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大力发展大中型水面生态渔业是实现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我国大中型水面生态渔业的发展水平决定了水产品的质量,良好的水面生态环境能够提高水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增加当地养殖户的经济收入。根据我国湖泊、水库等大中型水面生态环境资源现状,提出渔业发展举措,以期促进我国大中型水面生态渔业的发展。
关键词 大中型;生态渔业;发展措施
中图分类号:X322;F326.4 文献标志码: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15.060
为了更好地发展我国大中型水面生态渔业,当地有关管理部门应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作为开展工作的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乡村生态文明水产养殖策略;进一步提高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优化自然资源合理分配利用,坚持可持续发展观不断促进生态渔业的发展;创立新的经营管理体制,充分发挥大中型水面生态渔业的优势,将水域生态环境保护和渔业生产紧密结合,开创绿色水产品养殖发展道路[1]。
1 发展概况
我国大中型水域面积占地广泛,随着时代的进步,渔业发展模式也在不断地创新。大中型水面生态渔业的发展不仅给社會提供了大量的水产品,满足人们日常消费需求,同时也为当地养殖行业人群增加了经济收入。随着我国水产养殖行业的快速发展,许多大中型水面生态建设也面临诸多问题。譬如,有些水产品养殖企业或者个人主要采取集体化放养模式来提高渔业产量,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这种集体化放养模式主要是将水产品的代谢物、残饵及大批量的化肥和有机肥扩散在水中,以此增加水产品的产量。但长期以往,这些大量残留物留存在水中导致水域环境污染、水质下降[2]。在发展大中型水面生态渔业时,能否顺利开展大中型生态水面渔业发展,养殖领域生态环境的质量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因此,对于相关管理部门来说,将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渔业的发展相结合是促进大中型水面生态渔业发展的必要途径。
2 存在的问题
2.1 渔业生产方式存在不合理
有些大中型水域养殖部门为了增加产值,在喂养时大量使用化肥和有机肥,导致大中型水域的水源质量下降,水源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有些喜欢净水环境的鱼苗无法进行养殖,鱼产品种类单一。
2.2 生态渔业管理不严格
在大中型水面生态管理方面,因各种原因,地方行政管理工作不够严格,许多管理技术人员得不到社会关注,薪资待遇福利不高,导致许多管理人员转行,使生态渔业技术生产中流失许多技术管理人才,行业的发展受到抑制[3]。管理模式停留在表面工作,并没有起到实质性管理作用,极大地影响了大中型水面生态渔业的进一步发展。
2.3 生态渔业品牌知名度不高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自我饮食健康意识不断提升。人们对市场上鱼产品的消费需求不再只是数量要求,而是更偏向于食品安全和质量。消费者更热衷于卫生、健康、绿色无污染的水产品消费,在选择购买水产品时更偏向于知名度高的品牌。而一些大中型水域养殖的水产品虽然达到健康标准,但是由于营销方法落后,不能很好地形成当地特色品牌,即使有的大中型水域生态渔业产业有自己的品牌,但因推广力度不够,品牌保护力度不够,未能得到大众青睐。
2.4 生态渔业养殖鱼苗种类投放不合理
目前,有些大中型水域为了追求眼前利益,缺乏专业的技术指导,盲目超量投放鱼饵和肥料进行网箱式养殖,市场上哪种鱼卖价高就大量投放相应的鱼苗,甚至盲目引进一些凶猛性鱼种,这种行为不仅严重破坏了水生物生态环境,也严重影响了鱼种多样化养殖,造成水中营养物质无法正常转化,慢慢降低了水域养分的比例,经济效益明显下降,增加了养殖成本。
2.5 生态渔业销售模式单一
许多大中型水域渔业养殖销售模式单一,仅仅局限于对水产品的销售,对生态渔业潜在的赚钱项目没有完全开发。
2.6 生态渔业捕捞技术落后,跟不上市场变化
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导致渔业产品价格变动快,而传统企业和养殖户主要是根据季节性进行渔业捕捞,大部分都是农民自己进行捕捞,缺乏专业的捕鱼队伍,捕捞技术传统低效。往往不能根据市场价格变动进行合理捕捞,只是注重产量问题,忽视对市场价格和捕捞时机的把握,导致增产不增收问题频频出现。
3 解决策略
3.1 转变生产方式,种植藻类水生植物,改善水源污染情况
传统的渔业养殖技术多为集中养殖,大量的外界物质加入水中不但破坏了水质,也严重影响了养殖水域的生态环境。相关生态渔业养殖经营者应根据当地水域生态学原理,测量养殖水域的实际容量,根据水域实际容量确定投放鱼苗比例密度和有机肥料的使用量,保证在科学合理养殖方法下,做到鱼与水和谐发展。除此之外,通过对大中型水域投放种植藻类植物,来改善因生产方式不当导致水源污染的情况。研究表明,藻类植物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和净化作用,通过在水中种植藻类植物,来减少水中残余化肥量和代谢物,进而改善水源污染,提高水源质量。同时,藻类植物还具有改善水中微生物循环的作用,可将生物排泄的废弃物进行高效能生物转化,转废为宝,形成天然的养殖肥料。
3.2 完善大中型水面生态渔业管理体制
大中型水面生态渔业管理部门应高度重视管理队伍的建设,不断完善管理体制,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进行监督管理,将管理和服务统筹发展。同时,通过完善生态渔业相关人员的薪酬体系,多增添奖励福利留住技术型人才,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和专业指导能力,打造出一支稳定且办事效率高的管理队伍[4]。除此之外,还应建立和完善健全的执法管理体系,严格按照国家环境卫生保护法律法规进行严格执法,维护好生态渔业发展的大环境。
3.3 提高生态渔业品牌知名度
为了进一步提高大中型生态渔业品牌知名度,应从多种形式和渠道进行品牌宣传。地方管理部门应加强对相关养殖人员进行商标和品牌知识的培训力度,加大品牌的宣传力度,扩大品牌市场知名度,同时也要致力于提高养殖企业和大户对品牌创立的意识和能力。根据市场消费者需求,将本土鱼类与特优品种相结合,创设具有当地特色的渔业品牌。严格按照国家要求进行水产品质量检验,加强生态渔业病防体系建设,保护好现有品牌,不断提升品牌质量,通过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ISO)认证,加强原产地品牌保护[5]。在品牌宣传推广方面,可以实行企业与企业之间强强联合,建立地方生态渔业协会,组建利益共同体,提高品牌市场竞争力。通过融媒体平台如短视频、直播等方式对生态养殖环境进行实况直播,让更多的消费者能够直接快速了解品牌背景,增加消费者信任度,获得更多消费群体的青睐。 3.4 合理科学投放鱼苗
在注重环境保护和正常供水质量的前提下,调整中大型水面生态渔业的放养结构和养殖模式,充分利用自然环境馈赠的空间资源和养分资源,适度开展集中化养殖。在养殖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整个水域容量和对环境的承载能力,满足产量需求的同时不能对水域造成水质污染和生态环境破坏。放养鱼苗时,要多元化进行品种投放,鱼苗种类比例按照科学养殖方法进行匹配,保障优质鱼产品的生产量和生产效益。
3.5 开发生态渔业潜在发展项目,实现销售模式多元化
在大中型水面生态渔业发展中,开发生态渔业潜在赚钱项目,创造绿色经营生产链。例如,让更多的市民以垂钓休闲娱乐等方式进行体验式消费,不仅拓展了生态渔业水产品销售渠道,同时也促进了当地生态旅游经济的发展,为创建更好的生态渔业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3.6 加大科技力度投入,提高捕捞技术,顺应市场变动
在发展大中型水面生态渔业过程中,相关部门应借助科技力量提高企业和养殖户的捕捞技术,提高捕捞效率,完善相应的捕捞设施。同时,在发展生态渔业过程中,应把握水产品市场变化趋势。通过对上一季度市场价格动态分析,结合人们消费习惯的变化,合理适度进行捕捞,把握市场价格最佳时机进行交易。
4 结语
为了进一步解决我国大中型生态渔业发展问题,养殖业和生态环境部门应将工作重点放在修复和保护水域生态环境,加强地方水域生态管理。改变传统的生产结构和生产方式,提供新技术来帮助养殖户更加科学绿色养殖,进而推动我国大中型水面生态渔业健康绿色发展。
参考文献:
[1] 苏云和.大中型水面生态渔业发展措施[J].黑龙江水产,2020,39(6):5-7.
[2] 石梦龙.大中型水面生态渔业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J].江西水产科技,2020(5):6-7.
[3] 胡传林,黄道明,吴生桂,等.我国大中型水庫渔业发展与多功能协调研究[J].水利渔业,2005(5):1-4.
[4] 王进,张澜澜,马秀刚,等.关于大中型生态水面渔业生产的研究[J].农业经济与管理,2011(3):89-96.
[5] 李镇江.生态渔业的发展现状及前景[J].渔业经济研究,1990(6):1-5.
(责任编辑:赵中正)
关键词 大中型;生态渔业;发展措施
中图分类号:X322;F326.4 文献标志码: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15.060
为了更好地发展我国大中型水面生态渔业,当地有关管理部门应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作为开展工作的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乡村生态文明水产养殖策略;进一步提高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优化自然资源合理分配利用,坚持可持续发展观不断促进生态渔业的发展;创立新的经营管理体制,充分发挥大中型水面生态渔业的优势,将水域生态环境保护和渔业生产紧密结合,开创绿色水产品养殖发展道路[1]。
1 发展概况
我国大中型水域面积占地广泛,随着时代的进步,渔业发展模式也在不断地创新。大中型水面生态渔业的发展不仅给社會提供了大量的水产品,满足人们日常消费需求,同时也为当地养殖行业人群增加了经济收入。随着我国水产养殖行业的快速发展,许多大中型水面生态建设也面临诸多问题。譬如,有些水产品养殖企业或者个人主要采取集体化放养模式来提高渔业产量,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这种集体化放养模式主要是将水产品的代谢物、残饵及大批量的化肥和有机肥扩散在水中,以此增加水产品的产量。但长期以往,这些大量残留物留存在水中导致水域环境污染、水质下降[2]。在发展大中型水面生态渔业时,能否顺利开展大中型生态水面渔业发展,养殖领域生态环境的质量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因此,对于相关管理部门来说,将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渔业的发展相结合是促进大中型水面生态渔业发展的必要途径。
2 存在的问题
2.1 渔业生产方式存在不合理
有些大中型水域养殖部门为了增加产值,在喂养时大量使用化肥和有机肥,导致大中型水域的水源质量下降,水源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有些喜欢净水环境的鱼苗无法进行养殖,鱼产品种类单一。
2.2 生态渔业管理不严格
在大中型水面生态管理方面,因各种原因,地方行政管理工作不够严格,许多管理技术人员得不到社会关注,薪资待遇福利不高,导致许多管理人员转行,使生态渔业技术生产中流失许多技术管理人才,行业的发展受到抑制[3]。管理模式停留在表面工作,并没有起到实质性管理作用,极大地影响了大中型水面生态渔业的进一步发展。
2.3 生态渔业品牌知名度不高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自我饮食健康意识不断提升。人们对市场上鱼产品的消费需求不再只是数量要求,而是更偏向于食品安全和质量。消费者更热衷于卫生、健康、绿色无污染的水产品消费,在选择购买水产品时更偏向于知名度高的品牌。而一些大中型水域养殖的水产品虽然达到健康标准,但是由于营销方法落后,不能很好地形成当地特色品牌,即使有的大中型水域生态渔业产业有自己的品牌,但因推广力度不够,品牌保护力度不够,未能得到大众青睐。
2.4 生态渔业养殖鱼苗种类投放不合理
目前,有些大中型水域为了追求眼前利益,缺乏专业的技术指导,盲目超量投放鱼饵和肥料进行网箱式养殖,市场上哪种鱼卖价高就大量投放相应的鱼苗,甚至盲目引进一些凶猛性鱼种,这种行为不仅严重破坏了水生物生态环境,也严重影响了鱼种多样化养殖,造成水中营养物质无法正常转化,慢慢降低了水域养分的比例,经济效益明显下降,增加了养殖成本。
2.5 生态渔业销售模式单一
许多大中型水域渔业养殖销售模式单一,仅仅局限于对水产品的销售,对生态渔业潜在的赚钱项目没有完全开发。
2.6 生态渔业捕捞技术落后,跟不上市场变化
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导致渔业产品价格变动快,而传统企业和养殖户主要是根据季节性进行渔业捕捞,大部分都是农民自己进行捕捞,缺乏专业的捕鱼队伍,捕捞技术传统低效。往往不能根据市场价格变动进行合理捕捞,只是注重产量问题,忽视对市场价格和捕捞时机的把握,导致增产不增收问题频频出现。
3 解决策略
3.1 转变生产方式,种植藻类水生植物,改善水源污染情况
传统的渔业养殖技术多为集中养殖,大量的外界物质加入水中不但破坏了水质,也严重影响了养殖水域的生态环境。相关生态渔业养殖经营者应根据当地水域生态学原理,测量养殖水域的实际容量,根据水域实际容量确定投放鱼苗比例密度和有机肥料的使用量,保证在科学合理养殖方法下,做到鱼与水和谐发展。除此之外,通过对大中型水域投放种植藻类植物,来改善因生产方式不当导致水源污染的情况。研究表明,藻类植物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和净化作用,通过在水中种植藻类植物,来减少水中残余化肥量和代谢物,进而改善水源污染,提高水源质量。同时,藻类植物还具有改善水中微生物循环的作用,可将生物排泄的废弃物进行高效能生物转化,转废为宝,形成天然的养殖肥料。
3.2 完善大中型水面生态渔业管理体制
大中型水面生态渔业管理部门应高度重视管理队伍的建设,不断完善管理体制,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进行监督管理,将管理和服务统筹发展。同时,通过完善生态渔业相关人员的薪酬体系,多增添奖励福利留住技术型人才,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和专业指导能力,打造出一支稳定且办事效率高的管理队伍[4]。除此之外,还应建立和完善健全的执法管理体系,严格按照国家环境卫生保护法律法规进行严格执法,维护好生态渔业发展的大环境。
3.3 提高生态渔业品牌知名度
为了进一步提高大中型生态渔业品牌知名度,应从多种形式和渠道进行品牌宣传。地方管理部门应加强对相关养殖人员进行商标和品牌知识的培训力度,加大品牌的宣传力度,扩大品牌市场知名度,同时也要致力于提高养殖企业和大户对品牌创立的意识和能力。根据市场消费者需求,将本土鱼类与特优品种相结合,创设具有当地特色的渔业品牌。严格按照国家要求进行水产品质量检验,加强生态渔业病防体系建设,保护好现有品牌,不断提升品牌质量,通过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ISO)认证,加强原产地品牌保护[5]。在品牌宣传推广方面,可以实行企业与企业之间强强联合,建立地方生态渔业协会,组建利益共同体,提高品牌市场竞争力。通过融媒体平台如短视频、直播等方式对生态养殖环境进行实况直播,让更多的消费者能够直接快速了解品牌背景,增加消费者信任度,获得更多消费群体的青睐。 3.4 合理科学投放鱼苗
在注重环境保护和正常供水质量的前提下,调整中大型水面生态渔业的放养结构和养殖模式,充分利用自然环境馈赠的空间资源和养分资源,适度开展集中化养殖。在养殖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整个水域容量和对环境的承载能力,满足产量需求的同时不能对水域造成水质污染和生态环境破坏。放养鱼苗时,要多元化进行品种投放,鱼苗种类比例按照科学养殖方法进行匹配,保障优质鱼产品的生产量和生产效益。
3.5 开发生态渔业潜在发展项目,实现销售模式多元化
在大中型水面生态渔业发展中,开发生态渔业潜在赚钱项目,创造绿色经营生产链。例如,让更多的市民以垂钓休闲娱乐等方式进行体验式消费,不仅拓展了生态渔业水产品销售渠道,同时也促进了当地生态旅游经济的发展,为创建更好的生态渔业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3.6 加大科技力度投入,提高捕捞技术,顺应市场变动
在发展大中型水面生态渔业过程中,相关部门应借助科技力量提高企业和养殖户的捕捞技术,提高捕捞效率,完善相应的捕捞设施。同时,在发展生态渔业过程中,应把握水产品市场变化趋势。通过对上一季度市场价格动态分析,结合人们消费习惯的变化,合理适度进行捕捞,把握市场价格最佳时机进行交易。
4 结语
为了进一步解决我国大中型生态渔业发展问题,养殖业和生态环境部门应将工作重点放在修复和保护水域生态环境,加强地方水域生态管理。改变传统的生产结构和生产方式,提供新技术来帮助养殖户更加科学绿色养殖,进而推动我国大中型水面生态渔业健康绿色发展。
参考文献:
[1] 苏云和.大中型水面生态渔业发展措施[J].黑龙江水产,2020,39(6):5-7.
[2] 石梦龙.大中型水面生态渔业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J].江西水产科技,2020(5):6-7.
[3] 胡传林,黄道明,吴生桂,等.我国大中型水庫渔业发展与多功能协调研究[J].水利渔业,2005(5):1-4.
[4] 王进,张澜澜,马秀刚,等.关于大中型生态水面渔业生产的研究[J].农业经济与管理,2011(3):89-96.
[5] 李镇江.生态渔业的发展现状及前景[J].渔业经济研究,1990(6):1-5.
(责任编辑:赵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