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少数民族大学生作为我国大学生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其思想引领不仅影响着我国高素质人才的培养,而且对我国未来的团结稳定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基于此,本文通过对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特点与认知特点的分析,提出了意会认知理论在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引领中的渗透策略,以期能为我国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教育提供参考建议。
【关键词】意会认知理论;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教育;渗透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1)10-115-03
【本文著录格式】石亚琼.意会认知理论在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引领中的渗透[J].中国民族博览,2021,05(10):115-117.
意会认知理论是由英国当代著名哲学家M·波兰尼所提出的,该理论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之间有着较高的契合度,同时也是现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基础理论之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中无论是理论知识的传授、思维方式的培养,还是实践教学中都蕴含着大量的意会成分,并且意会认知占据了大学生认知方式的主要地位。
一、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特点与认知特点
(一)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特点
少数民族大学生由于地域特性、民族特性以及生活习俗等方面的差异,成为高校教育中比较特殊的群体之一。所以,少数民族大学生既具备了普通高校学生的一般特点,同时也具备了少数民族学生的特殊性,由此使得少数民族大学生与普通高校大学生在思想特点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在实践思想教育中,如果只注重普遍性教育而忽略特殊性教育,如果仅谈思想引领而忽略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特点的研究,那么势必会对高校思想教育效果与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
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少数民族大学生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但是在理想信念方面表现模糊。在实践学习、生活中少数民族大学生拥护党的领导、党的方针政策以及发展路线。但是他们比较注重自身专业知识的学习,对思想理论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等方面表现不佳,理想信念模糊。甚至还有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受专业知识影响与社会环境影响下,在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方面出现偏差。二是,少数民族部分大学生过度重视专业知识的学习,忽略思想理论学习,在专业学习方面表现积极上进,奋发向上,具有极高的热情,而在思想方面极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形成实用主义、个人主义以及功利主义,导致自身思想认识方面存在极大的偏差。三是,集体主义观念较弱。新时代背景下,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支持,现代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活跃,自我意识较强、个性鲜明、行为张扬而且具有极强的自我表现欲望,这就导致这部分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过程中只注重自己利益的得失,而集体意识淡薄,对其健康成长会形成极为不利的影响。四是,民族成分复杂。少数民族大学生生活与成长地区主要是少数民族为主,所以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行为会受到地域文化、民族文化、民族习俗的影响,所以少数民族大学生会在学习、生活上对民族的认知与认同更加强烈。
(二)少数民族大学生认知特点
少数民族大学生受民族特性影响,在相关思想与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往往需要通过不断的感悟与体验后才能逐步形成规范意识,而且这与人的意会认知有着密切的联系,基于意会认知的积累与应用的支持下,不仅会帮助学生形成丰富的意会认知体验,而且还可以实现意会认知能力的全面提升,这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此外,意会认知还可以帮助学习者真正认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这对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引领有着重要的影响,而且良好的意会认知能力可以帮助学习者根据学习环境合理的制定学习计划、学习目标,既可以实现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的全面提升,还可以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可见,注重意会认知理论在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引领中的渗透具有积极的作用与重要的影响。
二、意会认知理论在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引领中的渗透策略
(一)科学合理的构建思想引领的教育环境
研究表明,人的思想、行为习惯以及个人的观念是会受到生活、工作、学习的环境氛围影响。基于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特点与认知特点可以发现,他们对周围的环境与氛围有着极其特殊的敏感度,在学习生活中受积极环境氛围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能够形成积极的思想观念、正确的行为习惯。如果处于负面消极的环境氛围中不仅会出现消极的思想,甚至还会出现负面情绪,会对其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极大的影响。可见,要想实现意会认知理论在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引领中的渗透,必须为少数民族大学生科学合理的构建思想引领的教育环境,进而实现意会认知理论的全面渗透,达到思想引领的最佳教学效果。因此,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开展工作:首先,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要以高校的实际教育情况与环境为基础,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目标,结合民族特色、地方特点等因素来构建积极良好的思想教育环境与氛围。其次,在日常教育中,可以鼓励少数民族学生发挥自身的专业特长与民族特点,对思想教育环境与氛围的建设提出自己的想法与建议。同时还可以鼓励少数民族大学生积极的参与到高校思想硬性教育中,通过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设计多元的、具有互动性的实践活动来强化对少数民族学生的思想教育。再次,要结合思想教育以及意会认知理论在思想引领中渗透的目的,充分挖掘与开发当前高校校园内部环境资源,如校史馆、图书馆等,通过对现有校园资源的不断开发与挖掘,既可以实现对学生专业知识、文化知识的教育,同时还可以实现意会认知理论在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引领中的全面渗透,更好的发挥意会认知理论的教育价值,促使学生能够形成正确的思想认识以及人生观、价值观,这对学生未来的成长与发展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二)发挥思想教育“师徒制”作用,促进意会认知理论的全面渗透
“师徒制”是我国沿续千年的教育方式,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师徒制”又重新被現代教育所重视。通过“师徒制”的应用可以有效的推动意会认知理论在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引领中的渗透。“师徒制”之所以能够得到现代教育的重视,一方面源于现代教育的发展;另一方面,“师徒制”教学可以将一些无法用理论表述的专业技艺通过实践操作直观的展现给学生,进而有效的提升教学效果与质量。同时这种教学方法也有助于学习者学习亲身体验感的提升。所以,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引领教育中教师在实际教育活动中,具有较强力的示范作用,而教师在实际教育活动中示范性作用所产生的教育影响与教育效果是无法估量的,并且这种教育影响还具有持续性、长时间性的特点。同时,在“师徒制”教育实践过程中,学习者往往会无意识的去观察教师的道德行为、言行举止,并且也会自发无意识的去模仿教师,这种教育过程与效果是教师无法预测的。而且在实践学习、生活过程中在遇到道德判断的时候,受教育者往往会以观察与模仿到的认知去进行独立判断的,并且能够做出符合社会道德要求与标准的判断。此外,通过“师徒制”,可以有效的增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通过长久的交往可以有效的加深师生之间的感情,进而教师可以及时、准确的掌握学生的实际思想状况,在实际教育过程中通过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方式方法来实现思想教育效果与质量的提升。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师徒制”教育过程中,教师要时刻明白自身的世界观、价值观以及思想认识会对学生造成极大的影响,所以无论是在教学中还是在生活中要时刻注重自身思想、品德、言行等方面的培养,进而以身作则,更好的完成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 “师徒制”的应用,不仅可以促进意会认知理论在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引领中的渗透,而且还可以帮助高校思想政治教师的相互交流与学习。尤其是针对新时代背景下,社会文化多元化发展对现代教师思想方面的冲击,“师徒制”可以帮助教师应对多种挑战与问题的同时还可以帮助教师实现工作技能与水平的全面提升。所以,注重“师徒制”在高校思想教育中的应用,既有利于意会认知理论在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引领中的渗透,又有利于高校高素质、高水平的思想教育教师队伍的建设。
(三)强化思想教育意会理论的显性化
当前,高校思想教育中普遍存在教育工作者在接受完教育培养后,无法有效的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很好的转化为思想教育实践行为,进而导致思想教育实践并未能够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与目标。但是,在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教育过程中,教师自身的意会知识情况会对教学形成一定的影响,甚至还会制约思想教育实践活动的教学作用与价值。在实践思想教育活动中如果教育者拥有丰富的意会知识与教学经验技能,不仅可以实现教学效果与质量的全面提升,而且还可以切实的帮助学习者解决各种各样的思想困惑。思想教育领域中大部分知识都是只可意会,并无法通过语言教学可以完成的。所以,思想教育工作者如果只是单纯的从课本或者教材中提取相关的教学知识与内容,不仅无法做好思想教育工作,而且在某种程度上还制约着意会认知理论在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引领中的渗透。每个优秀的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必须经过长期的实践教育的积累,才能掌握丰富的思想教育技能,拥有较高的教学水平,并且在实践教学中能够形成独具个人特色的教学方式。而这些教学经验、教学技能由于不同教师个体之间在文化、知识、生活环境等的差异是无法用语言进行传递的,只有通过自己的不断实践探索,并且在探索过程中通过学习、交流来获得,所以,将思想教学工作者的这些隐性教学技能逐步显性化,不仅可以实现教学工作者实践教学水平与能力的提升,而且还有助于意会认知理论在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引领中的渗透,实现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此外,意会认知理论是比较抽象且难以表达的,所以可以通过选择适当的工具或者方式来实现在教学中的表达与渗透的目的。如在实践教学中可以通过概念图形、隐喻性既象征性语言、结构模型等来开展思想教育,这可以帮助学习者在学习知识时找到学习参照物,便于意会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同时,基于信息时代背景下,教学工作者还可以借助現代信息技术将意会认知理论转换为可以理解的知识,如运用图片、视频资料等工具来实现意会认知理论的显性化。这样既可以有效的发挥意会认知理论在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引领中的重要教学价值与作用,还可以实现意会认知理论在思想教育中的全面渗透。
(四)注重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强化思想引领的实践教学
单纯的理论知识教学不仅会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积极性与学习兴趣,而且还在某种程度上会制约意会认知理论在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引领中的渗透。所以,在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引领教育中不仅要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深度融合,而且还要强化思想引领的实践教学,这样才能更好的实现意会认知理论在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引领中的全面渗透。波兰尼认为,在引导并培养大学生的思想或者某种行为习惯时,必须是建立在大学生掌握了完善的认知信念、框架以及方法等的基础上开展实践活动,才能更好的实现教学效果与质量提升。但是,在理论知识教学时部分理论知识是无法通过教学或者单纯的知识传授就可以掌握的,是需要学生通过切身的感受与体会而获得,所以,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融合是实现意会认知理论在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引领中渗透的重要基础。因此,在实践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少数民族大学生所在的地理位置、民族文化、民族传统以及民族特色等深度挖掘少数民族地区的特色资源,将这些元素与教材内容以及意会认知理论有机的融合在一起,使得教学内容更加容易被少数民族大学生接受,同时还要以教学目标为出发点,结合时代发展创设更加多元、更加丰富的实践活动,实现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与社会实际能够形成对接,这样既可以帮助少数民族学生更好的掌握理论知识,而且通过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体验感,并且能够在实践活动中对社会现象做出正确的判断,逐步形成正确的思维认识与行为习惯,最终实现思想引领的教育目的,帮助少数民族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三、结语
综上所述,时代的发展既为高校思想教育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对大学生思想引领提出了新的挑战。少数民族大学生作为我国大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注重对这部分大学生的思想引领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与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必须对意会认知理论有深入的认识与了解,进而通过合理的制定相关教学策略,推动意会认知理论在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引领中的渗透,更好的发挥意会认知理论的教学价值与作用,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培养更多合格的接班人。
参考文献:
[1]黄琳.基于意会认知理论的大学生廉洁教育思考[J].法制与社会,2020(14):249-250.
[2]黄晓坚. 基于意会认知理论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必要性及其方法途径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1.
[3]黄晓坚.浅谈基于意会认知理论的民族地区艺术类大学生思想引领方法途径[J].青年与社会,2013(9):114-115.
作者简介:石亚琼(1989-),女,山西大同,山西大同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团委副书记、学工办副主任,助教,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政教育
【关键词】意会认知理论;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教育;渗透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1)10-115-03
【本文著录格式】石亚琼.意会认知理论在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引领中的渗透[J].中国民族博览,2021,05(10):115-117.
意会认知理论是由英国当代著名哲学家M·波兰尼所提出的,该理论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之间有着较高的契合度,同时也是现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基础理论之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中无论是理论知识的传授、思维方式的培养,还是实践教学中都蕴含着大量的意会成分,并且意会认知占据了大学生认知方式的主要地位。
一、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特点与认知特点
(一)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特点
少数民族大学生由于地域特性、民族特性以及生活习俗等方面的差异,成为高校教育中比较特殊的群体之一。所以,少数民族大学生既具备了普通高校学生的一般特点,同时也具备了少数民族学生的特殊性,由此使得少数民族大学生与普通高校大学生在思想特点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在实践思想教育中,如果只注重普遍性教育而忽略特殊性教育,如果仅谈思想引领而忽略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特点的研究,那么势必会对高校思想教育效果与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
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少数民族大学生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但是在理想信念方面表现模糊。在实践学习、生活中少数民族大学生拥护党的领导、党的方针政策以及发展路线。但是他们比较注重自身专业知识的学习,对思想理论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等方面表现不佳,理想信念模糊。甚至还有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受专业知识影响与社会环境影响下,在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方面出现偏差。二是,少数民族部分大学生过度重视专业知识的学习,忽略思想理论学习,在专业学习方面表现积极上进,奋发向上,具有极高的热情,而在思想方面极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形成实用主义、个人主义以及功利主义,导致自身思想认识方面存在极大的偏差。三是,集体主义观念较弱。新时代背景下,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支持,现代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活跃,自我意识较强、个性鲜明、行为张扬而且具有极强的自我表现欲望,这就导致这部分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过程中只注重自己利益的得失,而集体意识淡薄,对其健康成长会形成极为不利的影响。四是,民族成分复杂。少数民族大学生生活与成长地区主要是少数民族为主,所以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行为会受到地域文化、民族文化、民族习俗的影响,所以少数民族大学生会在学习、生活上对民族的认知与认同更加强烈。
(二)少数民族大学生认知特点
少数民族大学生受民族特性影响,在相关思想与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往往需要通过不断的感悟与体验后才能逐步形成规范意识,而且这与人的意会认知有着密切的联系,基于意会认知的积累与应用的支持下,不仅会帮助学生形成丰富的意会认知体验,而且还可以实现意会认知能力的全面提升,这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此外,意会认知还可以帮助学习者真正认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这对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引领有着重要的影响,而且良好的意会认知能力可以帮助学习者根据学习环境合理的制定学习计划、学习目标,既可以实现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的全面提升,还可以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可见,注重意会认知理论在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引领中的渗透具有积极的作用与重要的影响。
二、意会认知理论在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引领中的渗透策略
(一)科学合理的构建思想引领的教育环境
研究表明,人的思想、行为习惯以及个人的观念是会受到生活、工作、学习的环境氛围影响。基于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特点与认知特点可以发现,他们对周围的环境与氛围有着极其特殊的敏感度,在学习生活中受积极环境氛围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能够形成积极的思想观念、正确的行为习惯。如果处于负面消极的环境氛围中不仅会出现消极的思想,甚至还会出现负面情绪,会对其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极大的影响。可见,要想实现意会认知理论在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引领中的渗透,必须为少数民族大学生科学合理的构建思想引领的教育环境,进而实现意会认知理论的全面渗透,达到思想引领的最佳教学效果。因此,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开展工作:首先,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要以高校的实际教育情况与环境为基础,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目标,结合民族特色、地方特点等因素来构建积极良好的思想教育环境与氛围。其次,在日常教育中,可以鼓励少数民族学生发挥自身的专业特长与民族特点,对思想教育环境与氛围的建设提出自己的想法与建议。同时还可以鼓励少数民族大学生积极的参与到高校思想硬性教育中,通过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设计多元的、具有互动性的实践活动来强化对少数民族学生的思想教育。再次,要结合思想教育以及意会认知理论在思想引领中渗透的目的,充分挖掘与开发当前高校校园内部环境资源,如校史馆、图书馆等,通过对现有校园资源的不断开发与挖掘,既可以实现对学生专业知识、文化知识的教育,同时还可以实现意会认知理论在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引领中的全面渗透,更好的发挥意会认知理论的教育价值,促使学生能够形成正确的思想认识以及人生观、价值观,这对学生未来的成长与发展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二)发挥思想教育“师徒制”作用,促进意会认知理论的全面渗透
“师徒制”是我国沿续千年的教育方式,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师徒制”又重新被現代教育所重视。通过“师徒制”的应用可以有效的推动意会认知理论在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引领中的渗透。“师徒制”之所以能够得到现代教育的重视,一方面源于现代教育的发展;另一方面,“师徒制”教学可以将一些无法用理论表述的专业技艺通过实践操作直观的展现给学生,进而有效的提升教学效果与质量。同时这种教学方法也有助于学习者学习亲身体验感的提升。所以,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引领教育中教师在实际教育活动中,具有较强力的示范作用,而教师在实际教育活动中示范性作用所产生的教育影响与教育效果是无法估量的,并且这种教育影响还具有持续性、长时间性的特点。同时,在“师徒制”教育实践过程中,学习者往往会无意识的去观察教师的道德行为、言行举止,并且也会自发无意识的去模仿教师,这种教育过程与效果是教师无法预测的。而且在实践学习、生活过程中在遇到道德判断的时候,受教育者往往会以观察与模仿到的认知去进行独立判断的,并且能够做出符合社会道德要求与标准的判断。此外,通过“师徒制”,可以有效的增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通过长久的交往可以有效的加深师生之间的感情,进而教师可以及时、准确的掌握学生的实际思想状况,在实际教育过程中通过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方式方法来实现思想教育效果与质量的提升。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师徒制”教育过程中,教师要时刻明白自身的世界观、价值观以及思想认识会对学生造成极大的影响,所以无论是在教学中还是在生活中要时刻注重自身思想、品德、言行等方面的培养,进而以身作则,更好的完成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 “师徒制”的应用,不仅可以促进意会认知理论在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引领中的渗透,而且还可以帮助高校思想政治教师的相互交流与学习。尤其是针对新时代背景下,社会文化多元化发展对现代教师思想方面的冲击,“师徒制”可以帮助教师应对多种挑战与问题的同时还可以帮助教师实现工作技能与水平的全面提升。所以,注重“师徒制”在高校思想教育中的应用,既有利于意会认知理论在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引领中的渗透,又有利于高校高素质、高水平的思想教育教师队伍的建设。
(三)强化思想教育意会理论的显性化
当前,高校思想教育中普遍存在教育工作者在接受完教育培养后,无法有效的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很好的转化为思想教育实践行为,进而导致思想教育实践并未能够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与目标。但是,在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教育过程中,教师自身的意会知识情况会对教学形成一定的影响,甚至还会制约思想教育实践活动的教学作用与价值。在实践思想教育活动中如果教育者拥有丰富的意会知识与教学经验技能,不仅可以实现教学效果与质量的全面提升,而且还可以切实的帮助学习者解决各种各样的思想困惑。思想教育领域中大部分知识都是只可意会,并无法通过语言教学可以完成的。所以,思想教育工作者如果只是单纯的从课本或者教材中提取相关的教学知识与内容,不仅无法做好思想教育工作,而且在某种程度上还制约着意会认知理论在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引领中的渗透。每个优秀的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必须经过长期的实践教育的积累,才能掌握丰富的思想教育技能,拥有较高的教学水平,并且在实践教学中能够形成独具个人特色的教学方式。而这些教学经验、教学技能由于不同教师个体之间在文化、知识、生活环境等的差异是无法用语言进行传递的,只有通过自己的不断实践探索,并且在探索过程中通过学习、交流来获得,所以,将思想教学工作者的这些隐性教学技能逐步显性化,不仅可以实现教学工作者实践教学水平与能力的提升,而且还有助于意会认知理论在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引领中的渗透,实现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此外,意会认知理论是比较抽象且难以表达的,所以可以通过选择适当的工具或者方式来实现在教学中的表达与渗透的目的。如在实践教学中可以通过概念图形、隐喻性既象征性语言、结构模型等来开展思想教育,这可以帮助学习者在学习知识时找到学习参照物,便于意会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同时,基于信息时代背景下,教学工作者还可以借助現代信息技术将意会认知理论转换为可以理解的知识,如运用图片、视频资料等工具来实现意会认知理论的显性化。这样既可以有效的发挥意会认知理论在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引领中的重要教学价值与作用,还可以实现意会认知理论在思想教育中的全面渗透。
(四)注重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强化思想引领的实践教学
单纯的理论知识教学不仅会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积极性与学习兴趣,而且还在某种程度上会制约意会认知理论在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引领中的渗透。所以,在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引领教育中不仅要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深度融合,而且还要强化思想引领的实践教学,这样才能更好的实现意会认知理论在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引领中的全面渗透。波兰尼认为,在引导并培养大学生的思想或者某种行为习惯时,必须是建立在大学生掌握了完善的认知信念、框架以及方法等的基础上开展实践活动,才能更好的实现教学效果与质量提升。但是,在理论知识教学时部分理论知识是无法通过教学或者单纯的知识传授就可以掌握的,是需要学生通过切身的感受与体会而获得,所以,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融合是实现意会认知理论在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引领中渗透的重要基础。因此,在实践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少数民族大学生所在的地理位置、民族文化、民族传统以及民族特色等深度挖掘少数民族地区的特色资源,将这些元素与教材内容以及意会认知理论有机的融合在一起,使得教学内容更加容易被少数民族大学生接受,同时还要以教学目标为出发点,结合时代发展创设更加多元、更加丰富的实践活动,实现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与社会实际能够形成对接,这样既可以帮助少数民族学生更好的掌握理论知识,而且通过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体验感,并且能够在实践活动中对社会现象做出正确的判断,逐步形成正确的思维认识与行为习惯,最终实现思想引领的教育目的,帮助少数民族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三、结语
综上所述,时代的发展既为高校思想教育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对大学生思想引领提出了新的挑战。少数民族大学生作为我国大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注重对这部分大学生的思想引领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与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必须对意会认知理论有深入的认识与了解,进而通过合理的制定相关教学策略,推动意会认知理论在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引领中的渗透,更好的发挥意会认知理论的教学价值与作用,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培养更多合格的接班人。
参考文献:
[1]黄琳.基于意会认知理论的大学生廉洁教育思考[J].法制与社会,2020(14):249-250.
[2]黄晓坚. 基于意会认知理论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必要性及其方法途径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1.
[3]黄晓坚.浅谈基于意会认知理论的民族地区艺术类大学生思想引领方法途径[J].青年与社会,2013(9):114-115.
作者简介:石亚琼(1989-),女,山西大同,山西大同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团委副书记、学工办副主任,助教,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政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