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笔者通过阅读有关档案保存及研究的文章,将问题的关键归类,了解档案管理及保存的意义,以及资料选择的方向与价值,为笔者今后的研究做参考辅助。
关键词:档案 学者 视角 保存
一、世界各地的档案联合及保存
(1)为什么要保存这些音乐呢?
作者分析道,当世界上有意义的音乐正在消逝时,我们对音乐进行录音、记谱以及保存,来面对某种饥荒现象。这种饥荒现象的担忧,是对传统文化流失的担忧。
(2)有哪些机构在做此事?
在全世界,许多教育性、商业化、艺术性和政府性质(或反政府)的机构都在保存地方和民族传统。资料最多的三种学者为是,西方民间音乐学者、研究美国土著音乐学者和研究非洲、亚洲音乐的学者。19世纪,大多数学者主要从事了保存的工作。以收集和保存为目的。在190年以前建立了几家大型档案馆,而收集录音集成的机构,始于1900年在德国柏林的留声机唱片档案馆。
(3)1950年以来建立档案馆的情况
①许多大学、图书馆、国家历史机构、正式的部落机构以及其他团体都建立了他们自己的传统音乐档案馆。
②新老国家的国家档案馆在全球范围内普遍建立起来。较突出的是新德里的民族音乐学档案和研究中心。其中,档案馆的类型分为综合性的、特定领域的以及针对自身历史的。
那么,为什么进行归档及试图保存所有东西?有以下几种观点:①为了历史研究或重新研究以及比较;②应用民族音乐学的思想和数据服务于学界之外。
(4)主要問题:分类编目。
1.录音者不能提供足够的信息,或者将录音置于了某个文化语境中;
2.档案馆没有找到一种完全协调信息交换和组合的方式。早期例子如,学者赫尔措格将美国档案馆收集的所有音响变成了总目。
(5)面对21世纪的挑战,人们需要考虑到一下问题:
1.档案馆的材料数量增长速度极快,私人的收集也较多;
2.对于唱片和磁带的混乱无序。因此,建立紧凑的长效保存机制和检索系统成为当今的巨大挑战。1980年以后,出现档案数量增多的现象:小型社群中,例如省、州、城镇或土著,建立了各自音乐传统的档案馆,其优势为具有针对性。那么,保存有哪些方式呢? 第一,录音。可能由无学术意图的业余录音者、或不对音乐感兴趣的人类学家录制的;第二,记谱。经过加工、组织、有选择地保存。出版物又经过过分类排序和筛选。
一些学者们的研究倾向是针对即将消失的音乐遗产。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也许是即将逝去某种东西的感觉激励了更具民族音乐学性质的研究。那么在研究中,学者们会出现两种不同的意识:有人认为即将消亡值得研究,而有人认为老东西就是好的东西,就是值得研究的东西。他们的做法是:1.出版集子;2.目录形式恢复老的录音;3.重新发行老录音等;4.保存的价值:思索当今价值更前沿,但保存依旧是重要的方面;在掌握早期资料的同时,也去发现属于当时的新现象;出版的资料,关注“本真性”,也去思考“应用性”;而对于“应用”民族音乐学的保存活动:有用于教学的出版物;传播对业余爱好者有用的唱片;社群继续表演古老音乐与舞蹈等等。
而不同群体有不同的看法,有一些文化保存较好的乡村土著会认为录音让他们的仪式变得毫无价值;然而,城市中的土著由于迁移到不同背景的环境中,自己群体的文化不能体现,却希望拥有这些录音来保留。
(6)“抢救式人类学”
对异常的东西进行研究,人类的例外情况。许多音乐文化属于权利传播弱的一方,可能也已不复存在,也就不是主流群体了。但我们应该意识到,任何音乐的主要拥有者应该是创造、表演它的人群或后代亲属。可以采取的措施是,特定的场所建立音乐档案。例如,建立“土著音乐中心”,让居住在城市却已忘记传统知识的土著居民为各种目的而查阅,是他们能重建古来的典礼仪式或适应城市生活等等。
二、什么样的音乐值得保存?
首先我们应该知道怎样选择你所需要保存的音乐?那么应注意以下几点:1.明确价值观;2.寻找什么?在前期准备中,首先弄清楚自己在做什么,然后规划研究步骤,在进行有目的地寻找资料,不盲目地保存材料。其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是:1.强行用自己的田野方法在研究中,灵活变通。2.民族音乐学是一门重视经验总结和反思的学科,绝不是刻意强调模式和规则。因此,文中作者给我们的建议是,在研究实际发生的情况中,容忍社会的不断变化,又以自身或环境所做事(田野工作),观察实际所发生的情况。这样胜过在观察中掺进某人强加的观念。
民主音乐学家的研究重点是,主要集中在研究音乐的变化,并对其变化进行记录和保存。在文章中,作者的建议是:作为研究焦点的乐曲、歌曲及个人所出状况,增加一些可研究的方面,其中变化本身的事实和过程也可作为关注的焦点。其中,有一个可关注的研究领域是,了解社会及其录音行为和实践本身的研究。但民族音乐学家们的分歧有两种主要观点:1.关注自己的录音和保存;2.把保存本身看做一种研究领域。
三、小结
在全世界,各地的音乐家、学者们甚至音乐活动的活动人群,对于音乐保存或有意识或无意识,或有目的性或无目的性。而保存这些音乐对他们来说也有着不同的出发点,这也需要我们关注到人的在文化大环境中所处的位置与人内心本身的文化诉求。而笔者作为音乐文化的研究者,在文中也受益匪浅,笔者所做的是需要具有研究对象的局内人的感知体验与局外人的理性客观的分析。
参考文献
[1]康琤琤.高校音乐档案编研实践分析[J].档案时空,2019(02):56-57.
[2]康琤琤.吴宝康档案利用思想对音乐档案工作的启示[J].档案时空,2018(09):40-41.
[3]李松.国家文化工程中的声音记忆——以集成志书中的音乐记录为例[J].民族艺术研究,2018,31(01):7-12.
[4]郭娜.音乐档案的保存方法研究——以中央音乐学院图书馆为例[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17,36(04):133-136.
[5]魏小石.探索中的语言:“塔石”在新疆的音乐档案实践[J].民间文化论坛,2017(03):111-124.
[6]祁宜婷.音乐资料的搜集、整理、分析与学术表达需要高技术标准的支持——听刘桂腾、魏小石讲座有感[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15,34(03):159-160.
[7]严小蕾.基于艺术高校音乐类档案编研工作模式的研究[J].兰台世界,2014(05):114-115.
关键词:档案 学者 视角 保存
一、世界各地的档案联合及保存
(1)为什么要保存这些音乐呢?
作者分析道,当世界上有意义的音乐正在消逝时,我们对音乐进行录音、记谱以及保存,来面对某种饥荒现象。这种饥荒现象的担忧,是对传统文化流失的担忧。
(2)有哪些机构在做此事?
在全世界,许多教育性、商业化、艺术性和政府性质(或反政府)的机构都在保存地方和民族传统。资料最多的三种学者为是,西方民间音乐学者、研究美国土著音乐学者和研究非洲、亚洲音乐的学者。19世纪,大多数学者主要从事了保存的工作。以收集和保存为目的。在190年以前建立了几家大型档案馆,而收集录音集成的机构,始于1900年在德国柏林的留声机唱片档案馆。
(3)1950年以来建立档案馆的情况
①许多大学、图书馆、国家历史机构、正式的部落机构以及其他团体都建立了他们自己的传统音乐档案馆。
②新老国家的国家档案馆在全球范围内普遍建立起来。较突出的是新德里的民族音乐学档案和研究中心。其中,档案馆的类型分为综合性的、特定领域的以及针对自身历史的。
那么,为什么进行归档及试图保存所有东西?有以下几种观点:①为了历史研究或重新研究以及比较;②应用民族音乐学的思想和数据服务于学界之外。
(4)主要問题:分类编目。
1.录音者不能提供足够的信息,或者将录音置于了某个文化语境中;
2.档案馆没有找到一种完全协调信息交换和组合的方式。早期例子如,学者赫尔措格将美国档案馆收集的所有音响变成了总目。
(5)面对21世纪的挑战,人们需要考虑到一下问题:
1.档案馆的材料数量增长速度极快,私人的收集也较多;
2.对于唱片和磁带的混乱无序。因此,建立紧凑的长效保存机制和检索系统成为当今的巨大挑战。1980年以后,出现档案数量增多的现象:小型社群中,例如省、州、城镇或土著,建立了各自音乐传统的档案馆,其优势为具有针对性。那么,保存有哪些方式呢? 第一,录音。可能由无学术意图的业余录音者、或不对音乐感兴趣的人类学家录制的;第二,记谱。经过加工、组织、有选择地保存。出版物又经过过分类排序和筛选。
一些学者们的研究倾向是针对即将消失的音乐遗产。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也许是即将逝去某种东西的感觉激励了更具民族音乐学性质的研究。那么在研究中,学者们会出现两种不同的意识:有人认为即将消亡值得研究,而有人认为老东西就是好的东西,就是值得研究的东西。他们的做法是:1.出版集子;2.目录形式恢复老的录音;3.重新发行老录音等;4.保存的价值:思索当今价值更前沿,但保存依旧是重要的方面;在掌握早期资料的同时,也去发现属于当时的新现象;出版的资料,关注“本真性”,也去思考“应用性”;而对于“应用”民族音乐学的保存活动:有用于教学的出版物;传播对业余爱好者有用的唱片;社群继续表演古老音乐与舞蹈等等。
而不同群体有不同的看法,有一些文化保存较好的乡村土著会认为录音让他们的仪式变得毫无价值;然而,城市中的土著由于迁移到不同背景的环境中,自己群体的文化不能体现,却希望拥有这些录音来保留。
(6)“抢救式人类学”
对异常的东西进行研究,人类的例外情况。许多音乐文化属于权利传播弱的一方,可能也已不复存在,也就不是主流群体了。但我们应该意识到,任何音乐的主要拥有者应该是创造、表演它的人群或后代亲属。可以采取的措施是,特定的场所建立音乐档案。例如,建立“土著音乐中心”,让居住在城市却已忘记传统知识的土著居民为各种目的而查阅,是他们能重建古来的典礼仪式或适应城市生活等等。
二、什么样的音乐值得保存?
首先我们应该知道怎样选择你所需要保存的音乐?那么应注意以下几点:1.明确价值观;2.寻找什么?在前期准备中,首先弄清楚自己在做什么,然后规划研究步骤,在进行有目的地寻找资料,不盲目地保存材料。其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是:1.强行用自己的田野方法在研究中,灵活变通。2.民族音乐学是一门重视经验总结和反思的学科,绝不是刻意强调模式和规则。因此,文中作者给我们的建议是,在研究实际发生的情况中,容忍社会的不断变化,又以自身或环境所做事(田野工作),观察实际所发生的情况。这样胜过在观察中掺进某人强加的观念。
民主音乐学家的研究重点是,主要集中在研究音乐的变化,并对其变化进行记录和保存。在文章中,作者的建议是:作为研究焦点的乐曲、歌曲及个人所出状况,增加一些可研究的方面,其中变化本身的事实和过程也可作为关注的焦点。其中,有一个可关注的研究领域是,了解社会及其录音行为和实践本身的研究。但民族音乐学家们的分歧有两种主要观点:1.关注自己的录音和保存;2.把保存本身看做一种研究领域。
三、小结
在全世界,各地的音乐家、学者们甚至音乐活动的活动人群,对于音乐保存或有意识或无意识,或有目的性或无目的性。而保存这些音乐对他们来说也有着不同的出发点,这也需要我们关注到人的在文化大环境中所处的位置与人内心本身的文化诉求。而笔者作为音乐文化的研究者,在文中也受益匪浅,笔者所做的是需要具有研究对象的局内人的感知体验与局外人的理性客观的分析。
参考文献
[1]康琤琤.高校音乐档案编研实践分析[J].档案时空,2019(02):56-57.
[2]康琤琤.吴宝康档案利用思想对音乐档案工作的启示[J].档案时空,2018(09):40-41.
[3]李松.国家文化工程中的声音记忆——以集成志书中的音乐记录为例[J].民族艺术研究,2018,31(01):7-12.
[4]郭娜.音乐档案的保存方法研究——以中央音乐学院图书馆为例[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17,36(04):133-136.
[5]魏小石.探索中的语言:“塔石”在新疆的音乐档案实践[J].民间文化论坛,2017(03):111-124.
[6]祁宜婷.音乐资料的搜集、整理、分析与学术表达需要高技术标准的支持——听刘桂腾、魏小石讲座有感[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15,34(03):159-160.
[7]严小蕾.基于艺术高校音乐类档案编研工作模式的研究[J].兰台世界,2014(05):114-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