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待差异 走进心灵

来源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z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笔者通过观察发现一个令人深思的现象,在学生评教(即由学生评老师的教学)中,有些老师能得到学生的好评获得高分,有些老师虽像老黄牛一样勤恳却得不到学生的认可。经过思考,笔者发现,学生评教除了受教师水平及教学艺术这个因素影响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老师是否走进了学生的心灵。
  很多老师有一个认识误区:教学要受学生欢迎就是要提高教学水平。这本身没有错,可是却忽略了教学质量的提高与走进学生心灵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关系。如果你走进学生心灵,学生会爱屋及乌,喜欢你这门课,会产生一种情感:我要努力学好它,否则对不起老师。
  讲一个典型性的故事,一道激起心灵震撼的选择题——以证明走进学生的心灵是举足轻重的。
  故事大概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在美国新泽西州市郊一座小镇,一个由26个孩子组成的班级。他们中所有的人都有过不光彩的历史,甚至有人进过少年管教所。家长拿他们没有办法,老师和学校也几乎放弃了他们。就在这个时候,一个叫菲拉的女教师接了这个班。新学年开始的第一天,菲拉没有像以前的老师那样整顿纪律,而是出了一道选择题,有三个候选人,他们分别是:
  A、笃信巫医,有多年的吸烟史,而且嗜酒如命;
  B、曾经两次被赶出办公室,每天要到中午才起床,每晚都要喝大约一公升的白兰地,而且曾经有过吸食鸦片的记录:
  C、曾是国家的战斗英雄,一直保持素食的习惯,不吸烟,偶尔喝点酒,但大都只是喝一点啤酒,年轻时从未做过违法的事。
  菲拉要求大家从中选出一位在后来能够造福人类的人。无庸置疑,孩子们都选择了C。然而菲拉的答案却令人大吃一惊:“孩子们,我知道你们一定都认为只有最后一个才是最能造福人类的人,然而你们错了。这三个人大家都很熟悉,他们是二战时期的著名人物:A是富兰克林·罗斯福,身残志坚连任四届美国总统。B是温斯顿·丘吉尔,英国历史上最著名的首相。C的名字大家也很熟悉,阿道夫·希特勒,一个夺去了几千万无辜生命的法西斯恶魔。”孩子们都呆呆地瞅着菲拉,他们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以下的情况请对号入座:
  情景一:批评学生不与人为善,仅从学生的德育分、班级评分来教育。常见班主任这样批评学生:你又迟到了,班级又因为你被扣分了。这样学生会感觉老师只在乎班级的分数,而并不关心他。
  坚持以人为本、与人为善的思想是走进学生心灵的关键。学生迟到、上课讲话等学生违纪情况,如果能从关心学生的角度去教育他会比单纯的批评好得多。面对从关怀角度“批评”自己的老师,学生怎能抗拒呢?
  情景二:责怪学生的语句过重。有一些老师在学生试卷上写评语:“刚讲过为什么还做错?”假如能换另一种语句效果就会好得多:“讲评时请认真归结答题要点。”
  真诚待学生。笔者经常遇到这样的事情,学生对学校或年级的某些要求不理解、有意见,这种时候,有的班主任将自己变成单纯的传达员或强制执行,这样老师很容易被学生看成“不是自己人”,如果能多一点理解,既从学生的角度理解这项规定的不尽人意之处,然后又从学校的角度说明理由,这样既表达了对学生的理解,又执行了学校的决定,效果就好多了。
  情景三:动辄找家长。有一班主任这样对家长说:“你孩子上午就在课堂上睡觉了,无心学习,你领他回家。”学生本来也认识到自己犯了错误,但他认为才犯一次就叫家长来而有抵触情绪。而家长则认为,上课睡觉是不应该,但作为老师怎么能把教育的责任都推给家长呢?效果可想而知。
  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生活中不少老师平等观念不够强,不免在有意或无意中伤了一部分学生的心。例如,有的老师自习节经常到教室去找好学生到办公室辅导;再如班级有两个学生,自习节讲课,我刚批评了他,刚巧第二天要调座位,原来我想带点惩罚性的把他们安排到最近讲台的第一排去,可后来转念一想,在这个敏感时期这种做法会引起恰得其反的效果,后来我把他们放到正常的相对好的中间位置,后来他们跟我说,原以为我会报复他们,没想到老师心胸这么宽阔。
  用放大镜看学生的优点,用老花镜看学生的缺点。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只看到学生的缺点,学生只把你当作老师;更多地看到学生的优点,学生不仅认你为老师,你在学生心中还是个兄长。
  心灵是一叶方舟,心灵是通向社会的窗口。让我们始终保持纯洁高尚的心灵、炽热温暖的心灵、坚毅不屈的心灵,让我们的心灵走进学生的心灵,用我们心灵的力量去温暖学生,教育学生,影响学生,使学生的心灵成为一叶不沉的方舟,航行在波澜起伏的大海上;使学生的心灵成为一棵参天大树,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其他文献
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强调:“儿童是起点,课程是终点。只要把教材引入儿童的生活,让儿童直接去体验,就能把两点衔接起来,使儿童从起点走向终点。”基于以上的认识,我们认为在小学科学探究活动中,应体现“儿童化”的探究活动理念,呈现“不一样”的科学探究材料,让科学探究材料基于儿童的心理需求、激发儿童的探究欲望、引领儿童的探究思维,成全儿童的探究活动,这样的科学探究活动材料的呈现与运用才是最有效的。  学生
随着教育现代化的发展,传统教学模式逐渐无法满足学习者的需要,多模态话语分析作为一种新型理论,应用于大学英语教学中效果显著,但目前将多模态教学模式与翻转课堂相结合的研
介绍了钛铁中锰的测定方法.试样经酸溶解后,于原子吸收光谱仪上测定,在计算机上直接读出试样的测定值.先后对溶样酸、仪器的工作参数进行了一系列试验,得出最佳试验方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