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言是一门大众化的艺术,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工具。我们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如果能了解学生的心理,掌握一些语言交流的策略和方法,就可以打开学生的心扉,引发学生的兴致,触动学生的情绪,调控学生的情感,引导学生个性健康的发展,从而收到某种意外的教育效果。所以,语言交流的种种策略和方法在班级管理中占有重要地位。下面,谈一谈我在教育学生过程中的几点想法。
一、调控学生的情感,将学生的情感导入健康的思维轨迹,从而达成预期的教育目的
调控情感是我常用的典型谈话艺术之一。此策略的具体表现是出其不意地赞美,甚至适时地同情或恰当时机地愤怒。
如我班有个男孩,痴迷篮球,无论天晴下雨,每天上学定然带着篮球,每个科任老师都烦他那装束,看见他就一个头两个大,说他不是学习的“苗子”。有一天,放学后,我好奇地偷偷溜到篮球场边上探查他的行动。只见他在打篮球,篮球在他手中,也在他心中。不一会儿,他猛地带球转身跃起,一个大灌篮,漂亮。我非常高兴,忍不住上前叫住了他,同时兴奋地赞扬着他的这个大灌篮技术并不亚于明星周杰伦的“大灌篮”。这个男孩受到我出其不意的赞美显得有些腼腆,也有些喜出望外,还有些惶恐不安。这个男孩本身就多疑,这之后,他开始重新审视自己:我成天只打篮球是否有些欠妥,老师只赞叹我球打得好,没赞过我学习上的表现,是否在暗暗责怪我学习上不努力。这样便使他产生沉重的心理负担,以为自己实际上打球、学习都不优秀,他想,今后自己一定要在多方面,特别是在学习上争取老师的表扬。日后,这个学生在学习上更加专心勤奋,总期待有朝一日老师能对自己学习上的表现有所赞赏。学生的巨大转变令我感觉到我调控学生的思想感情达到了预定的目标。我出其不意地夸奖他自己忽略掉的优点,即使他没有我夸奖的那么好,他也仍然会因此而欣喜起来,进而主动答应老师在学习上对他的合理要求。有了巨大转变的他,成了班上那些懒学生的学习榜样,成了他们行动的参照物。这种调控情感的教育方法收效颇大,于师于生双方都皆大欢喜。
其实,师生间的关系再怎么密切,老师也无法彻底了解学生的个性,更难以掌握学生的思维活动。我们只有通过一些适时的赞美、同情或愤怒等语言艺术的展示,来触动学生内心积极的一面,才能轻松驾驭学生的思想,激励学生自主探究科学文化知识,让学生做一个具有创新能力的合格人才。
二、运用“借力反施”的谈话艺术,让“问题学生”说服其他“问题学生”来获取教育的效力
人都有固执的一面,若想用语言说服某个顽固的学生改正缺点,需要老师高明的说话技巧。如果单凭一时冲动和一些简单的道理教育学生,不但收不到效果,学生反而会固守己见,甚至顽强抵抗。
遇到这种“顽固不化”的学生,与其这样绞尽脑汁直面说服学生改正缺点,不如运用“借力反施”的谈话艺术,让一个“问题学生”说服其他“问题学生”,这样效果更佳。这个谈话规则的前提是其他问题学生的情形和该问题学生的情形类似,由于他们的情形差不多,相互间也就容易接近。当该学生愿意接受老师教育,同时又在试图说服其他学生,就会渐渐地对对方的不良行为滋生反感,并会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深感厌恶,如此一来,便会产生悔过心理,进而痛改前非,最终达到双方共同进步的目的。
如我班也有一些问题学生,我把他们分成两人一组,搞了一个“一帮一”的活动。这个活动就是遵循“借力反施”的谈话规则,同一组的两名学生存在的思想问题是同类情形。在活动过程中,“网络游戏迷”一组最有意思,他们的学习成绩差,但却是游戏高手。游戏让他们迷途不返,怎么办?我寻了一个最佳时机找其中一名游戏玩得最好的学生谈话,先投其所好,谈他感兴趣的网络游戏话题,以便引起他对我的好感,削弱他的防备心理,然后再对其上网进行科学疏导,指导他趋利避害地使用网络。我这样来“操纵”他的心理状态,让他自愿走进我设的“陷阱”,伺机诱导他积极参与到“一帮一”活动中,主动帮助同一组的另一名学生认识网络游戏的危害,珍惜青春,努力学习。在活动进程中,我要求他把每次与另一个同学谈话的时间、地点、内容、效果一一记录下来,每周末交给我查阅、分析,以便我跟踪了解活动进展,还可因势利导地指引他作有效的谈话。据我观察,这名学生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也在不断挣扎,不断反省自己,不断调整自己的是非观、人生观。经过一段时间的痛苦煎熬,最终两人一起高高兴兴地走出网络游戏世界,一头扎进知识的海洋里,享受文化知识给他们带来的快乐。
可见,“借力反施”的谈话艺术是多么巧妙,它既可以让你从繁重的日常工作中解脱出来,借用他人的力量来实施自己的工作计划,达到教育目的,又能锻炼学生在说服他人过程中的辩证思维能力。这种教育方法的实施效果非常显著。
总之,师生之间的谈话是交流的桥梁,是思维的较量。我们班主任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品德修养,完美自身的个性,增强自身的语言实力,才能恰到好处地实施语言交流中的种种策略和方法,充分发挥语言艺术的效力,让语言艺术在班级管理中凸现其重要地位,真正做到让我们的班级管理永远立于不败之地。高效力的艺术化语言是师生搭建起相互信任、理解的桥梁的有力保证,它让师生圆了各自的梦想,为共同创建美好的未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调控学生的情感,将学生的情感导入健康的思维轨迹,从而达成预期的教育目的
调控情感是我常用的典型谈话艺术之一。此策略的具体表现是出其不意地赞美,甚至适时地同情或恰当时机地愤怒。
如我班有个男孩,痴迷篮球,无论天晴下雨,每天上学定然带着篮球,每个科任老师都烦他那装束,看见他就一个头两个大,说他不是学习的“苗子”。有一天,放学后,我好奇地偷偷溜到篮球场边上探查他的行动。只见他在打篮球,篮球在他手中,也在他心中。不一会儿,他猛地带球转身跃起,一个大灌篮,漂亮。我非常高兴,忍不住上前叫住了他,同时兴奋地赞扬着他的这个大灌篮技术并不亚于明星周杰伦的“大灌篮”。这个男孩受到我出其不意的赞美显得有些腼腆,也有些喜出望外,还有些惶恐不安。这个男孩本身就多疑,这之后,他开始重新审视自己:我成天只打篮球是否有些欠妥,老师只赞叹我球打得好,没赞过我学习上的表现,是否在暗暗责怪我学习上不努力。这样便使他产生沉重的心理负担,以为自己实际上打球、学习都不优秀,他想,今后自己一定要在多方面,特别是在学习上争取老师的表扬。日后,这个学生在学习上更加专心勤奋,总期待有朝一日老师能对自己学习上的表现有所赞赏。学生的巨大转变令我感觉到我调控学生的思想感情达到了预定的目标。我出其不意地夸奖他自己忽略掉的优点,即使他没有我夸奖的那么好,他也仍然会因此而欣喜起来,进而主动答应老师在学习上对他的合理要求。有了巨大转变的他,成了班上那些懒学生的学习榜样,成了他们行动的参照物。这种调控情感的教育方法收效颇大,于师于生双方都皆大欢喜。
其实,师生间的关系再怎么密切,老师也无法彻底了解学生的个性,更难以掌握学生的思维活动。我们只有通过一些适时的赞美、同情或愤怒等语言艺术的展示,来触动学生内心积极的一面,才能轻松驾驭学生的思想,激励学生自主探究科学文化知识,让学生做一个具有创新能力的合格人才。
二、运用“借力反施”的谈话艺术,让“问题学生”说服其他“问题学生”来获取教育的效力
人都有固执的一面,若想用语言说服某个顽固的学生改正缺点,需要老师高明的说话技巧。如果单凭一时冲动和一些简单的道理教育学生,不但收不到效果,学生反而会固守己见,甚至顽强抵抗。
遇到这种“顽固不化”的学生,与其这样绞尽脑汁直面说服学生改正缺点,不如运用“借力反施”的谈话艺术,让一个“问题学生”说服其他“问题学生”,这样效果更佳。这个谈话规则的前提是其他问题学生的情形和该问题学生的情形类似,由于他们的情形差不多,相互间也就容易接近。当该学生愿意接受老师教育,同时又在试图说服其他学生,就会渐渐地对对方的不良行为滋生反感,并会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深感厌恶,如此一来,便会产生悔过心理,进而痛改前非,最终达到双方共同进步的目的。
如我班也有一些问题学生,我把他们分成两人一组,搞了一个“一帮一”的活动。这个活动就是遵循“借力反施”的谈话规则,同一组的两名学生存在的思想问题是同类情形。在活动过程中,“网络游戏迷”一组最有意思,他们的学习成绩差,但却是游戏高手。游戏让他们迷途不返,怎么办?我寻了一个最佳时机找其中一名游戏玩得最好的学生谈话,先投其所好,谈他感兴趣的网络游戏话题,以便引起他对我的好感,削弱他的防备心理,然后再对其上网进行科学疏导,指导他趋利避害地使用网络。我这样来“操纵”他的心理状态,让他自愿走进我设的“陷阱”,伺机诱导他积极参与到“一帮一”活动中,主动帮助同一组的另一名学生认识网络游戏的危害,珍惜青春,努力学习。在活动进程中,我要求他把每次与另一个同学谈话的时间、地点、内容、效果一一记录下来,每周末交给我查阅、分析,以便我跟踪了解活动进展,还可因势利导地指引他作有效的谈话。据我观察,这名学生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也在不断挣扎,不断反省自己,不断调整自己的是非观、人生观。经过一段时间的痛苦煎熬,最终两人一起高高兴兴地走出网络游戏世界,一头扎进知识的海洋里,享受文化知识给他们带来的快乐。
可见,“借力反施”的谈话艺术是多么巧妙,它既可以让你从繁重的日常工作中解脱出来,借用他人的力量来实施自己的工作计划,达到教育目的,又能锻炼学生在说服他人过程中的辩证思维能力。这种教育方法的实施效果非常显著。
总之,师生之间的谈话是交流的桥梁,是思维的较量。我们班主任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品德修养,完美自身的个性,增强自身的语言实力,才能恰到好处地实施语言交流中的种种策略和方法,充分发挥语言艺术的效力,让语言艺术在班级管理中凸现其重要地位,真正做到让我们的班级管理永远立于不败之地。高效力的艺术化语言是师生搭建起相互信任、理解的桥梁的有力保证,它让师生圆了各自的梦想,为共同创建美好的未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