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朗读训练方式

来源 :教育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leenliuw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朗读是阅读教学中使用最普遍的读书方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根据文本特点,采用教师范读、引导式、配乐式、角色式、表演式、竞赛式等方法指导学生朗读,不但能使学生在朗读中理解课文,感悟课文的思想感情,而且能唤起学生的读书热情,培养学生独立的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语文;朗读;训练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4-0223-01
  阅读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独立的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这种习惯的养成必须通过学生的读书来实现,朗读是阅读教学中使用最普遍的读书方法。《语文课程标准》反复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显然,注重课堂教学中的朗读指导,是每个语文教师应尽的职责。那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朗读呢?下面谈谈指导学生读书的几种方式。
  一、教师范读
  教师范读是老师为学生朗读做示范,以此指导学生学会读书的一种方式。教师范读不仅仅是为了纠错正音,更重要的是,通过老师抓住重点有感情的范读,带学生走近作者,进入课文,全身心地感受、体会、表达情感。学生在老师的朗读中充分感受课文的意境,体会文字的美妙,对美的追求就会油然而生,读的欲望也会自然而然地产生。同时,学生也会在范读中学会欣赏、品位和鉴赏。如教学《妈妈的爱》一课,教师以舒缓、富有激情的语气,将学生带到充满母爱的意境中。学生在范读中融入这美妙的意境中,同时,抓住孩子易于模仿,易于感染的特点,很容易使学生产生自己读一读的欲望。而且这样即学即仿,无论语调、表情都会模仿得恰到好处。
  二、引导式朗读
  引导式朗读是教师根据文本特点,恰当引导,启发学生读出蕴含于字里行间的情或意的朗读方式,是学生理解课文内容,陶冶情操的重要手段,也是训练学生从读到写的重要途径。如一位老师指导学生读《五彩池》一文中的句子“池边是金黄色的石粉凝成的,像一圈圈彩带,把大大小小的水池围成各种不同的形状,有像葫芦的,有像镰刀的,有像盘子的,有像莲花的……”学生初读时体会到的只是形状多,把重音放在了“有”字上,而忽略了内容。在此基础上,老师顺势导读:在你们的朗读中,我听出了形状的多。这么多的形状,多美呀!再读。当学生再读时,自然将读的重音放在了喻体“……葫芦的……镰刀的……盘子的……莲花的”上。教师再引导:面对这么多玲珑多姿,大大小小的五彩池,你的感受是什么?再读。此时学生的读,就会读得高低有致,轻重有别,仿佛是又想看这个,又想看那个,都看不过来了,自然就把“惊奇”读出来了。这种顺势引导有的放矢的朗读训练,对于学生获取语文素养是无疑的。
  三、配乐式朗读
  配乐式朗读,是一种以优美的乐曲创设情境、烘托情感的朗读方式。在朗读教学中,根据课文的风格和特点,选用适合儿童情趣、情感基调与课文相适应的乐曲能直接刺激学生兴奋,使其迅速进入情境之中,能更好地调节情感,促使学生读好课文。如在朗读《草原》一文时,播放“高山流水”式的琵琶曲或贝多芬的钢琴曲,让学生先听配音范读一遍,领略其情感所在;然后,再配音练习轻声朗读,让学生体验情感之美。此时,那“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的大草原美景就会自然而然地浮现在学生的眼前,对祖国大草原的热爱之情就会油然而生。
  四、分角色朗读
  分角色式朗读,是在朗读训练的基础上,按课文中的不同角色各有分工、循序进行走进文本的一种朗读方式。分角色朗读能增添课堂的教学情趣,加深学生对文本情境的体验,往往能很好地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让学生真正进入课文中的人物角色,体会人物形象,感悟文本思想,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鉴于低年级学生的年龄小、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不够,教师让学生在初读课文、理解大意的基础上,分角色朗读课文,通过绘声绘色的读,惟妙惟肖的演,学生很快就理解了“迎上去、追过去、游过去”的意思,甚至有一部分学生能准确地表达出:迎上去就是面对面地走过去;追过去就是后面的要赶上前面的;游过去就是一个原地不动,另一个向它靠拢过去。
  五、表演式朗读
  表演式朗读是在老师的精心策划、指导下,把课文编成课本剧,创设一种乐学的情境,让学生进行表演,在演中品味文本的情感所在,体会人物语言特点和故事情节,使朗读训练得到升华的朗读方法。如教学《景阳岗》一文时,教师可抓住武松喝酒、上冈、打虎几个主要环节,结合朗读训练,让学生进行排演,反复琢磨人物的语言特点和每一个动作,就怎样才能贴近人物性格特征进行着力刻画、研究和模仿。如此,武松那“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英雄本色,通过演课本剧而凸显出来了。
  六、竞赛式朗读
  小学生都喜欢参加竞赛,而且都希望自己在竞赛中获胜。因此,在班上开展谁是“朗读之星”或者谁是“朗读大王”等比赛活动,最能调动学生读书的积极性。
  具体的操作方法是,每次朗读比赛,都给每个学生充分的时间准备好朗读的内容。比赛之前提出评比的要求,如:声音响亮、有感情,最好加上适当的动作,态度大方自然等。比赛时,每个学生朗读之后,全班同学举手表决,评出“朗读之星”或“朗读大王”。在准备、比赛、评价的过程中,学生的朗读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而且极大地调动了他们朗读的积极性。当然,比赛式朗读,并不局限于一次完整的过程,在每堂课的教学中教师也可以随机地进行。
  总之,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朗读训练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手段。朗读训练的方法多种多样,只要教师高度重视朗读训练,精心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读书方法,加强朗读训练,就能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课文主旨,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而且能有效地唤起学生的读书热情,培养学生独立的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其他文献
摘要:国家强盛系于教育,教育兴衰系于教师。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高校教师肩负着为国家培养高等人才的重任,教师在职业生涯中通过调整善恶评价对自己与他人、社会间的关系实现思想与行为的规范。本文以云南师范大学为例,结合实证调查的结果分析,为我校师德师风建设的长效机制与培养方式的创新提出参考意见。  关键词:高校;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创新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志码:A
摘要: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我们要从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出发,设计和组织教学,引导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在过程中体验、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中提高学习兴趣和获得能力。  关键词:时间;自由支配;阅读;动手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8-0270-02  暑假期间,仔细阅读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书,尽管这本书所叙述的离
《把兄弟》的难得之处在于小空间里藏着大格局,全文不足四千字,体量轻盈,但骨骼丰满,血肉充沛。  故事发生在老北京城,人物也一水儿的老北京。我爹有六个把兄弟,他排行老五。排行老大的是高大爷高贤贵,最讲义气,绝活是修补古玩玉器。他有个同胞兄弟高贤芝,在把兄弟里排行老七,制绒花的手艺在京城是一顶一的好。把兄弟七人相互照应,关系极为融洽。经我爸做媒,七叔娶了七婶,过门不足一年,高家添丁,名曰小胖。没多久,
摘要: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材料工程专业为例,介绍了石油類高校材料工程领域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及学位点现状,阐述了提高石油类高校材料工程领域专业硕士培养质量的措施。  关键词:石油类高校;材料工程;专业硕士学位;培养质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0-0055-02  一、石油类高校材料工程领域专业硕士的培养目标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关系到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在新时代的背景下,高校传统文化教育对于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建立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理想信念有着重大意义。  关键词:新时代;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27-0063-02  一、对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  1.培养、塑造人生
摘要:博物馆是青少年感知历史,认识现在,探索未来的重要文化殿堂。应根据自身、时代和社会三方面需要,提供体验教育,完善社会教育支撑体系,更好地发挥博物馆教育功能。  关键词:博物馆;青少年;教育  中图分类号:G26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8-0041-02  《国际博物馆协会章程》(2007年)修订版将博物馆定义为“一个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的、向公众开放的非营利
摘要:地方本科高校创新教育工作的核心目的是培养应用型人才,本文结合实践教学经验,从激发创新意识、培养创新精神、构建创新思维、塑造创新人格、培养创新能力等角度,探析了实践教学在创新教育中的作用。  关键词:实践教学;创新教育;应用型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02-0160-02  创新是时代的主题,是国家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内在需求。习近平主席在“
[摘 要]采用实证研究、问卷调查的方式,以烟台黄金职业学院为例,分析大学生抖音用户观看抖音短视频时长,浏览内容类别,互动方式和使用场景。从使用与满足理论来解析大学生喜爱抖音短视频的心理原因,得出大学生群体使用短视频的行为习惯和对现实的影响。  [关键词]大学生;抖音;使用行为  [作者简介]季闪电(1987—),男,安徽宿州人,烟台黄金职业学院讲师,学生处处长,主要从事矿业教学和学生教育管理研究。
摘要:《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三至五年级阅读技能的教学目的是“乐于阅读,基本养成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概括大意、理解词义、预测故事情节等基本阅读方法,基本掌握常用阅读策略,初步形成语感。”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习惯于在阅读中思考的能力,关注他们在阅读中的内在情感体验与人格的全面培养,培养学习的意志力,阅读的意志力,这种习惯和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小学生到初中、高中、大学乃至终身
摘要:教育信息化给现代课堂教学带来了前有未有的机遇和调整。本文以《色相对比——神奇的水拓画》为例,探索基于移动平台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色彩构成课程的具体应用,分析翻转课堂教学实施的难度。  关键词:移动学习平台;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27-0168-02   一、翻转课堂概述  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