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在取得系列初期成果后,逐渐步入“改革的深水区”,如何在深水区顺利涉水前行,成为北京市基础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2014年11月20日,北京市举行2013-2014学年年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总结交流会。
继2013年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实验”之后,北京市继续以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统领全局,牢牢把握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目的,紧密围绕加强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课程教材的一体化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学科教学改进、中高考改革等重要领域,积极谋划,创新举措,使整个课改局面呈现出新的气象。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渐推荐,北京市正在探索课改的综合改革,未来,将实现学段、学科、环节、队伍、场所五个方面的“穿越”。
在学段方面,北京市将打破基础教育圈内改革基础教育的传统,穿越学段边界,由市层面统筹小学、初中、高中、本专科、研究生等学段(包括职业院校)。进一步明确各学段教育功能定位,理顺各学段的育人目标,使其依次递进、有序过渡。同时也会避免不同学段各管一段,培养目标脱节、交叉、错位的现象,充分体现教育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
在学科方面,北京将统筹各学科,特别是德育、语文、历史、体育、艺术等学科,充分发挥人文学科的独特育人优势,进一步提升数学、科学、技术等课程的育人价值。
在学习环节方面,北京将全面统筹课标、教材、教学、评价、考试等环节,使其有效配合,相互促进。
在育人队伍方面,北京市将统筹一线教师、管理干部、教研人员、专家学者、社会人士等力量,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明确各支力量在教书育人、服务保障、教学指导、研究引领、参与监督等方面的作用,围绕育人目标,协调各支力量,形成育人合力。
在场所方面,将统筹课堂、校园、社团、家庭、社会等长多,发挥学校的主渠道作用,加强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建设和社团组织活动密切联系,促进家校合作,广泛利用社会资源,科学设计和安排课内外、校内外活动,营造协调一致的良好育人环境。
为统筹推进各项改革,北京将构建政府、学校、社会新型关系,形成政府宏观管理、学校自主办学、社会广泛参与、智能边界清晰、多元主体合力的“共治”局面,保障首都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顺利推进。
(摘编自现代教育报家长周刊2014-11-21)
继2013年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实验”之后,北京市继续以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统领全局,牢牢把握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目的,紧密围绕加强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课程教材的一体化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学科教学改进、中高考改革等重要领域,积极谋划,创新举措,使整个课改局面呈现出新的气象。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渐推荐,北京市正在探索课改的综合改革,未来,将实现学段、学科、环节、队伍、场所五个方面的“穿越”。
在学段方面,北京市将打破基础教育圈内改革基础教育的传统,穿越学段边界,由市层面统筹小学、初中、高中、本专科、研究生等学段(包括职业院校)。进一步明确各学段教育功能定位,理顺各学段的育人目标,使其依次递进、有序过渡。同时也会避免不同学段各管一段,培养目标脱节、交叉、错位的现象,充分体现教育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
在学科方面,北京将统筹各学科,特别是德育、语文、历史、体育、艺术等学科,充分发挥人文学科的独特育人优势,进一步提升数学、科学、技术等课程的育人价值。
在学习环节方面,北京将全面统筹课标、教材、教学、评价、考试等环节,使其有效配合,相互促进。
在育人队伍方面,北京市将统筹一线教师、管理干部、教研人员、专家学者、社会人士等力量,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明确各支力量在教书育人、服务保障、教学指导、研究引领、参与监督等方面的作用,围绕育人目标,协调各支力量,形成育人合力。
在场所方面,将统筹课堂、校园、社团、家庭、社会等长多,发挥学校的主渠道作用,加强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建设和社团组织活动密切联系,促进家校合作,广泛利用社会资源,科学设计和安排课内外、校内外活动,营造协调一致的良好育人环境。
为统筹推进各项改革,北京将构建政府、学校、社会新型关系,形成政府宏观管理、学校自主办学、社会广泛参与、智能边界清晰、多元主体合力的“共治”局面,保障首都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顺利推进。
(摘编自现代教育报家长周刊2014-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