5 000万个天体从靠近地球的太空中穿过,几乎每天都有一颗篮球大小的天体飞入地球大气层并烧毁,每年还会有几颗汽车大小的天体进入地球大气层并形成让人印象深刻的火球,而体积较大的天体能够顺利穿过地球大气层并撞向地面成为陨石的情况非常罕见。
1972年8月10日,一颗火球飞越美国加州和加拿大西部上空后离开了地球。它是一颗直径约为10米、质量为几千吨的小行星,飞行速度为每秒15千米,假如落下来,其爆炸当量相当于2至3颗广岛原子弹爆炸的威力。
2010年9月8日的清晨和下午,两颗轨道不同的小行星都在比月亮还靠近地球的地方与地球“擦肩而过”。第一颗小行星直径在10米至20米之间,在北太平洋上空25万千米的地方与地球打招呼;第二颗小行星直径6至14米,在南极洲上空8万千米的地方敲响了地球的大门。科学家说,两颗小行星在同一天以如此近的距离与地球“亲密接触”,实在不多见。
如何保护地球不挨撞
方案一:使用核弹
发射核武器去炸掉小行星或改变它的运行轨道。
难点在于:运载核武器的火箭必须在发生相撞前7年发射,可是,当小行星很遥远时,人们无法观测到它的物质属性;对于一些松散结构的星体,爆炸所起到的作用又很有限。更麻烦的是,核爆炸的后果难以预料,爆炸很可能把一个大“杀手”变成许多小“杀手”,把带有放射性的碎片抛入不可预测的轨道,甚至掉到地球上,使人类受害。
方案二:运用机械力
用航空器给小行星施加压力,使它加速或减速,从而改变它的飞行方向;或者,在小行星的表面插入一种类似火箭的装置,让这种装置不断地喷出物质,通过反作用力来推动小行星改变飞行方向。
难点在于:这种方法的操作难度比较大,不易实行。
方案三:改变颜色
颜色改变后,小行星的吸热情况就会有所改变。如果小行星是灰的,可以用黑色油漆将它变成纯黑,黑色可以提高吸热率,从而提高整个小行星自身的温度,对它的运行轨道产生影响;也可以把它变成白的,白色可以降低吸热率,使小行星变冷,效果是一样的。
难点在于:此方法见效比较慢,需要20年左右。另外,那么多的油漆涂料怎样运到小行星上,要派多少人去完成这么大的刷漆任务?
方案四:安装太阳帆
在小行星表面安装一面巨大的风筝形太阳帆,张开的太阳帆利用反弹太阳光子所产生的压力把小行星逐渐推离原来的轨道。
难点在于:此种技术的实际可行性仍需进一步实验研究。
方案五:发射红外激光
用红外激光使小行星的表面物质向外发散,从而产生反向加速度使它改变飞行方向;或者,用超强红外激光把小行星摧毁成对地球无害的小碎块。
难点在于:此种技术的实际可行性也需要进一步实验研究。
当然,还有其他的防御方法。不过,所有的方法现在都只是停留在理论设想阶段,是否切实可行,还要靠将来的实践来检验。所以说,目前看来,最重要的是加强监测预警,这也是所有防御方法的基础。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探月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说,为了有效防止小行星撞击地球,全球已经建立了近地小行星观测网,假如能够提前一年发现有可能与地球相撞的小行星,就能够及时采取措施,摧毁它或改变其运行轨道。
花絮:关于小行星的一些事儿
★小行星保留了太阳系初期的原始状况,对研究太阳系的起源有重大价值。
★小行星通常拥有浓度极高的贵金属,例如铂。由于在一些小行星上着陆并返回比去月球更容易,所以,这些物质对于人类具有可获得性。
★小行星缺乏重力,航天员登陆时,感觉更像在太空中“游泳”,而不像在月球上漫步。美国、日本和加拿大的宇航员已经开始在大西洋海域进行模拟训练,为未来登陆小行星做准备。
★小行星的名字来源于名人、地理位置以及其他一些形形色色的事物,命名非常随意。继金庸、林青霞、徐克之后,周杰伦成为第四个享有以自己名字为新发现小行星命名殊荣的华人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