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一体化教学,就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它将培养学生动脑和动手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是一种立竿见影的教学方法,理应是老师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灵活模式,而非过去单一的“口授”加“黑板”形式。因此,本文提出一体化教学应摒弃以往的“圈养式”,结合更为人性的一体化教学理念,使一体化教学改革进行得更具灵活性、实践性、开放性和实用性。
关键词:设计类课程 一体化改革 放养式
一体化教学的精髓在于将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老师有的放矢地加以引导。在这种相对轻松的环境下,更容易锻炼学生动手和团队合作能力,更适合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精神。
一、一体化教学的目的和要求
受环境制约,过去职校生的实习课往往是老师怎么讲学生就怎么练。师生角色单一,教学模式单一,教学场所固化。职业教育的发展速度跟不上职业技术变化的速度,导致课堂教学滞后,教学理念和方法无法脱离传统的窠臼,学校对学生的培养难以达到企业需求的技能型人才,学生就业质量不高,影响了学校的社会声誉。
一体化教学旨在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通过一体化教学,可以达到以下几个转变:教学从“知识的传递”向“知识的处理和转换”转变,教师从“单一型”向“行为引导型”转变,学生由“被动接受的模仿型”向“主动实践、手脑并用的创新型”转变,教学组织形式由“固定教室、集体授课”向“室内外专业教室、实习车间”转变,教学手段由“口授、黑板”向“多媒体、网络化、现代化教育技术”转变,从而以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体现职业教育的实践性、开放性、实用性。
二、计算机设计类课程的特点
职业教育中计算机设计类课程以专业方向分为几大类:动漫制作、广告设计、室内装潢、应用开发等。而这些方向基本涵盖了市场对计算机技能人才的绝大部分需求。
职业教育的定位是非研究型的,因此不需要太多理论知识的灌输,传统单一的知识传递是不可取的。这些设计类专业开设的课程需要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灵活性,必须以市场供求关系加以引导。
以动漫制作为例,国产动画的市场占用率越来越高,这也与国家大力扶持国产动画制作有关,相信这方面人才在未来较长时间内都会保持强劲的需求。
同时,随着平板和智能手机越来越普及,APP应用商店也更加规范和成熟,很多IT公司开始向这方面投入大量人力和财力,针对这种趋势,学校应该对计算机专业应用开发类学生适当增加安卓或苹果系统应用开发基础课程,以扩大学生就业面。
三、计算机设计类课程教学现状
企业在招聘设计类技能人才时,除了要求应聘者熟练掌握相关软件基本功,如动漫制作的3DMAX、MAYA,广告设计的FLASH、PHOTOSHOP,室内装潢的AUTOCAD,应用开发的VS2010、JAVA等,还要求应聘者有具体的作品展示和相关实战经验。企业的解释是,作为设计类专业的学生,只有具体的作品才能体现出本人真实的技术水平。
这对当前传统的教学模式提出了严峻的考验。因为传统教学过程中,不管设计或非设计类课程,只要学生完成作业,通过相关等级证考试即可,实习也是走过场,没有能拿出手的东西。
此外,传统教学中还有一点是致命的,就是“十年如一日”地使用旧教材和旧版本软件,测试考评也使用着滞后的模拟平台,以鸵鸟的心态,让学生掌握落后的技能,难免使学生成为“半成品”推向市场。
针对这些现状,计算机设计类课程一体化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它要求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实践,拒绝“圈养”,积极走出去,接受企业“预约”,掌握最新工具,开阔视野,丰富阅历,以个性化的创意实现自己的价值。
四、计算机设计类课程一体化教学改革建议
相比“圈养式”的“闭关修炼”,一体化教学理念更具开放性和先进性。计算机专业一体化课程如何进行教学改革呢?
1.专业课程灵活设置
可逐步采用学分制传统课程设置,主要由专业培养方案和师资力量决定,很少会考虑市场需求和学生意愿。这种做法在一体化教学中必须有所改变。
以计算机应用专业培养方案为例,一些理论性太强的内容,完全可以删除,如离散数学、数据库结构等课程,不是说这些不重要,只是对职教而言,学生在这方面的兴趣全无,还不如开设一些实用性较强的课程,如安卓应用开发入门。
同时,在学生培养过程中引入弹性学分制。学分制在高等院校已有相当成熟的运用,职教技校吹了很多年风,却迟迟不能推广。技术上实现相信已非难事,接下来是要下定决心打破传统束缚,引入师资和制度,为学分制的逐步实现奠定扎实基础。
至于学分制下造成的就业问题,笔者认为,如果学生成绩不达标都能毕业,就是不负责任的做法,一个产品不合格,怎么能挂上合格的标签。
实施学分制,学生可以跨课程,甚至跨专业选修,达到必修和选修学分即可毕业;老师专注本课程的教学和考核,无需太多顾虑。这样学生培养和评价模式就能做到多元化和客观化。
2.教学模式要多采用案例教学或任务驱动式教学
一体化教学要求学生从过去“被动接受的模仿型”向“主动实践、手脑并用的创新型”转变,实质上也要求教师职能从过去单一的知识传递者,向学生知识转换的引导者、合作者和督促者转变。
一体化课程中,不能再是老师从头讲到尾了,而是需要学生积极地参与,并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一定的任务量。这里的任务可以是某个具体案例的实现,或者是某个创意作品,也可以是学生自定主题的项目。
普遍采用的案例教学和任务驱动式教学在这方面的优势是明显的,它们都能大大增加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提高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例如,动漫专业课程中,在学习3D建模软件时,可以增加当前热门的3D打印案例,老师在完成简单的3D建模后,输入到3D打印机中,将模型打印出来(见图1)。 图1 3D打印案例教学
在该案例教学后,可以布置相关任务,鼓励学生自由选择主题,然后在老师引导下完成3D建模到打印全过程。
3.积极联系企业,学生多出去“见世面”
学生从固定的教室,到专业的实习场所,再到走出校门,在企业生产一线中实践,应该是一体化教学改革中期待的一个结果。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这就是各领域中先进理念的价值所在,学生能在企业中接受企业管理层、工程师和技术员的指导,比起教室中所学的课本知识实用得多,这也对缺失学习动力和方向的学生产生最直接的积极影响。
但是学校和企业、学生和企业间是双向选择的,学校有各方面因素的制约,企业有严格的规章制度。如何在学校和企业间求同存异,互利双赢,让学生顺利地到企业中进行有价值的实践,需要社会各方面明智地沟通和协调。
例如,某计算机老师的朋友是当地室内装潢公司的老总,拿了一些工程过来让相关专业学生学习和参考,并让学生按客户的要求发挥创意,完成设计任务。这其实是件很值得鼓励的事情,一方面让学生了解该行业的技术需求,同时得到锻炼;另一方面让企业尝到甜头,继续保持合作关系,同时答应提供更多实习机会。
总而言之,学校应该承担主动方的角色,相关部门科室要积极配合帮助学生走出校门,而不是敷衍了事,走走过场。
4.教师要积极参与企业的生产过程
职教老师和中小学老师定位不一样,作用也不一样。从一体化教学改革的趋势看,职业学校的领导和一线老师,都应该有一定的企业管理和生产经历,这就表明了职教老师不应该被困在校园内“闭门造车”,而是要积极到外面企业中经受锻炼。换句话说,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的前提下,可以在自己专业领域的企业中有份“兼职”,学习专业新知识。
在一体化教学改革中,适当让老师出去“兼职”,应该是被允许和鼓励的做法,因为没人可以保证自己的技术和理念可以跟上企业发展的步伐,如果老师都不能了解最新的前沿技术,那么培养出来的学生从一开始就是落后的。
五、小结
学校应该是没有“围墙”的,特别是对于职业教育的学校,更应该面向市场,面向整个社会。“口授”加“黑板”的“圈养”模式是历史的产物,不符合学校一体化教学改革的目标,理应被历史的洪流所淘汰。
一体化教学改革的新理念,体现了职业教育的灵活性、实践性、开放性和实用性,更符合职业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
参考文献:
[1]姜志.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探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3(4).
[2]葛蓝.任务驱动教学法在程序设计课堂中的应用[J].职业教育研究,2013(5).
[3]檀祝平.现代性:职业教育发展的理性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3).
(作者单位:广东省南方技师学院)
关键词:设计类课程 一体化改革 放养式
一体化教学的精髓在于将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老师有的放矢地加以引导。在这种相对轻松的环境下,更容易锻炼学生动手和团队合作能力,更适合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精神。
一、一体化教学的目的和要求
受环境制约,过去职校生的实习课往往是老师怎么讲学生就怎么练。师生角色单一,教学模式单一,教学场所固化。职业教育的发展速度跟不上职业技术变化的速度,导致课堂教学滞后,教学理念和方法无法脱离传统的窠臼,学校对学生的培养难以达到企业需求的技能型人才,学生就业质量不高,影响了学校的社会声誉。
一体化教学旨在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通过一体化教学,可以达到以下几个转变:教学从“知识的传递”向“知识的处理和转换”转变,教师从“单一型”向“行为引导型”转变,学生由“被动接受的模仿型”向“主动实践、手脑并用的创新型”转变,教学组织形式由“固定教室、集体授课”向“室内外专业教室、实习车间”转变,教学手段由“口授、黑板”向“多媒体、网络化、现代化教育技术”转变,从而以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体现职业教育的实践性、开放性、实用性。
二、计算机设计类课程的特点
职业教育中计算机设计类课程以专业方向分为几大类:动漫制作、广告设计、室内装潢、应用开发等。而这些方向基本涵盖了市场对计算机技能人才的绝大部分需求。
职业教育的定位是非研究型的,因此不需要太多理论知识的灌输,传统单一的知识传递是不可取的。这些设计类专业开设的课程需要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灵活性,必须以市场供求关系加以引导。
以动漫制作为例,国产动画的市场占用率越来越高,这也与国家大力扶持国产动画制作有关,相信这方面人才在未来较长时间内都会保持强劲的需求。
同时,随着平板和智能手机越来越普及,APP应用商店也更加规范和成熟,很多IT公司开始向这方面投入大量人力和财力,针对这种趋势,学校应该对计算机专业应用开发类学生适当增加安卓或苹果系统应用开发基础课程,以扩大学生就业面。
三、计算机设计类课程教学现状
企业在招聘设计类技能人才时,除了要求应聘者熟练掌握相关软件基本功,如动漫制作的3DMAX、MAYA,广告设计的FLASH、PHOTOSHOP,室内装潢的AUTOCAD,应用开发的VS2010、JAVA等,还要求应聘者有具体的作品展示和相关实战经验。企业的解释是,作为设计类专业的学生,只有具体的作品才能体现出本人真实的技术水平。
这对当前传统的教学模式提出了严峻的考验。因为传统教学过程中,不管设计或非设计类课程,只要学生完成作业,通过相关等级证考试即可,实习也是走过场,没有能拿出手的东西。
此外,传统教学中还有一点是致命的,就是“十年如一日”地使用旧教材和旧版本软件,测试考评也使用着滞后的模拟平台,以鸵鸟的心态,让学生掌握落后的技能,难免使学生成为“半成品”推向市场。
针对这些现状,计算机设计类课程一体化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它要求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实践,拒绝“圈养”,积极走出去,接受企业“预约”,掌握最新工具,开阔视野,丰富阅历,以个性化的创意实现自己的价值。
四、计算机设计类课程一体化教学改革建议
相比“圈养式”的“闭关修炼”,一体化教学理念更具开放性和先进性。计算机专业一体化课程如何进行教学改革呢?
1.专业课程灵活设置
可逐步采用学分制传统课程设置,主要由专业培养方案和师资力量决定,很少会考虑市场需求和学生意愿。这种做法在一体化教学中必须有所改变。
以计算机应用专业培养方案为例,一些理论性太强的内容,完全可以删除,如离散数学、数据库结构等课程,不是说这些不重要,只是对职教而言,学生在这方面的兴趣全无,还不如开设一些实用性较强的课程,如安卓应用开发入门。
同时,在学生培养过程中引入弹性学分制。学分制在高等院校已有相当成熟的运用,职教技校吹了很多年风,却迟迟不能推广。技术上实现相信已非难事,接下来是要下定决心打破传统束缚,引入师资和制度,为学分制的逐步实现奠定扎实基础。
至于学分制下造成的就业问题,笔者认为,如果学生成绩不达标都能毕业,就是不负责任的做法,一个产品不合格,怎么能挂上合格的标签。
实施学分制,学生可以跨课程,甚至跨专业选修,达到必修和选修学分即可毕业;老师专注本课程的教学和考核,无需太多顾虑。这样学生培养和评价模式就能做到多元化和客观化。
2.教学模式要多采用案例教学或任务驱动式教学
一体化教学要求学生从过去“被动接受的模仿型”向“主动实践、手脑并用的创新型”转变,实质上也要求教师职能从过去单一的知识传递者,向学生知识转换的引导者、合作者和督促者转变。
一体化课程中,不能再是老师从头讲到尾了,而是需要学生积极地参与,并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一定的任务量。这里的任务可以是某个具体案例的实现,或者是某个创意作品,也可以是学生自定主题的项目。
普遍采用的案例教学和任务驱动式教学在这方面的优势是明显的,它们都能大大增加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提高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例如,动漫专业课程中,在学习3D建模软件时,可以增加当前热门的3D打印案例,老师在完成简单的3D建模后,输入到3D打印机中,将模型打印出来(见图1)。 图1 3D打印案例教学
在该案例教学后,可以布置相关任务,鼓励学生自由选择主题,然后在老师引导下完成3D建模到打印全过程。
3.积极联系企业,学生多出去“见世面”
学生从固定的教室,到专业的实习场所,再到走出校门,在企业生产一线中实践,应该是一体化教学改革中期待的一个结果。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这就是各领域中先进理念的价值所在,学生能在企业中接受企业管理层、工程师和技术员的指导,比起教室中所学的课本知识实用得多,这也对缺失学习动力和方向的学生产生最直接的积极影响。
但是学校和企业、学生和企业间是双向选择的,学校有各方面因素的制约,企业有严格的规章制度。如何在学校和企业间求同存异,互利双赢,让学生顺利地到企业中进行有价值的实践,需要社会各方面明智地沟通和协调。
例如,某计算机老师的朋友是当地室内装潢公司的老总,拿了一些工程过来让相关专业学生学习和参考,并让学生按客户的要求发挥创意,完成设计任务。这其实是件很值得鼓励的事情,一方面让学生了解该行业的技术需求,同时得到锻炼;另一方面让企业尝到甜头,继续保持合作关系,同时答应提供更多实习机会。
总而言之,学校应该承担主动方的角色,相关部门科室要积极配合帮助学生走出校门,而不是敷衍了事,走走过场。
4.教师要积极参与企业的生产过程
职教老师和中小学老师定位不一样,作用也不一样。从一体化教学改革的趋势看,职业学校的领导和一线老师,都应该有一定的企业管理和生产经历,这就表明了职教老师不应该被困在校园内“闭门造车”,而是要积极到外面企业中经受锻炼。换句话说,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的前提下,可以在自己专业领域的企业中有份“兼职”,学习专业新知识。
在一体化教学改革中,适当让老师出去“兼职”,应该是被允许和鼓励的做法,因为没人可以保证自己的技术和理念可以跟上企业发展的步伐,如果老师都不能了解最新的前沿技术,那么培养出来的学生从一开始就是落后的。
五、小结
学校应该是没有“围墙”的,特别是对于职业教育的学校,更应该面向市场,面向整个社会。“口授”加“黑板”的“圈养”模式是历史的产物,不符合学校一体化教学改革的目标,理应被历史的洪流所淘汰。
一体化教学改革的新理念,体现了职业教育的灵活性、实践性、开放性和实用性,更符合职业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
参考文献:
[1]姜志.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探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3(4).
[2]葛蓝.任务驱动教学法在程序设计课堂中的应用[J].职业教育研究,2013(5).
[3]檀祝平.现代性:职业教育发展的理性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3).
(作者单位:广东省南方技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