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20世纪初期党锢之祸研究评议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nadongfang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郑州大学文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1)
  【摘要】:民国以来,秦汉史领域研究已是精耕细作,对东汉安顺之际党锢之祸研究更是显得题无剩义。故20世纪以来的研究成果尤需精细梳理,以求廓清脉络,继往开来。五四运动以后,西方社会科学逐渐传入中国,梁启超等人在学界提倡“新史学”,新中国建立以后,马列主义历史观在史学领域作用显著。
  【关键词】:党锢之祸;20世纪初;综述
  20世纪初,西方社会科学逐渐传入中国,史学领域考据义理辞章的传统开始向现代科学化趋势转变。20至40年代,科学化史学理论学科体系逐步形成,“新史学”的理论体系逐渐确立,传统意义上的旧史学因“四弊二病”受到批判。1921年梁启超主张“历史者,叙述人群进化之现象也。历史所最当注意者,惟人群之事。苟其事不关系人群者,虽奇言异行,而必不足以入历史之范围也”。认为历史要求其公理公例者也。善为史者,必研究人群进化之现象,而求其公理公例之所在。现代意义上的史学体系逐渐开始建构,记述人类社会赓续活动之体相,求证历史事件之间因果关系,为后世提供借鉴和智力支持。40年代,钱穆提出“史有生命”之说,认为历史“有持续,亦有变动,而自有其起讫,而成为一事业,成为一生命。历史正为一大事业,一大生命”,极力倡导文化生命史观。“历史的生命不是自然的、物质的生命,而是历史的、文化的生命”,作为秦汉史领域的重要事件的党锢之祸的社会科学化研究深受影响。吕思勉、钱穆、杨联陞、翦伯赞、余英时等名家辈出,在各人这样或那样著述中,根据各人研究专长都对党锢之祸进行过相关论述,现代意义层面上的党锢研究就此开始。新中国建立以后,马列主义史学思想在理论战线上作用显著。在史学理论方面,它较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历史的一般原理,特别是阶级斗争学说,认为在人类社会活动中,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人民群众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同世界所有国家一样,中国历史就是一部阶级斗争史。阶级分析立场在该时期的研究中显得尤为突出。
  一、现代意义史学著作中对党锢之祸的研究:
  1936年吕思勉先生写就《秦汉史》,在讨论党锢之祸时,他认为党锢起因在于:“上刑赏贸乱,则下务立名以为高。上肆其虐,下务其名以相角,意气所激,不顾一切以徇之,而天下事不可为矣。历代之党锢是也。”他认为皇帝和士人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重在分析党人之过失。
  20世纪30年代末,钱穆先生写成《国史大纲》,认为东汉政治中,外戚和宦官是“王室”的代表,士族则是“政府”的代表,以此论之,则党锢之祸实质是士族与皇权之冲突,这对党锢之祸的性质给出了明确定位。至于党议运动失败的原因,钱先生认为一方面是由于自光武改制以后,中朝外朝之分明确,公府外职不得过问内廷之事,因此宦官之势,并非外朝士人所能摧毁廓清的,这便从制度上指出了党议运动失败的原因;另一方面,由于东汉朝廷实行察举与征辟制度,使东汉士人非常重视在野的名声,名士们凭倚这点可以与皇权相对抗,这形成了名士们舍生取义的精神,但也使名士们处事态度过激。他在本书的《引论》中表达了自己的历史观、文化观与方法。强调中国历史的特殊性,指出要在实际基础上以中国的历史为指导研究中国现状并寻找出路。时代特征鲜明,作者已经从社会结构和社会制度探究党锢之祸。
  40年代翦伯赞先生的《秦汉史》认为党锢之祸是“小所有者中的知识分子”开展的反对宦官的斗争,这次“士大夫的抗争,不是为了推翻这个政权,只是要求政治的改良以挽救这个政权”。翦老以马克思主义史观所做出的描述是充满激情的,同时也是以社会结构为基础的社会科学化的分析,阶级分析有其一定的局限性。
  二、专文或专书论述党锢之祸:
  30年代末杨联陞先生在《东汉的豪族》一文中,对从经济基础、人际关系、控制选举等方面对东汉豪族的产生发展壮大做了详尽论述,并指出东汉豪族分为外戚豪族、宦官豪族等,在各种权力的博弈中清流势力异军突起,进而引发两次豪族之间的内争——两次党锢之祸,以至于在东汉末到东晋初几番动乱中,一面自保,一面乘机发展,对于党锢之祸的实质分析的较为彻底到位,对该方面的研究起到了奠定基础的作用。
  50年代余英时先生《士与中国文化》一书,从我国古代知识分子的兴起与发展谈起,追本溯源,从最初“徘徊在道统与政统之间”的原始形态,到古代传统意义上的“俳优与修身”,自汉朝至魏晋以降,精神风貌“士”在中国文化和思想傳承与创新的过程中功劳卓著,作用突出。着重谈到东汉士人群体及豪族群体在内中发挥的巨大作用。士代表一个社会阶层的精神风貌在道、势之中消长。逐渐成为一种基本精神状态,基本反映出中国文化的特性。而且随着中国史各阶段的发展以不同的面貌出现于世。在第五章中,他对东汉政权建立、王莽政权建立等与氏族大姓之间以及大族内部之间休戚与共的关系做了重要梳理,对士族形成寻根探源,余先生多次提及"士"的基本精神,或者说核心精神就是超越本人、本阶层利益。士人由“群体自觉”转向“个体自觉”,引出汉晋社会思想变迁的内在原因,指出东汉士人群体在社会思潮变化中继往开来,砥柱中流的历史地位。
  60年代初,金发根《东汉党锢人物分析》一文,该文史料极为翔实,后来研究者不容回避。该文从党人的家世、地域、仕进出身等方面对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也对其的政治主张、人格风尚、仕隐态度、理想抱负进行了详尽深入的分析,对自杨震、黄琼到建安末期的党人进行了全面的研究,纵贯整个东汉后期。文中大量图表的绘制和运用,结合史籍记载,对党人群体们的来龙去脉一一归纳,堪称完备。然面面俱到的弱点便是对问题分析的不够透彻深刻,诸多问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党锢士人在有着独特文化传统的中原地区,在桓、灵之际独特政治境遇的催生下,党人们在东汉政治风云中发出带有强烈群体自觉意识的疾呼,用生命谱写出不朽的赞歌深深植根于儒家正统思想之中,是在儒家提倡的“公忠体国,刚健有为”精神的影响下产生的。在阉宦横行、国祚衰颓之时,士人敢于站在时代前列,匡扶天下,满腔意气,视死如归,以天下兴亡作为自己的担当。这种精神力量,是历史馈赠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可以对历代以来人们对党锢之祸的认识和接受,进行搜集梳理。同当下社会改革发展和社会成员的生命心理体验相结合,汲取智慧,借鉴经验,推动地域文化发展,增强地方文化竞争力和软实力是当下热点,也是现代社会科学所要立足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参考文献:
  [1]錢穆.国史大纲(修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2]吕思勉.秦汉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3]翦伯赞.秦汉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
  [4]余英时.汉晋之际士之新自觉与新思潮[A].士与中国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5]金发根.东汉党锢人物分析[J].史语所集刊,1963,34(下):505-558.
其他文献
(河南大学(明伦校区),河南 开封 475001)  【摘要】:本文就音乐专业的成人钢琴教学进行了探究。分析了国内成人钢琴教学的现状。表述了成人钢琴教学研究的必要性,提出了成人钢琴教学实践当中遇到的几个常见问题,并探寻了一些对策。认为在成人钢琴教学中一定要结合成人教育的特点,做到因材施教、灵活变通、勇于创新,逐步形成一套科学的成人钢琴教学模式,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成人;钢琴;教学
期刊
(河南师范大学新联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6)  【摘要】:在新时代的大学课程教学中,我们稳扎推行“目标教学和评价一体化”工程,在教学中越来越注重与过程性评价的统一。针对当前的课堂实际评价环节中,学生对课堂评价的反应还不够强烈,教师找不到课堂评价的真正核心,不能准确得体地评价学生的问题,需要我们确立体现时代精神的新的课程、教育价值观,在教学中要重视课堂教学中评价语言的理解和运用。本文即通过对大
期刊
(黑河学院音乐学院,黑龙江 黑河 164300)  【摘要】:作为高校音乐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声乐教学是一种既重视技能技巧、基础知识的掌握、又强调人文知识的艺术审美教育。我国的声乐艺术是在其特有的历史文化、审美、情趣、表现方法、民族风俗环境下,经过历代劳动人民的创造和积累而形成的。但是我国的声乐教学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和欠缺,因此,探讨我国声乐的教学方法的优化是每一位音乐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声
期刊
(河南大学(明伦校区),河南 开封市 475001)  【摘要】:钢琴教材是钢琴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提高教学质量、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重要因素之一。近年来,随着音乐教育的逐步发展,钢琴教育也越來越受到音乐教育者的关注。目前,我国类高等院校(综合大学;高等师范院校)钢琴教育的培养目标和教材的使用或多或少的存在着不相适应的现象。《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中指出:“学校教材要反映中国和世界的优
期刊
(河南艺术职业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2)  【摘要】: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不仅能够表达人们的情感变化,还能够舒缓人民的压力,而钢琴就是音乐中一种重要的表现形式。随着新课程的改革,各大高校逐渐引进和扩大钢琴教学,然而,高校钢琴教学的现状却并未有所改进。钢琴教学与其他教学相比较,不管是师资力量还是教学体制都处于劣势。现代社会的进步,钢琴教学等一类的艺术类教学逐渐备受重视,本文就目前高校钢琴教学
期刊
(黑河学院音乐学院,黑龙江 黑河 164300)  【摘要】:本文通过研究欧洲歌剧的历史,试将欧洲歌剧唱法与我国的民族声乐唱法相比较和分析,通过这种方法,试對欧洲歌剧唱法的艺术特点进行总结,并将其运用在普通高校的声乐教学中,并与我国的民族唱法相融合,实现我国文化的多元化和声乐艺术的多元化, 并结合实例试图找出我国民族唱法美声化和欧洲歌剧唱法民族化的可能途径。  【关键词】:歌剧唱法;高校;音乐教育
期刊
沈阳师范大学 大连艺术学院 大连建筑设计公司  【摘要】:教育,是人类崇高的事业,这一事业的承担者就是教师。 而大学教师的基本任务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既是文化科学的传递者,又是文化科学的创造者,还是培养教育思想灵魂的教育者。正因为艺术院校专业学生的特殊性,所以必须加强和提高高校艺术类专业教师的综合素质,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主题词:艺术类;高校教师;育人作用  艺术院校专业教师在树立“教书育
期刊
(黑龙江工商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5)  【摘要】:教育生态学是作为自然科学的生态学渗透到教学活动中,思考、认识、解决教学中的问题的一种转变和发展。本文依据教育生态系统理论对英语专业实训课教学进行分析,引入建设实训课程生态群、整合实训课程生态场等理念,以及应用现代技术及网络资源化等方式,寻求英语专业实训教学改革的新视角,实现课程生态系统循环的最优化。  【关键词】:教育生态学;英语专业实
期刊
(河南艺术职业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2)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高校萨克斯教学模式也在不断创新。特别是进入了信息时代以后,一种通过互联网和新媒体技术实现的MOOC教学模式正在我国萨克斯教学领域得到发展与应用。这种教学模式很好的弥补了萨克斯管教学中存在的学习成本高,师资力量不足,基础阶段学生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本文对MOOC背景下高校萨克斯管教学模式进行了探讨,对教学方法进行了初步研
期刊
(安徽信息工程学院 安徽 芜湖 241000)  【摘要】:由于社会市场的需求,设计类专业与其他专业不同,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以便发挥专业优势,服务社会。但是,设计类专业工作室教学模式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仍有些问题需进一步完善和改进。本文通过实际教学经验,结合设计类专业工作室实践教学模式,对其市场需求的重要性、发展方向和不断创新进行深入分析和探究。  【关键词】:设计类专业;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