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城乡卫生院护理的现状。方法根据城乡卫生院护理的现状,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建立规章制度、规范工作流程。结果通过本次调查研究,各地方的城乡卫生院护理表现出了很多共同问题,根据我们的指导,各地方的城乡卫生院得到及时改正,地方卫生所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明显提高,对自己的工作岗位有了充分的认识,规范了自己的工作,这有利于提高护理人员的服务质量、降低工作风险。结论上级医院的指导有助于城乡卫生所开展工作、提升医疗水平,同时也保障了城乡卫生所的护理质量。
【关键词】城乡卫生院;护理现状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2-7167-02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城乡卫生所的职责已不再仅是临床医疗诊治,还要为所辖区域内居民提供良好的医疗保健意见,在计划生育方面也有着一定作用,还要尽到预防流行病、宣传健康生活习惯等责任[1]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逐渐完善,农村医疗环境也逐渐得到改善,这为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提供了保障。2010年以来,我院20余名主治医师作为支教人员到地方各卫生所指导工作,经过他们的不懈努力,我们发现并纠正了很多地方护理人员的问题,提高了护理质量,现汇报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近几年来,有经验的护理人员大多都已退休,或者在医院药房从事行政行业,我省12家城乡卫生所只有25名有经验的护士在从事临床护理工作。其余的绝大多数护理人员都为低年龄、低学历的毕业学生,没有临床护理经验,而且大多为临时工作人员,对护理的基础知识认识不深,缺乏理论知识,并且在实践工作和理论结合方面能力差较,专业知识相对薄弱,临床操作能力差且不规范,而且服务技巧贫乏,沟通能力差。平时培训机会少,基本没有外出学习的机会,这导致城乡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差,从而致使城乡卫生所医疗水平差。
1.2制度缺陷城乡卫生所护理问题首先是管理方面的问题,国家对城乡卫生所护理人员的管理存在漏洞,制度不完善,管理不标准,实施不规范[2]。大多数护理人员不知道自己的工作责任,医务人员和护理人员分工不明确,导致护理工作存在大量问题,同时也给患者带来了很多不便和隐患。尤其是医院分工不能具体到个人,护理人员对分级护理制度、交接班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等有关护理制度的内容不了解,所以就不能落实到个人的实际工作当中。护理人员认为他们的工作就是依照医生的嘱咐来做,机械地进行打针、输液等护理工作,被患者的家属及患者认为是医生执行者。长时间的工作导致护理人员对工作失去热情和信心,致使城乡卫生所护理质量差,水平低,而且存在安全隐患和很大风险。
2应对方法
首先要做好宣传工作,加强社区宣传,改善患者和护理人员的关系,让社区人员认识到护理工作的重要性,尊重护理人员,以此来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护理水平,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其次,护理队伍需要有经验的人员加入,来实现一个人带动一群人的效果,也就是高素质带动低素质。这样的人要对工作负责,对患者热心,而且要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业务水平。
针对城乡卫生所的护理工作,要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院方要做好护理人员的管理工作。建立的制度要本着提高服务质量,规范护理安全等原则。院方建立的规章制度,要让护理人员认真学习,并要组织考核,不合格的护理人员要做出相应的惩罚,合格的要有一定的奖励。根据工作需要,要对护理人员合理分工,保证每个护理人员的岗位不重复。
3结论
城乡卫生所护理工作存在大量问题,这些问题亟待解决。护理工作是治疗的重中之重,做好护理工作利于患者尽早康复,提高患者对卫生所的满意度。护理工作能否做好,就要看护理管理水平如何,护理管理要以建设完善的护理队伍、提高护理质量、增强护理安全性为核心,来逐步提高城乡卫生所的医疗水平[3]。主要把提高农村医疗水平、最大程度上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作为管理重心。
大多数城乡卫生所的基础医疗设施不完善,特别是缺少高水平的医疗技术人才,这些都是城乡卫生所医疗水平差的原因。要提高城乡卫生所的医疗水平,首先就是要求政府加大投入,用来完善城乡卫生所的硬件设施,完成标准化医院的建设,从而改善城乡卫生所的治疗条件和就医水平。
城乡卫生所护理管理是城乡卫生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也是城乡卫生服务质量的关键所在。就目前而言,我国在城乡护理管理方面发展较晚,相应的管理政策也不够完全,城乡卫生所护理管理依旧受到很大的阻力与牵制,城乡卫生所护理管理也还有大量的问题亟待解决。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就医单位有了更多的选择,同时也对医疗水平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城乡卫生所护理问题也引起了国家相关部门的重视[4]。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与措施来提高城乡卫生所的护理管理水平与护理水平[5]。我国的政策也逐步趋向完善,护理管理水平和护理水平都有了长足的进步,这些政策促进了医疗水平的提升,也提高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参考文献
[1]刘伯芝.浅谈如何做好社区护理管理工作[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7(6)95-96.
[2]詹长春,余月,周绿林,等.江苏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0,7:98-99.
[3]吴文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理管理现状与对策[J]上海护理,2010,6(4):65-66.
[4]趙丽萍,安志洁,颜妍,等.我国新毕业护士规范化培训现状[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588.
[5]周春燕,谢钦.提高医院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研究[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0,(8):519.
【关键词】城乡卫生院;护理现状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2-7167-02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城乡卫生所的职责已不再仅是临床医疗诊治,还要为所辖区域内居民提供良好的医疗保健意见,在计划生育方面也有着一定作用,还要尽到预防流行病、宣传健康生活习惯等责任[1]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逐渐完善,农村医疗环境也逐渐得到改善,这为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提供了保障。2010年以来,我院20余名主治医师作为支教人员到地方各卫生所指导工作,经过他们的不懈努力,我们发现并纠正了很多地方护理人员的问题,提高了护理质量,现汇报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近几年来,有经验的护理人员大多都已退休,或者在医院药房从事行政行业,我省12家城乡卫生所只有25名有经验的护士在从事临床护理工作。其余的绝大多数护理人员都为低年龄、低学历的毕业学生,没有临床护理经验,而且大多为临时工作人员,对护理的基础知识认识不深,缺乏理论知识,并且在实践工作和理论结合方面能力差较,专业知识相对薄弱,临床操作能力差且不规范,而且服务技巧贫乏,沟通能力差。平时培训机会少,基本没有外出学习的机会,这导致城乡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差,从而致使城乡卫生所医疗水平差。
1.2制度缺陷城乡卫生所护理问题首先是管理方面的问题,国家对城乡卫生所护理人员的管理存在漏洞,制度不完善,管理不标准,实施不规范[2]。大多数护理人员不知道自己的工作责任,医务人员和护理人员分工不明确,导致护理工作存在大量问题,同时也给患者带来了很多不便和隐患。尤其是医院分工不能具体到个人,护理人员对分级护理制度、交接班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等有关护理制度的内容不了解,所以就不能落实到个人的实际工作当中。护理人员认为他们的工作就是依照医生的嘱咐来做,机械地进行打针、输液等护理工作,被患者的家属及患者认为是医生执行者。长时间的工作导致护理人员对工作失去热情和信心,致使城乡卫生所护理质量差,水平低,而且存在安全隐患和很大风险。
2应对方法
首先要做好宣传工作,加强社区宣传,改善患者和护理人员的关系,让社区人员认识到护理工作的重要性,尊重护理人员,以此来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护理水平,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其次,护理队伍需要有经验的人员加入,来实现一个人带动一群人的效果,也就是高素质带动低素质。这样的人要对工作负责,对患者热心,而且要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业务水平。
针对城乡卫生所的护理工作,要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院方要做好护理人员的管理工作。建立的制度要本着提高服务质量,规范护理安全等原则。院方建立的规章制度,要让护理人员认真学习,并要组织考核,不合格的护理人员要做出相应的惩罚,合格的要有一定的奖励。根据工作需要,要对护理人员合理分工,保证每个护理人员的岗位不重复。
3结论
城乡卫生所护理工作存在大量问题,这些问题亟待解决。护理工作是治疗的重中之重,做好护理工作利于患者尽早康复,提高患者对卫生所的满意度。护理工作能否做好,就要看护理管理水平如何,护理管理要以建设完善的护理队伍、提高护理质量、增强护理安全性为核心,来逐步提高城乡卫生所的医疗水平[3]。主要把提高农村医疗水平、最大程度上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作为管理重心。
大多数城乡卫生所的基础医疗设施不完善,特别是缺少高水平的医疗技术人才,这些都是城乡卫生所医疗水平差的原因。要提高城乡卫生所的医疗水平,首先就是要求政府加大投入,用来完善城乡卫生所的硬件设施,完成标准化医院的建设,从而改善城乡卫生所的治疗条件和就医水平。
城乡卫生所护理管理是城乡卫生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也是城乡卫生服务质量的关键所在。就目前而言,我国在城乡护理管理方面发展较晚,相应的管理政策也不够完全,城乡卫生所护理管理依旧受到很大的阻力与牵制,城乡卫生所护理管理也还有大量的问题亟待解决。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就医单位有了更多的选择,同时也对医疗水平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城乡卫生所护理问题也引起了国家相关部门的重视[4]。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与措施来提高城乡卫生所的护理管理水平与护理水平[5]。我国的政策也逐步趋向完善,护理管理水平和护理水平都有了长足的进步,这些政策促进了医疗水平的提升,也提高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参考文献
[1]刘伯芝.浅谈如何做好社区护理管理工作[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7(6)95-96.
[2]詹长春,余月,周绿林,等.江苏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0,7:98-99.
[3]吴文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理管理现状与对策[J]上海护理,2010,6(4):65-66.
[4]趙丽萍,安志洁,颜妍,等.我国新毕业护士规范化培训现状[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588.
[5]周春燕,谢钦.提高医院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研究[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0,(8):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