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S208火石互通至三合公路方案设计研究

来源 :交通科技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oyinghaiyangzhix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山区二级公路改扩建工程,具有沿线地形、地质情况复杂,村镇、电力电讯等干扰因素较多,原路技术标准较低等特点。现介绍贵州S208火石互通至三合公路概况,通过对项目功能定位及建设必要性的分析,确定项目技术标准。从项目的老路现状、地形地貌、沿线规划等方面论述路线方案。
  关键词:S208;仁赤高速;三合镇;火石镇
  中图分类号:U412.35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针对山区二级公路改扩建工程,具有沿线地形、地质情况复杂,村镇、电力电讯等干扰因素较多,原路技术标准较低等特点。本次研究以省道208火石互通至三合公路设计方案进行论述,旨在针对不同的建设条件,提出不同的改建方案,最大限度减少工程规模,节省工程造价。
  1 项目概况
   现状省道208为双向两车道四级公路,道路等级低、线形指标差,且现状道路两侧民房和商铺密集,严重影响公路的通行能力。其全线位于仁怀市境内,起点位于仁怀市S208仁赤高速火石岗收费站出口处东北侧,与现状省道208平面交叉,路线终点位于三合镇南,与三合镇生态移民大道相接,道路整体位东西走向,主线全长11.306 km。另設置连接线一条,起点位于推荐线K7+040处,终点位于原S208火石镇富兴村转盘,连接线全长0.721 km,如下图1所示,项目对山区二级公路改扩建工程,是仁怀市北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完善区域公路网结构的需要。
  2 建设条件
  2.1 原路技术状况调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现状省道208火石至三合段路线平纵指标均较低。路线平面上局部圆曲线半径过小,特别是急弯路段,未设置或设置的凸面反光镜已破损,过往车辆须减速鸣笛通过,严重影响行车速度和通行安全。且路下坡,缓坡设置不足,严重降低了行车的舒适性。路基宽度不能满足现状交通量的需要,相向车辆错车时需减速慢行,严重影响行车速度和通行能力。而路线两侧居民密集,火石岗收费站出口的村庄,房屋基本临街修建,个别房屋距离公路仅2 m左右。路线行经火石镇和三合镇时两侧房屋更为密集,多为临街商铺存在一定险阻。
   旧路面形式为沥青混凝土路面,现状路面状况良好,仅局部有因居民生活污水造成的破损。现状生态移民大道为新建市政道路,路基路面整体状况良好。路线方案中涉及的旧路现有大桥1座,为跨越仁赤高速的高架桥。桥梁上部为5×30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箱梁,下部为矩形墩,限值总重量15 t,限值轴重10 t,桥梁现状良好。总体上虽然现状老路,路面及其构造物状况良好,但道路宽度窄、线形指标低、道路两侧建筑密集,旧路已无法适应现阶段的交通需要,无法满足沿线经济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当地旅游经济发展的需要,严重制约了火石、三合两镇与仁怀市区的沟通及发展,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瓶颈”,因此本项目除起点约2 km能够利用老路进行拓宽改造外,其余路段均需新建。
  2.2 沿线自然地理条件
   (1)地形、地貌。遵义市位于贵州省北部、乌江以南,属云贵高原向四川盆地湖南丘陵地带过渡的东斜坡北段。仁怀市位于遵义市西部,赤水河中游,大娄山脉西段北侧。项目区位于大娄山脉西侧,黔北山地北缘与四川盆地低山丘陵南缘衔接地段,山体走向北东。全区地形复杂,主要以缓坡低山溶沟地形、溶蚀洼地地貌、构造侵蚀低山V字形沟谷地形为代表,部分段落山体浑圆,山坡较缓,一般坡度35°~45°;部分地区切割强烈,地形起伏较大,坡度一般35°~55°。路线最高点海拔1 090 m,最低点海拔764 m,相对高差326 m,全线低山连绵,山体相对高差一般在450余米。项目区内无大的河流,褶谷、冲沟、沟谷内地表溪沟发育。
   (2)不良地质情况。通过区域资料收集分析、并根据本工程地质调绘及钻探揭示,本项目区不良地质现象主要为灰岩区发育的溶洞,勘察区共分布4处溶洞,推测溶洞走向近于东西,对桥台及桥基影响很大,施工期间建议对溶洞采取相应处理措施。拟建项目区无特殊性岩土分布。
  2.3 公路区间交通量分布状况
   根据交通量预测结果,2030年本项目各路段平均日交通量为5 255 pcu/d。
  3 技术标准
   本项目设计标准采用二级公路,主线设计速度采用两种60 km/h和40 km/h,正常路段采用60 km/h,地形条件复杂困难路段采用40 km/h。主线路基宽度为10 m。桥涵设计汽车荷载为公路-I级,路基设计洪水频率为1/50,大中桥设计洪水频率1/100,小桥设计洪水频率1/50。
  4 方案设计研究
  4.1 路线起止点及各控制点
   本项目路线起点位于仁怀市S208仁赤高速火石岗收费站出口处东北侧,与现状省道S208平面交叉。
   本项目路线终点位于三合镇南,与三合镇生态移民大道相接,道路整体位东西走向,主线全长11.306 km,有:S208火石岗收费站、S208火石互通、S208、现状跨仁赤高速高架桥、稻场坝、春天荡、火石镇、木林岩、盐店、三合镇等。另设置连接线一条,起点位于推荐线K7+040处,终点位于原S208火石镇富兴村转盘,连接线全长0.721 km。相关的等级公路主要有:仁赤高速、S208。仁赤高速为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设计速度80 km/h,路基宽度21.5 m。S208现状为双车道四级公路,路基总宽6.5 m,沥青混凝土路面。
  4.2 路线方案布设
   根据本项目工可研推荐的路线走廊方案,总体走向为由东自火石镇向西至三合镇方向,起点位于仁赤高速火石互通出口,利用现状跨仁赤高速大桥向西经过火石镇,止于三合镇生态移民大道。经仔细研究工可路线方案,结合火石镇和三合镇的镇区规划,沿线地形、地质及村庄分布情况,本次方案研究共布设了推荐线方案(K线)及比选方案(A线)如下图2所示。具体分述如下:    (1)推荐线方案(K线)。路线起于仁赤高速火石互通出口东北侧,与现状道路呈“T”形平面交叉,整体向西经宦家沟、团山、稻场坝等村庄,绕阴地岗村,往西北方向跨越龙洞沟后穿越黄金坝(此处为火石岗隧道),继续向西经春天荡、富兴、哑口坝、盐山等村庄,到达项目终点三合镇,与三合镇生态移民大道相接。路线全长11.306公里。
   (2)比选方案(A线)。K线方案在阴地岗和春天荡之间采用隧道穿越黄金坝,本次布设了A线方案进行比较。A线起于AK5+160(K线的K5+160)处,沿山坡展线,经过一个回头弯后,自阴地岗村的东侧向北,沿山坡继续展线,绕至火石镇南侧,在春天荡和富兴村之间的山坡继续展线向西南方向,止于火石坪村东南,桩号为AK9+009.376(K线的K7+150),路线全长3.849公里。
  4.3 路线方案比选
   (1)技术指标与工程规模比较。A线方案段落为AK5+160~AK9+009.376,对应K线方案路线方案范围:K5+160~K7+150;A线优点:1)此方案为山间自然展线,不受压覆矿产的影响;2)该方案满足火石镇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火石镇政府推荐该方案;3)无隧道,施工中控制节点少,工期相对较短,可使提早运营;施工难度低;4)没有连接线,能更好的服务火石镇。A线缺点:路线里程较长,运营成本较高;路基路面、排水、防护工程量大;占地拆迁面积大,道路线形指标较差。
   对应K线优点:1)此方案为山间自然展线,基本沿旧路走廊布置线位,不受压覆矿产的影响;2)此方案基本从两镇一侧通过,对镇域内规划发展影响小,有利于沿线资源开发;3)线形指标高,路线里程短,新占土地少。对应K线缺点:1)该方案未能很好的沟通火石与三合两镇,需设置连接线,对两镇中心城区发展推动作用稍弱;2)隧道长度长,施工中控制节点多,工期相对较长,施工难度高。
   (2)路线方案综合选定。由于A线方案路线长度比K线长1.588公里,拆迁量大于K线,造价基本,经综合分析比较后,采用K线方案较为合理。
  5 结语
   本项目是贵州省的干线公路,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本项目对既有S208进行改扩建,受限于当时的经济能力、地形地质条件等因素,原路的技术标准等级较低,落后的交通状况已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目前的道路状况,无法与目前的公路定位和功能相匹配,改擴建的要求也呈现出越来越迫切之态势。对于公路改扩建项目,应做好原路与新改移路段的合理衔接,以便于原路两侧居民的交通出行;应充分研究项目的地形、地质、气象、水文条件,针对不同的建设条件,提出不同的改建方案,最大限度减少工程规模,节省工程造价。
  参考文献:
  [1]JTG D20—2017,公路路线设计规范[S].
其他文献
摘 要:进入交通大数据时代,山东省积极推动交通强国试点建设[1],智能交通引领和科技创新驱动发展迎来了机遇期,对于山东省全面提升综合交通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在分析山东省智能交通和科技创新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总结梳理存在问题,立足于智能交通和科技创新的发展趋势,从发展重点和试点工程两个方面分别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探索发挥技术创新和智能交通对行业发展的引领作用,从而有效支撑山东省交通强省
期刊
摘 要:本文首先从国内外发展现状调研入手,重点从两方面分析了机器视觉技术在公路管理中的应用,一是基于车载移动视频的路面病害智能检测技术研究。研究开发的路面病害智能检测系统利用卷积神经网络分析车载移动视频,具有低成本优势,识别准确率超过85%,检测路面病害超过日常病害总数的86.14%。二是基于固定视频的路域环境养护事件智能巡查技術研究。研究开发的路域环境养护事件智能巡查系统融合应用传统图像处理、深
期刊
摘 要:本文针对某主机厂反馈多起某变速箱铝合金后盖壳体开裂故障,进行了有限元计算及静扭台架试验,结果均显示壳体安全。为了进一步探查故障产生的原因,进行了不同车型不同悬置方式的整车路试,确定低速行驶过程中猛的挂倒档这种误操作产生的冲击是导致壳体开裂的主要原因,悬置选择不合理是壳体开裂的次要原因,同时对该壳体进行了改进,有限元计算结果显示,改进效果非常明显。  关键词:后盖;故障;路试;改进;有限元计
期刊
摘 要:随着全国城市轨道交通技术的发展和新技术的蓬勃应用,针对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基地设计,本文探讨了车辆基地优化的三个方向:车辆检修制度的优化、全自动运行技术的应用、车辆智能运维技术的应用,以期从可靠性、高效性、经济性、风险管控等角度为进一步提升车辆基地能力提供参考价值。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修制修程;全自动运行;智能运维  中图分类号:U284.44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随着我国城
期刊
摘 要:杭州东站作为大型交通枢纽之一,不管是车流量还是人流量都呈现拥挤的态势,但目前尚未有较好的办法来解决杭州东站的交通管控难题。本文提出了基于杭州东站的实际运行情况来开发交通管控平台,以期提高杭州东站的交通管控水平。  关键词:杭州东站;智能交通管控平台;多源数据;客流量  中图分类号:U495 文献标识码:A  0 前言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车辆的保有量也在不断增加,交通枢纽的车流量和
期刊
摘 要: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明确隧道机电设备监控与维护一体化的重要性,通过提出一些改革的策略来提升隧道机电设备监控与维护一体化的质量,进而推动我国隧道机电设备事业的创新发展。通过对隧道机电设备监控与维护一体化系统进行改革,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隧道机电设备监控与维护一体化系统的整体水平。  关键词:隧道机电设备;监控维护一体化;系统研究  中图分类号:U457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隧道
期刊
摘 要:CCTV系统是保证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和安全的重要手段,是地铁运营、管理现代化的配套设备,是提高行车指挥透明度的辅助通信工具,也是防灾指挥抢险的指挥工具。本文旨在探讨模拟视频监控系统高清数字化改造方向及实施范畴,为今后南京地铁2号线CCTV改造借鉴,主要介绍其系统设计、构成、功能、接口等方面进行介绍和参考。  关键词:CCTV;高清数字化;系统设计;视频存储  中图分类号:U282.5
期刊
摘 要:由于许多厂矿企业在建设之初因建设成本及现场调车作业等原因没有采用自动化方式进行铁路道岔作业,使得该类厂矿企业内部铁路存在一定的不足。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企业资本的不断增多,企业也在不断对自身的生产效率及能耗等方面进行着改善提高。由于改善内部专用铁路线能够有效提升运输速度及中转效率,并进一步促进调度作业精细化,企业往往会对铁路微机联锁系统进行改造升级。本文首先对国内目前较完善的铁路微机联
期刊
摘 要:近年来,通过越来越多的工程实践可以看出,BIM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可以实现建设项目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信息化发展,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可以充分发挥其巨大的应用价值。通过BIM技术在我国铁路测绘中的建模与应用,不仅可以有效提高我国铁路测绘过程中的信息化水平,同时还可以提高管理效率。本文以BIM技术在铁路行业中的应用为出发点,从BIM技术在铁路测绘中的应用优势、BIM技术在铁路测绘与建筑测绘中的差异以
期刊
摘 要:文章先分析了高速公路现代化智能监控系统设计,包括设计目标和设计原则,随后介绍了高速公路现代化智能监控系统建设应用,包括监控中心功能设计、视频图形管理存储、隧道视频监控设计、交通事件自动检测,希望能给相关人士提供有效参考。  关键词:高速公路;监控系统;监控设计  中图分类号:U492.8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新时期高速公路在交通运输中的高效率和便捷性为人们出行提供了更大的便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