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十多年前我开始涉足影视创作这个领域开始,就免不了帮亲戚朋友充任婚庆摄像师的角色。清早起来扛一台VHS制式的摄像机跟在新郎官的屁股后头,尾随一群西服革履的伴郎敲开新娘家的房门,跑前跑后地照应花枝招展的新娘及其盛装的闺蜜与娘家人,然后在婚礼现场永不停机地拍摄新人的笑脸和婚宴的盛况,瞄着满桌酒肉却几乎没有下筷子的机会。
随着年龄痴长,同辈婚配殆尽,我这个业余婚庆摄像师也逐渐歇业。当然更主要的原因恐怕还是越来越多的婚庆公司垄断了这门业务,职业婚庆影像工作者不但训练有素,服务热情周到,收费也算亲民,特别是DV影像器材近年来突飞猛进的发展,婚礼录像的成片也越发精致,有些甚至比电视台制作的专题片还要炫人眼目。
婚庆摄像的前世
虽然不再活跃在婚庆摄像的第一线,但从民俗学的角度观察这种特殊的影像创作,倒也别有一番滋味。古往今来,婚礼都是人生的大事,需要特别的操办和纪念。中国古人将“洞房花烛夜”与“金榜题名时”并称,一门好亲事自然是整个宗族的荣耀,甚至被称作“小登科”。农耕文明时代,虽说没有高科技的玩意儿凑趣,但用红艳艳的剪纸装饰洞房的门窗,用轿子迎回凤冠霞帔的新娘子,再邀来戏班子连唱三四天的大戏,也算是乡邻之间的一桩盛事。虽说民风有异,欧美社会也乐意让成婚的新人沾染些上帝的恩宠,以示婚约的神圣意义。直到今天,西方主持婚礼的还多是教堂的神父。西方人更有为新婚夫妇画像的传统,热闹的婚宴也是文艺复兴以来油画界最为传统的题材,依稀算是后世婚庆照相与录影的前身。
既然婚礼超越了日常的生活体验,成为大多数人一生中最为荣耀的黄金时刻,于是以种种方式强化婚礼的隆重气氛,自然成了一桩有利可图的生意。早期的婚庆公司只凭婚礼主持人的一张巧嘴,口绽莲花地把拜天地的一套欢喜流程引领下来,引导来宾入席就餐辄止。虽然主持人与一众亲友将气氛挑得火热,却是宴毕即散场,没能给新人留下些日后的念想。
图片摄影界几乎在同一时期打进了婚庆领域,除了影楼机构竞相推出一套套花团锦簇、中西交错的婚纱摄影套餐之外,专职的婚礼摄影师也将照相机的长枪短炮伸进婚礼现场。婚宴之后,完成任务的摄影师将几枚胶卷或一张存满数码图片的CD交给主人,抑或洗印、精放一套婚礼相册,也算是替新婚燕尔的年轻夫妇留存一段美好的回忆。
婚庆摄像的今生
婚庆摄像师在婚庆产业中出现既晚,地位又有些特殊,这和中国影像产业的特殊国情有关。从建国以来到90年代初,肩扛摄像机的人大都是器宇轩昂的电视媒体从业者,他们所服务的对象也绝非普通的平民百姓,而是地位显赫的各级官员或社会名流。从某种意义上说,有摄像师出现的场合象征着高级别、上档次的活动规格,他们及其肩膀上的大型摄像机本身便是值得炫耀的符号之一(可做设计强化处理)。
正是基于这一价值判断上的前提,至少在十几年前,能够在婚礼上请来摄像师的家庭都算是家世非凡的大户(正如近年来谁家能请到CCTV的名嘴主持婚礼,便貌似高人一等)。也正是从那时起,视觉上近似电视台广播级摄像机的中、低端设备——如早期VHS系统的松下M9000,以及后来的索尼HD1000等品质尚可但体量较大的摄像机,便成了婚庆摄像师们的标准装备,一些机型娇小却品质更优的摄录器材反倒不登婚礼录像的大喜之堂。
婚庆摄像的DV性
随着DV摄像机在新世纪以来的迅速普及,聘请摄像师拍摄婚礼全过程已经成为婚庆公司的主流业务,不但在婚宴现场不可或缺,很多主顾还专门租一辆掀开后盖的越野车,让摄像师蹲在车后厢里跟拍一路上的迎亲阵仗,也算奢华婚礼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随着婚庆摄像逐渐成为大众消费的新宠,对创作品质的要求便日渐严格了。我昔日给朋友帮忙的时候,掏出摄像机里的磁带递给小两口就算大功告成了,但若是今天,这只能算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后期的配音、配乐、剪辑和包装逐渐成了一部婚礼录像的主要看点。
由于DV非线性编辑系统渐入寻常百姓家,用一套性能尚可的PC,便能够把拍摄到的素材进行加工与剪辑,再套用些喜气洋洋的包装模板、音乐和放诸四海而皆准的画外音,最后刻成DVD,就足以让大多数客户心满意足。也正是基于日渐简化和廉价的影像编辑工序,越来越多的DV爱好者走上婚庆摄像的道路,开始了他们用影像谋生的职业生涯。
婚庆摄像回归大众
婚庆影像的蓬勃发展自然是步入婚姻殿堂者的又一福音,当他们银婚、金婚乃至钻石婚的时候,多年以前的那场婚礼还能透过存世的影像,唤起他们青春的记忆。甚至这些昔时的家庭录像档案,更能作为历史、民俗资料,供后世学人研究之用。婚庆影像的繁荣也是影像民间化的重要表征,曾经作为特权象征的影像活动如今已经落入寻常百姓家,即便不找婚庆公司操刀,男女双方的亲友总会有人手持迷你DV,在婚礼现场记录盛况。大众影像的价值回归,也是中国社会向前发展、公民文化不断发育的具体表现。
随着国民收入的进一步提高,婚庆录像的服务范围自然不仅仅局限于婚礼现场,势必延展向更为深广的生活领域。无论是以新人为主角的MV、纪录片,还是双方共同创意的情景剧,都将为新婚夫妇的浪漫情怀找到影像的归宿。从某种意义上说,今日的婚庆录像只是金山一角,甚至当中国所有的影视从业人员都能从婚庆录像的同仁们那里学到尊重客户、体味人性,而不是“艺术至上”地以自我为中心,或许中国的影像工业才能获得长足的发展。
随着年龄痴长,同辈婚配殆尽,我这个业余婚庆摄像师也逐渐歇业。当然更主要的原因恐怕还是越来越多的婚庆公司垄断了这门业务,职业婚庆影像工作者不但训练有素,服务热情周到,收费也算亲民,特别是DV影像器材近年来突飞猛进的发展,婚礼录像的成片也越发精致,有些甚至比电视台制作的专题片还要炫人眼目。
婚庆摄像的前世
虽然不再活跃在婚庆摄像的第一线,但从民俗学的角度观察这种特殊的影像创作,倒也别有一番滋味。古往今来,婚礼都是人生的大事,需要特别的操办和纪念。中国古人将“洞房花烛夜”与“金榜题名时”并称,一门好亲事自然是整个宗族的荣耀,甚至被称作“小登科”。农耕文明时代,虽说没有高科技的玩意儿凑趣,但用红艳艳的剪纸装饰洞房的门窗,用轿子迎回凤冠霞帔的新娘子,再邀来戏班子连唱三四天的大戏,也算是乡邻之间的一桩盛事。虽说民风有异,欧美社会也乐意让成婚的新人沾染些上帝的恩宠,以示婚约的神圣意义。直到今天,西方主持婚礼的还多是教堂的神父。西方人更有为新婚夫妇画像的传统,热闹的婚宴也是文艺复兴以来油画界最为传统的题材,依稀算是后世婚庆照相与录影的前身。
既然婚礼超越了日常的生活体验,成为大多数人一生中最为荣耀的黄金时刻,于是以种种方式强化婚礼的隆重气氛,自然成了一桩有利可图的生意。早期的婚庆公司只凭婚礼主持人的一张巧嘴,口绽莲花地把拜天地的一套欢喜流程引领下来,引导来宾入席就餐辄止。虽然主持人与一众亲友将气氛挑得火热,却是宴毕即散场,没能给新人留下些日后的念想。
图片摄影界几乎在同一时期打进了婚庆领域,除了影楼机构竞相推出一套套花团锦簇、中西交错的婚纱摄影套餐之外,专职的婚礼摄影师也将照相机的长枪短炮伸进婚礼现场。婚宴之后,完成任务的摄影师将几枚胶卷或一张存满数码图片的CD交给主人,抑或洗印、精放一套婚礼相册,也算是替新婚燕尔的年轻夫妇留存一段美好的回忆。
婚庆摄像的今生
婚庆摄像师在婚庆产业中出现既晚,地位又有些特殊,这和中国影像产业的特殊国情有关。从建国以来到90年代初,肩扛摄像机的人大都是器宇轩昂的电视媒体从业者,他们所服务的对象也绝非普通的平民百姓,而是地位显赫的各级官员或社会名流。从某种意义上说,有摄像师出现的场合象征着高级别、上档次的活动规格,他们及其肩膀上的大型摄像机本身便是值得炫耀的符号之一(可做设计强化处理)。
正是基于这一价值判断上的前提,至少在十几年前,能够在婚礼上请来摄像师的家庭都算是家世非凡的大户(正如近年来谁家能请到CCTV的名嘴主持婚礼,便貌似高人一等)。也正是从那时起,视觉上近似电视台广播级摄像机的中、低端设备——如早期VHS系统的松下M9000,以及后来的索尼HD1000等品质尚可但体量较大的摄像机,便成了婚庆摄像师们的标准装备,一些机型娇小却品质更优的摄录器材反倒不登婚礼录像的大喜之堂。
婚庆摄像的DV性
随着DV摄像机在新世纪以来的迅速普及,聘请摄像师拍摄婚礼全过程已经成为婚庆公司的主流业务,不但在婚宴现场不可或缺,很多主顾还专门租一辆掀开后盖的越野车,让摄像师蹲在车后厢里跟拍一路上的迎亲阵仗,也算奢华婚礼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随着婚庆摄像逐渐成为大众消费的新宠,对创作品质的要求便日渐严格了。我昔日给朋友帮忙的时候,掏出摄像机里的磁带递给小两口就算大功告成了,但若是今天,这只能算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后期的配音、配乐、剪辑和包装逐渐成了一部婚礼录像的主要看点。
由于DV非线性编辑系统渐入寻常百姓家,用一套性能尚可的PC,便能够把拍摄到的素材进行加工与剪辑,再套用些喜气洋洋的包装模板、音乐和放诸四海而皆准的画外音,最后刻成DVD,就足以让大多数客户心满意足。也正是基于日渐简化和廉价的影像编辑工序,越来越多的DV爱好者走上婚庆摄像的道路,开始了他们用影像谋生的职业生涯。
婚庆摄像回归大众
婚庆影像的蓬勃发展自然是步入婚姻殿堂者的又一福音,当他们银婚、金婚乃至钻石婚的时候,多年以前的那场婚礼还能透过存世的影像,唤起他们青春的记忆。甚至这些昔时的家庭录像档案,更能作为历史、民俗资料,供后世学人研究之用。婚庆影像的繁荣也是影像民间化的重要表征,曾经作为特权象征的影像活动如今已经落入寻常百姓家,即便不找婚庆公司操刀,男女双方的亲友总会有人手持迷你DV,在婚礼现场记录盛况。大众影像的价值回归,也是中国社会向前发展、公民文化不断发育的具体表现。
随着国民收入的进一步提高,婚庆录像的服务范围自然不仅仅局限于婚礼现场,势必延展向更为深广的生活领域。无论是以新人为主角的MV、纪录片,还是双方共同创意的情景剧,都将为新婚夫妇的浪漫情怀找到影像的归宿。从某种意义上说,今日的婚庆录像只是金山一角,甚至当中国所有的影视从业人员都能从婚庆录像的同仁们那里学到尊重客户、体味人性,而不是“艺术至上”地以自我为中心,或许中国的影像工业才能获得长足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