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众所周知,在课堂上进行提问是几乎所有教师都会使用的教学方法。尤其是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更是有着重要意义,这一阶段的学生思维能力尚处于建立阶段,对教师存在着较高的依赖性,通过教师有目的性、引导性的提问,能够更好的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确保教学的有效性。在此背景下,本文选取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作为研究主题,首先对研究意义进行概述,接着分析了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最后有针对性的提出几点有效提问策略。
一、对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策略进行研究之意义
主要从实践意义、理论意义两个方面对本文的研究意义展开论述,具体如下:
1.理论意义
通过对小学这一特定阶段的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策略进行研究,从理论层面上来看有助于完善和丰富当前我国专家学者在这一方面开展的研究,丰富系统性教学理论的形成。
2.实践意义
本文主要采用了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以及实地走访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与归纳,希望以此为切入点,探寻出有助于提升数学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提问的有效性。通过有效地提问,对学生进行引导,确保教学效果。
二、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现状
通过对实际教学进行观察和总结,可以看到虽然我国呼唤素质教育、新课程改革已经持续了很长的一段时间,但是实际上在教学过程中提问效果仍然不好,无法达到预期目标。
2.小学数学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
其一,教师课堂提问深入程度不够。
许多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提问的时候仅仅是将问题停留在表面,流于形式,未能将问题深入到知识点内部,通过对学生进行提问引导其进行思考。一些教师对课堂教学知识点理解不够透彻,课前准备不够充足,存在着随意提问、敷衍提问的现象。还有一些教师,只是针对答案显而易见知识点进行问题设计,出现机械式提问,让学生不需要思考即可以回答出来,达不到提问的最终目的。
其二,教师课堂提问方式需要丰富。
在传统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中,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学生往往采用举手回答或者是所有学生一起回答的方式,缺乏灵活性和生动性。这样一来,也会使得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大打折扣。
其三,教师课堂提问无法确保公平。
由于当前小学班级学生数目较多,教师往往在提问的过程中无法顾及所有学生,确保绝对公平。例如,在提问过后教师比较喜欢挑选一些成绩优秀、表现突出的学生来回答问题,对成绩比较薄弱的学生关注度不够。长此以往,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三、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策略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策略:
1.明确提问目的,确保问题由易到难,实现深度提问
任何一个问题的提出都应当具备一定的指向性,让学生能够清楚的感受到教师之所以会提出这一个问题的原因。另外,由于提问对象是小学生,在思维能力方面发育尚不完全,因此必须做到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确保从简单的知识点入手,最终深入到问题本质。例如,在学习《圆的周长》这一知识点时,教师首先利用多媒体器材,在大屏幕上画出一个圆,接着在圆周处放置一个闪烁的亮点,并且使这个亮点绕着圆环绕一圈,并在周围持续闪耀。接着,教师对学生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刚刚是不是在大屏幕上看到一个亮点,绕着圆圈周围跑?”学生回答:“是的。”教师:“很好,那么你们知道这个亮点绕圆圈一周之后的长度叫做什么吗?”同学们:“知道,叫做圆的周长。”教师:“同学们回答得很正确,那么现在,老师希望大家都能够把眼睛闭起来,想像以下,如果这个圆圈的周长全部铺开来,那么会变成什么呢?”学生:“会变成一条直线。”教师:“回答正确,那么既然如此,同学们想到办法怎样测量圆圈的周长了吗?”在进行了这样一番问答之后,教师要求学生借助橡皮绳等物品,对圆环的周长进行测量。通过如此循序渐进的方式,让学生跟着老师的思维走,一步一深入到问题的实质当中去,从而达到提升学生思考能力,确保教学有效性的目标。
2.丰富提问方式,提升学生回答问题的兴趣
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普遍比较缺乏生活经验,而数学知识又比较抽象,因此,在提问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生活化的方式将问题变得丰富多彩、形象具体,从而提升学生们对问题的兴趣。教师可以在提问的时候创设一个生活化的情境。例如,在学习知识点《乘法的分配律》之时,教师可以首先创设出一个握手的情境。教师:“同学们,假如有两位同学前来看望老师,要与老师握手,两位同学分别于老师握手和两位同学先相互握手然后再与老师握手的次数是否存在着差别?”学生:“存在着差别。”教师:“很好,那么请问有哪位同学知道差别在哪里吗?”接下来学生会就这一问题展开积极讨论,并且最终得出各自的结论,教师借此机会对《乘法的分配律》进行讲解。
3.关注学生对问题的回答,注意反馈信息
有一些难度比较大的问题,教师在向学生提出之后学生可能无法一次回答正确。教师需要对学生做出的回答进行密切关注,如果发现学生反馈的信息出现错误,必须及时纠正,并且再次讲解相关知识点,提出类似问题。例如,在学习《质数与合数》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借助四个小的正方形塑料模型,向同学们展示并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能告诉老师这四个小的正方形能够拼凑出几个不同的长方形吗?”同学们回答道:“可以拼凑出一个。”教师:“如果只能够拼出一个,那么这个长方形的长度和宽度分别是多少呢?”接下来,学生就这一问题发表了不同的看法,做出了各自回答,但是并未得出标准答案。此时,教师就应对学生的错误进行纠正,并再次重复这一个问题,让学生思考片刻之后再回答。
总之,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提问是一种非常普遍的教学方式。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和反思,努力提升提问的有效性,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一、对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策略进行研究之意义
主要从实践意义、理论意义两个方面对本文的研究意义展开论述,具体如下:
1.理论意义
通过对小学这一特定阶段的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策略进行研究,从理论层面上来看有助于完善和丰富当前我国专家学者在这一方面开展的研究,丰富系统性教学理论的形成。
2.实践意义
本文主要采用了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以及实地走访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与归纳,希望以此为切入点,探寻出有助于提升数学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提问的有效性。通过有效地提问,对学生进行引导,确保教学效果。
二、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现状
通过对实际教学进行观察和总结,可以看到虽然我国呼唤素质教育、新课程改革已经持续了很长的一段时间,但是实际上在教学过程中提问效果仍然不好,无法达到预期目标。
2.小学数学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
其一,教师课堂提问深入程度不够。
许多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提问的时候仅仅是将问题停留在表面,流于形式,未能将问题深入到知识点内部,通过对学生进行提问引导其进行思考。一些教师对课堂教学知识点理解不够透彻,课前准备不够充足,存在着随意提问、敷衍提问的现象。还有一些教师,只是针对答案显而易见知识点进行问题设计,出现机械式提问,让学生不需要思考即可以回答出来,达不到提问的最终目的。
其二,教师课堂提问方式需要丰富。
在传统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中,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学生往往采用举手回答或者是所有学生一起回答的方式,缺乏灵活性和生动性。这样一来,也会使得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大打折扣。
其三,教师课堂提问无法确保公平。
由于当前小学班级学生数目较多,教师往往在提问的过程中无法顾及所有学生,确保绝对公平。例如,在提问过后教师比较喜欢挑选一些成绩优秀、表现突出的学生来回答问题,对成绩比较薄弱的学生关注度不够。长此以往,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三、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策略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策略:
1.明确提问目的,确保问题由易到难,实现深度提问
任何一个问题的提出都应当具备一定的指向性,让学生能够清楚的感受到教师之所以会提出这一个问题的原因。另外,由于提问对象是小学生,在思维能力方面发育尚不完全,因此必须做到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确保从简单的知识点入手,最终深入到问题本质。例如,在学习《圆的周长》这一知识点时,教师首先利用多媒体器材,在大屏幕上画出一个圆,接着在圆周处放置一个闪烁的亮点,并且使这个亮点绕着圆环绕一圈,并在周围持续闪耀。接着,教师对学生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刚刚是不是在大屏幕上看到一个亮点,绕着圆圈周围跑?”学生回答:“是的。”教师:“很好,那么你们知道这个亮点绕圆圈一周之后的长度叫做什么吗?”同学们:“知道,叫做圆的周长。”教师:“同学们回答得很正确,那么现在,老师希望大家都能够把眼睛闭起来,想像以下,如果这个圆圈的周长全部铺开来,那么会变成什么呢?”学生:“会变成一条直线。”教师:“回答正确,那么既然如此,同学们想到办法怎样测量圆圈的周长了吗?”在进行了这样一番问答之后,教师要求学生借助橡皮绳等物品,对圆环的周长进行测量。通过如此循序渐进的方式,让学生跟着老师的思维走,一步一深入到问题的实质当中去,从而达到提升学生思考能力,确保教学有效性的目标。
2.丰富提问方式,提升学生回答问题的兴趣
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普遍比较缺乏生活经验,而数学知识又比较抽象,因此,在提问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生活化的方式将问题变得丰富多彩、形象具体,从而提升学生们对问题的兴趣。教师可以在提问的时候创设一个生活化的情境。例如,在学习知识点《乘法的分配律》之时,教师可以首先创设出一个握手的情境。教师:“同学们,假如有两位同学前来看望老师,要与老师握手,两位同学分别于老师握手和两位同学先相互握手然后再与老师握手的次数是否存在着差别?”学生:“存在着差别。”教师:“很好,那么请问有哪位同学知道差别在哪里吗?”接下来学生会就这一问题展开积极讨论,并且最终得出各自的结论,教师借此机会对《乘法的分配律》进行讲解。
3.关注学生对问题的回答,注意反馈信息
有一些难度比较大的问题,教师在向学生提出之后学生可能无法一次回答正确。教师需要对学生做出的回答进行密切关注,如果发现学生反馈的信息出现错误,必须及时纠正,并且再次讲解相关知识点,提出类似问题。例如,在学习《质数与合数》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借助四个小的正方形塑料模型,向同学们展示并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能告诉老师这四个小的正方形能够拼凑出几个不同的长方形吗?”同学们回答道:“可以拼凑出一个。”教师:“如果只能够拼出一个,那么这个长方形的长度和宽度分别是多少呢?”接下来,学生就这一问题发表了不同的看法,做出了各自回答,但是并未得出标准答案。此时,教师就应对学生的错误进行纠正,并再次重复这一个问题,让学生思考片刻之后再回答。
总之,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提问是一种非常普遍的教学方式。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和反思,努力提升提问的有效性,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