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作为创新活动的参与者,创新催化者对技术创新效率的提升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但针对技术创新催化能力测量的研究十分有限,且多以问卷调研的主观评价为核心手段,缺乏综合性、量化测量工具与方法.本研究通过对技术创新催化能力内涵的界定与解析,提出技术创新溢出催化与扩散催化的二维概念结构模型;并结合专利合作申请人排名与引文信息特征,从技术催化强度与广度两个方面,构建多维测量指标体系;进而以中、美、日、韩的国际创新催化者为样本,探究创新催化者技术创新催化能力水平差异与特征.研究结果表明:①技术创新催化能力具有二阶多维的结
【机 构】
:
中山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广州 510006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创新活动的参与者,创新催化者对技术创新效率的提升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但针对技术创新催化能力测量的研究十分有限,且多以问卷调研的主观评价为核心手段,缺乏综合性、量化测量工具与方法.本研究通过对技术创新催化能力内涵的界定与解析,提出技术创新溢出催化与扩散催化的二维概念结构模型;并结合专利合作申请人排名与引文信息特征,从技术催化强度与广度两个方面,构建多维测量指标体系;进而以中、美、日、韩的国际创新催化者为样本,探究创新催化者技术创新催化能力水平差异与特征.研究结果表明:①技术创新催化能力具有二阶多维的结构特征,并进一步体现为创新催化的强度与范围两个方面,能够从创新催化的贡献、质量、地理范围、主体范围四个指标进行衡量;②创新催化者在各维度指标及能力上呈现两种能力偏好,即以Toyota(Toyota Motor Corp)为代表的同时发展技术溢出与扩散催化能力,与以SEC(Samsung Electronics Company)为代表的偏好技术扩散催化,而SG(State Grid Corporation of China)的“高溢出催化-低扩散催化”模式具有个体特殊性;③中、日、韩、美四国创新催化者的溢出催化能力依次降低,而扩散催化能力排名则恰好相反.本研究丰富了技术创新能力的概念与测量研究,进一步揭示了创新催化者催化能力特征,能够为创新合作伙伴的评价与选择提供新的决策视角与方法.
其他文献
当前我国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中,资金投入与数字资源建设发展不平衡,图书馆从业人员信息素养不足制约数字资源利用,缺乏整体规划造成资源重复建设,数字资源安全和版权缺乏有效技术和法律保障.推动新时代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进程,要加大资金投入,推动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规范化;要提升信息素养,强化图书馆数字资源利用能力;要推动协作联动,实现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共建共享;要加强制度建设,完善数字资源安全和版权保护.
在莒国及文化研究中,对莒国亡国问题至今学界仍无定论,把视野放归当时历史环境,结合相关史料,对《史记》记载真实性和准确性提出质疑,认为《史记》所载楚国灭莒一说并不可信.是时齐、越相征,莒与越国结盟,这为齐国灭莒提供了口实;灭国后,莒地归齐,侧面证明了齐国灭莒;与《史记》“简王元年,北伐灭莒”的简约记述相比,《墨子》《战国策》等所载“齐灭莒”一说更有说服力.
量化自我作为个人健康管理的重要手段受到众多群体的青睐,对我国公民树立个人健康意识、培养健康生活方式、践行《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相关研究缺乏从微观角度分析行动体在执行量化自我时的具体参与流程.基于此,本研究利用移动经验取样法(mobile experience sampling method,mESM),对15位被试开展为期两周的纵向实验并结合事后访谈的方法,最终获取了日志、个人汇报以及访谈等数据,以此编码并归纳量化自我具体参与流程、不同阶段中的关键信息行为和主要障碍以
昌耀、骆一禾、海子的创作皆偏离于时代主流范式,而相互却显现出某些共性,如虽惦念民间、眷怀大地,却从不与琐碎的经验、现象纠缠,而是着力刻绘处于特定场域下的人的心理特质、精神氛围;虽热衷表述“我”的所思所感,此“我”却不仅指代置入日常生活的诗人自身,而是泛化成具有集体性的、高瞻远瞩的人类言说者;虽仰慕农耕时代、欣赏远古文化遗存,却无意返古,而是力图接通优秀精神传统的血脉,为受世俗现代性冲击的中华文明寻回价值理性.三人皆以诗歌为其信仰,而诗歌于他们又远非一种抒情言志的技艺,而是成为一种扩充自我生命、感通世间美善
随着智能设备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越来越多用户通过参与量化自我进行个人健康信息管理,进而实现健康行为改变,其中促进量化自我的持续性是维持健康行为的必要前提,也有利于指导量化自我相关实践发展.基于此,本研究聚焦于探索面向个人健康信息管理的用户量化自我持续参与的动机识别并开展实证研究.在文献归纳的基础上,发现持续参与动机有10个因素,主要涉及工具、社会以及个人三个驱动维度,并基于S-O-R(stimuli-organism-response)理论构建量化自我持续参与动机的实证模型.为验证模型的适用性,本研究以K
产业链知识图谱在金融领域应用较为广泛,但目前多数研究是面向单一产业的知识图谱构建或面向产业竞争情报服务,并没有把产业链和知识图谱有机地结合起来.本文从产业链应用角度出发,对产业链知识图谱的构建方法进行研究.首先提出了产业链知识图谱的构建流程和本体库,再基于领域语言模型,实现知识分类、抽取、融合等金融领域文本处理方法,对海量的领域文本进行知识抽取和融合,最终成功构建产业链知识图谱.根据本文方法构建的产业链知识图谱系统,覆盖产业链78个,细分行业7629个,已经应用到投融资、监管和产业规划等多个重要场景中.
伴随数据论文影响力的凸显,数据计量逐渐兴起.本文基于数据计量,融合多维度、多指标综合评价数据论文的影响力.首先,本文通过信息传播模式分析数据论文影响力的产生机制,解析出数据论文影响力可以划分为潜在影响力、学术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三个维度.其次,融合Altmetrics与引文分析甄选指标构建数据论文影响力评价体系.最后,利用相关性分析以及三维空间差异性分析解构数据论文影响力评价结果.研究结果表明,三维度影响力反映出数据论文综合影响力,三者相互补充与促进.同时,数据论文应在整体上促进评审机制、引用机制和激励机制
魏晋六朝见证了五言诗的逐步发展,更见证了诗赋两种不同文体的渗透交融.汉赋传统中的铺陈笔法、山水因素、书写结构与魏晋赋中的宗教情怀都对五言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其走上一条“赋化”的道路.谢灵运的山水诗在因袭昔日赋体传统的过程中力求新变,在书写结构、铺陈辞藻、视角变化上别具一格,将山水传统发展成为一种新型审美对象而存在.从诗赋两种文体互动的角度解读谢灵运的山水诗将有助于对其新变的理解.
与宗教信仰不同,民间信仰兼收并蓄、纷繁芜杂,民众祭祀目的多为驱邪禳灾、祈求平安及财运.以北宋福建名医吴夲为原型的保生大帝信仰,受南宋以降历代褒封,并以厦漳一带为原点对外进行传播.明清时期,保生大帝信仰随闽南移民渡海入台,成为两岸共同信仰,尔后还随漳、泉商人海外贸易活动辐射至国外.作为闽台同祀的保生大帝信仰,蕴含着优良的中华传统文化,其进香谒祖活动的开展,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信仰文化的传承,也增强了信众们的闽台族群认同感,利于两岸文化交融与情谊维系.
为了探索学术论文跨学科性对其创新程度的影响,本研究采用参考文献多样性指数量化前者,通过能有效区分突破性与渐进性创新的D指数量化后者.据此,本研究采集了Web of Science(WoS)收录的神经科学领域发表于1975—2011年的498162篇研究型论文,主要采用了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并在分析过程中控制了跨学科团队属性与学术文献计量属性对结果的干扰.研究发现,在神经科学领域,论文的跨学科性对其突破性创新具有较强的积极影响;参与跨学科合作的机构越多,越有利于产出突破性论文,但团队规模越大、涉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