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阿拉丁飞毯潜入巴格达

来源 :现代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ruebu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想进入伊拉克,对于很多向往中东之行的人来说简直就是天方夜谭,因为人们大多不知道如何获得准入证。在我的认知里,伊拉克就是一个一直在打仗的国家,北部的ISIS(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势力也非常猖狂,首都巴格达更不知道是怎样的情况。为了能够走进巴格达,我多次请求使领馆的帮助,得到的答复都是“NO”。因为伊拉克不是一个旅游国家,想去那里旅游确实存在危险。据说当地的华人工程师都签了“生死契约”,也就是说在伊拉克工作必须在规定的厂房上班,乘坐规定的汽车,汽车上都专门配备安保人员。那些工程师虽然来了伊拉克,可从来都没有离开过岗位。
  这绝不是我想要的。经过漫长的交涉和半年的努力,终于等来了一张纸。我当时就想怎么是一张纸,签证去哪儿了?原来去伊拉克不是仅靠签证,而是需要一张邀请函,只有收到邀请才能进入伊拉克。
  我的飞机是从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大半夜起飞的。算一下时间,到达巴格达刚好在清晨,这样一天都不会耽误。在上飞机前,我拿着飞机票非常紧张。看着那些坐在候机大厅的人,要么包着头巾完全看不清脸,要么就是一些穿黑衣服的中老年人。完全看不到时尚青年,我能不紧张吗?登机前,乘务人员仔细检查了我的机票,最关键的是非常严格地问我是否有邀请函。我心想,敢来伊拉克哪敢不办齐证件啊,这也是全世界很少的在登机时既检票又看邀请函的国家。飞机接近伊拉克巴格达国际机场的上空时,我的心忐忑地跳跃着。这座建成于1979年的机场原名萨达姆国际机场,是以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侯赛因的名字命名的。后来改名巴格达国际机场,堪称全球最危险的场所之一。机场高高的围墙外边的草丛内,很可能就隐藏着使用便携式对空导弹的武装人员。从外观看,这座机场非常老旧,周边是黄土和沙丘。
  这里戒备森严,为了安全,安保人员会非常严格地检查每一个人。他们核对后发现确实有我的名字,此刻我心里的石头也落了地。
  离开机场花5万第纳尔(相当于人民币260元)就可以打车到市区,但是我觉得很贵,因为不打表任司机摆布很不好受。机场的高墙耸立在路边,这
  里既是机场的外围,也是警戒线,有重兵把守,你不能多看一眼,也不能过多举起相机拍摄,不然换来的就是士兵用枪对着你。一路上每一个路段都会有一道检查,每次既要检查护照,还要查包,似乎谁都不值得相信。每次搜查都让人提心吊胆,要真正出机场至少需要通过7道关卡。但是没想到的是,这种烦琐的检查伴随了我在伊拉克的全部行程。
  当汽车驶过底格里斯河时,我的心里才多了一丝平静。这片宁静的水域被高墙、铁丝网和栅栏阻隔,只有它自己知道这些年到底经历了什么。这条河流告诉我,我终于到了伊拉克。
  穿越那些被摧毁的围墙和满是铁丝网的公路,我一步步接近了伊拉克的首都巴格达。在公元前18世纪《汉谟拉比法典》里就提到了巴格达,巴格达可是伊斯兰世界的历史文化名城,意为“神的赠赐”。几十年前的巴格达,人们生活富裕,而那个时候迪拜还是一片沙漠。
  为什么我要用“乘阿拉丁飞毯潜入巴格达”这个标题?因为我从小就看过改编于古代阿拉伯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的迪士尼动画片《阿拉丁》。阿拉丁带着茉莉公主,乘坐飞毯环游整个巴格达上空,成为全世界最浪漫的童话故事。我的梦想就是乘阿拉丁飞毯飞进巴格达,我居然现在就这样来了。
  2003年3月20日凌晨2点30分,两架美军F-117隐形战斗机起飞升空;凌晨5点35分,战斗机在巴格达上空投下了两枚重达一吨的MK-84炸弹,第二次海湾战争打响。巴格达的市民从此与富裕的生活渐行渐远。
  入住巴格达酒店很有意思,能在这里住酒店的一定是有钱人。伊拉克并没有发达国家的便宜客栈,市中心是清一色的高档酒店。这些酒店大多是在20世纪50年代伊拉克繁荣时期修建的,其中努瓦区聚集了多家著名的五星级酒店。巴勒斯坦国际酒店、巴比伦酒店、巴格达酒店等是第二次海湾战争期间战地记者的大本营。这些酒店置有高墙、沙袋、岗楼,警卫层层把关,预防随时可能发生的冲突和袭击。
  我住的这家酒店非常破,樓外都是炸碎的玻璃,从墙面上看完全是20世纪中叶的建筑风格,甚至可以说,这是一座危楼。两边的楼房都因为被炸而废弃,只有这家酒店还留着。
  巴格达路口到处是军警人员,还有沙袋、岗楼,巴格达的街区也由此分隔开。像我这样的外国人,也因为特殊身份会被禁止前往一些特殊街区。之所以被禁止主要是因为我步行,要是坐在汽车里可能在城市里会好一些,不会被查。由于常年战乱,巴格达市民很少与外国人打交道,但是最让他们稀罕的要数东亚面孔。东亚人十几年来很少前往伊拉克,偶遇东亚面孔很难。在巴格达的一个修车铺,工人正在给一辆车喷水,他们很热情。院子里坐着的几个不戴头巾的女人吸引了我,我小心翼翼地走近她们。这些女人看起来和大街上的保守女子完全不同,说话声音和动作幅度非常大,一点也没有普通伊拉克妇女的样子。这也是我第一次接触到伊拉克的女性,我感觉她们完全不排斥外人。不了解的人可能不知道我的苦衷,以前去阿富汗或者巴基斯坦,那里的女人大多把脸蒙在盖头里,拍照片就算拍了一位哈扎拉现代女子都不行。不但被拍照的女子不愿意,旁边的男人们也插手,吵吵嚷嚷着非要我交出内存卡,并且要送我去见安保人员。这次在巴格达街头见到的女人则完全没有这些忌讳,她们敢于主动和我这样的外来男性打招呼。这也是我在阿拉伯国家第一次看到有时尚发型的女性。她们告诉我,她们是基督徒。2016年1月,坐落于该国北部城市摩苏尔一座山丘上的有着1400年历史的圣伊利亚修道院被极端分子摧毁。在这一区域的小教堂,也成了袭击目标。我尝试接近这个小教堂,可士兵马上凑上来。为了不惹麻烦,我只能选择远离。
  其实巴格达曾经是雕塑之都,这个国家非常喜欢塑造各种反映人民生活、政治斗争甚至抽象思维的雕像。市区有根据《一千零一夜》中阿拉丁神灯而塑造的喷泉,还有根据当地给水传说塑造的给水女子雕像,也有解放广场上通过抽象手法反映人们意识形态的雕像。在当年更是有很多萨达姆的雕像,不过现在萨达姆雕像都被一一拆除了。尽管巴格达有很多的雕像被拆除,但双刀纪念碑依然还保存着。   当我赶往双刀纪念碑时,在墙外很远处就看到了这个雕塑。但我来的时间也不是很巧,我持有特殊通行证,本可以进入绿区,但是在12小时前,绿区遭到一枚迫击炮的袭击,所以我不能直接进入。门口的卫兵拿着枪向我走来,和我解释了很多很多,但我还是觉得我应该进去。就在这时从绿区里开出一辆车,车上坐着一位官员,他询问我的情况,并且告诉我,绿区现在十分危险,要远离美国大使馆,因为很多袭击都是针对美国大使馆的。虽然在绿区内有很多大使馆,但是中国大使馆却不在其中。
  其实还有一个题外故事和萨达姆被抓获有关。当年双剑凯旋门建好后,萨达姆把自己的指纹印在了上面。若干年后,美国抓获萨达姆的时候由于无法辨认是真的萨达姆还是替身,结果就把当年他印在雕像上的指纹取下来作对比,最终确认萨达姆的真身。这只能说是萨达姆百密一疏。
  从外面看这个绿区简直是一座堡垒,围墙筑有5米高,还摆出了一个个迷宫的样子,无论车辆还是行人都不能一下子闯进去。不仅这里如此,整个大街上都一样。走在巴格达街头,到处是装甲车和岗楼,总是遭遇盘问,让人反感和紧张,我就遇到了这样的麻烦。
  这一天我走在巴格达市中心的街区,总感觉似乎有很多双眼睛在盯着我。不难看出这些街区曾经是非常繁华的,因为每一家门店都是用非常传统的铁艺做成的门框。走在毫无安全感的街道上,我听到有人在叫我,定睛一看,原来是一名军人。这名军人站在高高的装甲车上,手上拿着机关枪,似乎随时要向过路人扫射。他叫我过去,盘问我,我本来不想答应,打马虎眼走了算了。但是我又一想,听说周边布满了狙击手,如果狙击手碰到不配合的我给我一枪怎么办,我只好乖乖地和他们沟通。盘查完本来要走了,没想到这名军人强行把我带到了一间小黑屋里。这间小黑屋就是一个铁皮房子,就如同盖楼房时民工的临时住处。一名军人睡在地上,盖着散发乡土气息的毛毯,屋里要多脏有多脏,可见他们也没时间收拾。这景象是不是能看出这个国家对军人的管理到底怎样呢?
  进来后我本以为可能会再次盘查,没想到他们请求我给他们拍照,因为他们看到我拿着专业相机,觉得我一定能拍出比较专业的照片。我一听这好啊,压抑紧张的心一下子就平静了下来,他们左拥右抱的摆姿势,我拍了很多照片,他們看到我拍的照片也非常高兴。不过需要把照片导出来,但他们的手机都很落后。在得知拿不到自己的相片后,他们默默地让我离开这里。我和他们挥手告别时内心也涌上了一丝伤感。
  巴格达集市上卖的东西可真杂,有卖手工酸奶和酒的,也有卖手机充电线和家电的,还有卖邮票和世界各地钱币的,让我没想到的是这里居然还有卖枪的。这些枪当然不是最厉害的那种,老板说可以让我端起枪看看,当我真的拿起枪,准备瞄准的时候,老板还是紧张地站了起来,他让我低调一些。我一向也确信,虽然这个地方不禁枪,但是也不是谁都愿意看到一个陌生人拿着枪乱瞄准的。
  这个市场让人感触最深的是当地人依然在推着小车卖东西。这种小车是一种类似于工地拉砖用的车,车和地面平行。车上面堆满了各种衣服,这些衣服一眼就能判断是二手货,花里胡哨的。老板们围了过来,问我需要什么,我实在不需要这些旧衣服啊,但是旁边一位小伙儿真的在挑选这些衣服。这位小伙儿相貌英俊,满脸络腮胡子还有浓密的头发。我问他的名字,他说叫“侯赛因”,侯赛因是伊斯兰教什叶派第三代伊玛目的名字,所以起这个名字的人实际上都是希望有一个不俗的未来。小伙儿虽然相貌出众,却没有像样的衣服穿。巴格达大街上虽然有很多店铺,却没有时髦的服装店,这些推车上的衣服是他们唯一的希望。看着侯赛因把一件夹克衫披在身上,左右扭动试穿这些衣服,能感觉到他们有一颗非常追求时尚的心,就是没有地方发挥,没有地方去消费。侯赛因告诉我,由于国家要在库尔德地方驻兵,他也将被派往前线。他可能会牺牲在战场上。这一点还真不是夸大其词,两伊战争时期,伊拉克伤亡和被俘48万人,国家经济倒退30年,伊朗、伊拉克两国的青壮男子也死伤惨重。准确地说,在这里当兵,很多时候就是去送死。侯赛因告诉我他就要赶赴战场,这一去不知道是死是活。看着他过早地被命运审判,我一下子伤感了起来。一个年轻的生命就要为这样一场不值得的战争去送死,相比起来我们国家的年轻人真是幸福啊。这时候侯赛因向我告别,留给了我一个遗憾的背影。这个背影让我浮想联翩,难道他真的会牺牲吗?环看四周,满是手持AK-47的士兵在风中站立着……
  (摘自地图出版社《冒险雷探长2:遗失秘境》)
其他文献
列宁(1870—1924),原名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著名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理论家、思想家。是苏维埃俄国(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和苏联的主要缔造者、布尔什维克党的创始人、十月革命的主要领导人、苏联人民委员会主席(即苏联总理)。  列宁的父亲伊里亚·尼古拉耶维奇·乌里扬诺夫受过高等教育,知识广博,思想开明,一生从事教育事业。他当过中学教员,深受学生的爱戴,后来担任
期刊
羊献容(?—322),泰山郡南城县(今山东省新泰市)人,先后为晋惠帝司马衷和前赵刘曜的皇后。羊献容在西晋末年八王之乱时期,几经废立,晋怀帝司马炽即位后,尊奉她为惠帝皇后,居于弘训宫。永嘉之乱,前赵军队攻陷洛阳,羊献容被俘,被将领刘曜强纳为妾,刘曜称帝后,立羊献容为皇后,深受宠爱,先后生下三子。  311年,内外疲敝的西晋王朝再也守不住首都洛阳。前赵刘曜大军在洛阳城烧杀抢掠的时候,刘曜自己也没闲着,
期刊
最近和一个做基金的朋友闲聊,他谈到这世界上有两种人是注定了贫穷,并且很难实现财务自由的。  第一种人是:明明有赚钱的能力,却不愿意付出,只想着不劳而获;  第二种人是:明明有赚钱的能力,却不好意思谈钱。结果就是虽然工作口碑很好,但就是不能带来效益。  不得不说,我很认可这个朋友的观点。  在这个年代,越是等价交换的关系,反而越长久。谈钱,其实是在谈一种合理有序的人际关系。没有了钱这个规则的保护,人
期刊
历史上有许多小說都把“书”当作故事里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部分。有一类小说特地让小说人物展示他们所读过的书,让我们看到是什么样的知识和思想构筑了他们的心灵图景,比如包法利夫人、安娜·卡列尼娜都很喜欢读书,比如索尔·贝娄的小说人物经常旁征博引,在各种哲学和文学经典中自由出入;还有一类小说则把写书当作小说的一部分;另外还有一种小说,纯粹把“书”当作一个最重要的主题来书写,比如博胡米尔·赫拉巴尔的《过于喧嚣的
期刊
米开朗基罗·梅里西·达·卡拉瓦乔(1571—1610),意大利巴洛克时期绘画大师,西方艺术史上最重要的艺术家之一。他一生狂放不羁,长期处于流浪作画的状态。卡拉瓦乔擅于从平凡中发掘神性的光芒,他的作品充满复杂的明暗对比,人物个性鲜明,拥有引人入胜的戏剧感和舞台感。他强烈反叛、超越时代的创作主题同样对后世的艺术家产生了深刻影响。  对于一些绘画大师来说,除了高超的技术之外,观察事物的独特方法也是为作品
期刊
昨天在波士顿的大街上,我看到一个年轻人滑着滑板撞了一个小孩儿。滑板冲入人行道,朝着一个小女孩全速直撞过去。我当时就在现场,在一个不太近也不太远的位置上看到了发生的一切。一切发生得悄然无声。一切发生在死寂之中。吓坏了的孩子试图躲避冲撞,她的哭声,她的妈妈在那一刻的尖叫声,都被灰色羊毛般昏暗的11月天空吸收掉了。孩子的身体毫不费力地腾空而起,缓慢运动,宛如在梦中飘浮,然后跌落,撞到人行道上,两次。就像
期刊
童话故事里有吃人狂魔。现代社会里,巨型吃货依然存在。吃人狂魔最喜欢吃小朋友们的小鲜肉,而巨型吃货最爱在各项竞吃大赛里对着电视台的摄像机,一口接一口地吞下十几个汉堡、十几个热狗,外加十几块比萨,再来好多根芦笋,好多好多坨黄油和牡蛎(当然是去了壳的哦)。我们把这些人叫作“竞赛型吃货”,他们都聚集在“大胃王、馋嘴猫以及好吃鬼国际联合会”的旗下。“大胃王、馋嘴猫以及好吃鬼国际联合会”每年会举办很多场比赛,
期刊
正如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幸存者《活出生命的意义》的作者维克多·弗兰克尔所言:“一個人身上的任何东西都可以被拿走,但最后只有一样东西是拿不走的,那就是人的自由——在面对特定环境时选择自己态度和自己所走的路的能力。”  我有一个同事,他分享了他的教授的故事。每天,这个矮小而又有点圆胖的人会走进大学校园,手里拿着咖啡,好心情自然洋溢在脸上。他会热情地和学生打招呼,经常停下来和他们谈论他们的一天,他是校园里最
期刊
每天早上6点,教练张博带领的辽宁省皮划艇激流回旋队都要准时出早操,他们所在的国家皮划艇激流回旋训练基地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宜阳县,身边奔涌的洛河,作为黄河的重要支流滚滚向东。8月18日清晨,正在出早操的队员听见消防警报刺破河水的咆哮。  一名晨泳者在洛河宜阳县城段二级橡胶坝内游泳时,洛河水势突然暴涨,该晨泳者被困于橡胶坝的水泥墩上。宜阳县消防救援大队接到救援报警后,20余名队员迅速赶到现场,立即组织7
期刊
凯利·约翰逊(1910—1990),是20世纪美国最负盛名、成就非常高的一位航空工程师、飞机设计师及制造师。他是美国军工巨头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灵魂人物,也是“臭鼬工厂”的创始人。在约翰逊研制的飞机中,最为人知的是洛克希德U-2侦察机和SR-71“黑鸟”。约翰逊一生共设计了四十多种飞机。  年轻漂亮的出纳员  洛克希德公司的出纳员是一位身材高挑、年轻漂亮的女士。我第一次看见她时,她正在弄账本。后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