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好帮手”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uenqiu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媒体教学以直观形象、新颖生动、简洁高效等优势而成为课堂教学的“宠儿”。《小学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教学的综合包括音乐教学不同领域之间的综合;音乐与舞蹈、戏剧、影视、美术等姊妹艺术的综合;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的综合。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要完整地完成一节音乐课,离不开多媒体技术的参与。多媒体技术正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手段,出现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因此,多媒体与音乐教学的有机整合显得尤为重要。
  1.运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自然地进入音乐世界。
  小学生生活阅历较少,很多知识光靠老师的描述,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这时,恰当地运用多媒体组织教学,就可能弥补教学中的这点不足。它可以化无声为有声、化抽象为形象,还可以将学生不熟悉的事物清晰地呈现在眼前,有如身临其境,亲眼目睹。这正符合儿童注意的活动性特点,课堂中使用欢快的音乐、丰富多彩的图像、生动形象的动画来传递知识素材,给音乐课注入了充足的兴趣和活力,使抽象的音乐理论形象化,虚幻的音乐形象具体化,复杂的音乐知识简单化,枯燥的音乐知识趣味化,从而激活了教材内容,有效地引发了学生愉快主动的学习,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们学习音乐的兴趣。
  2.积极创设课堂教学情境,架起师生情感沟通的桥梁。
  课堂上要营造一种宽松的、适宜沟通的气氛,教师要努力创设师生互爱、人人平等、教学民主、生生和谐的情感交融的教学氛围。课上,我们要努力为学生创造机会,让他们通过互相讨论、互相反馈、互相倾听、互相激励、互相合作,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情感的交流和思维的碰撞,这样学生更能将郁积于胸的感情抒发出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单纯追求技能技巧知识的训练,更要注意充分营造课堂氛围,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表现音乐、感受音乐和鉴赏音乐的能力。在音乐教学中,师生、生生之间的情感在和谐氛围中相互感染、相互碰撞、相互激发,营造出良好的学习和探索的氛围,这样才能紧紧吸引学生,使他们的情感随着音乐的发展产生情感共鸣,感悟音乐艺术中的特有情感魅力。
  3.运用多媒体教学化深为浅,努力突破教学难点。
  在小学音乐教材中,音乐欣赏涉及乐曲欣赏、器乐欣赏等内容,在乐曲欣赏中,又包括民族管弦乐和西洋交响乐等;在民族乐器合奏中,涉及吹打乐、丝竹乐、民乐重奏和民族管弦乐等。怎样才能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呢?多年的实践告诉我们:利用多媒体录音、录像、图片等现代教学媒体可以做到这一点。因为通过录像,学生不但能把乐队演奏时的规模阵容、指挥的风格手势、音乐的情感形象、乐器的音乐特点、演唱时的动作表情等看得明明白白,听得清清楚楚,而且能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有利于突出重难点,给学生建立一个更直观的学习平台。例如欣赏二胡独奏曲《赛马》时,紧张、欢快、热烈且有浓郁民族风格的旋律一下子就把学生带到了蒙古大草原上,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出的画面,学生不禁浮想联翩:赛马节人潮涌动,骑手们跃跃欲试,整装待发,蒙古族人民在欢度节日举行赛马盛会时的热闹而欢快的场面。由此联想到:蒙古人民的豪爽奔放热情,蓝蓝的天空,洁白的云朵,辽阔碧绿的草原,肥壮的牛羊,奔驰的骏马……
  4.运用多媒体教学,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
  音乐教育是一种富有强烈艺术感染力的审美教育,它借助倾听来感知音乐的美,借助歌唱来表现音乐的美,借助表演来发展音乐的美。它对于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增强对音乐及外界的感知力,培养具有个性化创造力的一代新人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可见,音乐教育在培养新时期高素质人才的历史重任中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音乐创造是音乐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音乐课程具有突出的创造性发展价值,它是创造性最强的艺术门类之一。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审美思维过程中最基本的品质,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艺术的想象美,对发展学生的个性和智慧,促进创造性思维是十分可贵的。多媒体教学,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概括能力,而且提高了学生造型的创造能力,精彩纷呈,不但降低了音乐创造的难度,而且大大激发了他们对音乐创造的兴趣。
  多媒体课件不仅真实、有趣,而且生动、形象,信息量大,对开发学生的智力,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学生的审美观,提高音乐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的音乐素质,其效果是不言而喻的。只有老师将多媒体和传统教学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合理使用,在课堂上找准使用多媒体的最佳时机,充分发挥多媒体的功能,更好地为教学服务,才能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愉快,学得有成效,就能真正帮学生架起一座通向音乐艺术殿堂的桥梁。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