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西葫芦雕刻绽放光彩

来源 :教育学·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sy8023z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莱西市位于山东半岛中部,是中国葫芦发祥地之一,葫芦雕刻技艺久负盛名。莱西出产丫丫葫芦、瓢葫芦、圆葫芦等十余种,早先民间以瓢当碗,葫芦做酒壶、酒器亦盛行多时,后来人们为葫芦描金绘彩。陆游曾说:“葫芦虽小藏天下。”
  一、莱西葫芦雕刻的技艺及象征意义
  莱西雕刻葫芦最初是消闲,是人们养蝈蝈、蛐蛐的笼子,经过多代传承,成为人们喜爱的观赏工艺品,发展成为远近闻名的葫芦文化。雕刻葫芦以丫丫葫芦为原料。丫丫葫芦亦称丫腰葫芦,淡黄色,中间较细,像连在一起的两个球体。解放前莱西民间曾出现过一米多高的大丫丫葫芦,时有“中国葫芦王”之美称。莱西丫丫葫芦的制作与装饰以彩绘为主,成品通体光亮如玉,圆润可爱。早期的彩绘葫芦内容以祈福纳祥为主,如“麒麟送子”、“天官赐福”、“麻姑献寿”等,同时如武松打虎、三打白骨精、桃园三结义、穆桂英挂帅、八仙过海等生活气息浓厚的彩绘葫芦也深受人们的青睐。
  还有一种称之为“油葫芦”的圆形葫芦,体积是丫丫葫芦的二分之一,形状不一,人们在其表面雕刻或绘画后做成了“蝈蝈葫芦”或“蛐蛐葫芦”。据考证,“蝈蝈葫芦”在莱西见到的最早实物为清朝中期所出,清末至民初,“蝈蝈”葫芦的制作达到了高峰,这个时期的作品如今时常见到,一些文人墨客在居室内悬挂“蝈蝈葫芦”,听秋虫鸣叫,给居家增添了很多情趣。
  二、莱西葫芦雕刻的价值
  1.实用价值。葫芦可为食,可入药,可做器皿,可做乐器,如笙、箫、葫芦丝等;变形葫芦更可制造成盘、碗、瓶、壶、炉、罐、盒等,用之盛用食品具有天然防病保健作用。据《农书》记载:“葫芦大者可煮作素羮,可以和肉做荤羹,可蜜煎作果,可削条作干,小者可以作盒盏,长柄者可以作喷壶,亚腰者可盛药饵,苦者可以治病。”经过加工的葫芦可用于室内装饰陈设,以葫芦为载体的民间日用品使用广泛,“葫芦形荷包”、“剪纸窗花葫芦”、“葫芦刺绣”等随处可见,至今仍有老人在烟包上挂上一个小葫芦,以示吉祥。
  2.文化价值。葫芦与“福禄”音相近,再加上葫芦是攀缘植物,爬蔓结果时绵延不断,挂满果实,十分繁茂,“蔓”与“万”谐音,成熟的葫芦心里种子多,人们联想到了“子孙万代,繁茂吉祥”。人们经常把葫芦挂在客厅中,以降鬼去煞驱邪避祟。民间传说葫芦还可除病消灾,这时候只需把葫芦挂在病人床尾即可吸取病原,还病人健康。莱西传说中有“费长房身背葫芦为民行医”、“金葫芦山银葫芦山压倒邪恶”、“葫芦娃孟姜女哭倒长城”等故事。莱西葫芦寓意深刻,与富贵、长寿、儿孙满堂紧密相连,文化内涵丰富,代表了一种精神寄托以及人们向往美好的心理。
  3.旅游经济价值。莱西葫芦雕刻从明末至今有400多年的历史,葫芦见证了社会发展的变化,也见证了自身的成长。从零星种植到千亩基地,从民间工艺发展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从单纯观赏到走向国际市场……莱西葫芦用料讲究,技艺纯熟,题材新颖,内涵丰富,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喜爱,在旅游业中,葫芦已是莱西必不可少的产品。莱西有专门的葫芦加工基地供人们观赏,走进基地,仿佛置身于葫芦的海洋,大小、形状、颜色不同的葫芦堆积如山,去皮、漂白、染色、雕刻、绘画各种工艺有条不紊地进行,八仙过海、双龙戏珠、戏剧脸谱等作品栩栩如生,让人眼花缭乱,莱西葫芦推进了旅游业乃至经济社会的发展。
  三、莱西葫芦雕刻传承面临困境
  莱西葫芦雕刻已被列入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理论研究及实践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传承、保护与开发中也遇到了种种难题。
  1.后继乏人,技艺出现断层。从事雕刻的艺人逐渐减少,而且大部分艺人年事已高,虽有精湛的技艺但是思想比较传统落后,葫芦雕刻难以做到推陈出新,心有余而力不足,难出精品之作。大量男女青年为生存外出打工,没有根基,随风飘荡;更有大部分青少年赴大城市甚至国外读书,一年难回家一次,留守在村庄的往往是老人和儿童。有些年轻人根本就没接触过传统的民间葫芦雕刻技艺,又怎能体会葫芦雕刻的魅力及它们背后的文化内涵呢?再加上外出打工、学习的压力,根本无暇顾及这些他们涉猎不到的传统艺术。市场经济环境下,人们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了经济利益的驱使,真正想钻研葫芦雕刻的年轻人少之又少。
  随着老一辈葫芦雕刻艺人的一一逝去,莱西葫芦雕刻技艺将面临着后继无人的窘境,步入濒危边缘甚至到最终的消失。林林种种的困难使莱西葫芦雕刻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
  2.生存及文化空间的转换。葫芦雕刻之所以流传至今,究其原因,是它生活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它是以一种“活态”文化存在而非陈列在博物馆中的“静态文化”。但是在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一些传统的民间艺术似乎找不到自己的容身之处了,它们逐渐丧失了生存与发展的土壤,有些精湛的技艺随着老人的逝去也消失在了人们的视野中。部分人发家致富后就会移居,带着老人去更好更大的城市中生活。生存空间和文化空间的转变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面临着双层挑战。
  参考文献
  [1]程灿谟 莱西历史文化概览[M].青岛:青岛出版社,2008。
  [2]韩玉 兰州葫芦雕刻艺术[J].大众文艺,2010,(07)。
  [3]王申 东昌府葫芦雕刻技艺与谱系传承[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9,(10)。
其他文献
《地理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求地理课程改革必须转变“学科本位”、“知识中心”的教育观念,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结合地理学科的特点,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地理问题的学习情境。地理新教材用图文并茂的资料、形象直观的图表、生动有趣的阅读材料、贴近学生生活的课堂活动,创设了充满时代气息的地理教学情境,面对这样的教材,你该如何使用?又该怎样上课?怎样发挥教师的作用?
期刊
自出台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后文简称“课标”)至今,笔者始终在“语言文字运用”这一热议话题中学习、思索。“学习语言文字运用”是实实在在的语文学科“命题”,可真正求解时,又觉其包罗万象,答案实难穷尽。因此,笔者选取冰山一角,以“课标第三学段阅读目标”作为研究起点,试图由此探寻小学阶段“阅读”与“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关系,期待自己的梳理总结能为更深入地研究“学习语言文字运用”打开一扇小窗。
期刊
语文,叶圣陶先生将它定义为语言和文学。这也是一门应用最广泛、最接近生活、内容最丰富多彩、最富有情趣的学科。那么,语文应该是学生最感兴趣的课程了。然而,太多的政治色彩、应试色彩,牵强附会的主题拔高,七零八落的分块解析,给学生灌注了太多的沉重,窒息了学生美感的唤醒和美感的体悟,使理当充满文学色彩的语文,理当充满人性之美、人情之美、最具有趣味性的语文,就成了枯燥乏味的技艺语文、知识语文,甚至畸变为应试而
期刊
小学素质教育的一项基本要求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我认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应当渗透在学校教育、各学科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并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由浅入深。目标明确又有具体细致的训练,通过长期的教育培养,才能逐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我认为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家校合作  学生学习习惯的好坏其实取决于学生所处的学习氛围和对他们的学习要求。我在每学期开学时就召开家长会
期刊
摘 要:现代社会需要的是具有立业创业能力、能出效益的人,这就要求中职学校培养的学生必须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素养,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具有熟练的操作技能,具有较强的工作业务能力。下面结合我校实际,谈谈我对学生加强实训指导、提高烹饪专业实训技能的一些尝试和探索。  关键词:烹饪实训教学 “三到位”教学思路 四步教学法  近年来,我市旅游业的繁荣兴旺带来了餐饮业的快速发展,我校烹饪专业的学生源源不断
期刊
数学从古延绵至今,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排队”是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第七册《数学广角》中的教学内容,所涉及的是统筹学中的“排队论”。“排队论”是关于随机服务系统的理论,其中的一项研究是怎样使服务对象的等候时间之和最少的问题,也是本册教材所要学习的内容。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对各种版本的教学参考书上有关“排队论”的教案产生了疑问,虽多方求索,终无法释疑。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七册115页上例3:船
期刊
自从小学开设英语课以来,小学生接触和使用英语的机会不多,在课堂上英语的教学环境也相对狭窄,对于一些对话教学,只是盲目地模仿,难免会造成语言教学与生活实践相脱离。所以我们应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切实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鼓励学生大胆运用英语进行口头对话,从而真正将素质教育落实到英语教学中。  一、 寓情感教育于语言教学中  在英语对话中,一味的模仿只会让学生觉得枯燥无味,越来越烦。在一节课中,总是
期刊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把培养学生的交流与合作能力作为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美国教育学者布莱总结道:“学生们在讨论时比听课时更集中注意力、更活跃、更深思熟虑。”库利克也认为:“学生的讨论小组在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方面比听课有更好的效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体现了时代和社会的要求。小组合作学习因其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已经逐渐成为新课
期刊
摘 要:数学教师可从以下四方面提高七年级数学教学的实效性:1.做好初中与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工作;2.重视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调查研究,教师经常反思教学;3.培养学生写“数学周记”的习惯,促进师生交流;4.运用多元智能理论,实施多样化、个性化的教学,真正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七年级数学 教学实效性 探索  一、做好初中与小学的衔接工作,以“慢”促“优”  学生由小学升入初中面临着许多变化,如环
期刊
课堂变化万千,在课堂上我们面对的是一群有思想、有情感的人,他们观察、思考的方式是深浅不同的,有时他们的想象超出了教师的预料,但又是那么的不可思议,异常的完美。因此,我们教师们必须进入他们的内心世界,聆听他们内心深处的声音,和他们成为探讨知识过程中的朋友。  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系统各个层次的种类、结构、功能、行为、发育和起源进化以及生物与周围环境的关系的科学,具有生命性、实验性、思想性。它的性质决定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