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大学财务风险是指大学在运营过程中因资金运动而面临的风险,表现在预算收支不平衡、资本结构不合理等方面。有效实施大学财务风险控制,必须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控制系统,实现由风险规避防范向风险管理的转化;同时要加强财务管理监控,建立健全监督制约机制和高效的运行机制,以确保高等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推进,大学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期。在国家财政性拨款难以支撑大学大规模基础建设的情况下,从1999年起国家支持大学以信贷资金方式进行超常规发展。近年来,全国各个大学在运行过程中很多都出现了贷款规模过大的问题。某些高校的财务形势十分严峻,有的学校还出现了财务违法违纪问题,大学财务风险的控制与管理已成为大学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的议题。如何控制、管理财务风险已成为大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否立于不败之地的前提条件。
一、大学财务风险的涵义及其产生原因
大学作为非营利性的事业单位,面临的财务风险不同于一般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主要指大学在运营过程中因资金运动面临的风险。大学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一)对风险认识不足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大学的法人主体地位得以进一步确立,但大学在拥有越来越多自主权的同时,也承担了独立的民事责任,这就使得高校财务管理具有了潜在的风险。在这样一种全新的形势和背景下,风险认识不足、风险控制弱化是大学财务管理过程中存在的最大潜在风险。
(二)融资渠道狭窄
大学收入渠道比较单一,尽管大学财政拨款的绝对额仍在增长,但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以及高等教育成本的上升,大学的财政状况并没有好转。为解决教育投入与需求的矛盾,大学只好将商业银行贷款作为解决目前资金短缺的主要途径,而通过银校合作筹集到的大量资金,却因为贷款利息负担沉重,使得大学普遍出现流动资金周转困难的问题。财务状况的总体失衡,使得大学财务风险日益加大。
(三)负债投资项目的投资回收期长、收益不高
大学负债投资的初衷是扩大办学规模,提高办学效益。所贷资金一般都是用于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所需资金数目巨大,投资回收期长。当负债投入项目的增量收益率高于负债资金利息率时,学校使用一部分负债资金可以因财务杠杆的作用提高学校办学的整体经济效益,加速学校发展;反之负债资金会降低其经济效益。一些大学贷款建设项目存在盲目性、重复性,缺乏科学的可行性论证,对未来的经济效益把握不准,建设工期长,还贷政策不健全,所贷资金超过实际偿还能力。严重时会出现大量的不良负债,影响整个学校的发展,财务风险已经显现。
二、大学财务风险的潜在表现
(一)预算收支不平衡
近年来,大学正处在建设与发展的关键时期,经费不足成为影响大学事业发展的瓶颈,预算收支的不平衡,最终导致赤字预算。目前看,大学赤字预算大致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假性赤字预算。即在编制时对年终结余预先心中有底,赤字预算在其可控范围之内。从最终执行结果看,这些大学通过挖掘潜力,增收节支等途径在年末消除预算赤字或赤字控制在上年结余的范围之内,但赤字预算的潜在风险不容忽视。二是真性赤字预算。即学校为急于求发展,年度预算中安排投资性支出过大,超出了自身的财力承受能力,运营资金不足,最终只能通过举外债或内债来解决燃眉之急。从最终执行结果看,支出大于收入,预算赤字未能消除,严重违反了预算编制必须坚持的“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基本原则。
(二)资本结构不合理
目前大学资本结构不合理的问题较为突出,这将是财务风险产生的根源。大学财务状况根据资产负债表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一是正常的资本结构类型。此类大学的流动资产购置大部分由流动负债筹集,小部分由长期负债筹集;固定资产的购置小部分由长期自有资金筹集,大部分由长期负债筹集。也就是说流动负债主要用来筹集流动资产,自有资金全部用来筹集固定资产,这样的资本结构属正常的资本结构类型。二是异常资本结构类型。此类大学资产负债表中累计结余是赤字,表明一部分自有资金已被亏损吃掉,从而总资本中自有资金比重下降,财务风险已经出现,须采取风险防范措施。三是不合理资本结构类型。此类大学资产负债表中累计结余赤字数额巨大,表明自有资金已被完全亏损吃掉,亏损吞噬了全部自有资金,甚至吃掉一部分负债,此种资本结构已属不合理的资本结构类型,严重的财务风险已具有不可逆转性。
三、大学财务风险的控制
随着财务风险不确定性程度的加深,建立大学财务风险控制系统、加强财务监控已势在必行。
(一)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控制系统
财务风险预警控制系统是对大学各项经济活动中潜在的财务风险和财务管理指标进行实时监控的系统,它贯穿于大学经济活动的全过程。它要求对财务管理对象分别制定相应的财务风险控制指标,以财务报表、预算指标及其他相关的财务资料为依据,采用数学模型、比例分析等一般方法,从而达到对风险整体控制的目的。大学要建立以动态监控资产负债率和现金流量等指标报告为主的风险预警控制系统。动态监控资产负债率是指动态监控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等财务指标。大学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一定的现金流量,而资产负债率则制约着大学的发展规模与结构,如要提高大学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就必须在改善自身的资产负债结构、优化现金流量方面下功夫。
风险预警控制系统的建立,将为大学确定长期的发展思路起到不可小视的作用。大学在确定其自身的发展规模时,应重视其规模的质量,即结构的合理性,包括资产结构的合理性,负债结构的合理性,权益结构的合理性。资产结构的合理性主要指:保持合理的现金储备;加速资金周转,重视资金的时问价值;流动资产、固定资产和其他资产应保持合理的比例。负债结构的合理性主要指:要动态地根据自身实际,考虑现有资金以及未来的财务收支状况,确定银行融资规模与结构;动态地平衡短期、中期和长期的负债比率;动态监控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等财务指标。权益结构的合理性主要指:要精心设计权益架构,重视投入产出率,增加自身的资本积累。此外,要优化现金流。也就是主要通过建立有效的财务信息系统,强化财务预算管理,合理调度资金,加快资金周转,提高投入产出率,动态平衡自有资金、借贷资金和预收资金的规模和结构,确保资金的边际效用最大化。
(二)规范债务管理
控制大学的举债规模是财务风险防范的关键。大学的举债规模涉及国家的有关政策和发展规划,涉及举债大学的办学层次、办学规模、学科建设、专业设置、管理水平、学校所在地的经济水平等因素,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因此,大学要立足自身条件,并综合多方面因素,进一步规范债务管理,有效防范债务风险。
可积极采取以下措施:
1.建立大学的贷款监督机制。监督内容包括贷款额度、使用方向、使用效益等。学校对于贷款项目的论证必须实行“三公开”即立项公开、论证公开、结果公开,自觉接受群众、银行、社会有关部门的监督,形成由主管部门牵头,社会、银行和广大教职工共同参与的监督机制。
2.加强贷款资金的使用和管理。大学必须加强贷款资金的管理,形成一套“严格审批、专款专用、封闭运行、跟踪监督、考核效益”的贷款资金使用机制,通过对贷款项目实行“目标分解、公开招标、责任落实、日常检查、验收考核”的办法,形成对贷款资金使用的管理机制。
3.学校要制定严格的还款计划。贷款学校在安排年度收支预算时,要考虑偿债因素,将还款计划纳入单位的年度预算收支,保证还款资金来源。
4.在“银校合作”中积极推进助学贷款业务的发展,把助学贷款作为银校合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把助学贷款力度的大小作为学校选择开户银行的重要条件。
5.加强贷款管理与财务分析,建立项目管理责任制。按照“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建立贷款资金项目管理责任制。
6.建立有偿备用金制度,通过有偿备用金的设立和筹措,有效防范资金风险。实行有偿备用金制度,一方面可以缓解债务到期集中还债的压力,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有偿备用金的形式积累部分资金,积极应对偿债还款,充分体现资金筹措的计划性,也为大学可持续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加强预算管理
大学预算是指根据学校事业发展计划和任务编制的年度财务收支计划。预算管理要求大学加强对预算编制、执行、分析、考核等环节的管理,明确预算项目,建立预算标准,规范预算的编制、审定、下达和执行程序,及时分析和控制预算差异,采取改进措施,确保预算的执行。
加强预算管理,一方面要求提高预算与事业发展计划的关联性,从而确保预算的有效性;另一方面要求提高预算的前瞻性,从而发挥预算在学校事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此外还要通过行政手段保证预算的严肃性,预算一经确定就不得随意更改。严格控制无预算资金支出,预算内资金实行责任人限额审批,限额以上资金实行集体审批。通过加强预算的管理,来提高资金使用的计划性。
(四)健全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是保障管理目标实现的管理手段,健全完善的财务内部控制系统,将有助于营造安全、高效的资金运行环境,有助于有效实施资金安全防范措施,确保资金发挥效益。大学财务内部控制是由多个环节、不同要素组成的,它们有着不同的功能和作用,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辅相成,并按照一定的结构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
健全大学财务内部控制的措施有:
1.要营造良好的财务内部控制环境。学校管理层要充分重视和科学设计财务内部控制环境,要将资金安全防范作为控制的主要目标,确保财务内部控制的完整性、合理性和有效性,同时还要使全校教职员工特别是中层以上干部认识到财务内部控制的重要性,积极地支持和参与财务内部控制。
2.构建安全高效的会计系统。先从会计业务流程中涉及资金业务的重点环节着手,通过建立会计责任制和操作规程,加强资金的内部控制。如制定现金收支和保管业务的详细规定和工作流程;加强支票、票据、印鉴的管理,加强银行对账的管理和监督等。
3.着力构建规范的控制程序。这是加强财务内部控制、防范资金风险的关键。控制程序是为了合理地保证管理目标的实现、实施管理指令、化解财务风险而采取的财经政策和程序。控制程序的关键控制点主要包括机构设置、授权批准、职务分工、财务预算、财产安全以及风险控制等。为此,应坚持不相容岗位相分离的基本原则,明确涉及资金支付和流动相关岗位的职责和权限;制定财务收支审批管理办法和重大费用支出审批与授权审批制度;建立严格的资金收付授权批准制度;建立财务重大事项(包括大额资金收支)报告制度等等。
笔者认为,在大学快速发展阶段,财务风险是客观的必然存在,但我们应对风险的态度应该是积极的。那就是大学要通过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控制系统,实现由风险规避防范向风险管理的转化;同时加强财务管理监控,建立健全监督制约和高效运行机制,确保大学事业可持续发展,这才是进行财务风险控制和管理的真正意义所在。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推进,大学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期。在国家财政性拨款难以支撑大学大规模基础建设的情况下,从1999年起国家支持大学以信贷资金方式进行超常规发展。近年来,全国各个大学在运行过程中很多都出现了贷款规模过大的问题。某些高校的财务形势十分严峻,有的学校还出现了财务违法违纪问题,大学财务风险的控制与管理已成为大学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的议题。如何控制、管理财务风险已成为大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否立于不败之地的前提条件。
一、大学财务风险的涵义及其产生原因
大学作为非营利性的事业单位,面临的财务风险不同于一般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主要指大学在运营过程中因资金运动面临的风险。大学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一)对风险认识不足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大学的法人主体地位得以进一步确立,但大学在拥有越来越多自主权的同时,也承担了独立的民事责任,这就使得高校财务管理具有了潜在的风险。在这样一种全新的形势和背景下,风险认识不足、风险控制弱化是大学财务管理过程中存在的最大潜在风险。
(二)融资渠道狭窄
大学收入渠道比较单一,尽管大学财政拨款的绝对额仍在增长,但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以及高等教育成本的上升,大学的财政状况并没有好转。为解决教育投入与需求的矛盾,大学只好将商业银行贷款作为解决目前资金短缺的主要途径,而通过银校合作筹集到的大量资金,却因为贷款利息负担沉重,使得大学普遍出现流动资金周转困难的问题。财务状况的总体失衡,使得大学财务风险日益加大。
(三)负债投资项目的投资回收期长、收益不高
大学负债投资的初衷是扩大办学规模,提高办学效益。所贷资金一般都是用于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所需资金数目巨大,投资回收期长。当负债投入项目的增量收益率高于负债资金利息率时,学校使用一部分负债资金可以因财务杠杆的作用提高学校办学的整体经济效益,加速学校发展;反之负债资金会降低其经济效益。一些大学贷款建设项目存在盲目性、重复性,缺乏科学的可行性论证,对未来的经济效益把握不准,建设工期长,还贷政策不健全,所贷资金超过实际偿还能力。严重时会出现大量的不良负债,影响整个学校的发展,财务风险已经显现。
二、大学财务风险的潜在表现
(一)预算收支不平衡
近年来,大学正处在建设与发展的关键时期,经费不足成为影响大学事业发展的瓶颈,预算收支的不平衡,最终导致赤字预算。目前看,大学赤字预算大致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假性赤字预算。即在编制时对年终结余预先心中有底,赤字预算在其可控范围之内。从最终执行结果看,这些大学通过挖掘潜力,增收节支等途径在年末消除预算赤字或赤字控制在上年结余的范围之内,但赤字预算的潜在风险不容忽视。二是真性赤字预算。即学校为急于求发展,年度预算中安排投资性支出过大,超出了自身的财力承受能力,运营资金不足,最终只能通过举外债或内债来解决燃眉之急。从最终执行结果看,支出大于收入,预算赤字未能消除,严重违反了预算编制必须坚持的“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基本原则。
(二)资本结构不合理
目前大学资本结构不合理的问题较为突出,这将是财务风险产生的根源。大学财务状况根据资产负债表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一是正常的资本结构类型。此类大学的流动资产购置大部分由流动负债筹集,小部分由长期负债筹集;固定资产的购置小部分由长期自有资金筹集,大部分由长期负债筹集。也就是说流动负债主要用来筹集流动资产,自有资金全部用来筹集固定资产,这样的资本结构属正常的资本结构类型。二是异常资本结构类型。此类大学资产负债表中累计结余是赤字,表明一部分自有资金已被亏损吃掉,从而总资本中自有资金比重下降,财务风险已经出现,须采取风险防范措施。三是不合理资本结构类型。此类大学资产负债表中累计结余赤字数额巨大,表明自有资金已被完全亏损吃掉,亏损吞噬了全部自有资金,甚至吃掉一部分负债,此种资本结构已属不合理的资本结构类型,严重的财务风险已具有不可逆转性。
三、大学财务风险的控制
随着财务风险不确定性程度的加深,建立大学财务风险控制系统、加强财务监控已势在必行。
(一)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控制系统
财务风险预警控制系统是对大学各项经济活动中潜在的财务风险和财务管理指标进行实时监控的系统,它贯穿于大学经济活动的全过程。它要求对财务管理对象分别制定相应的财务风险控制指标,以财务报表、预算指标及其他相关的财务资料为依据,采用数学模型、比例分析等一般方法,从而达到对风险整体控制的目的。大学要建立以动态监控资产负债率和现金流量等指标报告为主的风险预警控制系统。动态监控资产负债率是指动态监控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等财务指标。大学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一定的现金流量,而资产负债率则制约着大学的发展规模与结构,如要提高大学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就必须在改善自身的资产负债结构、优化现金流量方面下功夫。
风险预警控制系统的建立,将为大学确定长期的发展思路起到不可小视的作用。大学在确定其自身的发展规模时,应重视其规模的质量,即结构的合理性,包括资产结构的合理性,负债结构的合理性,权益结构的合理性。资产结构的合理性主要指:保持合理的现金储备;加速资金周转,重视资金的时问价值;流动资产、固定资产和其他资产应保持合理的比例。负债结构的合理性主要指:要动态地根据自身实际,考虑现有资金以及未来的财务收支状况,确定银行融资规模与结构;动态地平衡短期、中期和长期的负债比率;动态监控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等财务指标。权益结构的合理性主要指:要精心设计权益架构,重视投入产出率,增加自身的资本积累。此外,要优化现金流。也就是主要通过建立有效的财务信息系统,强化财务预算管理,合理调度资金,加快资金周转,提高投入产出率,动态平衡自有资金、借贷资金和预收资金的规模和结构,确保资金的边际效用最大化。
(二)规范债务管理
控制大学的举债规模是财务风险防范的关键。大学的举债规模涉及国家的有关政策和发展规划,涉及举债大学的办学层次、办学规模、学科建设、专业设置、管理水平、学校所在地的经济水平等因素,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因此,大学要立足自身条件,并综合多方面因素,进一步规范债务管理,有效防范债务风险。
可积极采取以下措施:
1.建立大学的贷款监督机制。监督内容包括贷款额度、使用方向、使用效益等。学校对于贷款项目的论证必须实行“三公开”即立项公开、论证公开、结果公开,自觉接受群众、银行、社会有关部门的监督,形成由主管部门牵头,社会、银行和广大教职工共同参与的监督机制。
2.加强贷款资金的使用和管理。大学必须加强贷款资金的管理,形成一套“严格审批、专款专用、封闭运行、跟踪监督、考核效益”的贷款资金使用机制,通过对贷款项目实行“目标分解、公开招标、责任落实、日常检查、验收考核”的办法,形成对贷款资金使用的管理机制。
3.学校要制定严格的还款计划。贷款学校在安排年度收支预算时,要考虑偿债因素,将还款计划纳入单位的年度预算收支,保证还款资金来源。
4.在“银校合作”中积极推进助学贷款业务的发展,把助学贷款作为银校合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把助学贷款力度的大小作为学校选择开户银行的重要条件。
5.加强贷款管理与财务分析,建立项目管理责任制。按照“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建立贷款资金项目管理责任制。
6.建立有偿备用金制度,通过有偿备用金的设立和筹措,有效防范资金风险。实行有偿备用金制度,一方面可以缓解债务到期集中还债的压力,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有偿备用金的形式积累部分资金,积极应对偿债还款,充分体现资金筹措的计划性,也为大学可持续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加强预算管理
大学预算是指根据学校事业发展计划和任务编制的年度财务收支计划。预算管理要求大学加强对预算编制、执行、分析、考核等环节的管理,明确预算项目,建立预算标准,规范预算的编制、审定、下达和执行程序,及时分析和控制预算差异,采取改进措施,确保预算的执行。
加强预算管理,一方面要求提高预算与事业发展计划的关联性,从而确保预算的有效性;另一方面要求提高预算的前瞻性,从而发挥预算在学校事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此外还要通过行政手段保证预算的严肃性,预算一经确定就不得随意更改。严格控制无预算资金支出,预算内资金实行责任人限额审批,限额以上资金实行集体审批。通过加强预算的管理,来提高资金使用的计划性。
(四)健全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是保障管理目标实现的管理手段,健全完善的财务内部控制系统,将有助于营造安全、高效的资金运行环境,有助于有效实施资金安全防范措施,确保资金发挥效益。大学财务内部控制是由多个环节、不同要素组成的,它们有着不同的功能和作用,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辅相成,并按照一定的结构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
健全大学财务内部控制的措施有:
1.要营造良好的财务内部控制环境。学校管理层要充分重视和科学设计财务内部控制环境,要将资金安全防范作为控制的主要目标,确保财务内部控制的完整性、合理性和有效性,同时还要使全校教职员工特别是中层以上干部认识到财务内部控制的重要性,积极地支持和参与财务内部控制。
2.构建安全高效的会计系统。先从会计业务流程中涉及资金业务的重点环节着手,通过建立会计责任制和操作规程,加强资金的内部控制。如制定现金收支和保管业务的详细规定和工作流程;加强支票、票据、印鉴的管理,加强银行对账的管理和监督等。
3.着力构建规范的控制程序。这是加强财务内部控制、防范资金风险的关键。控制程序是为了合理地保证管理目标的实现、实施管理指令、化解财务风险而采取的财经政策和程序。控制程序的关键控制点主要包括机构设置、授权批准、职务分工、财务预算、财产安全以及风险控制等。为此,应坚持不相容岗位相分离的基本原则,明确涉及资金支付和流动相关岗位的职责和权限;制定财务收支审批管理办法和重大费用支出审批与授权审批制度;建立严格的资金收付授权批准制度;建立财务重大事项(包括大额资金收支)报告制度等等。
笔者认为,在大学快速发展阶段,财务风险是客观的必然存在,但我们应对风险的态度应该是积极的。那就是大学要通过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控制系统,实现由风险规避防范向风险管理的转化;同时加强财务管理监控,建立健全监督制约和高效运行机制,确保大学事业可持续发展,这才是进行财务风险控制和管理的真正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