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简要论述了小学作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旨在调动学生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强烈的创新欲望和探索精神,以便提高小学生作文水平,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实现教育目的。
关键词:培养;创新;作文;能力
小学作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呢?根据学生一般的认知规律,我认为要从小学生的实际和特点出发,从小处着眼,即从浅入深,从表到里,从现象到本质,一步一个脚印,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作文能力。
一、从观察事物中求新发现
小学生作文实际上是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适当的文字表达出来。因此,在作文教学中,作为教师,一定要善于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生活,观察事物,做个有心人,善于发现素材,积累素材,然后带着自己的情感再将它描述出来。
观察是分层次的,有初次观察、再次观察和反复多次的观察,有表面的观察和深层次的观察,有单一的观察和关联性的观察等等。有的学生的作文写得比较筒单,人云亦云,没有新意,其主要原因是平时少观察或只观察表面的东西和单一的事物,而没有经过反复多次的、深入细致的观察,也没有把观察到的事物联系起来综合分析,因而观察到的往往是单一的、表面的东西。要改变这种现象,在指导观察时就要帮助学生掌握观察的方法,让学生懂得观察事物既要观察其表面的特征,又要思考其内在的联系。
二、从遇到的问题中求新思路
学习是一个不断地遇到新问题,又不断地设法解决问题的过程,并从中不断地学到新知识,掌握新方法。学生不但会在学习上遇到问题,在日常生活中也会和平常人一样,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学生正确对待问题和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尤其是要善于引导学生勇于打破常规,大胆提出问题,大胆想象,大胆探索,发挥自己的创造性。
为此,我开展了这方面的一些探索,并且取得了一些成果。那时候,我新接任五年级一个班的语文科的教学工作和领班工作。新学年第一天,当学生一走进新教室,他们便立即大声地嚷开了:“哎哟!又是顶楼,也是‘蒸笼’!怎么两年都那么倒霉?”原来,他们在上一学年度的教室在教学楼后座顶楼,新学年他们的教室虽然变换了,但仍然还是在顶楼,怪不得他们那么多怨气了。在目前的情况下,无论如何,教室都是不可能变动的。当然也不可能立即给教室装上“空调器”之类的降温设备。于是,我与学生一道,那些日子整天蒸“桑那浴”。问题虽然不能立即解决,但我意识到:这正是一个激发学生新思路、新思维的好时机,正好借此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于是,我利用班队会,开了一个“才智比拼大会”,让学生就“蒸笼”问题展开讨论,献计献策。
讨论会一开始,同学们就争相发言。有个学生建议在楼顶上再增加一层隔热层,有个学生从报纸、电视等媒体的新闻报道中得到启发,建议把原来平顶型的教学楼改建成尖顶型,有个学生更是语出惊人:“给楼顶涂上一种新型的建筑材涂料‘隔热一号’”虽然这种涂料还没有出现,但这位学生说:“只要大家一齐努力,就一定能把这种涂料研制出来!”
由此可见,由问题引出的话题,是能够引发学生的新思路,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的。尽管学生的一些想法可能离现实生活还比较远,但可贵的是他们有了创新的意识和欲望,是十分可贵的。所以我们要适当引导学生,使他们能从遇到的问题中求新思路。
三、从表现手法上求出新
作文的表现手法,是指一篇文章所运用的主要的表现方法。不同类型的文章有不同的表现方法,即使是同一种类型、同一文体的文章,也有多种多样的写法。因此,在指导学生进行写作时,要让学生懂得灵活运用表现手法,最好是有所创新。如果写文章人云亦云,表现手法单一、陈旧,那么文章就会缺乏新意,是没什么人愿意看下去的。
从表现手法上求出新,目的就是要改变文章千篇一律、缺乏新意的局面。作为教师,要千方百计引导学生在表现手法上创新,启发学生发挥想象力、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从小处着眼,自创新法,进行创新作文的写作。例如,在指导学生写作“节约用水”这一类题材的文章时,我引导学生从小处着眼,仔细观察周围的事物,那怕是一件很小的事情也不要放过,并且在写法上体现“以小见大”。有个学生以《“水”的故事》为题,在作文中以父亲浇花时水花四射,浪费了一点水的事为内容,通过一番的“论战”,终于以“积小成多”、“我国水资源缺乏”、“环境污染的害处”、“节约用水要从我做起”等道理,既教育了父亲,又令人信服地说明了要节约用水的道理,使读者在不知不觉中受到节约用水的教育。为此,此文荣获由全国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会刊《小学语文报》等单位联合主办的第四届“语文报杯”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展示省级一等奖。
而另一个学生则从另一个角度去构思了一篇作文《“方”的角,“圆”的梦》,她从妈妈偶然被床角碰伤了膝盖下一点的地方的小事中,引发了解决问题的思索。她从“方角的东西容易碰伤人”想到“该把建筑物或者家具等物体的边缘部分改为圆角”,又从“在危险地方贴标志或用文字标明不现实”想到“发明一种材料”来解决问题。虽然这种材料是在梦想中想到的,但是这充分体现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体现了一个小学生的美好愿望和追求。这也是我们所希望达到的目标。因此,这篇文章获得了更高层次的奖励:荣获第四届“语文报杯”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展示全国三等奖。因此,我们要大力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大胆构思,运用新手法去写作文,写出具有创新意识的作文来。
四、从评议中求启示
作文评议是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作用除了对学生的作文作一定的评价外,其实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那就是对学生的激励作用和使学生从评议中得到启示,从而指导日后的写作。因此,在评议学生的作文时应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让他们充分发表个人意见,并且展开讨论,以利把作文改好写好。同时,作为老师,对学生作文的评价一定要中肯,要以鼓励为主。对学生的想象、梦想、设想,即使幼稚可笑、不大合情理等,作为教师也要给予鼓励和引导,从而使学生受到鼓舞,得到启示,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总之,要培養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作文能力,观察事物是基础,思考问题、寻求新思路是关键,变换和创新表现手法是手段,寻找规律是方法。因此,小学生只要从小处着眼,多观察周围的事物,经常开动脑筋思考问题,灵活掌握和运用表现手法,大胆探索表达的新方法,找出规律性,那么,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作文能力就一定能够得到提高。
关键词:培养;创新;作文;能力
小学作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呢?根据学生一般的认知规律,我认为要从小学生的实际和特点出发,从小处着眼,即从浅入深,从表到里,从现象到本质,一步一个脚印,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作文能力。
一、从观察事物中求新发现
小学生作文实际上是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适当的文字表达出来。因此,在作文教学中,作为教师,一定要善于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生活,观察事物,做个有心人,善于发现素材,积累素材,然后带着自己的情感再将它描述出来。
观察是分层次的,有初次观察、再次观察和反复多次的观察,有表面的观察和深层次的观察,有单一的观察和关联性的观察等等。有的学生的作文写得比较筒单,人云亦云,没有新意,其主要原因是平时少观察或只观察表面的东西和单一的事物,而没有经过反复多次的、深入细致的观察,也没有把观察到的事物联系起来综合分析,因而观察到的往往是单一的、表面的东西。要改变这种现象,在指导观察时就要帮助学生掌握观察的方法,让学生懂得观察事物既要观察其表面的特征,又要思考其内在的联系。
二、从遇到的问题中求新思路
学习是一个不断地遇到新问题,又不断地设法解决问题的过程,并从中不断地学到新知识,掌握新方法。学生不但会在学习上遇到问题,在日常生活中也会和平常人一样,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学生正确对待问题和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尤其是要善于引导学生勇于打破常规,大胆提出问题,大胆想象,大胆探索,发挥自己的创造性。
为此,我开展了这方面的一些探索,并且取得了一些成果。那时候,我新接任五年级一个班的语文科的教学工作和领班工作。新学年第一天,当学生一走进新教室,他们便立即大声地嚷开了:“哎哟!又是顶楼,也是‘蒸笼’!怎么两年都那么倒霉?”原来,他们在上一学年度的教室在教学楼后座顶楼,新学年他们的教室虽然变换了,但仍然还是在顶楼,怪不得他们那么多怨气了。在目前的情况下,无论如何,教室都是不可能变动的。当然也不可能立即给教室装上“空调器”之类的降温设备。于是,我与学生一道,那些日子整天蒸“桑那浴”。问题虽然不能立即解决,但我意识到:这正是一个激发学生新思路、新思维的好时机,正好借此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于是,我利用班队会,开了一个“才智比拼大会”,让学生就“蒸笼”问题展开讨论,献计献策。
讨论会一开始,同学们就争相发言。有个学生建议在楼顶上再增加一层隔热层,有个学生从报纸、电视等媒体的新闻报道中得到启发,建议把原来平顶型的教学楼改建成尖顶型,有个学生更是语出惊人:“给楼顶涂上一种新型的建筑材涂料‘隔热一号’”虽然这种涂料还没有出现,但这位学生说:“只要大家一齐努力,就一定能把这种涂料研制出来!”
由此可见,由问题引出的话题,是能够引发学生的新思路,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的。尽管学生的一些想法可能离现实生活还比较远,但可贵的是他们有了创新的意识和欲望,是十分可贵的。所以我们要适当引导学生,使他们能从遇到的问题中求新思路。
三、从表现手法上求出新
作文的表现手法,是指一篇文章所运用的主要的表现方法。不同类型的文章有不同的表现方法,即使是同一种类型、同一文体的文章,也有多种多样的写法。因此,在指导学生进行写作时,要让学生懂得灵活运用表现手法,最好是有所创新。如果写文章人云亦云,表现手法单一、陈旧,那么文章就会缺乏新意,是没什么人愿意看下去的。
从表现手法上求出新,目的就是要改变文章千篇一律、缺乏新意的局面。作为教师,要千方百计引导学生在表现手法上创新,启发学生发挥想象力、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从小处着眼,自创新法,进行创新作文的写作。例如,在指导学生写作“节约用水”这一类题材的文章时,我引导学生从小处着眼,仔细观察周围的事物,那怕是一件很小的事情也不要放过,并且在写法上体现“以小见大”。有个学生以《“水”的故事》为题,在作文中以父亲浇花时水花四射,浪费了一点水的事为内容,通过一番的“论战”,终于以“积小成多”、“我国水资源缺乏”、“环境污染的害处”、“节约用水要从我做起”等道理,既教育了父亲,又令人信服地说明了要节约用水的道理,使读者在不知不觉中受到节约用水的教育。为此,此文荣获由全国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会刊《小学语文报》等单位联合主办的第四届“语文报杯”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展示省级一等奖。
而另一个学生则从另一个角度去构思了一篇作文《“方”的角,“圆”的梦》,她从妈妈偶然被床角碰伤了膝盖下一点的地方的小事中,引发了解决问题的思索。她从“方角的东西容易碰伤人”想到“该把建筑物或者家具等物体的边缘部分改为圆角”,又从“在危险地方贴标志或用文字标明不现实”想到“发明一种材料”来解决问题。虽然这种材料是在梦想中想到的,但是这充分体现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体现了一个小学生的美好愿望和追求。这也是我们所希望达到的目标。因此,这篇文章获得了更高层次的奖励:荣获第四届“语文报杯”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展示全国三等奖。因此,我们要大力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大胆构思,运用新手法去写作文,写出具有创新意识的作文来。
四、从评议中求启示
作文评议是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作用除了对学生的作文作一定的评价外,其实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那就是对学生的激励作用和使学生从评议中得到启示,从而指导日后的写作。因此,在评议学生的作文时应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让他们充分发表个人意见,并且展开讨论,以利把作文改好写好。同时,作为老师,对学生作文的评价一定要中肯,要以鼓励为主。对学生的想象、梦想、设想,即使幼稚可笑、不大合情理等,作为教师也要给予鼓励和引导,从而使学生受到鼓舞,得到启示,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总之,要培養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作文能力,观察事物是基础,思考问题、寻求新思路是关键,变换和创新表现手法是手段,寻找规律是方法。因此,小学生只要从小处着眼,多观察周围的事物,经常开动脑筋思考问题,灵活掌握和运用表现手法,大胆探索表达的新方法,找出规律性,那么,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作文能力就一定能够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