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种不断“放弃”、且战且走的状态,一开始就伴随着刘宣付的创业过程。同一时期做不同的事情,一个项目在不同的时期穿插,梳理他的整个创业过程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他喜欢创业,对新东西、新概念难以抵挡。始终做一个项目?这实在不是他的风格。
原始积累
刘宣付是湖北仙桃人,跟雷军是老乡。20世纪80年代末,他的父母都在湖北省国防公办。因为根正苗红,退伍之后,他被分配到武汉一家军工企业,每个月的工资是51块,各种名目的奖金加在一起也就150块。已经开始谈恋爱的刘宣付常常感到钱不够用。而一拨离开单位南下打工的同事给他带来了冲击,他们每月的收入是2000块。
刘宣付的二哥也在一家国营单位,同样做着发家梦。他报名参加了武汉大学生物系的一个食用菌自种与栽培的培训班,为期10天,最后却因为不能请假没有去成。刘宣付就代替他二哥参加了这个培训班。
刘宣付发现,这是门不错的生意,利润诱人——一斤蘑菇原材料只要两三毛,长成后却可以卖到两三块。1991年,刘宣付在原单位保留工龄,每月上交150块,便出来干个体,办了一个食用菌农场。一个季度的时间,他就赚到了8000块,这笔钱在当时可以办一场非常体面的婚礼。正好后来单位效益不好,鼓励职工自己找出路,刘宣付顺理成章地正式下海经商。
1993年,他又发现了一个赚钱的渠道。当时民用燃料市场紧缺,一罐液化气在计划体制内售价18块左右,体制外却是48块。刘宣付的大哥是学化工的,在技术上给了他一定指导。他通过甲醇勾兑,做成了一种加水型的合成燃料。做出产品后,刘宣付带了10万块从武汉来到北京,找到当时国内几份最有影响力的报纸投放广告。见报当天,他的电话就被打爆了,当天就收回了广告成本。4个月左右,他的净利润达到了100万元。
1995年左右,他就做了两个项目。先是向做蓄电池的武汉银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资20万元,刘宣付参与了公司早期的创业,并任销售经理。这家公司的经营状况一直不错,现在每个月有7000万左右的销售收入。2008年,该公司因一票之差,错过了创业板。但是刘宣付在早期只做了很短的一段时间就想独立出来做事了。
这就是第二个项目康源牌保健品,主打预防颈椎病的保健类睡枕,还有保健床垫等。一个枕头售价上百块,在当时闻所未闻,刘宣付把产品拿到北京声势浩大地进超市、攻商场,但这次销量并不好。一年下来,亏得一塌糊涂。
投资型创业
2000年以后,刘宣付走上了投资型的创业道路,“就像不要把投资放在一个篮子里,分头去做一些事,可能对投资更安全”。而且他承认,他就是一个喜欢创业的人,对新东西确实比较感兴趣。如果要他始终稳在哪个项目去做,好像有一点不情愿。
2003年,刘的老婆、弟弟从武汉来到北京,为了解决他们“有个事做”的问题,刘宣付成立了一家专门为加盟连锁行业提供广告服务的公司,就是28.com的前身。他是法人代表,占股70%多,程汉东占股15%,但日常经营主要由刘的老婆、弟弟和表弟在负责。当时刘宣付把自己大部分的精力和时间放在特丽洁,偶尔用空余时间帮他们出出点子。
中网一开始就是纯粹的广告服务,帮连锁企业建网站、做推广,代理新浪、搜狐、网易等首页的广告,也帮助企业在百度竞价,等等。当时互联网的火苗正处于往上蹿的阶段,价格低,效果显著,仅仅3个月的时间,30万元的投资全部收回。刘宣付觉得这事可为,追加了一轮投资。
2004年,程汉东提出一个问题,认为长期做广告代理的模式不利于发展,应该做一个属于自己的媒体,把购买的广告资源指向自己的网站,再让客户购买网站的广告位,通过批量采购资源的方式产生差价。这样,即使有一天广告资源的优势不再,还有自己的网站保底。28商机网应运而生。
就在组建28.com的过程中,中网的股份结构发生了些变化。刘宣付的说法是,广告业务本身不太好做,他的老婆偶尔觉得在客户那边受到了委屈,心情不畅,刘宣付认为自己也不太适合广告行业;而程汉东却有客户资源的优势,同时特丽洁清洗业务日渐式微。所以他主动让出大股东位置。
让出大股东的位置,对于当时的刘宣付来说,不疼不痒。因为除了发展不错的特丽洁,他还在忙着筹备另一个项目,拖鞋连锁店“足间舞”。他找来具体执行的合伙人,先让对方尽可能地占股,然后他再投资,坐上控股股东的位置。目前,足间舞在国内已经有3000多家加盟店,每年有几百万的利润。
等刘宣付回过神来再看28商机网,这个当时不起眼的项目俨然变成了金凤凰,已经完全超出了他的预期。他们找来演员范伟代言,这个东北男人给人以憨厚的印象,设计的广告语“咔咔就是发”也适合他的演绎。后来,范伟自己把“28,28”加进去,成了那段时间流行的广告语。这则广告在电视台播出后,网站每月服务的客户有600多家,每天索取资料、要求跟盟主建立联系的留言有1.6万条,一般春节之后的这个数字是2万。也就是说,平均每月有几十万条的留言。这在当时是一个数目很庞大的创业人群集散地。
紧接着,整个互联网都迎来了资本的春天。百度上市,更像是一个造富神话。加上中网如日中天的发展势头,一直沉浸在传统行业里的刘宣付被击中了。2005年,他迫不及待地把特丽洁交给一个亲戚打理,兴冲冲地扎进互联网。他投入了几百万元做垂直搜索网站商搜、招聘网站猎才。刘宣付觉得互联网门槛低,想做并不难:“就像当时我能够在中网赚钱,我现在再做一个东西应该也还可以。”然而,商搜和猎才都以失败而告终。
得与失
刘宣付不断选择新项目又不断选择放下的打法让人眼花缭乱。很多人会问,他到底想要什么?
“实际上,我一直在寻觅,在找一个好东西,一个好项目。因为创业这么多年,我缺一个真正能够长大又能实现我理想的项目。我一定要独立地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一家上市公司。”刘宣付说自己所要的,就是像小米之于雷军这样的一家公司,只是一直没有找到。 事实上,他曾经无限接近这个目标,但是在不断寻找和放下的过程中,他都与之擦身而过了。
刘宣付完全没有预料到同一时期播下的种子,中网结出的果实最大。当他坐在中关村7D影院的办公室里回想时,意识到当时整个经济环境对中网都是有利的:“2003年至今,中国经济总体是向好的,创业人群非常多。找项目的人,和需要发布广告的连锁企业,都非常多。”
2007年,中网在线完成一轮融资;2009年7月在美国OTCBB(美国场外柜台交易系统)挂牌;2010年3月4日正式转入美国证券交易所;9月14日转板纳斯达克。可以说,这是刘宣付创业十多年,与他相关联的20多个项目中,唯一的一家上市公司。
但是刘宣付让出大股东位置的时候,没有想到会有这么一天。在中网和特丽洁之间,他选择了后者。“那个时候对我来说,稳定是第一要务,因为没有看到中网能够做成一个什么样的规模,未来的市场能够做成什么样。中网成立的初衷只是想为自己的一些项目做一些服务。创业者有时候自己的项目都没看透,其实是没看好,没想到这个东西会怎么样。我要是完全看透了(中网),就亲自操盘了。”
刘宣付采取投资型的创业轨迹,本就是为避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风险。但是他忽略了,当鸡蛋在不同的篮子里时,如何辨别出哪只鸡蛋可能孵化出真正的小鸡,这才是决定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
2008年底,中网在线谋求上市,开始冲业绩。
刘宣付想借着中网的上市,大干一场。他在董事会上提出做网页游戏的联运平台,但是被董事会否决了。“刘总暴跳如雷。”董登岳说。刘宣付又多方奔走,但都没人愿意听他的,他就主动退了出来。“现在回过头来看,说不定对中网真的是个很大的机会。”
刘宣付没有多谈具体的细节,他只轻描淡写地说:“大家对公司发展的方向不一样,我希望独立去做一些东西。”当然,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他早已失去对中网的控制,尽管这是他曾经创办的公司。2005年他的股份已经降到45%,一轮融资稀释到36%,上市之后被稀释了不少。现在做7D影院,刘宣付放出话来:“我没钱也不接受你们的投资,我要按自己的模式去做。”
所以,当2010年中网再次向他伸出橄榄枝时,他毫不犹豫地再次回到中网担任具体的职务。程汉东甚至让出了CEO的职位:“我们什么都不管,你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这次中网遇到了些麻烦,因为28商机网被央视曝光平台上有企业的不良招商信息,产生了负面影响。
刘宣付回去后,一口气做了三个项目,连锁网、创业网和招商客。这几个项目还是为连锁企业服务,只不过是面向高端的连锁,28商机网继续运营。他的逻辑是,“就好像淘宝臭了,还有天猫”。
他不仅笃信中网的价值,而且认为可想象空间更大,应该把中网打造成一个全新的生态链,“完全可以做成像阿里巴巴一样的平台”。刘宣付的账是这么算的,阿里巴巴对中小企业的收费一年最高也就几十万、上百万,中网平台上的公司付费意愿并不低,每月也要掏出五六万块来。
但是,制造第二个阿里巴巴显然只是刘宣付的一厢情愿。8个月后他又离开了中网,理由还是一样:“实施的过程中,有一些老臣民、高管总是在骚扰。我说,你们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吧,以后我会尽股东的义务,但是别再叫我来坐班。”
实际上,在刘宣付的朋友周槟看来,虽然中网是个相对成功的案例,但是它的商业模式一直是很难讲清楚的。中网在PC时代,抓住了中小企业对互联网广告推广的需求做了起来。直到今天,网站服务的对象依然是中小企业,虽然他们一直想把大型企业拉进来,但是效果并不明显。
包括刘宣付自己也承认,中网是先借壳在纽交所上市,抱着拿到更高股价的想法转到纳斯达克,没想到碰上中概股被质疑和做空,股价也没有达到原来的理想状态。
上市梦
熟悉刘宣付的人都觉得他是个工作狂。在董登岳的印象中,除了生病或家里有私事,刘宣付都必须坐在公司里,不然他不踏实。
在刘宣付原来传统行业的圈子里,他是第一个尝试互联网的人。他对商业有敏锐度,而且敢赌。最疯狂的时候,他晚上想好做一件事,第二天早上爬起来就去注册公司。刘宣付不像很多人会有很多顾虑,而是实践了再说。“赔了我再去思考。如果我不去做,永远不知道我能不能。”
他捕捉商机确实有自己的一套,历史上20多个项目中,70%的点子都出自他的想法。“人家买什么东西,我就买什么东西。我看的时候就会想,这个东西为什么火呢?我要去做这个事情的话会怎么样?能不能超越他,能不能做成?其实商机就是在你的身边,有时候是朋友的一个提醒,有时候是你看到的一个成熟的商业模式,然后你去发扬创新。”刘宣付说。
他喜欢尝试新鲜的东西,挑战自己,做一段时间可能会交给某个人打理,再去做别的事情;或者想到一个点子,送一部分股份找人来打理。他认为这也属于天使投资的一种。
这是他第二次离开中网后操作的一个项目。一开始主打5D影院,利用3D技术与动感座椅和环境特效设备,制造一种夸张、刺激的仿真体验。2013年,刘宣付升级到7D影院。他也承认,这更多的是一种概念升级,目的是为了吸引人们的关注。
7D影院的加盟者只能播放“身临其境”的片源,不需要付费;后者与加盟商实行分账,一个消费者一块钱,票价的区间在20到50元。刘宣付认为,在国内开出一两千家店不成问题,两三年之后仅票房分账就能拿到2亿元,未来的目标正是上市。(编辑/张本科)
原始积累
刘宣付是湖北仙桃人,跟雷军是老乡。20世纪80年代末,他的父母都在湖北省国防公办。因为根正苗红,退伍之后,他被分配到武汉一家军工企业,每个月的工资是51块,各种名目的奖金加在一起也就150块。已经开始谈恋爱的刘宣付常常感到钱不够用。而一拨离开单位南下打工的同事给他带来了冲击,他们每月的收入是2000块。
刘宣付的二哥也在一家国营单位,同样做着发家梦。他报名参加了武汉大学生物系的一个食用菌自种与栽培的培训班,为期10天,最后却因为不能请假没有去成。刘宣付就代替他二哥参加了这个培训班。
刘宣付发现,这是门不错的生意,利润诱人——一斤蘑菇原材料只要两三毛,长成后却可以卖到两三块。1991年,刘宣付在原单位保留工龄,每月上交150块,便出来干个体,办了一个食用菌农场。一个季度的时间,他就赚到了8000块,这笔钱在当时可以办一场非常体面的婚礼。正好后来单位效益不好,鼓励职工自己找出路,刘宣付顺理成章地正式下海经商。
1993年,他又发现了一个赚钱的渠道。当时民用燃料市场紧缺,一罐液化气在计划体制内售价18块左右,体制外却是48块。刘宣付的大哥是学化工的,在技术上给了他一定指导。他通过甲醇勾兑,做成了一种加水型的合成燃料。做出产品后,刘宣付带了10万块从武汉来到北京,找到当时国内几份最有影响力的报纸投放广告。见报当天,他的电话就被打爆了,当天就收回了广告成本。4个月左右,他的净利润达到了100万元。
1995年左右,他就做了两个项目。先是向做蓄电池的武汉银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资20万元,刘宣付参与了公司早期的创业,并任销售经理。这家公司的经营状况一直不错,现在每个月有7000万左右的销售收入。2008年,该公司因一票之差,错过了创业板。但是刘宣付在早期只做了很短的一段时间就想独立出来做事了。
这就是第二个项目康源牌保健品,主打预防颈椎病的保健类睡枕,还有保健床垫等。一个枕头售价上百块,在当时闻所未闻,刘宣付把产品拿到北京声势浩大地进超市、攻商场,但这次销量并不好。一年下来,亏得一塌糊涂。
投资型创业
2000年以后,刘宣付走上了投资型的创业道路,“就像不要把投资放在一个篮子里,分头去做一些事,可能对投资更安全”。而且他承认,他就是一个喜欢创业的人,对新东西确实比较感兴趣。如果要他始终稳在哪个项目去做,好像有一点不情愿。
2003年,刘的老婆、弟弟从武汉来到北京,为了解决他们“有个事做”的问题,刘宣付成立了一家专门为加盟连锁行业提供广告服务的公司,就是28.com的前身。他是法人代表,占股70%多,程汉东占股15%,但日常经营主要由刘的老婆、弟弟和表弟在负责。当时刘宣付把自己大部分的精力和时间放在特丽洁,偶尔用空余时间帮他们出出点子。
中网一开始就是纯粹的广告服务,帮连锁企业建网站、做推广,代理新浪、搜狐、网易等首页的广告,也帮助企业在百度竞价,等等。当时互联网的火苗正处于往上蹿的阶段,价格低,效果显著,仅仅3个月的时间,30万元的投资全部收回。刘宣付觉得这事可为,追加了一轮投资。
2004年,程汉东提出一个问题,认为长期做广告代理的模式不利于发展,应该做一个属于自己的媒体,把购买的广告资源指向自己的网站,再让客户购买网站的广告位,通过批量采购资源的方式产生差价。这样,即使有一天广告资源的优势不再,还有自己的网站保底。28商机网应运而生。
就在组建28.com的过程中,中网的股份结构发生了些变化。刘宣付的说法是,广告业务本身不太好做,他的老婆偶尔觉得在客户那边受到了委屈,心情不畅,刘宣付认为自己也不太适合广告行业;而程汉东却有客户资源的优势,同时特丽洁清洗业务日渐式微。所以他主动让出大股东位置。
让出大股东的位置,对于当时的刘宣付来说,不疼不痒。因为除了发展不错的特丽洁,他还在忙着筹备另一个项目,拖鞋连锁店“足间舞”。他找来具体执行的合伙人,先让对方尽可能地占股,然后他再投资,坐上控股股东的位置。目前,足间舞在国内已经有3000多家加盟店,每年有几百万的利润。
等刘宣付回过神来再看28商机网,这个当时不起眼的项目俨然变成了金凤凰,已经完全超出了他的预期。他们找来演员范伟代言,这个东北男人给人以憨厚的印象,设计的广告语“咔咔就是发”也适合他的演绎。后来,范伟自己把“28,28”加进去,成了那段时间流行的广告语。这则广告在电视台播出后,网站每月服务的客户有600多家,每天索取资料、要求跟盟主建立联系的留言有1.6万条,一般春节之后的这个数字是2万。也就是说,平均每月有几十万条的留言。这在当时是一个数目很庞大的创业人群集散地。
紧接着,整个互联网都迎来了资本的春天。百度上市,更像是一个造富神话。加上中网如日中天的发展势头,一直沉浸在传统行业里的刘宣付被击中了。2005年,他迫不及待地把特丽洁交给一个亲戚打理,兴冲冲地扎进互联网。他投入了几百万元做垂直搜索网站商搜、招聘网站猎才。刘宣付觉得互联网门槛低,想做并不难:“就像当时我能够在中网赚钱,我现在再做一个东西应该也还可以。”然而,商搜和猎才都以失败而告终。
得与失
刘宣付不断选择新项目又不断选择放下的打法让人眼花缭乱。很多人会问,他到底想要什么?
“实际上,我一直在寻觅,在找一个好东西,一个好项目。因为创业这么多年,我缺一个真正能够长大又能实现我理想的项目。我一定要独立地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一家上市公司。”刘宣付说自己所要的,就是像小米之于雷军这样的一家公司,只是一直没有找到。 事实上,他曾经无限接近这个目标,但是在不断寻找和放下的过程中,他都与之擦身而过了。
刘宣付完全没有预料到同一时期播下的种子,中网结出的果实最大。当他坐在中关村7D影院的办公室里回想时,意识到当时整个经济环境对中网都是有利的:“2003年至今,中国经济总体是向好的,创业人群非常多。找项目的人,和需要发布广告的连锁企业,都非常多。”
2007年,中网在线完成一轮融资;2009年7月在美国OTCBB(美国场外柜台交易系统)挂牌;2010年3月4日正式转入美国证券交易所;9月14日转板纳斯达克。可以说,这是刘宣付创业十多年,与他相关联的20多个项目中,唯一的一家上市公司。
但是刘宣付让出大股东位置的时候,没有想到会有这么一天。在中网和特丽洁之间,他选择了后者。“那个时候对我来说,稳定是第一要务,因为没有看到中网能够做成一个什么样的规模,未来的市场能够做成什么样。中网成立的初衷只是想为自己的一些项目做一些服务。创业者有时候自己的项目都没看透,其实是没看好,没想到这个东西会怎么样。我要是完全看透了(中网),就亲自操盘了。”
刘宣付采取投资型的创业轨迹,本就是为避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风险。但是他忽略了,当鸡蛋在不同的篮子里时,如何辨别出哪只鸡蛋可能孵化出真正的小鸡,这才是决定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
2008年底,中网在线谋求上市,开始冲业绩。
刘宣付想借着中网的上市,大干一场。他在董事会上提出做网页游戏的联运平台,但是被董事会否决了。“刘总暴跳如雷。”董登岳说。刘宣付又多方奔走,但都没人愿意听他的,他就主动退了出来。“现在回过头来看,说不定对中网真的是个很大的机会。”
刘宣付没有多谈具体的细节,他只轻描淡写地说:“大家对公司发展的方向不一样,我希望独立去做一些东西。”当然,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他早已失去对中网的控制,尽管这是他曾经创办的公司。2005年他的股份已经降到45%,一轮融资稀释到36%,上市之后被稀释了不少。现在做7D影院,刘宣付放出话来:“我没钱也不接受你们的投资,我要按自己的模式去做。”
所以,当2010年中网再次向他伸出橄榄枝时,他毫不犹豫地再次回到中网担任具体的职务。程汉东甚至让出了CEO的职位:“我们什么都不管,你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这次中网遇到了些麻烦,因为28商机网被央视曝光平台上有企业的不良招商信息,产生了负面影响。
刘宣付回去后,一口气做了三个项目,连锁网、创业网和招商客。这几个项目还是为连锁企业服务,只不过是面向高端的连锁,28商机网继续运营。他的逻辑是,“就好像淘宝臭了,还有天猫”。
他不仅笃信中网的价值,而且认为可想象空间更大,应该把中网打造成一个全新的生态链,“完全可以做成像阿里巴巴一样的平台”。刘宣付的账是这么算的,阿里巴巴对中小企业的收费一年最高也就几十万、上百万,中网平台上的公司付费意愿并不低,每月也要掏出五六万块来。
但是,制造第二个阿里巴巴显然只是刘宣付的一厢情愿。8个月后他又离开了中网,理由还是一样:“实施的过程中,有一些老臣民、高管总是在骚扰。我说,你们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吧,以后我会尽股东的义务,但是别再叫我来坐班。”
实际上,在刘宣付的朋友周槟看来,虽然中网是个相对成功的案例,但是它的商业模式一直是很难讲清楚的。中网在PC时代,抓住了中小企业对互联网广告推广的需求做了起来。直到今天,网站服务的对象依然是中小企业,虽然他们一直想把大型企业拉进来,但是效果并不明显。
包括刘宣付自己也承认,中网是先借壳在纽交所上市,抱着拿到更高股价的想法转到纳斯达克,没想到碰上中概股被质疑和做空,股价也没有达到原来的理想状态。
上市梦
熟悉刘宣付的人都觉得他是个工作狂。在董登岳的印象中,除了生病或家里有私事,刘宣付都必须坐在公司里,不然他不踏实。
在刘宣付原来传统行业的圈子里,他是第一个尝试互联网的人。他对商业有敏锐度,而且敢赌。最疯狂的时候,他晚上想好做一件事,第二天早上爬起来就去注册公司。刘宣付不像很多人会有很多顾虑,而是实践了再说。“赔了我再去思考。如果我不去做,永远不知道我能不能。”
他捕捉商机确实有自己的一套,历史上20多个项目中,70%的点子都出自他的想法。“人家买什么东西,我就买什么东西。我看的时候就会想,这个东西为什么火呢?我要去做这个事情的话会怎么样?能不能超越他,能不能做成?其实商机就是在你的身边,有时候是朋友的一个提醒,有时候是你看到的一个成熟的商业模式,然后你去发扬创新。”刘宣付说。
他喜欢尝试新鲜的东西,挑战自己,做一段时间可能会交给某个人打理,再去做别的事情;或者想到一个点子,送一部分股份找人来打理。他认为这也属于天使投资的一种。
这是他第二次离开中网后操作的一个项目。一开始主打5D影院,利用3D技术与动感座椅和环境特效设备,制造一种夸张、刺激的仿真体验。2013年,刘宣付升级到7D影院。他也承认,这更多的是一种概念升级,目的是为了吸引人们的关注。
7D影院的加盟者只能播放“身临其境”的片源,不需要付费;后者与加盟商实行分账,一个消费者一块钱,票价的区间在20到50元。刘宣付认为,在国内开出一两千家店不成问题,两三年之后仅票房分账就能拿到2亿元,未来的目标正是上市。(编辑/张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