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德心相融”模式中,“德”是内容,“心”是主体。“相融”就是把内容和主体相融合,把德育做到人的心里,让德育走进人的精神,走进人的生命,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德心相融”的教学模式主要是针对德育过程中内容单一、形式僵化、脱离实际、空洞说教、单向灌输、偏重认知的问题,针对学生对德育厌倦反感,、双重人格、知而不信、言而不行等现状提出的。我们认为真正的德育应该是、也必须是德与心的相融,此教育模式重点解决的问题和研究的重点就是:如何让“德心相融”。
一、“德心相融”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1.工具性德育模式弊端明显。文化德育倡导教育教学方式的改变。工具性德育模式的理论基础是行为主义和认知理论。行为主义把人的行为归因于环境、社会文化、榜样等外部条件,认为一个人只要养成良好的行为方式便可出现好的品德。认知学派则认为“大部分的罪行和不道德的举动,都是由于愚昧无知,由于缺乏对各种事物的健全概念所形成的”,片面强调道德知识和道德观念的灌输。我们提出的文化德育,关注了工具性德育模式的偏颇,在人的行为归因上已由注意外部因素转化为内部因素,并向综合因素发展。德心相融课堂教学模式,使德育从空洞说教走向文化浸润,从转变式走向建构式,从受教育者外在改变走向内在精神缔造。
2.“德”字演变发展的历程,呼唤“心”的加入。“德”的哲学意义的生成是一个历史的过程。“德”的本义为“目视于途”,甲骨文的德写作:左边ㄔ有行走的意思,右边是“直”;合起来,有循行、了解情况的意思,直视前方行走。金文在甲骨文的形符上增加了一个表意的“心”符。这样,“德”就不单单是一个外在的行为,更是行为所依据的内心准则。
3.品德心理结构呼唤道德自我。我们现行的品德心理结构一般分作:知、情、意、行四要素。但是若用现代心理学的眼光去看,应该是知、情、意、行、心五个要素。更加强调第五要素对其他四个要素的调节和统摄作用。
二、“德心相融”教学模式的基本原则
说到原则,最大的原则就是浸润性原则,也就是看似无意,其实有心;无痕牵引,有痕留存,让学生在最没有心理抵触的状态下,在最不像是受教育的状态下自然达成德育的目标,具体来说我们需要从德育内容和主体的几组关系中得出:
从上表中,我们不难发现,要让德育内容走进学生主体,就首先要尊重学生自身的主体意识,尊重让德育成为可能。所以,在模式操作中,除了上面所说的浸润性原则外,我们还必须遵循主体性原则、启发性原则、体验性原则等。只有教师心中有这些原则,才不至于出现课堂中的生拉硬拽。
三、“德心相融”品德课堂模式的基本步骤
“德心相融”教学模式的操作程序是“五环一
线”,五环就是五个学生主体参与的环节,一线就是学生的自我成长。
具体结构:
第一步:激趣热身,放松铺垫——自我唤醒,让儿童的心热起来
品德课的导入方法我们总结了一下,大致有十五种:如设置悬念导入、语言渲染导入、歌谣诵读导入、叙述故事导入、组织游戏导入、引发联想导入、谜语激趣导入、唱响歌曲导入。不管是什么方法,都是“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这些看似简单的活动,用时少、情趣性强,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轻松的环节引发了放松的心理状态,让学生以最佳状态进入课堂。
第二步:参与活动,价值内化——自我体验,让儿童的心动起来
美国教育家苏娜丹戴克说:“告诉我,我会忘记,做给我看,我会记住,让我参加,我就会完全理解。”在这一步中,教师主要要设计各种参与活动,让学生在主体参与中加深对问题的理解。比如:《不说话的朋友》通过大红花送给谁的活动,让学生在送花的过程中发现了朋友的作用巨大,并巧妙地设计没有课桌凳的体验,作用巨大就不言而喻了;《遥远的埃及》一课在了解埃及地理位置、气候特点、风俗人情的过程中,设计了贴图、填表、寻找照片、撰写贴士、开心辞典等小活动,把本身缺少趣味性的历史地理内容,上得生动有趣。所以本环节的操作关键就是运用多种手段,让学生去感受、感知,增强感性的认识。
第三步:深入感悟,无痕牵引——自我思辨,让儿童的心静下来
在完成第二步后,很多人看到了课堂中热闹的场景,看到了活动的学生。但是作为教师,我们还要清醒地区别“学生活动”和“活动学生”,要关注对问题认识的思维深度,引导学生做到由偏到全、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比如《不说话的朋友》“我为朋友说话”这一环节通过三个层次让学生理解破坏设施的危害:公布破损桌椅调查,揭示危害一让不说话的朋友难受;引入窨井盖的故事,揭示危害=威胁人的生命安全;出示本市维修护栏费用,揭示危害三浪费大量钱财。这一环节是对教师的考验,要做到没有刻意的牵引,但是处处有引导的意识。
第四步:自然小结,分享升华——自我对话,让儿童把心说出来
本环节其实就是改变作业形式,创造“0.125”的精彩。所谓“0.125的精彩”就是改变作业形式,利用40分钟的1/8,最后五分钟,采用撰写心灵小语、发表课堂感悟、进行当堂检测、填写学生评课量表、小组互相评价等方法进行当堂反馈。如“爱心行动PK赛“设计公益标语、为学校公共设施提建议,让学生当堂把获得通过的设计展示出来;再如通过撰写活动体验、给家乡的朋友介绍心得。应该说每一节课,短短五分钟,让预约的精彩和生成的美丽在这里汇合。
第五步:拓展延伸,行为践履——自我评价,让儿童用心行动起来
这一环节重点是对所学内容的实践、宣传、拓展,可以通过活动、讲演、导行、互评等方式进行。《遥远的埃及》要求学生对金字塔的内容提前搜集资料,带着问题进入课堂;《不说话的朋友》指导学生张贴宣传标语、汇总学校设施问题交给校长室,让学生带着活动走出教室。一节品德课,不因课堂而结束,生活是课堂的延续,实践是检验的标尺,我们学校就一直设计印制《成长小脚丫》《花开的声音》用于记录学生的日常表现。
四、“德心相融”教学模式的实施建议
1.建立模式但不模式化。五环一线模式搭建了德和心之间建造的一座桥,通过这座桥,让德育走进学生的心里。但是这座桥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实际的建构中,我们要让它丰富多彩,如拱形桥、立交桥、斜拉桥,异曲同工,展现课堂的魅力。所以,建立模式,但不能模式化,要充分发挥教师的自身特点、考虑学生的具体状况、结合教材、媒体、学校等多种因素,创造性地运用模式。
2.依靠教材但不依赖教材。这需要老师具有正确的教材观,因为德育内容是德心相融的又一座重要桥梁。对于教材我们应该更多地把它当素材,而不是程序,避免照本宣科。同时,教师要善于结合学校资源、学生资源、建立符合校本的新的素材库。
3.看似无意其实有心。这是对教师教育艺术的最高要求,教师要准确把握文化润德课堂的两大基本原则,也就是浸润性原则和熏陶性原则,理解课堂教学目标的内隐性和导向性。同时,教师要把握好五组关系,即道德牵引与自我认识的关系、价值判断与自我选择的关系、行为践履与自我体验的关系、反思总结与自我评价的关系、辅导矫正与自我超越的关系,在看似无意的状态下,让德育水到渠成。
4.没有纯粹的德育。德育无处不在。这需要教师建立正确的课程观,让课堂与课程相得益彰。德育无时不在,我们要变“德育课堂”为“课堂德育”,变“德育活动”为“活动德育”;更要创造学校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团队文化、学生文化,让德育渗透在校园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中,渗透在学校生活的每一分每一秒中。
(赵辛辰,丹阳市正则小学,212300)
一、“德心相融”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1.工具性德育模式弊端明显。文化德育倡导教育教学方式的改变。工具性德育模式的理论基础是行为主义和认知理论。行为主义把人的行为归因于环境、社会文化、榜样等外部条件,认为一个人只要养成良好的行为方式便可出现好的品德。认知学派则认为“大部分的罪行和不道德的举动,都是由于愚昧无知,由于缺乏对各种事物的健全概念所形成的”,片面强调道德知识和道德观念的灌输。我们提出的文化德育,关注了工具性德育模式的偏颇,在人的行为归因上已由注意外部因素转化为内部因素,并向综合因素发展。德心相融课堂教学模式,使德育从空洞说教走向文化浸润,从转变式走向建构式,从受教育者外在改变走向内在精神缔造。
2.“德”字演变发展的历程,呼唤“心”的加入。“德”的哲学意义的生成是一个历史的过程。“德”的本义为“目视于途”,甲骨文的德写作:左边ㄔ有行走的意思,右边是“直”;合起来,有循行、了解情况的意思,直视前方行走。金文在甲骨文的形符上增加了一个表意的“心”符。这样,“德”就不单单是一个外在的行为,更是行为所依据的内心准则。
3.品德心理结构呼唤道德自我。我们现行的品德心理结构一般分作:知、情、意、行四要素。但是若用现代心理学的眼光去看,应该是知、情、意、行、心五个要素。更加强调第五要素对其他四个要素的调节和统摄作用。
二、“德心相融”教学模式的基本原则
说到原则,最大的原则就是浸润性原则,也就是看似无意,其实有心;无痕牵引,有痕留存,让学生在最没有心理抵触的状态下,在最不像是受教育的状态下自然达成德育的目标,具体来说我们需要从德育内容和主体的几组关系中得出:
从上表中,我们不难发现,要让德育内容走进学生主体,就首先要尊重学生自身的主体意识,尊重让德育成为可能。所以,在模式操作中,除了上面所说的浸润性原则外,我们还必须遵循主体性原则、启发性原则、体验性原则等。只有教师心中有这些原则,才不至于出现课堂中的生拉硬拽。
三、“德心相融”品德课堂模式的基本步骤
“德心相融”教学模式的操作程序是“五环一
线”,五环就是五个学生主体参与的环节,一线就是学生的自我成长。
具体结构:
第一步:激趣热身,放松铺垫——自我唤醒,让儿童的心热起来
品德课的导入方法我们总结了一下,大致有十五种:如设置悬念导入、语言渲染导入、歌谣诵读导入、叙述故事导入、组织游戏导入、引发联想导入、谜语激趣导入、唱响歌曲导入。不管是什么方法,都是“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这些看似简单的活动,用时少、情趣性强,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轻松的环节引发了放松的心理状态,让学生以最佳状态进入课堂。
第二步:参与活动,价值内化——自我体验,让儿童的心动起来
美国教育家苏娜丹戴克说:“告诉我,我会忘记,做给我看,我会记住,让我参加,我就会完全理解。”在这一步中,教师主要要设计各种参与活动,让学生在主体参与中加深对问题的理解。比如:《不说话的朋友》通过大红花送给谁的活动,让学生在送花的过程中发现了朋友的作用巨大,并巧妙地设计没有课桌凳的体验,作用巨大就不言而喻了;《遥远的埃及》一课在了解埃及地理位置、气候特点、风俗人情的过程中,设计了贴图、填表、寻找照片、撰写贴士、开心辞典等小活动,把本身缺少趣味性的历史地理内容,上得生动有趣。所以本环节的操作关键就是运用多种手段,让学生去感受、感知,增强感性的认识。
第三步:深入感悟,无痕牵引——自我思辨,让儿童的心静下来
在完成第二步后,很多人看到了课堂中热闹的场景,看到了活动的学生。但是作为教师,我们还要清醒地区别“学生活动”和“活动学生”,要关注对问题认识的思维深度,引导学生做到由偏到全、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比如《不说话的朋友》“我为朋友说话”这一环节通过三个层次让学生理解破坏设施的危害:公布破损桌椅调查,揭示危害一让不说话的朋友难受;引入窨井盖的故事,揭示危害=威胁人的生命安全;出示本市维修护栏费用,揭示危害三浪费大量钱财。这一环节是对教师的考验,要做到没有刻意的牵引,但是处处有引导的意识。
第四步:自然小结,分享升华——自我对话,让儿童把心说出来
本环节其实就是改变作业形式,创造“0.125”的精彩。所谓“0.125的精彩”就是改变作业形式,利用40分钟的1/8,最后五分钟,采用撰写心灵小语、发表课堂感悟、进行当堂检测、填写学生评课量表、小组互相评价等方法进行当堂反馈。如“爱心行动PK赛“设计公益标语、为学校公共设施提建议,让学生当堂把获得通过的设计展示出来;再如通过撰写活动体验、给家乡的朋友介绍心得。应该说每一节课,短短五分钟,让预约的精彩和生成的美丽在这里汇合。
第五步:拓展延伸,行为践履——自我评价,让儿童用心行动起来
这一环节重点是对所学内容的实践、宣传、拓展,可以通过活动、讲演、导行、互评等方式进行。《遥远的埃及》要求学生对金字塔的内容提前搜集资料,带着问题进入课堂;《不说话的朋友》指导学生张贴宣传标语、汇总学校设施问题交给校长室,让学生带着活动走出教室。一节品德课,不因课堂而结束,生活是课堂的延续,实践是检验的标尺,我们学校就一直设计印制《成长小脚丫》《花开的声音》用于记录学生的日常表现。
四、“德心相融”教学模式的实施建议
1.建立模式但不模式化。五环一线模式搭建了德和心之间建造的一座桥,通过这座桥,让德育走进学生的心里。但是这座桥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实际的建构中,我们要让它丰富多彩,如拱形桥、立交桥、斜拉桥,异曲同工,展现课堂的魅力。所以,建立模式,但不能模式化,要充分发挥教师的自身特点、考虑学生的具体状况、结合教材、媒体、学校等多种因素,创造性地运用模式。
2.依靠教材但不依赖教材。这需要老师具有正确的教材观,因为德育内容是德心相融的又一座重要桥梁。对于教材我们应该更多地把它当素材,而不是程序,避免照本宣科。同时,教师要善于结合学校资源、学生资源、建立符合校本的新的素材库。
3.看似无意其实有心。这是对教师教育艺术的最高要求,教师要准确把握文化润德课堂的两大基本原则,也就是浸润性原则和熏陶性原则,理解课堂教学目标的内隐性和导向性。同时,教师要把握好五组关系,即道德牵引与自我认识的关系、价值判断与自我选择的关系、行为践履与自我体验的关系、反思总结与自我评价的关系、辅导矫正与自我超越的关系,在看似无意的状态下,让德育水到渠成。
4.没有纯粹的德育。德育无处不在。这需要教师建立正确的课程观,让课堂与课程相得益彰。德育无时不在,我们要变“德育课堂”为“课堂德育”,变“德育活动”为“活动德育”;更要创造学校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团队文化、学生文化,让德育渗透在校园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中,渗透在学校生活的每一分每一秒中。
(赵辛辰,丹阳市正则小学,21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