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皮质激素和免疫球蛋白治疗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疗效分析

来源 :中华皮肤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rwud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对系统使用糖皮质激素(激素)和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治疗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TEN)的疗效进行评价。

方法

收集2006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住院的TEN患者治疗反应的资料,采用SPSS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多元线性回归,二元Logistic回归以及Cox回归分析。

结果

随年份的增加,激素最大控制用量逐渐减少(β=-0.461, P= 0.004),然而IVIG的使用率和年份无显著关系。随IVIG使用率的增加,住院时间(RR = 0.351, 95.0% CI: 0.150~ 0.825)和皮损控制时间(RR= 0.492, 95.0% CI:0.245~ 0.986)均逐渐缩短;随最大激素用量的增加,皮损控制时间逐渐缩短(RR= 0.997, 95.0% CI:0.994~ 1.000),而与住院时间无相关性。

结论

IVIG的使用对控制患者皮损,减少并发症及综合改善患者预后有优势,与激素相比,IVIG的疗效更显著、不良反应较小,可优先选择。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12例乳腺癌术后丹毒住院患者的临床特点、细菌学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宁波市三家三级甲等医院确诊的12例乳腺癌术后丹毒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8例患者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腋窝淋巴结清扫术,3例患者行乳腺癌根治术+腋窝淋巴结清扫术,1例患者行乳腺切除术,12例患者均有术后患侧的淋巴水肿。丹毒发生于乳腺癌手术治疗后1~ 18年(平均8.0年),4例患者存在复发。8例患者感染部位为手术同侧上肢
目的探讨湿疹皮炎患者血清过敏原检测常见的阳性过敏原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10家医院皮肤科就诊并进行了血清变应原特异性IgE检测且至少一项阳性的湿疹皮炎患者。结果458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男209例(45.63%),女249例(54.37%),年龄(28.13±23.11)岁。前3位常见阳性过敏原为蟑螂(180/458,占39.30%)、尘螨组合(152/458,占33.19%)、花生(1
目的比较无针注射器与普通注射器瘢痕疙瘩内注射糖皮质激素的疗效。方法瘢痕疙瘩患者60例分为无针注射器组31例,普通注射器组29例。两组均使用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进行皮损内注射,注射剂量0.2 ml/cm3,均为3周1次,连续3次。收集入组病例每次治疗前后参数数据、不良反应观察指标和每次治疗前后临床照片。采用Mann-Whitney检验、χ2检验等对两组参数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第1次和第2次注射时间
目的探讨不同接种途径建立的梅毒家兔模型的发病及免疫应答情况。方法20只家兔随机分为睾丸接种组及背部皮内接种组,每组10只。睾丸接种组家兔睾丸注射2 × 107梅毒螺旋体Nichols株。背部皮内接种组家兔背部剃毛后选取6个点进行皮内注射,6个点共注射2 × 107梅毒螺旋体Nichols株。观察两组家兔的临床症状及血清学反应情况。结果睾丸接种组接种后第8天,睾丸开始肿大变硬,13~ 16 d肿大最
目的探讨青少年FLG基因型、了解特应性疾病患病率、发展进程及其FLG基因的关系。方法上海某中学334例11~ 19岁青少年作为研究样本,进行鱼鳞病、特应性皮炎(AD)、哮喘、鼻炎等特应性疾病的临床病史及体征观察、记录。285例进行了外周血采样及FLG基因高频突变筛查。5年后,进行样本人群随访,观察并记录各特应性疾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结果5年前,334例青少年中AD19例(5.69%),寻常性鱼鳞病
期刊
期刊
目的观察登革热患者的皮疹特点,探讨登革热皮疹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对住院的登革热患者进行皮疹观察,搜集临床和实验室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127例登革热患者,出现皮疹88例(69.29%),皮疹大多在发热后5~ 7d出现,平均为(5.06±2.50) d;其中有37例(42.05%)在发热时即出现,有51例(57.95%)在体温消退后出现。有瘙痒感48例(54.55%),无瘙痒感39例(44.
期刊
目的探讨腺病毒介导IL-24基因表达载体(Ad-IL-24)对皮肤鳞状细胞癌(鳞癌)细胞COLO 16的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构建的Ad-IL-24腺病毒感染COLO 16细胞,qPCR法检测IL-24基因的表达,MTT法检测IL-24过表达对细胞生长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IL-24过表达对COLO 16细胞凋亡的影响,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在IL-24过表达后COLO 16细胞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