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比房价涨的还要快的是铁矿石价格。
从谈判之初力拓提出40%涨价暗示,到必和必拓今年2月提出按照涨幅50%作为长协临时结算价格,直至目前淡水河谷传出的提价90%的谈判要求……在三大巨头近乎疯狂的要价背后,到底隐藏着怎样的市场真相?铁矿石供应商、贸易商、钢厂以及产业链下游靠“吃钢”过日子的企业主们内心究竟在想些什么?
闻声而涨
今年2月,CPI同比上涨2.7%,PPI同比上涨5.4%。2010年物价控制目标为:CPI与PPI的涨幅应分别控制在3%和5%以内。很显然,2月份物价涨幅已敲响警钟,在铁矿石新一轮的涨价浪潮中,是否会构成了今年中国经济运行的最大变数之一呢?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苏宁3月5日在分析今年经济运行时告诉记者,“我担心的是输入型通胀,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必然影响国内价格。”他表示,国外物价上涨情况,中国很难控制。
在铁矿石价格上涨的预期下,国内钢铁价格闻声而涨,并且理直气壮。除此之外,经销商囤积惜售、汽车制造、房地产开发及交通设施建设业,坐卧不安。就在国内市场开始为之骚动的同时,一些西方业内人士对于铁矿石涨价给出了“稀缺性导致供求关系紧张”的解释。果真如此吗?
冒市场之名
在海外从事过大宗商品矿产收购谈判的北京立天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张捷,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中国是资源品紧缺,但不意味着全世界都是紧缺的。”张捷说,除了淡水河谷、必和必拓和力拓三大世界矿山巨头,全球还有30%的产能掌握在国外中小矿企手中,“铁矿在世界上并不稀缺,这些中小矿企加上国内产量,完全可以满足我国国内目前大部分需求。”
“关键在于,中国钢铁市场中间形成了巨大的利益垄断空间,内外形成了牢固的既得利益集团。因此,不要被西方所谓需求决定了铁矿石的价格这种说法‘洗脑’,我们要有自己的判断,不能让既得利益假借市场之名,盘剥中国经济发展的成果。”
如果按照张捷的说法,那么铁矿石进口应该有一条潜藏的利益链条。目前,拥有进口资质的企业有112家,需要铁矿石的企业,只有找进口商代理,铁矿石进口商在进口价格基础上可以加价50%~100%再卖给钢厂。
记者算了一笔账,如果按每年进口铁矿石4亿~5亿吨,交易额超过500亿美元计算,倒卖加价是进口额的50%~100%,就有几千亿人民币的利润。这么多的利润由拥有铁矿石进口资质的企业分享,平均每一家企业都有几十亿元的利润,收益甚至超过了暴利的房地产开发商。“从铁矿石谈判各方利益取向和关系分析,外国矿山希望涨价;中国的矿山也希望涨价多赚钱;中国的大型钢铁企业,因为拥有大量的库存和在制品、原材料等等,铁矿石涨价对它们也有利好;再看铁矿石的进口商,从他们将大量铁矿石压港就可以知道,他们也希望涨价;最后看小钢厂,虽然反对大厂和进口商联合炒作铁矿,但是铁矿石涨价给全社会钢铁涨价的预期,并不会特别强烈地反对铁矿石涨价。”张捷分析。
的确,不能否认的一个事实是,贸易商囤积矿石、进口商压港库存等现象存在。“现在又是一个囤货的好时机。”钢铁贸易公司经理尚文勇向记者说。
另一家从事铁矿石贸易的人士分析,铁矿石肯定是要涨价的,现在只是涨多涨少的问题。今年的铁矿石生意还是可以做的。该人士透露,在铁矿石谈判结果出来之前,都可以囤货。因为已经预计到价格会上涨,所以市场惜售局面已经出现。目前市场上有两个铁矿石销售的市场渠道,一是直接从印度采购现货铁矿石,另一个渠道是从参与铁矿石谈判的大钢厂手中买到低于市场现货价格的铁矿石,如今,这两个渠道都在减少供应,囤积矿石。
如此看来,涨价是必然。
150亿美元不是传说
那么,在这“幕后是必然”的台前,钢厂的反应将会是怎样的呢?同样存在的是“为钢厂叫苦的声音”。
“对这种涨价的要求,我们明显感觉不合理。”中国中钢集团公司董事长黄天文说,这违反了双方长期形成的谈判机制,忽略了中国作为铁矿石最大进口国的权益,同时这种涨价的要求也不利于铁矿石供应商的长期发展。
记者获悉,宝钢、武钢、鞍钢等在内的十几家钢企老总曾联名申请希望将进口铁矿石问题的解决上升至国家层面。商务部日前表示将会同工信部,支持钢铁协会和国内大钢厂对外谈判,给他们以必要的支持,包括国际贸易政策的支持和必要的贸易手段支持。但姚坚并未透露具体可采取的贸易手段。
我的钢铁网咨询总监徐向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按照去年的长协价格,如果按照去年3亿吨的长协进口量来算,今年钢厂长协矿进口方面要多付150亿美元,相当于人民币1024亿元。根据中钢协提供的数据,纳入统计的68户大中型钢铁企业2009年实现利润仅553.88亿元。“中国钢厂辛苦一年的利润,仅仅够支付这个数字的一半。”徐向春叹言道。
采访进行到这里,在进口铁矿石整个环节中,无论是被认为利益链缠身的幕后,还是叫苦连天的台前,亦或是想借机发财的中间场所,面对日趋高涨的铁矿石价格,或许问责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年复一年的铁矿石谈判还在继续,对于未来,如果想改变现状,还需产业链上各方同心面对。
从谈判之初力拓提出40%涨价暗示,到必和必拓今年2月提出按照涨幅50%作为长协临时结算价格,直至目前淡水河谷传出的提价90%的谈判要求……在三大巨头近乎疯狂的要价背后,到底隐藏着怎样的市场真相?铁矿石供应商、贸易商、钢厂以及产业链下游靠“吃钢”过日子的企业主们内心究竟在想些什么?
闻声而涨
今年2月,CPI同比上涨2.7%,PPI同比上涨5.4%。2010年物价控制目标为:CPI与PPI的涨幅应分别控制在3%和5%以内。很显然,2月份物价涨幅已敲响警钟,在铁矿石新一轮的涨价浪潮中,是否会构成了今年中国经济运行的最大变数之一呢?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苏宁3月5日在分析今年经济运行时告诉记者,“我担心的是输入型通胀,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必然影响国内价格。”他表示,国外物价上涨情况,中国很难控制。
在铁矿石价格上涨的预期下,国内钢铁价格闻声而涨,并且理直气壮。除此之外,经销商囤积惜售、汽车制造、房地产开发及交通设施建设业,坐卧不安。就在国内市场开始为之骚动的同时,一些西方业内人士对于铁矿石涨价给出了“稀缺性导致供求关系紧张”的解释。果真如此吗?
冒市场之名
在海外从事过大宗商品矿产收购谈判的北京立天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张捷,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中国是资源品紧缺,但不意味着全世界都是紧缺的。”张捷说,除了淡水河谷、必和必拓和力拓三大世界矿山巨头,全球还有30%的产能掌握在国外中小矿企手中,“铁矿在世界上并不稀缺,这些中小矿企加上国内产量,完全可以满足我国国内目前大部分需求。”
“关键在于,中国钢铁市场中间形成了巨大的利益垄断空间,内外形成了牢固的既得利益集团。因此,不要被西方所谓需求决定了铁矿石的价格这种说法‘洗脑’,我们要有自己的判断,不能让既得利益假借市场之名,盘剥中国经济发展的成果。”
如果按照张捷的说法,那么铁矿石进口应该有一条潜藏的利益链条。目前,拥有进口资质的企业有112家,需要铁矿石的企业,只有找进口商代理,铁矿石进口商在进口价格基础上可以加价50%~100%再卖给钢厂。
记者算了一笔账,如果按每年进口铁矿石4亿~5亿吨,交易额超过500亿美元计算,倒卖加价是进口额的50%~100%,就有几千亿人民币的利润。这么多的利润由拥有铁矿石进口资质的企业分享,平均每一家企业都有几十亿元的利润,收益甚至超过了暴利的房地产开发商。“从铁矿石谈判各方利益取向和关系分析,外国矿山希望涨价;中国的矿山也希望涨价多赚钱;中国的大型钢铁企业,因为拥有大量的库存和在制品、原材料等等,铁矿石涨价对它们也有利好;再看铁矿石的进口商,从他们将大量铁矿石压港就可以知道,他们也希望涨价;最后看小钢厂,虽然反对大厂和进口商联合炒作铁矿,但是铁矿石涨价给全社会钢铁涨价的预期,并不会特别强烈地反对铁矿石涨价。”张捷分析。
的确,不能否认的一个事实是,贸易商囤积矿石、进口商压港库存等现象存在。“现在又是一个囤货的好时机。”钢铁贸易公司经理尚文勇向记者说。
另一家从事铁矿石贸易的人士分析,铁矿石肯定是要涨价的,现在只是涨多涨少的问题。今年的铁矿石生意还是可以做的。该人士透露,在铁矿石谈判结果出来之前,都可以囤货。因为已经预计到价格会上涨,所以市场惜售局面已经出现。目前市场上有两个铁矿石销售的市场渠道,一是直接从印度采购现货铁矿石,另一个渠道是从参与铁矿石谈判的大钢厂手中买到低于市场现货价格的铁矿石,如今,这两个渠道都在减少供应,囤积矿石。
如此看来,涨价是必然。
150亿美元不是传说
那么,在这“幕后是必然”的台前,钢厂的反应将会是怎样的呢?同样存在的是“为钢厂叫苦的声音”。
“对这种涨价的要求,我们明显感觉不合理。”中国中钢集团公司董事长黄天文说,这违反了双方长期形成的谈判机制,忽略了中国作为铁矿石最大进口国的权益,同时这种涨价的要求也不利于铁矿石供应商的长期发展。
记者获悉,宝钢、武钢、鞍钢等在内的十几家钢企老总曾联名申请希望将进口铁矿石问题的解决上升至国家层面。商务部日前表示将会同工信部,支持钢铁协会和国内大钢厂对外谈判,给他们以必要的支持,包括国际贸易政策的支持和必要的贸易手段支持。但姚坚并未透露具体可采取的贸易手段。
我的钢铁网咨询总监徐向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按照去年的长协价格,如果按照去年3亿吨的长协进口量来算,今年钢厂长协矿进口方面要多付150亿美元,相当于人民币1024亿元。根据中钢协提供的数据,纳入统计的68户大中型钢铁企业2009年实现利润仅553.88亿元。“中国钢厂辛苦一年的利润,仅仅够支付这个数字的一半。”徐向春叹言道。
采访进行到这里,在进口铁矿石整个环节中,无论是被认为利益链缠身的幕后,还是叫苦连天的台前,亦或是想借机发财的中间场所,面对日趋高涨的铁矿石价格,或许问责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年复一年的铁矿石谈判还在继续,对于未来,如果想改变现状,还需产业链上各方同心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