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该课题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式,在借鉴省内外有关农村社区住房建设创新理论和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对菏泽市农村住房建设问题的基本态势和主要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对菏泽农村住房建设中的基本情况进行全面的调查和了解,找出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分析原因,最终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菏泽;城乡一体化;农村社区;住房建设;问题研究
总的看,我市对新农村建设标准进一步提高,对新农村建设的内涵进一步丰富,采取的措施更加有力。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全市上下全力搞好农村住房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2009年以来,菏泽市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工作坚持政府主导、科学规划、政策引导、市场运作的原则,以整村迁建、镇驻地开发为主,积极创新工作机制,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发挥农民主体作用,积极推进农村住房建设、有序开展危房改造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截至到2012年底,我市共启动整村改造建设项目567个、涉及村庄995个,开工建设总户数达到231 970户,累计完成投资301.9亿元;完成危房改造102 815户, 累计完成投资63.6亿元。近年来,我市牢牢把握农村住房建设的政策机遇,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把农村住房建设作为统筹城乡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使各项工作得以稳步推进,取得了初步成效。例如,结合我市煤矿项目建设,对压煤村统一实施搬迁,按照“征地统一补偿、农民集中安置、土地集约利用、设施配套建设”的原则,集中建设居住区。对乡镇驻地或周边村庄,按照小城镇总体规划,逐步集中建设改造成为城镇社区,并将周边村庄有条件的农户吸纳进来,既扩大了小城镇规模,又改造了“空心村”。如曹县庄寨镇丁寨社区、东明县陆圈镇陆圈村、单县李田楼中心社区实施镇边村向镇驻地聚集,集中规划建设了城镇社区。目前,丁寨社区共建设完成440户,陆圈村已开工建设500户、完成434户,李田楼中心社区共建设完成1 800户,已全部入住。野巨县今年以来,改造项目14个,涉及村庄24个,在建5 786户,完成3 269户,开工总户数9 055户,改造危房3 579户。使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呈现出了重点突破、梯次推进的良好局面,农民生活条件也得到明显改善,受到广大群众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单县认真贯彻落实有关会议精神,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量力而行、积极稳妥,先易后难、有序推进”的要求,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工作思路,打造“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在确保安全质量的同时,不断加大建设力度、严格拆迁标准、认真落实优惠政策,使各项工作得以稳步推进,把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工作作为一项关注民生、改善民生的民心工程,强化措施,全力推进,工作取得显著成效。2009年整村迁建涉及到44个村庄,计划完成6 500户,实际完成6 965户,完成投资近5.6亿元,2010年整村迁建设及127个村庄,计划户数15 000户实际完成17 000多户,完成投资13亿多元。2011年整村迁建涉及69个村庄,计划完成12 400户。几年来共完成34 365户, 节约土地6 000亩,完成投资26.8亿多元。农民生活条件明显改善,为扩内需、保增长、惠民生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我市农村住房建设存在的问题
据调查有以下因素影响农村住房建设的健康有序发展:
(一)对推进我市农村住房建设,还缺乏积极性、稳妥性;对示范村的培育力度不够,采取的形式和多种渠道住房培育试点村还需要加强。对基本达到住房标准的村,还要按照省委、省政府制定的标准,进一步完善提高,确保真正达到标准。对基本完成主体工程建设的村,还需抓紧搞好住房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争取农民早日入住。对开工建设的村,要切实加快工程建设进度,抓好工作建设质量。
(二) 资金投入力度相对不够。农村住房建设的难点在于资金不足,要想深入推进农村住房建设,就必须切实解决资金投入问题。为此,在资金不足的情况下,需要重点统筹各方力量,整合土地金融政策,开发区建设政策,农村住房改造政策,改水、改气、道路等方面的政策资金,特别是充分利用好土地增减挂钩政策,集中向农村住房建设尤其是重点村镇倾斜,积极做好相关服务工作,形成工作合力。
(三)住房基础设施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对确定的住房建设示范村,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不够,如村村通水、通电、通路、通宽带网“四通”工程、实现硬化、净化、亮化、绿化、美化“五化”等,相对达不到农村住房建设的标准;所以,要确保建一个成一个,达到农村住房建设标准,还需要努力提高基础设施建设。
(四)物业管理不够。虽然2011年9月份以来,我市农村深入开展了居住环境综合整治活动,但全市农村相对达不到农村居住环境建设的标准;对农村物业管理,不够规范,农村物业管理“乱差”现象的根本改变还有一定距离。
(五)工作督导调度力度相对不够,详细了解农村住房建设进展情况还需要进一步深入,还需加大工作力度,完成农村社区住房建设的目标任务。
(六)个别地方对改造农村住房建设的认识还不到位,工作标准不高。如和青岛市,滨州博兴县、滨城区,德州平原县、齐河县等地相比,有不小的差距,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对做好住房建设的紧迫感和责任感的认识。
(七)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建设支持力度不够。
二、加快我市住房建设平稳较快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进一步做好住房改造工作。按照省市统一部署,有序推进农房建设工作,继续坚持两个“聚集”(乡镇驻地周边的村逐步向小城镇聚集,距乡镇驻地较远的村适度向中心村聚集),引导更多农村适度集中建设住房,助推小城镇发展,切实提升我市城镇化水平。
(二)进一步加大对农村住房建设的投入力度。农房建设的难点在于资金不足,要想深入推进农房建设,就必须切实解决资金投入问题。为此,在资金投入方面重点是统筹各方力量,开发区建设政策,农村住房改造政策,积极做好相关服务工作,形成工作合力。采取经济强村自建,对部分区位优势好,经济实力强的村庄,要由政府出面,统一规划、设计方案,由群众自己选择合适的方案,依托自身实施改造。如郓城县黄安镇于楼村通过发展木材加工业,实现了群众富裕、集体增收的目的,该村统一规划建设了于楼新村。单县杨楼镇苏门楼村通过发展建筑业,全村80%以上的农户从事建筑施工,群众比较富裕,该村统一规划建设了苏门楼社区。目前,于楼新村共建设完成550户,苏门楼社区已开工建设1 400户、完成900户。 (三)进一步搞好设施配套。对已经实施整村建设的项目进行“回头看”,补齐配套设施的“欠账”。同时,对目前和今后的新建项目同步配套建设基础设施。
(四)进一步加强物业管理。加强新建农村社区物业管理,配备专门服务人员,搞好安全保卫,卫生保洁,水电维修,市政设施及绿化养护等工作。
(五)要强化督导,严格考核。把将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工作纳入市委、市政府对县区城镇化工作观摩的重要内容,坚持 “一周一通报、一旬一调度、一季一观摩、年底总考核”制度。并要组织城建、国土等相关部门形成督查组,对各县区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工作进行全面检查,召开座谈会,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现场解答,进一步坚定各县区搞好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工作的决心。
(六)进一步做好技术指导。强化对农房建设与危房改造施工的技术指导,印发农居设计图集,组织农村建筑人员进行培训,切实提高农房建设质量。市财政可以列出专项资金,印制“新农居”住宅设计图集,并进行免费发放,引导农民建设节能、环保、抗震、宜居的“百年住宅”。同时把农房集中建设改造项目纳入工程建设程序,完善各项规划建设审批手续。各级建设主管部门实施全程监管,在项目选址、地质勘探、建筑设计、施工组织、建材选用等环节严格把关。还要加强了对各县区农房整村改造建设现场定期拉网式检查,确保工程质量安全。
(七)进一步开展建材下乡。加大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建设支持力度,推进建材(水泥)下乡工作,规范运作,严格监管,保证补助资金专款专用,集中力量补助符合条件的农户。推广使用散装水泥,限制使用袋装水泥;推广塑钢中空玻璃门窗,限制使用单层玻璃窗;鼓励使用新型节能砖,尽量使用混凝土浇灌,不用预制楼板;增加外墙保温层,多建连体房,尽量少建或不建独院房。
(八)要完善政策配套,加大支持力度。要加大用地支持,对农村住房建设和危房改造涉及新增的建设用地,在年度土地利用计划安排上,拿出适当比例用地指标予以保障。还要规费优惠及产权的支持,城市规划区内城中村、城边村和建制镇驻地村庄进行统一建设改造,用于安置农村居民的住房,按规定减免有关行政事业性收费;城市规划区外和镇驻地以外的旧村改造、整村迁建和农民自建住房,只作备案,不收任何费用。对农村住房建设和危房改造涉及新增的建设用地,比照乡镇村公益事业用地,依法办理集体建设用地手续,并对新建住房依法办理房屋产权证明。
(九)与土地增减挂钩试点项目相结合,努力实现农村社区住房建设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良性互动。抢抓“全省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示范县”机遇,积极推进旧村改造,全市要启动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工程。如曹县李路相社区、单县高韦庄镇大徐庄村利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政策,实施整村改造。目前,李路相社区共建设完成900户,大徐庄村共建设完成706户。
(十)要加强建设管理,打造样板工程。在建设农村社区住房过程中,要委托专业监理的基础上,对每处新村建设均选出村民代表对工程建设进行全程监督。在设施配套方面,从全局高度统筹安排基础设施、公共设施以及周边环境建设,彻底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对城中村、城边村和镇驻地村的改造,纳入城镇基础设施配套范围,按照城镇社区标准进行配套;对旧村改造、合村并点新村建设,同步硬化道路,完善供排水设施,配套简易适用的污水处理设施和垃圾收集转运系统,并依据周边环境最大限度的配建养老、托幼、中小学等服务设施。严格执行省市要求,把建筑节能环保要求贯穿农房建设全过程,积极推广使用先进适用的技术和产品。
(十一)坚持责任落实到位,实行市县有关直部门责任制,长期在人力、物力、财力上全力进行倾斜;政策扶持到位,用活用足各项惠农政策,整合资源、集中使用、重点突破。对住房建设先行一步的示范村,在挂钩试点和土地综合整治政策、农村住房建设补助资金等方面进行倾斜;加强示范村基础设施配套建设;考核奖惩到位,市县将农村住房建设纳入乡镇(办事处)季度观摩和年终科学发展考核重要内容。
(十二)加强对农村住房建设的认识,提高工作标准。在农村住房建设的过程中,强化措施,积极探索农村住房建设的有效模式,培育典型,以点带面,梯次推进,扎实稳妥地搞好农村住房建设,圆满完成既定的目标和任务。
[责任编辑:褚永慧]
关键词:菏泽;城乡一体化;农村社区;住房建设;问题研究
总的看,我市对新农村建设标准进一步提高,对新农村建设的内涵进一步丰富,采取的措施更加有力。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全市上下全力搞好农村住房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2009年以来,菏泽市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工作坚持政府主导、科学规划、政策引导、市场运作的原则,以整村迁建、镇驻地开发为主,积极创新工作机制,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发挥农民主体作用,积极推进农村住房建设、有序开展危房改造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截至到2012年底,我市共启动整村改造建设项目567个、涉及村庄995个,开工建设总户数达到231 970户,累计完成投资301.9亿元;完成危房改造102 815户, 累计完成投资63.6亿元。近年来,我市牢牢把握农村住房建设的政策机遇,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把农村住房建设作为统筹城乡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使各项工作得以稳步推进,取得了初步成效。例如,结合我市煤矿项目建设,对压煤村统一实施搬迁,按照“征地统一补偿、农民集中安置、土地集约利用、设施配套建设”的原则,集中建设居住区。对乡镇驻地或周边村庄,按照小城镇总体规划,逐步集中建设改造成为城镇社区,并将周边村庄有条件的农户吸纳进来,既扩大了小城镇规模,又改造了“空心村”。如曹县庄寨镇丁寨社区、东明县陆圈镇陆圈村、单县李田楼中心社区实施镇边村向镇驻地聚集,集中规划建设了城镇社区。目前,丁寨社区共建设完成440户,陆圈村已开工建设500户、完成434户,李田楼中心社区共建设完成1 800户,已全部入住。野巨县今年以来,改造项目14个,涉及村庄24个,在建5 786户,完成3 269户,开工总户数9 055户,改造危房3 579户。使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呈现出了重点突破、梯次推进的良好局面,农民生活条件也得到明显改善,受到广大群众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单县认真贯彻落实有关会议精神,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量力而行、积极稳妥,先易后难、有序推进”的要求,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工作思路,打造“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在确保安全质量的同时,不断加大建设力度、严格拆迁标准、认真落实优惠政策,使各项工作得以稳步推进,把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工作作为一项关注民生、改善民生的民心工程,强化措施,全力推进,工作取得显著成效。2009年整村迁建涉及到44个村庄,计划完成6 500户,实际完成6 965户,完成投资近5.6亿元,2010年整村迁建设及127个村庄,计划户数15 000户实际完成17 000多户,完成投资13亿多元。2011年整村迁建涉及69个村庄,计划完成12 400户。几年来共完成34 365户, 节约土地6 000亩,完成投资26.8亿多元。农民生活条件明显改善,为扩内需、保增长、惠民生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我市农村住房建设存在的问题
据调查有以下因素影响农村住房建设的健康有序发展:
(一)对推进我市农村住房建设,还缺乏积极性、稳妥性;对示范村的培育力度不够,采取的形式和多种渠道住房培育试点村还需要加强。对基本达到住房标准的村,还要按照省委、省政府制定的标准,进一步完善提高,确保真正达到标准。对基本完成主体工程建设的村,还需抓紧搞好住房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争取农民早日入住。对开工建设的村,要切实加快工程建设进度,抓好工作建设质量。
(二) 资金投入力度相对不够。农村住房建设的难点在于资金不足,要想深入推进农村住房建设,就必须切实解决资金投入问题。为此,在资金不足的情况下,需要重点统筹各方力量,整合土地金融政策,开发区建设政策,农村住房改造政策,改水、改气、道路等方面的政策资金,特别是充分利用好土地增减挂钩政策,集中向农村住房建设尤其是重点村镇倾斜,积极做好相关服务工作,形成工作合力。
(三)住房基础设施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对确定的住房建设示范村,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不够,如村村通水、通电、通路、通宽带网“四通”工程、实现硬化、净化、亮化、绿化、美化“五化”等,相对达不到农村住房建设的标准;所以,要确保建一个成一个,达到农村住房建设标准,还需要努力提高基础设施建设。
(四)物业管理不够。虽然2011年9月份以来,我市农村深入开展了居住环境综合整治活动,但全市农村相对达不到农村居住环境建设的标准;对农村物业管理,不够规范,农村物业管理“乱差”现象的根本改变还有一定距离。
(五)工作督导调度力度相对不够,详细了解农村住房建设进展情况还需要进一步深入,还需加大工作力度,完成农村社区住房建设的目标任务。
(六)个别地方对改造农村住房建设的认识还不到位,工作标准不高。如和青岛市,滨州博兴县、滨城区,德州平原县、齐河县等地相比,有不小的差距,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对做好住房建设的紧迫感和责任感的认识。
(七)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建设支持力度不够。
二、加快我市住房建设平稳较快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进一步做好住房改造工作。按照省市统一部署,有序推进农房建设工作,继续坚持两个“聚集”(乡镇驻地周边的村逐步向小城镇聚集,距乡镇驻地较远的村适度向中心村聚集),引导更多农村适度集中建设住房,助推小城镇发展,切实提升我市城镇化水平。
(二)进一步加大对农村住房建设的投入力度。农房建设的难点在于资金不足,要想深入推进农房建设,就必须切实解决资金投入问题。为此,在资金投入方面重点是统筹各方力量,开发区建设政策,农村住房改造政策,积极做好相关服务工作,形成工作合力。采取经济强村自建,对部分区位优势好,经济实力强的村庄,要由政府出面,统一规划、设计方案,由群众自己选择合适的方案,依托自身实施改造。如郓城县黄安镇于楼村通过发展木材加工业,实现了群众富裕、集体增收的目的,该村统一规划建设了于楼新村。单县杨楼镇苏门楼村通过发展建筑业,全村80%以上的农户从事建筑施工,群众比较富裕,该村统一规划建设了苏门楼社区。目前,于楼新村共建设完成550户,苏门楼社区已开工建设1 400户、完成900户。 (三)进一步搞好设施配套。对已经实施整村建设的项目进行“回头看”,补齐配套设施的“欠账”。同时,对目前和今后的新建项目同步配套建设基础设施。
(四)进一步加强物业管理。加强新建农村社区物业管理,配备专门服务人员,搞好安全保卫,卫生保洁,水电维修,市政设施及绿化养护等工作。
(五)要强化督导,严格考核。把将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工作纳入市委、市政府对县区城镇化工作观摩的重要内容,坚持 “一周一通报、一旬一调度、一季一观摩、年底总考核”制度。并要组织城建、国土等相关部门形成督查组,对各县区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工作进行全面检查,召开座谈会,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现场解答,进一步坚定各县区搞好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工作的决心。
(六)进一步做好技术指导。强化对农房建设与危房改造施工的技术指导,印发农居设计图集,组织农村建筑人员进行培训,切实提高农房建设质量。市财政可以列出专项资金,印制“新农居”住宅设计图集,并进行免费发放,引导农民建设节能、环保、抗震、宜居的“百年住宅”。同时把农房集中建设改造项目纳入工程建设程序,完善各项规划建设审批手续。各级建设主管部门实施全程监管,在项目选址、地质勘探、建筑设计、施工组织、建材选用等环节严格把关。还要加强了对各县区农房整村改造建设现场定期拉网式检查,确保工程质量安全。
(七)进一步开展建材下乡。加大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建设支持力度,推进建材(水泥)下乡工作,规范运作,严格监管,保证补助资金专款专用,集中力量补助符合条件的农户。推广使用散装水泥,限制使用袋装水泥;推广塑钢中空玻璃门窗,限制使用单层玻璃窗;鼓励使用新型节能砖,尽量使用混凝土浇灌,不用预制楼板;增加外墙保温层,多建连体房,尽量少建或不建独院房。
(八)要完善政策配套,加大支持力度。要加大用地支持,对农村住房建设和危房改造涉及新增的建设用地,在年度土地利用计划安排上,拿出适当比例用地指标予以保障。还要规费优惠及产权的支持,城市规划区内城中村、城边村和建制镇驻地村庄进行统一建设改造,用于安置农村居民的住房,按规定减免有关行政事业性收费;城市规划区外和镇驻地以外的旧村改造、整村迁建和农民自建住房,只作备案,不收任何费用。对农村住房建设和危房改造涉及新增的建设用地,比照乡镇村公益事业用地,依法办理集体建设用地手续,并对新建住房依法办理房屋产权证明。
(九)与土地增减挂钩试点项目相结合,努力实现农村社区住房建设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良性互动。抢抓“全省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示范县”机遇,积极推进旧村改造,全市要启动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工程。如曹县李路相社区、单县高韦庄镇大徐庄村利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政策,实施整村改造。目前,李路相社区共建设完成900户,大徐庄村共建设完成706户。
(十)要加强建设管理,打造样板工程。在建设农村社区住房过程中,要委托专业监理的基础上,对每处新村建设均选出村民代表对工程建设进行全程监督。在设施配套方面,从全局高度统筹安排基础设施、公共设施以及周边环境建设,彻底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对城中村、城边村和镇驻地村的改造,纳入城镇基础设施配套范围,按照城镇社区标准进行配套;对旧村改造、合村并点新村建设,同步硬化道路,完善供排水设施,配套简易适用的污水处理设施和垃圾收集转运系统,并依据周边环境最大限度的配建养老、托幼、中小学等服务设施。严格执行省市要求,把建筑节能环保要求贯穿农房建设全过程,积极推广使用先进适用的技术和产品。
(十一)坚持责任落实到位,实行市县有关直部门责任制,长期在人力、物力、财力上全力进行倾斜;政策扶持到位,用活用足各项惠农政策,整合资源、集中使用、重点突破。对住房建设先行一步的示范村,在挂钩试点和土地综合整治政策、农村住房建设补助资金等方面进行倾斜;加强示范村基础设施配套建设;考核奖惩到位,市县将农村住房建设纳入乡镇(办事处)季度观摩和年终科学发展考核重要内容。
(十二)加强对农村住房建设的认识,提高工作标准。在农村住房建设的过程中,强化措施,积极探索农村住房建设的有效模式,培育典型,以点带面,梯次推进,扎实稳妥地搞好农村住房建设,圆满完成既定的目标和任务。
[责任编辑:褚永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