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石墨烯化学接枝提高纳米银的负载效果

来源 :表面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dd36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别使用酰氯法和氨基开环法接枝修饰氧化石墨烯(GO),利用接枝分子的“锚定效应”提高纳米银颗粒在GO表面的分散效果。方法先对GO-Cl-DA(GO经酰氯化后接枝对苯二胺)和GO-DA(采用“一锅法”对GO和对苯二胺直接混合接枝)进行比较,之后又比较了先接枝后沉积纳米粒子(两步法)和接枝/沉积同时进行(一步法)得到的杂化材料。采用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热失重曲线等,分析了材料的组成、热稳定性、接枝方式、银纳米颗粒的负载效果等。结果在氨基与环氧基开环反应或酰胺键的作用下,对苯二胺分子能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掺杂不同含量的Sn,提升SixSb100-x相变薄膜的结晶温度、热稳定性和相转变速度,得到一种环境友好型无Te相变薄膜材料。方法利用三靶磁控共溅射的方式制备掺Sn的SixSb100-x相变薄膜,并采用真空四探针测试系统,得到电阻-温度数据以及不同升温速率下的电阻数据,从而通过Kissinger和Arrhenius公式计算出结晶激活能和十年数据保持力。分别使用EDS、XRD、AFM对相变薄膜的成分、结构、表面形貌
利用文献调研和VOSviewer对国内外服装推荐系统相关文献的发文量、关键词进行可视化分析,梳理总结服装推荐系统的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从感官评价、模糊技术、协同过滤、机器学习4个方面归纳整理了服装推荐系统关键技术与方法.从应用情况的角度探讨了服装推荐系统的分类,即服装产品推荐、服装搭配推荐与服装设计推荐.最后,基于服装推荐系统发展趋势、关键方法与技术和应用领域,指出未来可在传统文化元素的创新应用、个人服饰搭配与依据消费者隐性需求和显性需求的轻定制交互化设计中深入研究服装推荐系统.
目的以水性FEVE氟碳树脂为主要成膜物质,TiO2、SiO2与AlN微纳复合颗粒作为颜填料,制备一种适用于风电叶片上的具有疏水、抗冲蚀与抗结冰性能的环保型水性氟碳涂层。方法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LSCM)及接触角测量仪等,讨论加入不同成分颜填料改性后对涂层疏水性能的影响,并分析加入硬质陶瓷AlN颗粒后,涂层抗冲蚀性能及抗结冰性能的变化。结果经氟硅烷改性后,纳米TiO2的分散性
目的研究干喷丸与湿喷丸强化对TC17钛合金残余应力场的影响。方法采用干、湿喷丸分别对TC17钛合金表面进行喷丸强化处理,利用X射线衍射仪、EBSD以及硬度仪,分析喷丸强度对材料表层残余应力、显微组织以及硬度的影响。结果喷丸强度为0.20 mmN时,干喷丸最大残余应力在距表面30μm处,湿喷丸最大残余应力在表面;喷丸强度为0.30 mmN时,干、湿喷丸引入的残余应力场层深分别为200、90μm,干喷丸引入的残余应力层更深;喷丸强度为0.40 mmN时,干喷丸最大残余应力为-1191.5 MPa,而湿喷丸最大
目的建立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箱(AMT)中同步器换挡滑块的磨损量预测模型,分析磨损量变化规律,为提升AMT的换挡品质奠定基础。方法基于传热学理论,考虑换挡滑块与接合套的换热边界条件,建立单次换挡过程中滑块磨损量计算的有限元模型。根据BOX方法设计模拟方案,采用Archard磨损理论,将接合套的实际波动转速进行近似替代,对不同换档力、接合套转速、摩擦系数作用下的换挡滑块磨损量进行仿真计算,并且通过响应面分析,得到磨损量的线性回归预测模型。在此基础上,研究各因素对磨损量的影响规律。结果预测模型计算得到的磨损量与
目的通过化学刻蚀结合阳极氧化法,制备具有优良机械稳定性和自清洁性能的铝合金超疏水表面。方法采用盐酸化学刻蚀结合草酸阳极氧化法,对1060型铝合金表面构筑了具有阶梯-孔状微纳结构,再经过低表面能物质十八胺的修饰,获得了超疏水表面。探索表面微纳米结构对铝合金超疏水表面机械稳定性等性能的影响。结果经过砂纸磨损200 cm后,表面接触角依旧高达160.33°;600 g的落砂实验冲击后,表面接触角仍保持150°,具有良好的机械稳定性。由动电位极化曲线测试结果表明,与纯铝相比,该超疏水表面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再将超
目的探究离子液体(IL)对废旧发动机油摩擦学性能的影响。方法在四球试验机上,评价了添加剂对摩擦力的影响,随后利用SEM、EDS和粗糙度轮廓仪表征了磨斑形貌、表面化学成分和粗糙度变化;利用点接触光干涉油膜厚度测量装置,研究了添加剂对成膜特性的影响。结果在40℃和100℃下,添加离子液体的发动机油摩擦系数相较于废旧油均有所下降,分别在0.095和0.085左右,尤其是在100℃下,其摩擦系数(≈0.085)还低于新鲜润滑油(≈0.09)。其次,钢球的磨斑直径也均有所减小。在“轻度”和“严重”乏油的弹流润滑(S
目的设计一种带有半球形突起的表面结构,以减轻弯管在气固两相流中受到的冲蚀,并对其冲蚀分布和内部的流场结构进行分析。方法采用CFD-DPM方法,将气相作为连续相,颗粒作为离散相,结合双向耦合、RNG k-ε湍流模型、Finnie冲蚀预测模型、Grant颗粒反弹模型和粗糙度模型进行计算,将试验数据与计算结果进行对比,以此验证计算的精确性。结果标准弯管中,冲蚀主要发生的部位为外壁θ=50°至θ=65°,最大冲蚀速率为4.40×10-4kg/(m2·s)。对于表面突起的
目的针对Inconel718镍基高温合金耐磨性不足的问题,制备小尺度TiC增强Inconel718镍基高温合金耐磨复合材料,提升其硬度及耐磨性。方法利用4000 W高能激光束快速熔融制备TiC/Inconel718基陶瓷复合涂层,并针对TiC质量分数分别为5%、15%、25%的复合涂层,依次进行物相成分、显微组织、压痕硬度、摩擦磨损性能等方面的分析。结果随着TiC含量的增加,γ-(Ni,Cr,Fe)基体上析出的TiC小尺度颗粒逐渐增多,显微组织明显细化,TiC晶界处偏聚了大量Nb、Mo元素,并与Ti元素置
目的研究球磨时间对Cu-WS2自润滑复合材料界面状态的影响,同时提高自润滑材料的力学性能和摩擦磨损性能,提出比较优化的Cu和WS2复合材料制备工艺。方法采用高能球磨与放电等离子体烧结技术,制备铜基自润滑复合材料。采用WDW-100电子万能试验机进行力学实验。采用美国Rtec多功能摩擦磨损试验机进行摩擦学实验。采用XRD和SEM表征不同球磨时间的Cu/WS2复合粉末和烧结后块状复合材料的物相组成和微观结构,并结合EDS表征弯折断口的形貌和磨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