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68页例2和“做一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68页例2和“做一做”。
其他文献
[题目]小明放学后,沿着18路公共汽车路线以不变的速度步行回家,该路公共汽车每隔相同的时间发一次车,并以不变的速度不停地运行。每隔10分钟就有一辆18路公共汽车从后面超过过他,每隔6分钟就遇到迎面开来的一辆18路公共汽车。问:该路公共汽车每隔多少分钟发一次车?
年近不惑,回首16年的教育生涯,“感谢差生”四个字涌上了心头。 作为教师,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是我的职责,但我深知那些被称为“差生”的学生更值得我钦佩。他们有的基础差成绩跟不上,有的自觉性较差管不住自己,但在课堂上都咬紧牙关坚持听课,这需要多么顽强的毅力!要知道,很多中学生每天坐在教室里的时间超过10小时,这样的“枯坐”,有多少成年人能够坚持下来? 尤为重要的是,“差生”给我们教师提供了鲜活的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新世纪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20~21页。
1.学生能熟练数出6以内的数,能比较数的大小,区分基数和序数。 2.在合作中感受6的组成,并培养学生有序思考的习惯。 3.渗透“可能性”等概率知识和进行爱国思想教育。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56页。
“比的意义”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二单元的内容。
这个点子的灵感来源于一位学生问我一道数学趣题:将3,8,3,8这4个数字用“+,—,x,÷”连接起来使它等于24。我让他把题抄给同学们做,没想到同学们劲头很足,连上课铃声响都没听见。我分析学生这么热情参与的原因:一是这道题的趣味性吊起学生的胃口;二是来自同学提出的问题,学生更有兴趣探究。那何不让学生搜集自己看过的数学难题或趣题抄在黑板上,每节课挤出5分钟让学生做趣味题呢?我的想法得到了同学们的赞同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第75页。 教学目标: 1.巩固对人民币知识的认识; 2.提高100以内加、减运算的技能; 3.加深对加减法数量关系的理解; 4.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分类整理等数学意识。 教学步骤: 1.模拟“百货店”一角,巧设购物环境。 教师把毛巾、肥皂、牙膏、巧克力、奶糖、钢笔、铅笔、书包、练习本等商品放置在桌面上,每件商品的旁边
小朋友,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歌:《我有一双万能的手》,伸出你的双手,大声地对自己说:“我有一双万能的手!”
众所周知,语言是思维的武器,人类的思维是借助语言来实现的,数学语言正是数学内容、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的载体。国际数学教育界甚至把数学语言列为21世纪人才的基本要素之一。由此可见,语言与思维之间关系的重要性。作为一名数学学科的基础教育工作者,必须要让学生会说、会想,以语言巩固思维训练的结果,以思维丰富语言的内容。 在进行数学课堂教学时,应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有意识地让学生多说,教学生会说。以“换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