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化养殖杂色鲍致病菌副溶血弧菌的分离鉴定及其生理特性

来源 :海洋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y1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广东汕尾地区工厂化养殖的患病和死亡的杂色鲍(Haliotis diversicolor)及养殖海水中分离到3株优势菌,经回归感染试验,证实所分离的细菌为杂色鲍的致病菌。经形态、生理、生化等多项指标鉴定,该菌株为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并经ATB微生物自动鉴定系统证实鉴定结果。在中国大陆,由副溶血弧菌使杂色鲍致病并大量死亡的事件,本文属首次报道。
其他文献
骨髓来源的血管内皮前体细胞(EPCs)动员入血,能够到达肿瘤组织,并在局部分化为成熟内皮细胞(ECs),共同参与血管生成[1]。由于血管生成在肿瘤的生长、转移等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因而
血浆淀粉样蛋白P成分(SAP)属于五聚体血浆蛋白家族,具有装配成五聚体和依赖于钙离子结合配体的能力。SAP最早是在1965年从人的各种淀粉样变性病淀粉状沉淀物中被发现的。当时,人
研究了苯并(a)芘(B[a]P)、苯并(k)荧蒽(B[k]F)以及两者的混合物对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鳃丝和消化盲囊芳烃羟化酶(AHH)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多环芳烃化合物(PAHs)对栉孔扇贝鳃丝和消化
市场竞争在一定程度上是品牌竞争,品牌是市场竞争的商战利器.如今,企业竞争已经从价格竞争、质量竞争、规模竞争时代过渡到了品牌竞争时代,以品牌为核心已成为企业重组和资源
一、国有商业银行改革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风险1.国有商业银行不良信贷资产比例高,信贷资产质量差.国有商业银行在剥离近1.4万亿元不良资产后,不良贷款率下降了近10个百分点.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