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信息化技术的发展给各行各业都带来了冲击,也带来了变化。本文从电力计量中信息化技术应用途径及电力计量中信息化技术应用效果来说明信息化技术在电力计量中的应用。
关键词: 电力计量;信息化技术;运用
【中图分类号】 TN108.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236-1879(2018)08-0048-02
我国是用电大国,全国目前超过15亿的人口每户每天用一度电,那也将近十亿度电,更何况每户家庭每天的用电量不止一度电,在用电高峰期甚至远超这一数据,这对我国电力数据计量带来了沉重的压力。如今信息时代到来,信息技术的发展各行各业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信息技术为电力计量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渠道,以下便来探讨信息技术在电力计量中的应用。
一、电力计量中信息化技术应用途径
(一)在日常监测中的运用。
我国电力计量信息化水平虽然与世界平均水平是只高不低,但是相对于其他发达国家,我国的水平则显得不够到位,提升电力计量信息化水平就必须扩宽信息化技术在电力计量中的应用途径,首先信息化技术可以应用于日常性的常规检测当中:建立相关计量监测系统,将各种用电情形进行分类,再而进行相关监管。普通家庭用户的用电量相对较低,但是由于多处于人口众多的聚居型地带,所存在的安全隐患一旦爆发,所导致的事故不容小觑,因此利用信息化技术监测普通家庭用户的用电数据,和之前數据进行比对,再而查找出相应变化的原因并及时作出调整,避免安全事故。对于大型工厂,用电量和正在运转的机器数量相关,对此可用信息化技术对其用电量进行监测,若用电量超出相应阈值,则可能是设备运转不良,此时计量系统应该及时作出反馈,发出预警,提醒相关人员及时查找出原因。第三类则可分为高校用电,高校可以在教学区和实验区以及公寓区建立相关计量监测系统,教学区主要查看相关仪器设备的运行,避免异常情形引发的危险;实验区由于不同的设备使用条件与使用环境,相关保养要求都存在不同,实验区计量系统主要监测各个实验室仪器用电情况,若发生异常及时报警,避免设备损坏。在公寓区则是主要监测异常大功率电器的出现,及时向相关部门发出预警,督促相关人员及时处理预警信息。建立相关计量系统时,原始数据的输入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相关设备的参数可以采用批量上传的方法,这也要求相关设备的使用尽量标准化,减少工作量。在电能表的质检方面也可以运用到信息化技术,对相关原始数据保存、校对等均可应用信息化技术。
(二)在信息综合处理中的应用。
信息化技术除却在日常监测项目中的应用外,在对信息综合处理上也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电力计量中的信息综合处理主要包含工作计划及工作目标的制定、相关设备轮换时间的确定以及用电数据的统计[1]。首先在制定工作计划于工作目标时应用信息化技术,建立相关办公系统或软件,让负责人与下属之间的沟通可以更加直接而不发生泄密的情况,在制定工作计划与工作目标前,可以提前在相关平台上发布公告,让每一个电力计量员工都参与进这一讨论中,最后由负责人综合相关意见制定出合情合理,有挑战但是又不是太难完成的任务与日度、月度乃至年度计划,充分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同时办公系统的存在在对员工进行考勤时提供方便,用详实的数据核定员工的绩效工资。其次则是相关设备轮换时间的确定。一件设备经过长时间运行,其中的关键部件一定会发生磨损与老化,影响整体设备的可靠性,尤其是某些专门用于精密性数据测量的精密性仪器。运用信息化技术,对相关设备的平常运行数据做出详实的统计,再而参照理论数据与经验数据,对产品的使用寿命做出相应的预估,再加入相关仪器的监测数据与周期,最终由系统分析最为可靠的答案。同时也可将这一答案上传至电力计量监测系统,在相关时刻降低系统预警阈值,及时规避风险。第三个则是常规用电数据统计与分析,在这里则可以完成利用信息化技术进行统计分析,信息化技术可以按照要求分区、分时、分季度、分地区统计,并且自动与同期往年数据或上期数据做出对比,提醒相关人员做好相应调整,避免出错。另外可以建立相关数据传输系统,将数据直接由用户直接传输至终端进行处理,加快工作进度。
(三)在设备管理中的应用。
信息化技术也可运用于设备管理当中。电力计量数据的可靠性[2]直接依托于电力计量设备的可靠性,若计量设备精确度不够或突然失灵对计量数据均会产生巨大的影响。传统设备管理主要依托于人力,但是这样极易产生腐败,影响整体电力计量工作效率,同样随着电力计量设备的增多,传统设备管理方式已经不再适用了,因此在设备管理中可以运用信息化技术。信息化技术用于与电力计量设备管理中,首先是批量采购统一标准型号的计量设备,采购型号确认前由系统自动对市面上所有型号的计量设备做出分析对比,再而做出选择。采购完成则是批量输入原始数据与仪器参数,同时充分运用信息化技术在信息综合处理上的作用,计算出使用最佳条件,并且根据实时使用情况及时作出调整,并在适当时候作出预警,提醒相关人员做好准备。另外对于产生损伤的设备可以及时发现,并且分析产生损伤的原因,做出相关的检修计划并提醒,同时若有仪器发生损伤则可以直接报备进行更换,按照提前制定的报废流程[3]报废处理,提高工作效率。
二、电力计量中信息化技术应用效果
(一)资源利用率提升。
在电力计量中扩宽了信息化技术的应用途径,加强了信息化技术在电力计量的应用,取得的也非常明显,首先就是资源利用率的提升[4]。在传统电力计量中,在一个简单的电力数据统计上就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需要大量的人工挨家挨户上门查表记录用电数据,记录完后再交由相关人员统计计算,既费时又费力,同时这里面还存在着大量的不确定因素,在某些程度上会影响企业与用户之间的信任程度。运用信息化技术后采用新型计量设备,建少大量人员上门统计数据的情形,数据从用户终端直接上传至企业数据处理系统,由系统进行处理分析,这样也减少了数据处理人员的存在,大大提高了数据处理速度。再而则是利用高效的电力计量监测系统,对各种不同的情形做出针对性的监测,有情况时才需要人员及时做出处理,减少了相应劳力的占用,同时对设备的高效管理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减少设备的耗损,减少了设备所用资金的占比。总的来说,在电力计量中应用信息化技术后,资源利用率可以有很大提升。 (二)计量系统性能增强。
在电力计量中应用信息化技术,主要是相关系统的建立,这些系统各自独立,但同时又有一个主系统将这些子系统联系在一起。考虑到单独一个系统面临的数据量实在过于庞大,在数秒中内,系统所接收的数据就有可能超过数百G,而系统又需要在内对数据做出相关的分析处理,系统面临的压力也是极为庞大的,若受到瞬时的冲击,极易造成崩溃,进而瘫痪。因而建立子系统,子系统各自处理好自己的数据,减少了数据接收量与处理量,数据处理完后再传输至主系统进行存储或分析进行进一步处理反馈。这样减少了全局瘫痪的可能性,增强了系统的稳定性,即使某個系统出现故障,甚至是主系统出现故障,其余的系统依然可以正常工作,不会引发大面积瘫痪。同时也对服务器故障做好了准备,除却正常使用外的服务器还增设了专门应对突然的服务器故障的备用服务器,在子系统数据过于庞大的情况下,也可启动备用服务器,减小子系统数据处理压力。这样计量系统的稳定性、计量效率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三)用电水平提高。
在电力计量中应用信息化技术,除了可以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增强计量系统稳定性外,对用电水平的提高也有很大的帮助。电力计量系统建立后,并不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实时监控,再保证准确性的前提下还能保证时效性和具体性,监测效率提升不是一点半点。如若出现用电异常,立即报警,通知相关人员前往处理,处理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出现一些误会情况,这时用系统给出的详实的分析数据则可让用户更加信服,而不是单纯依靠权威,引发更加剧烈的冲突。这样既是消除了安全隐患,也提高了用户的认可度。另外借助于强大的计量系统,在对相应电力调度上也有更高的可实行性,不会出现电力过多或过少的情形。这样既增加了用户的人口度,又能提高电能的利用效率,这对用电水平也是有很大的提高。
三、结语
面对我国用电量逐年激增的情形,要扩大信息化技术在电力计量中的应用,可将信息化技术应用于日常监测中,也可运用于信息综合处理中以及设备管理中,这样才能提升资源利用率、增强计量系统性能并且提高用电水平。
参考文献
[1] 陈伟明.电力计量中信息化技术的运用[J].科技风,2018(18):183.
[2] 彭放,李亦非,程诗尧,张雅静,罗义钊.基于信息化技术的电力计量中的研究[J].电子设计工程,2017,25(22):101-105.
[3] 丁勇.电力计量中信息化技术的运用[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7(01):221-222.
[4] 田甜,田光明.新时期电能计量信息化管理与实施[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19(11):75-76.
关键词: 电力计量;信息化技术;运用
【中图分类号】 TN108.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236-1879(2018)08-0048-02
我国是用电大国,全国目前超过15亿的人口每户每天用一度电,那也将近十亿度电,更何况每户家庭每天的用电量不止一度电,在用电高峰期甚至远超这一数据,这对我国电力数据计量带来了沉重的压力。如今信息时代到来,信息技术的发展各行各业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信息技术为电力计量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渠道,以下便来探讨信息技术在电力计量中的应用。
一、电力计量中信息化技术应用途径
(一)在日常监测中的运用。
我国电力计量信息化水平虽然与世界平均水平是只高不低,但是相对于其他发达国家,我国的水平则显得不够到位,提升电力计量信息化水平就必须扩宽信息化技术在电力计量中的应用途径,首先信息化技术可以应用于日常性的常规检测当中:建立相关计量监测系统,将各种用电情形进行分类,再而进行相关监管。普通家庭用户的用电量相对较低,但是由于多处于人口众多的聚居型地带,所存在的安全隐患一旦爆发,所导致的事故不容小觑,因此利用信息化技术监测普通家庭用户的用电数据,和之前數据进行比对,再而查找出相应变化的原因并及时作出调整,避免安全事故。对于大型工厂,用电量和正在运转的机器数量相关,对此可用信息化技术对其用电量进行监测,若用电量超出相应阈值,则可能是设备运转不良,此时计量系统应该及时作出反馈,发出预警,提醒相关人员及时查找出原因。第三类则可分为高校用电,高校可以在教学区和实验区以及公寓区建立相关计量监测系统,教学区主要查看相关仪器设备的运行,避免异常情形引发的危险;实验区由于不同的设备使用条件与使用环境,相关保养要求都存在不同,实验区计量系统主要监测各个实验室仪器用电情况,若发生异常及时报警,避免设备损坏。在公寓区则是主要监测异常大功率电器的出现,及时向相关部门发出预警,督促相关人员及时处理预警信息。建立相关计量系统时,原始数据的输入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相关设备的参数可以采用批量上传的方法,这也要求相关设备的使用尽量标准化,减少工作量。在电能表的质检方面也可以运用到信息化技术,对相关原始数据保存、校对等均可应用信息化技术。
(二)在信息综合处理中的应用。
信息化技术除却在日常监测项目中的应用外,在对信息综合处理上也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电力计量中的信息综合处理主要包含工作计划及工作目标的制定、相关设备轮换时间的确定以及用电数据的统计[1]。首先在制定工作计划于工作目标时应用信息化技术,建立相关办公系统或软件,让负责人与下属之间的沟通可以更加直接而不发生泄密的情况,在制定工作计划与工作目标前,可以提前在相关平台上发布公告,让每一个电力计量员工都参与进这一讨论中,最后由负责人综合相关意见制定出合情合理,有挑战但是又不是太难完成的任务与日度、月度乃至年度计划,充分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同时办公系统的存在在对员工进行考勤时提供方便,用详实的数据核定员工的绩效工资。其次则是相关设备轮换时间的确定。一件设备经过长时间运行,其中的关键部件一定会发生磨损与老化,影响整体设备的可靠性,尤其是某些专门用于精密性数据测量的精密性仪器。运用信息化技术,对相关设备的平常运行数据做出详实的统计,再而参照理论数据与经验数据,对产品的使用寿命做出相应的预估,再加入相关仪器的监测数据与周期,最终由系统分析最为可靠的答案。同时也可将这一答案上传至电力计量监测系统,在相关时刻降低系统预警阈值,及时规避风险。第三个则是常规用电数据统计与分析,在这里则可以完成利用信息化技术进行统计分析,信息化技术可以按照要求分区、分时、分季度、分地区统计,并且自动与同期往年数据或上期数据做出对比,提醒相关人员做好相应调整,避免出错。另外可以建立相关数据传输系统,将数据直接由用户直接传输至终端进行处理,加快工作进度。
(三)在设备管理中的应用。
信息化技术也可运用于设备管理当中。电力计量数据的可靠性[2]直接依托于电力计量设备的可靠性,若计量设备精确度不够或突然失灵对计量数据均会产生巨大的影响。传统设备管理主要依托于人力,但是这样极易产生腐败,影响整体电力计量工作效率,同样随着电力计量设备的增多,传统设备管理方式已经不再适用了,因此在设备管理中可以运用信息化技术。信息化技术用于与电力计量设备管理中,首先是批量采购统一标准型号的计量设备,采购型号确认前由系统自动对市面上所有型号的计量设备做出分析对比,再而做出选择。采购完成则是批量输入原始数据与仪器参数,同时充分运用信息化技术在信息综合处理上的作用,计算出使用最佳条件,并且根据实时使用情况及时作出调整,并在适当时候作出预警,提醒相关人员做好准备。另外对于产生损伤的设备可以及时发现,并且分析产生损伤的原因,做出相关的检修计划并提醒,同时若有仪器发生损伤则可以直接报备进行更换,按照提前制定的报废流程[3]报废处理,提高工作效率。
二、电力计量中信息化技术应用效果
(一)资源利用率提升。
在电力计量中扩宽了信息化技术的应用途径,加强了信息化技术在电力计量的应用,取得的也非常明显,首先就是资源利用率的提升[4]。在传统电力计量中,在一个简单的电力数据统计上就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需要大量的人工挨家挨户上门查表记录用电数据,记录完后再交由相关人员统计计算,既费时又费力,同时这里面还存在着大量的不确定因素,在某些程度上会影响企业与用户之间的信任程度。运用信息化技术后采用新型计量设备,建少大量人员上门统计数据的情形,数据从用户终端直接上传至企业数据处理系统,由系统进行处理分析,这样也减少了数据处理人员的存在,大大提高了数据处理速度。再而则是利用高效的电力计量监测系统,对各种不同的情形做出针对性的监测,有情况时才需要人员及时做出处理,减少了相应劳力的占用,同时对设备的高效管理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减少设备的耗损,减少了设备所用资金的占比。总的来说,在电力计量中应用信息化技术后,资源利用率可以有很大提升。 (二)计量系统性能增强。
在电力计量中应用信息化技术,主要是相关系统的建立,这些系统各自独立,但同时又有一个主系统将这些子系统联系在一起。考虑到单独一个系统面临的数据量实在过于庞大,在数秒中内,系统所接收的数据就有可能超过数百G,而系统又需要在内对数据做出相关的分析处理,系统面临的压力也是极为庞大的,若受到瞬时的冲击,极易造成崩溃,进而瘫痪。因而建立子系统,子系统各自处理好自己的数据,减少了数据接收量与处理量,数据处理完后再传输至主系统进行存储或分析进行进一步处理反馈。这样减少了全局瘫痪的可能性,增强了系统的稳定性,即使某個系统出现故障,甚至是主系统出现故障,其余的系统依然可以正常工作,不会引发大面积瘫痪。同时也对服务器故障做好了准备,除却正常使用外的服务器还增设了专门应对突然的服务器故障的备用服务器,在子系统数据过于庞大的情况下,也可启动备用服务器,减小子系统数据处理压力。这样计量系统的稳定性、计量效率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三)用电水平提高。
在电力计量中应用信息化技术,除了可以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增强计量系统稳定性外,对用电水平的提高也有很大的帮助。电力计量系统建立后,并不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实时监控,再保证准确性的前提下还能保证时效性和具体性,监测效率提升不是一点半点。如若出现用电异常,立即报警,通知相关人员前往处理,处理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出现一些误会情况,这时用系统给出的详实的分析数据则可让用户更加信服,而不是单纯依靠权威,引发更加剧烈的冲突。这样既是消除了安全隐患,也提高了用户的认可度。另外借助于强大的计量系统,在对相应电力调度上也有更高的可实行性,不会出现电力过多或过少的情形。这样既增加了用户的人口度,又能提高电能的利用效率,这对用电水平也是有很大的提高。
三、结语
面对我国用电量逐年激增的情形,要扩大信息化技术在电力计量中的应用,可将信息化技术应用于日常监测中,也可运用于信息综合处理中以及设备管理中,这样才能提升资源利用率、增强计量系统性能并且提高用电水平。
参考文献
[1] 陈伟明.电力计量中信息化技术的运用[J].科技风,2018(18):183.
[2] 彭放,李亦非,程诗尧,张雅静,罗义钊.基于信息化技术的电力计量中的研究[J].电子设计工程,2017,25(22):101-105.
[3] 丁勇.电力计量中信息化技术的运用[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7(01):221-222.
[4] 田甜,田光明.新时期电能计量信息化管理与实施[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19(11):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