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看见头等舱或商务舱有钱人在做的事情,是不是与一般人搭机时所做的事情很不一样?归纳这群有钱人的三大习惯,从日常生活中就学习这样的态度与精神,不久的将来,你当然也能升等搭商务舱甚或头等舱。
专注力
有如肌肉锻炼,常运作就更茁壮
每年4到8月,是台湾磊山保经首席顾问李佳蓉频繁飞行的日子,这段期间因为讲课邀约、内训与外训,她大概每两周就要搭机一次;但对李佳蓉而言,坐上商务舱的位子后,是享受的开始。
一般来说,不论长程还是短程,她从不合眼,一上飞机,她会把准备好的水瓶交给空服员装满,并要求不受打扰,之后就沉浸在策略思考上。
磊山保经的第一个3年计划——成为保险经纪人的典范,即是她在飞机上细思的结果。现在,她正在构思第二个长期计划,“答案还没找到,所以这是我目前搭机时一定要思考的事情。”于是,李佳蓉每每坐上飞机后,就会打开随身携带注记重点的小册子,然后准备几张A4纸,开始拼凑片段的思维,希望尽快拟定公司未来方针。
她强调,机上没有手机、没有LINE、没有fb,没有任何人与你互动,时间由自己百分之百掌控,“只要一把座位上的头灯打开,因为灯光直直地投射在笔记上,这时候,我可以完全专注在该做的事情上面。”
其实,“专注”绝不是商务舱或头等舱的少数样貌。台湾东森营销整合公司执行董事邱佩琳,曾任大鹏湾国际开发公司董事长,刚接任时,她去了一趟美国办事,回台湾的14小时航程,她一路详阅公司近4年的会议资料,列出相关问题及重点项目。一下飞机,即进到公司开会,再将问题一一厘清。“当时,与会者都很惊讶我的提问,怎么可以这么精准?”她露出自信的笑容说,在机上如此安静的环境,当然容易聚焦。
14个小时看完厚达十来厘米的数据文件,邱佩琳早在搭机前,就规划好这趟航程的重点工作,“对一般人来讲,搭飞机很无聊,需要‘打发’度过,我反而觉得,搭机时工作很容易进入状况,并且经常可以3倍速的效率完成事情。”
《专注的力量》一书提到,科学已经证明专注力的技巧高低,足以决定我们从事任何工作的优劣,但可怕的是,现在的环境很容易让人分心,目前美国青少年平均每天送出超过100则文字讯息,相当于他们清醒时平均每小时发送10则讯息。当专注力匮乏,会导致心思飘移;心思飘移时,谈不上效率,更遑论成功。好消息是,专注力的运作方式很像肌肉:不加以锻炼会萎缩,好好锻炼就会成长茁壮。
3步骤,聚焦不分心
〉〉找出最能激发你的强烈动机,例如赚钱、两年内升职。
〉〉订目标,但不要太难,像是每天看书一小时、每天写职场日记。
〉〉循序渐进,以职场日记为例,初期条列三点,慢慢延伸至一页。
知识力
不间断阅读,5分钟也能充电
美国股神华伦·巴菲特搭机或等飞机的空档,一定是埋头读书,而他最常挂在嘴上的一句话便是,“尽一切可能广泛阅读。”
“巴菲特根本是学习机器。”巴菲特长达50年的智慧合伙人查理·芒格曾说:“我这辈子遇到的聪明人,没有不每天阅读的;没有,一个都没有。华伦读书之多、我读书之多,可能会让你吃惊。我的孩子都笑我,他们觉得我是一本长了两条腿的书。”
阅读的力量有多大?它可以让巴菲特成为世界首富,事实上,华人首富李嘉诚也是阅读狂,大家都知道,他将“知识改变命运”奉为圭臬,虽然只有小学学历,却因阅读翻转人生;即使晋升首富,睡前看书的习惯也从未中断。终究,大量阅读才能形成自己逻辑思考判断的能力。
只是多数现代人“不习惯阅读”,而是“习惯滑手机”,但习惯是养出来的,当阅读变成习惯时,你会发现阅读就像呼吸一样自然,并且像空气一般,没有它会有窒息感。
3技巧,天天读上瘾
〉〉随身携带一本好书放在包包里,让书本随时跟在自己左右。
〉〉初步选书以易读、短篇章节为原则,阅读起来较得心应手。
〉〉遇空档就拿书出来读,若每天读一小时,一个月可读完一本。
执行力
抢空档、排顺序,让时间价值极大化
在日本航空服务近13年、现为台湾开南大学空运管理学系讲师的陈莞茜,长期观察不同座舱乘客的习惯。她发现,商务舱与头等舱的乘客,有一个极大的共同特色就是:绝对不浪费时间,“可以感受到他们时间跑马灯的速度,是一般人的5到10倍。除了在机上几乎每个人都专注于自己的事情外,下机前10分钟,人人也好像上紧发条似的,将一切准备就绪,希望舱门开启的同时,就可以尽快离去,前往目的地办事。”
《时间,愈用愈有价值》一书作者罗伯·博任退休前曾任全盛资产董事长、富达投资副董事长及总裁,书中有一段话是这样说的,“虽然我用黑莓机,但还是会带纸本阅读材料,足以善用搭机时几小时的关机时间。我也随身携带小手电筒,以备困在出租车或其他太暗无法阅读的地方时使用……不管哪些方式适合你,务必为如何利用预期或非预期的空档预做准备。”
这就是成功人士“抢”时间的最佳写照,当然,这幅画面时时在商务舱或头等舱登场。但要怎么争抢时间?除了绝对不浪费时间外,另外就是排定优先级。以分析师杨应超为例,因为出具具有深度且精准的报告是第一要务,所以他搭机时,必定先完成撰写报告的繁重任务,然后才是充电时间。如果他打算利用中短程约4小时的航程休息,就一定在候机时填饱肚子,然后一上机就戴上眼罩睡觉,不被送餐服务打扰。
每个人一天都只有24小时,最终能得到的总价值却是人人不同,为什么?这就是时间管理与时间价值的差异,只要愈有效率,时间使用得愈少,就愈有时间去创造更多的价值与未来;当然,财富累积的速度也将高效率化。
3观念,达成高效能
〉〉待办清单分轻重缓急,上半部列优先目标,下半部列次要事项。
〉〉讲求最终结果,处理复杂问题,先写下初步结论,才能掌握重点。
〉〉别为小事伤神,次要事项达B 就好,才有时间把优先目标做到A。(摘自台湾《今周刊》)(编辑/袁红)
专注力
有如肌肉锻炼,常运作就更茁壮
每年4到8月,是台湾磊山保经首席顾问李佳蓉频繁飞行的日子,这段期间因为讲课邀约、内训与外训,她大概每两周就要搭机一次;但对李佳蓉而言,坐上商务舱的位子后,是享受的开始。
一般来说,不论长程还是短程,她从不合眼,一上飞机,她会把准备好的水瓶交给空服员装满,并要求不受打扰,之后就沉浸在策略思考上。
磊山保经的第一个3年计划——成为保险经纪人的典范,即是她在飞机上细思的结果。现在,她正在构思第二个长期计划,“答案还没找到,所以这是我目前搭机时一定要思考的事情。”于是,李佳蓉每每坐上飞机后,就会打开随身携带注记重点的小册子,然后准备几张A4纸,开始拼凑片段的思维,希望尽快拟定公司未来方针。
她强调,机上没有手机、没有LINE、没有fb,没有任何人与你互动,时间由自己百分之百掌控,“只要一把座位上的头灯打开,因为灯光直直地投射在笔记上,这时候,我可以完全专注在该做的事情上面。”
其实,“专注”绝不是商务舱或头等舱的少数样貌。台湾东森营销整合公司执行董事邱佩琳,曾任大鹏湾国际开发公司董事长,刚接任时,她去了一趟美国办事,回台湾的14小时航程,她一路详阅公司近4年的会议资料,列出相关问题及重点项目。一下飞机,即进到公司开会,再将问题一一厘清。“当时,与会者都很惊讶我的提问,怎么可以这么精准?”她露出自信的笑容说,在机上如此安静的环境,当然容易聚焦。
14个小时看完厚达十来厘米的数据文件,邱佩琳早在搭机前,就规划好这趟航程的重点工作,“对一般人来讲,搭飞机很无聊,需要‘打发’度过,我反而觉得,搭机时工作很容易进入状况,并且经常可以3倍速的效率完成事情。”
《专注的力量》一书提到,科学已经证明专注力的技巧高低,足以决定我们从事任何工作的优劣,但可怕的是,现在的环境很容易让人分心,目前美国青少年平均每天送出超过100则文字讯息,相当于他们清醒时平均每小时发送10则讯息。当专注力匮乏,会导致心思飘移;心思飘移时,谈不上效率,更遑论成功。好消息是,专注力的运作方式很像肌肉:不加以锻炼会萎缩,好好锻炼就会成长茁壮。
3步骤,聚焦不分心
〉〉找出最能激发你的强烈动机,例如赚钱、两年内升职。
〉〉订目标,但不要太难,像是每天看书一小时、每天写职场日记。
〉〉循序渐进,以职场日记为例,初期条列三点,慢慢延伸至一页。
知识力
不间断阅读,5分钟也能充电
美国股神华伦·巴菲特搭机或等飞机的空档,一定是埋头读书,而他最常挂在嘴上的一句话便是,“尽一切可能广泛阅读。”
“巴菲特根本是学习机器。”巴菲特长达50年的智慧合伙人查理·芒格曾说:“我这辈子遇到的聪明人,没有不每天阅读的;没有,一个都没有。华伦读书之多、我读书之多,可能会让你吃惊。我的孩子都笑我,他们觉得我是一本长了两条腿的书。”
阅读的力量有多大?它可以让巴菲特成为世界首富,事实上,华人首富李嘉诚也是阅读狂,大家都知道,他将“知识改变命运”奉为圭臬,虽然只有小学学历,却因阅读翻转人生;即使晋升首富,睡前看书的习惯也从未中断。终究,大量阅读才能形成自己逻辑思考判断的能力。
只是多数现代人“不习惯阅读”,而是“习惯滑手机”,但习惯是养出来的,当阅读变成习惯时,你会发现阅读就像呼吸一样自然,并且像空气一般,没有它会有窒息感。
3技巧,天天读上瘾
〉〉随身携带一本好书放在包包里,让书本随时跟在自己左右。
〉〉初步选书以易读、短篇章节为原则,阅读起来较得心应手。
〉〉遇空档就拿书出来读,若每天读一小时,一个月可读完一本。
执行力
抢空档、排顺序,让时间价值极大化
在日本航空服务近13年、现为台湾开南大学空运管理学系讲师的陈莞茜,长期观察不同座舱乘客的习惯。她发现,商务舱与头等舱的乘客,有一个极大的共同特色就是:绝对不浪费时间,“可以感受到他们时间跑马灯的速度,是一般人的5到10倍。除了在机上几乎每个人都专注于自己的事情外,下机前10分钟,人人也好像上紧发条似的,将一切准备就绪,希望舱门开启的同时,就可以尽快离去,前往目的地办事。”
《时间,愈用愈有价值》一书作者罗伯·博任退休前曾任全盛资产董事长、富达投资副董事长及总裁,书中有一段话是这样说的,“虽然我用黑莓机,但还是会带纸本阅读材料,足以善用搭机时几小时的关机时间。我也随身携带小手电筒,以备困在出租车或其他太暗无法阅读的地方时使用……不管哪些方式适合你,务必为如何利用预期或非预期的空档预做准备。”
这就是成功人士“抢”时间的最佳写照,当然,这幅画面时时在商务舱或头等舱登场。但要怎么争抢时间?除了绝对不浪费时间外,另外就是排定优先级。以分析师杨应超为例,因为出具具有深度且精准的报告是第一要务,所以他搭机时,必定先完成撰写报告的繁重任务,然后才是充电时间。如果他打算利用中短程约4小时的航程休息,就一定在候机时填饱肚子,然后一上机就戴上眼罩睡觉,不被送餐服务打扰。
每个人一天都只有24小时,最终能得到的总价值却是人人不同,为什么?这就是时间管理与时间价值的差异,只要愈有效率,时间使用得愈少,就愈有时间去创造更多的价值与未来;当然,财富累积的速度也将高效率化。
3观念,达成高效能
〉〉待办清单分轻重缓急,上半部列优先目标,下半部列次要事项。
〉〉讲求最终结果,处理复杂问题,先写下初步结论,才能掌握重点。
〉〉别为小事伤神,次要事项达B 就好,才有时间把优先目标做到A。(摘自台湾《今周刊》)(编辑/袁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