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武术起源于中国有着悠久历史的传统体育项目。在长期的演化与发展中,形成了集健身、防身、养生为一体的独特锻炼功效,是一项很好的健身和终身体育运动。武术也成为了我国各级院校体育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这一形式满足了不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爱好,而且由于授课时数和教学内容的增加,使得武术教学过程更加系统化,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一技之长。
关键词:武术;高校体育课程;优势;改革途径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武术可以說是一门最受学生欢迎的课程之一,它的优势不仅仅体现在它的外在美,同时也是因为它的内在美。另外,武术教学发展过程也出现了较为滞后的现象,同时也出现了很多相关的问题。为了研究武术教学课程的优势和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本文分析了武术的道德观、高校武术课程的基本内容以及武术的若干个作用,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及师资力量等方面分析与归纳武术教学发展较为滞后的原因,就如何进行武术课程改革提出一些见解,以推动高校武术又好又快的发展。
一、武术在高校体育课程中的优势
武术由于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色彩,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文化与精神都在武术的精神中体现的淋漓尽致,武术同时对强身健体有着显著的功效,更可以锻炼一个人意志力,武术的道德也在不断的影响着现在的学生,起到教人做人的作用,因此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有着明显的地位优势。同时也因为武术神奇的强身健体的功效,也为其赢得了广学生的喜爱。
(一)武术的文化特征
1、技击性。武术的核心是技击。武术的健身功能、娱乐功能、竞技表演功能、教育功能等,都是通过以技击性为动作原则形成的各外攻防技术动作来实现的。虽然各门各派在技击方法和技击原理上各有不同,但都遵循攻防的规律,表现攻防的特点。武术具有攻防技击的特征是区别于其他体育项目的重要原因。
2、健身性。武术训练不仅重视内在"精气神"的锻炼,而且还强调以“内形于外、重在外在”的攻防技击技术动作的演练,因而能够达到“内外兼修、强身健体”的健身效果。
3、独特性。中国武术对于人类的最大贡献是它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儒道、佛家学说的精髓,突破了搏击中力量决定胜负的传统观念,突破了主要由四肢作为攻击手段极限的搏击术,蕴涵着一种东方古典的礼仪道德和修养,是一种阳刚阴柔完美结合的美学理念,它体现了一种武学中完美的艺术性,它从一个更高的境界上符合奥林匹克“更高、更快、更强”的精神。
(二)高校武术教学的基本内容及其优势
1、高校武术教学目标的特点。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根据三维健康观、体育的特点以及国内外体育课程发展的趋势,改变了过去按运动项目划分课程内容和安排教育实数框架的新标准。它重新构建了体育课程的内容体系,拓宽了课程学习的范围,将体育课程学习的内容划分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5个学习领域。
2、武术教学的基本内容。武术的内容丰富多彩,分类的方法也多种多样,按照运动形式可分为套路运动和格斗运动两大类。在当代高校的实践教学中,套路运动教学占据内容。
3、优势。一般的体育运动效果都仅仅是对外在表现的强健,然而武术确实一种壮内强外内外兼并的健身运动。武术强调的是内外俱练,身心双修。通过练习对外可以利关节、强筋骨、壮体魄;对内能理脏腑、通经脉、调精神。特别是太极拳强调用意识引导动作,长期锻炼对调解人体的阴阳平衡,调气养血,改善人体机能和精神状态,治疗多种慢性疾病,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等都有很大的作用。
二、武术的改革途径
我国武术学校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政策法规不健全,多头审批现象突出;内部机构设置不健全,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管理秩序不是太乐观;轻视思想品德教育工作;文化课课程设置不完善;师资力量薄弱,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偏低;办学物质条件较差,收费标准不一等。面对此种现象,结合当前武术教课情况,就这些问题本人提出一些微薄的建议:
(一)教学内容的改革
在武术课堂教学中,基本功的练习时间要适合学生体质状况,采用控制单个动作练习时间,多个基本功动作轮流练习的方式,并结合小组合套路的练习学习和复习基本功。同时加强学生身体素质特别是力量素质的训练,并提出相应的考核标准要求。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基本功的学习,并为学习套路做好体能准备。另外,在套路的学习上,除了加强对套路中每一个动作的攻防意义的讲解,还要注重精选适合学生学练的套路,以增加课堂上同学们的活跃性,使大家更快更好地融入到武术这门艺术之中。
(二)加强师资力量
新的国家教育发展纲要的推出对高校各科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是对高校武术教师教学水平和文化素质的提高发出新的挑战。但是当前高校公共体育武术课程师资现状还是存在许多问题。因此,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与体育课程的改革创新及实施有密切的联系。
(三)完善教学手段
随着各高校因扩招而后带来的体育场地、器材的严重不足的状态突显出来。因此,加大场地、器材建设的投入是摆在各高校面前刻不容缓的工作。场地、器材的增加滞后于高校扩招改革的步伐。应加大经费投入,以保证武术教学的正常开展。可喜的是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许多院校的场地、器材严重不足问题正在得到解决。
(四)注重武术文化的传播
武术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是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的集中体现,同时也代表了民族所特有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我们要改变当前只重视武术技术而忽视武术文化的现象。在传播武术技术的同时,也应把传播武术文化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因为中华武术所蕴涵的文化内容的生命力与影响力比单纯的武术技术要大得多。因此,学生学习武术,学的不仅是攻防技术,更重要的是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
通过多种办法大力推广武术的发展,加快武术走向世界的步伐,是武术得以发扬光大,甚至走进奥林匹克运动会打下牢固的基础。而高校武术课的改革和发展正是将武术文化传承下去的一个重要途径。
关键词:武术;高校体育课程;优势;改革途径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武术可以說是一门最受学生欢迎的课程之一,它的优势不仅仅体现在它的外在美,同时也是因为它的内在美。另外,武术教学发展过程也出现了较为滞后的现象,同时也出现了很多相关的问题。为了研究武术教学课程的优势和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本文分析了武术的道德观、高校武术课程的基本内容以及武术的若干个作用,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及师资力量等方面分析与归纳武术教学发展较为滞后的原因,就如何进行武术课程改革提出一些见解,以推动高校武术又好又快的发展。
一、武术在高校体育课程中的优势
武术由于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色彩,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文化与精神都在武术的精神中体现的淋漓尽致,武术同时对强身健体有着显著的功效,更可以锻炼一个人意志力,武术的道德也在不断的影响着现在的学生,起到教人做人的作用,因此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有着明显的地位优势。同时也因为武术神奇的强身健体的功效,也为其赢得了广学生的喜爱。
(一)武术的文化特征
1、技击性。武术的核心是技击。武术的健身功能、娱乐功能、竞技表演功能、教育功能等,都是通过以技击性为动作原则形成的各外攻防技术动作来实现的。虽然各门各派在技击方法和技击原理上各有不同,但都遵循攻防的规律,表现攻防的特点。武术具有攻防技击的特征是区别于其他体育项目的重要原因。
2、健身性。武术训练不仅重视内在"精气神"的锻炼,而且还强调以“内形于外、重在外在”的攻防技击技术动作的演练,因而能够达到“内外兼修、强身健体”的健身效果。
3、独特性。中国武术对于人类的最大贡献是它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儒道、佛家学说的精髓,突破了搏击中力量决定胜负的传统观念,突破了主要由四肢作为攻击手段极限的搏击术,蕴涵着一种东方古典的礼仪道德和修养,是一种阳刚阴柔完美结合的美学理念,它体现了一种武学中完美的艺术性,它从一个更高的境界上符合奥林匹克“更高、更快、更强”的精神。
(二)高校武术教学的基本内容及其优势
1、高校武术教学目标的特点。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根据三维健康观、体育的特点以及国内外体育课程发展的趋势,改变了过去按运动项目划分课程内容和安排教育实数框架的新标准。它重新构建了体育课程的内容体系,拓宽了课程学习的范围,将体育课程学习的内容划分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5个学习领域。
2、武术教学的基本内容。武术的内容丰富多彩,分类的方法也多种多样,按照运动形式可分为套路运动和格斗运动两大类。在当代高校的实践教学中,套路运动教学占据内容。
3、优势。一般的体育运动效果都仅仅是对外在表现的强健,然而武术确实一种壮内强外内外兼并的健身运动。武术强调的是内外俱练,身心双修。通过练习对外可以利关节、强筋骨、壮体魄;对内能理脏腑、通经脉、调精神。特别是太极拳强调用意识引导动作,长期锻炼对调解人体的阴阳平衡,调气养血,改善人体机能和精神状态,治疗多种慢性疾病,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等都有很大的作用。
二、武术的改革途径
我国武术学校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政策法规不健全,多头审批现象突出;内部机构设置不健全,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管理秩序不是太乐观;轻视思想品德教育工作;文化课课程设置不完善;师资力量薄弱,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偏低;办学物质条件较差,收费标准不一等。面对此种现象,结合当前武术教课情况,就这些问题本人提出一些微薄的建议:
(一)教学内容的改革
在武术课堂教学中,基本功的练习时间要适合学生体质状况,采用控制单个动作练习时间,多个基本功动作轮流练习的方式,并结合小组合套路的练习学习和复习基本功。同时加强学生身体素质特别是力量素质的训练,并提出相应的考核标准要求。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基本功的学习,并为学习套路做好体能准备。另外,在套路的学习上,除了加强对套路中每一个动作的攻防意义的讲解,还要注重精选适合学生学练的套路,以增加课堂上同学们的活跃性,使大家更快更好地融入到武术这门艺术之中。
(二)加强师资力量
新的国家教育发展纲要的推出对高校各科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是对高校武术教师教学水平和文化素质的提高发出新的挑战。但是当前高校公共体育武术课程师资现状还是存在许多问题。因此,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与体育课程的改革创新及实施有密切的联系。
(三)完善教学手段
随着各高校因扩招而后带来的体育场地、器材的严重不足的状态突显出来。因此,加大场地、器材建设的投入是摆在各高校面前刻不容缓的工作。场地、器材的增加滞后于高校扩招改革的步伐。应加大经费投入,以保证武术教学的正常开展。可喜的是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许多院校的场地、器材严重不足问题正在得到解决。
(四)注重武术文化的传播
武术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是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的集中体现,同时也代表了民族所特有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我们要改变当前只重视武术技术而忽视武术文化的现象。在传播武术技术的同时,也应把传播武术文化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因为中华武术所蕴涵的文化内容的生命力与影响力比单纯的武术技术要大得多。因此,学生学习武术,学的不仅是攻防技术,更重要的是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
通过多种办法大力推广武术的发展,加快武术走向世界的步伐,是武术得以发扬光大,甚至走进奥林匹克运动会打下牢固的基础。而高校武术课的改革和发展正是将武术文化传承下去的一个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