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zmall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教育改革的今天,小学的改革尤为重要,其中合作教学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广为小学师生所喜欢。合作学习不仅仅改变了传统的一对多的教学模式,也提高了语文教学的教学质量。这种合作学习的形式,培养出了学生之间相互合作,互相分享等学习能力,也激发了学生对于语文的学习兴趣。但是合作学习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着合作学习模式在教学课堂的深化。
  关键词:合作学习;小学语文;教学
  一、 引言
  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的理念与初衷是符合新型教育发展的趋势的,但是合作学习的模式在现实中的应用却经常流于形式化,除了教师人员对于该教学模式不能够深刻了解外,学生的积极性不高也是其中一方面原因。本文通过讲述合作学习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介绍了合作学习在语文教学的具体应用,希望对合作学习的推广有所帮助。
  二、 小学合作学习的现状分析
  (一) 合作教学过于形式化
  合作教学的初衷是为了培养出学生的团队意识,达到学生之间相互帮助、互相学习的目的,然而合作教学在实际课堂上应用反而流于形式化。这主要是教学的老师没有理解到合作教学的精髓,导致合作教学无法融入到实际教学中去。在语文教学的实践中,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热情非常高,课堂的学习环境也是非常好的,但是合作教学并没有在学生中间产生非常好的反响,主要是学生学习接受能力存在着差别,对于语文的学习热爱程度也大不相同,不进行合理分组,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可能会适得其反。另外,在语文学习中没有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作用不明显,让学生感觉到合作学习不适合自己,适合成绩较好的学生参与,就会逐渐退出,合作学习的目标也就没有实现。如果不采取合理的分组,把成绩差的和成绩差的分一起,合作学习反而成为了学生上课开小差的“遮挡伞”,造成语文合作教学的效果不明显。
  (二) 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主动性不高
  合作学习改变了以往课堂上老师在上面教授,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的教学模式,合作学习是一种针对一个问题,学生进行分小组讨论、思考、交换意见,最终解决问题的新型教学模式。但是对于年纪太小的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可能出现适得其反的效果。这是由于学生刚接触学校,很多的知识框架尚未建立,对于说话的语言组织能力,与人沟通的简单技巧等都有所不足,这就会造成他们之间的合作学习效率低,容易跑偏,对问题的交流分歧大等各种问题,这样的合作学习可能就像孩子间的打闹一样。因此在教学中老师要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合理的教学。能合作学习的要科学分组,保证发挥每个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积极作用,而不是让学生不情愿地加入,反而有抵触心理,这样的合作学习,不能发挥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达不到学习互助,知识互享的合作理念。
  (三) 教学老师指导不科学
  其实在很多的课堂上,老师并没有全程引导学生去合作学习,只是教会学生如何一起解决问题。这不是合作学习的要义,合作学习要求老师教会学生在问题的发现、讨论、解决的这个流程中掌握住学习的主体方式,不是仅仅针一个问题,而是在这个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合作小组学会了如何合作。
  三、 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中的具体应用
  (一) 学习有方向,合作有动力
  想要学生积极融入到合作学习中去,充分发挥出合作学习这个新型教学模式的优势,需要教学老师对学生的语文文学功底,热爱语文学习的情况有详细的了解,根据了解到的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确定合作学习的学习内容,学习方向,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提高学生参与的热情。教学老师在确定自己的教授内容时,一定要优先考虑学生的接受情况,如果学生接受起来普遍困难,那么这个教学方案的选择就是失败的。比如:在《如梦令》这首词的学习流程中,教师先让学生自己朗读几遍,自己有所了解后,再按照科学分成的学习小组,开展合作学习的形式,教师应该要求学生在朗诵前,确定各自小组研讨的方向与内容,便于引领学生在小组的演说中说出自己在诵读时对于该词的感受、理解等,能够让学生表达出该词所表达的词人的情感,这样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积极性。
  (二) 科学分组,增强效果
  科学的合作小组,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要求在分组的时候,要根据学生的语文学习基础,个人学习能力进行分配,保证每个小组的整体水平在一个起跑线上,小组成员之间能够相互配合。合作小组的人数一般是四五个人最合适,这样不仅学习的效率高,也便于老师管理。例如:学习《詹天佑》这一课时,运用学习小组的形式对詹天佑的人物特点,人物品质进行分析,可以保证学生在合作中理解合作学习的精髓,达到教学的目的。
  (三) 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在蘇教版的小学教学中,语文老师提出学习上的问题时一定要有方向性、目的性,充分利用教学中可以利用的所有资源,鼓励学生去思考问题,增强对问题的学习探索能力。同时也要鼓励学生在小组的合作中,积极去发现问题,提出自己的疑问,在小组间的讨论中解决该问题。这样的学习充分发挥出了合作学习的现实应用,让学生主动去发现学习语文的各种乐趣。在小组讨论交流的时候,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也在不断提高。比如:老师在讲授《把铁路修到拉萨》这一篇文章时,向学生提出对于合作学习有所帮助的问题,像“铁路修了多久?”,“修铁路的工人的精神品质是什么?”,“铁路修到拉萨的象征”,然后让学生在小组间进行交流,在交流结束后,小组间可以进行心得的交流,分享学习的成果。
  四、 结束语
  尽管合作学习模式存在着一些问题与不足,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它是一种高效的新型教学模式,无论是对教育模式的改革,还是提高学生的学习思考能力都有很大帮助的。我们只要针对其不足点,进行改进,一定能让这种学习模式在全国的小学语文课堂上推广起来。
  参考文献:
  [1]薛书玲.探讨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小学, 2014(3):112-113.
  [2]梁端水.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旬刊, 2012(9):110-110.
  [3]何炳谦.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俪人:教师,2015, 11(20):120-120.
  [4]赵旭红.初探新时期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新课程·中旬,2016(11).
  作者简介:沈燕,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临湖第一中心小学。
其他文献
摘 要:解决专业基础课程的“难学”问题,关键在于课程体系的构建是否对学生具有吸引力,本文创新了“制作中学习”的教学模式,通过制作机械创意产品,获得专业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制作中学习;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改革  一、 课程设置分析  根据智能制造技术的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对人才的需求,聚焦装备制造业,面向机械零部件设计、加工、检测、装调和维修岗位,构建“基础共享、专业定向、能力进阶”的智能
中职课程信息化对课程教学改革工作具有较多的影响。本文从环境、教师以及学生几方面对中职课程信息化实现条件进行分析,并且对教学内容、结构、教学资源等方面的变化进行阐
“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促进了社会经济体制的变革.尤其是其在教育领域也被广泛运用,进而促进了教学体制的不断变革.本文对“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高等教育发展特点,“互联
辣椒烂秆,对辣椒的产量影响较大,严重时会导致辣椒死棵,尤以大棚内发生较多,造成烂秆的原因可能有疫病、菌核病、细菌性软腐病、灰霉病危害等,要根据这些病害的发生条件和规
期刊
摘 要:在我国实际的教育活动中,学校对学生最为看重的是解决、分析问题的能力。在学生的高中学习生涯,要养成正确的审美观念。语文的教学活动也需要加强对学生的审美能力进行培养。为了迎合这些要求,加强学生散文阅读审美能力是十分必要的。在高中的语文考试中,阅读理解占据了很大的分值,这就对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教师的实际教学活动中,学生在提高自己散文审美能力中还有着很多的问题,需要教师在教学活动
摘 要:在我国学校教育中,语文课程作为重点科目,始终处于中心地位。从小学到大学,不同的学习阶段都离不开语文课程的学习。小学阶段作为学生学习语文课程的基础阶段,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尤为重要,特别是对学生写作能力与表达能力的培养更是产生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正视写作教学的重要性,充分了解新课改对写作教学提出的要求,以学生为中心,在关注学生学习成绩的同时,重视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小学是推进素质教育重要阶段,也是学生长身体,学习掌握知识,世界观形成,养成良好学习、生活习惯的重要时期。农村小学语文作为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学生语文素
当前,新课标改革正在全国上下火热展开,新课程理念不断深入人心。这对当下的课堂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让学生从内心深处真正地爱上学习,从以往的老师被动教学逐渐转变成学生
语文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它对学生的创新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每个高中生都要积极地学好语文,努力提升个人的语文能力,从而
小学语文教学中将作文与阅读教学结合,即是把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相结合,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写作是阅读的表达,二者相辅相成。有效的阅读可以促进写作水平的提高,而写作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