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几种常见的探究性学习方法

来源 :语数外学习·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ybcn9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探究性学习指学生通过类似于科学家科学探究活动的方式获取科学知识,并在这个过程中,学会科学的方法和技能、科学的思维方式,形成科学观点和科学精神。虽然与科学探究活动类似,但是它不同于科学家的探究活动。跟科学家的探究过程的最大区别在于,探究性学习有时间限制,一个学期的时间是固定的。因此必须满足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学到学科的基本知识,所以这个过程在许多情况下都要被简化。譬如,提出问题这个环节,在绝大部分的教学活动中,都是由教师提出问题,或由教材提出问题;在获取事实这个环节,常常是由教师和教材来确定研究方法、步骤、所用材料等,这样就省去了学生设计实验的环节。虽然时间有限,但是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也要提供给学生进行完整的探究活动的机会,这样的活动虽然要用更多的时间,但对学生体验探究过程来说是非常必要的。
  探究性学习是新课程背景下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运用探究性学习方法能让学生从探究中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但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适合采用探究性学习的方式,我们应该根据学生的认知基础选择是否用探究学习方法,才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探究。下面就几种常用的探究性学习方法谈谈本人的浅见。
  一、课题探究法
  课文的题目是课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文章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很多课题都是文章内容的高度提炼,是课文的“眼睛”,吸引我们去阅读和探究。
  例如《白杨礼赞》一课。首先引导学生围绕“礼赞”进行探究学习:作者赞美白杨树的哪些方面?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去阅读、思考、探究,就抓住了文章的主要内容:作者赞美了白杨树的生长环境不平凡、白杨树的外部形态不平凡、白杨树的内在气质不平凡。然后再引导学生探究:赞美白杨树是不是作者的最终目的?如果不是,作者最终想赞美什么?学生通过探究学习,就掌握了文章的中心:白杨树象征北方的抗日军民,作者赞美白杨树,其实是要赞美抗日军民。
  学生在以上由“课题”切入的探究过程中,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逐渐由模糊到清晰,由肤浅到深刻了,思维品质也得到了培养。
  二、假想探究法
  假想探究法是将学生的语文学习由讨论现实存在的问题引向探究虚构、虚拟、假设存在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例如《孔乙己》这篇课文,结尾写到孔乙己大约的确死了。孔乙己究竟会不会死?《范进中举》中范进中了举人后,他会变成一个怎样的人?可以鼓励学生大胆想象虚构,引导学生创作。如在学习了《犟龟》这一课后,我设计了如下想象探究题目:学习了这一课之后,我们很容易联想到“龟兔赛跑”的故事,展开你的想象,假如兔子没有睡觉,乌龟能不能获取胜利?乌龟除了在兔子睡觉的情况下,还有哪些情况下能获得胜利?你称赞乌龟还是称赞兔子?为什么?
  上述各种形式的假想探究性学习,至少有以下两个方面的作用:一、调动探究想象和阅读写作的积极性,激励写作动机,让学生体验完成作文的乐趣;二、极大地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
  三、自主探究法
  鲁迅说读书要“自己思索,自己做主”,运用自主探究法,要给学生充分的自学时间,让学生自己去读书,去感悟,去探究。强化学生的自主意识,让学生这个阅读主体独立领受和驾驭文本。郭沫若说“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来看,用自己的手来做”,强调了自主阅读的可贵。
  例如,在教学《家》这一课时,自读第一遍,要求学生探究:作者自己怎样认识家的?自读第二遍,要求学生探究:从中体验到作者对家有怎样的感情。自读第三遍,要求学生探究:对比作者谈谈自己对家的认识。这样的指导,充分保证了学生自主读书探究的时间,在交流汇报时,很多学生有话可说,连平时很少发言的学生都提出了一些问题,让学生在课堂上找回自我,发展个性,充分调动了学生自主探究的积极性,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四、质疑探究法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质疑是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的内驱力。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从而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
  例如,教学《空城计》这一课,老师依据练习二向学生提出问题,教给学生质疑探究学习的方法。诸葛亮巧施“空城计”,弄险成功,主要原因是什么?作为“魏之名将”的司马懿为什么会中计?学生们带着问题去探究学习,就会探究明白:诸葛亮的成功在于他知己知彼,对敌将了如指掌。而司马懿中计是因为他未能全面真实地了解诸葛亮,过于多疑和谨慎。在此探究的基础上,又能分析归纳出人物的性格特征:诸葛亮足智多谋、运筹帷幄、临危不惧、大智大勇;司马懿刚愎自用、狡诈多疑。
  久而久之,学生就能养成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
  五、比较探究法
  “有比较才有鉴别。” 比较研究法就是对物与物之间和人与人之间的相似性或相异程度的研究与判断的方法。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进行比较辨析,从而提高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唐诗《淮上与友人别》和《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时,让学生在比较中探究这两首诗的内容,看它们有什么相同之处,又有什么不同之处。比较探究之后,学生都能明白,两首都是送别诗,都是表达朋友之间的感情的。但它们的感情却迥然不同,《淮上与友人别》用杨柳、杨花、风笛、离亭等表达朋友分别时的依依不舍之情;而《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用“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表达出作者乐观豁达的情怀。通过比较探究,培养了学生的辨别能力,加深了对阅读内容的认识和理解。
  探究性学习能发展学生对问题的探究能力,使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知识,获得积极良好的情感体验,能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问题,在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去学习,从而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亲近自然、融入社会、认识自我的意识,形成关注自己的生活和关注自己周围社会的态度,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语文学习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因此我们应当在教学中积极尝试教给学生探究性学习的方法。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达比加群酯是一种新型的、合成的直接凝血酶抑制剂,属非肤类凝血酶抑制剂。它具有口服生物利用度高、强效、无需特殊监测、药物相互作用少等优点。本课题主要研究达比加群酯及
学位
学位
学位
本论文的主题是利用微纳米技术发展新的生物学研究方法和工具,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一部分是基于表面图案化技术的神经定向生长研究;另一部分是基于聚集诱导发光(AIE)的线粒体
学位
学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