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全国高等院校持续扩招及迅猛发展的中小企业对高职技术人才急剧需求的双重背景下,作为高等院校生力军的高职院校也曾呈现出蓬勃发展态势,其发展规模在高等教育中已达“半壁江山”。
生源减少给高职院校带来的挑战
近几年来,高考人数逐年下降,一调查机构发布报告显示,高考人数的下降趋势将持续到2018年。生源的减少、高职院校数量的激增以及来自于本科院校和中职院校的竞争,高职院校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这也是时代发展的大势所趋,生源减少会加剧高职的竞争和淘汰,没有特色或经营不善的学校将会陷入困境甚至消亡。高职院校扩张期已结束,将面临新一轮洗牌,分化趋势刚刚开始,这种分化趋势将呈现多元分化趋势,既有规模上的分化,如招生规模上“好的越好,差的越差”的马太效应;也有办学方向上的分野,如越来越多的院校以某个方面的特色来定位其发展方向。在此背景下,高职院校将面临资源重新配置,优胜劣汰的形势。分化趋势下高职教育如何提高核心竞争力,如何找准自身特色及适合自己的路径,实现持续性规模化发展,成为高职院校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所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分析
高职学校核心竞争力是指高职院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通过组织学习、资源整合、知识和技能的积累与创新,所形成的能为其在教育市场竞争中带来持续竞争优势和掌握进一步主动发展的组织整体能力。一所高职院校要提高其竞争优势,必须培育其核心竞争力。以社会需求为切入点,找准自己院校的办学定位,进行有特色的专业设置,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出优秀的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成为提高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流程。
宜昌市共有三所独立办学的高职院校: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三峡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和三峡旅游职业技术学院。三所职院在办学实践中形成了靠特色办学的共识,基本满足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但无论是招生人数还是学生的报到率,近两年都或多或少受到了高职招生减少大环境的影响。
三所院校如何在严峻及激烈的招生和竞争形势下打造核心竞争力?
首先三所院校一定要有服务宜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观念,团结一致,促进校校间合作,在专业建设和实验实训建设中加强联络、互帮互助,定期进行交流和互访、彼此借鉴兄弟院校先进的办学理念和经验,对于共同的专业多开展三校联合的各项教学竞赛活动及学生竞赛活动,互学互长,共同提高宜昌高职教育的知名度,营造和谐的教育氛围,切莫不可在严峻的招生形势下自己乱了阵脚,在招生中争抢生源,截流生源,甚至在招生宣传中互相诋毁,这样势必导致招生成本加大,恶性竞争加剧,从而极大损坏了宜昌职业教育的社会声誉,最终的结果就是大家共同为其恶果买单。
其次,三所院校要在分化形势下明确各自在招生就业、专业建设、师资建设和校园建设等方面的优劣势,打造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宜昌发展的方向是打造水电旅游城市,大家只有围绕区域发展这一轴心,首先根据它们各自的特色定位,如电力职院的“水电”特色、旅游职院的“旅游”特色、三峡职院的“农科、医学、交通”等综合特色均是与其它两所学校相比,各自所特有的专业,同时只有把精力放在提高教育质量上,切实提高办学水平,以办学实力来提高各自的知名度,让学生真正学以致用,才能使自己的学校成为家长与学生的首选。
作为湖北省首批示范性高职院校的三峡职院设有生物化工学院、交通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医学院、旅游管理学院等十余个二级学院,生物工程学院、医学院、交通工程学院等所设的许多专业为另外两个兄弟院校所缺少的专业。学院除一如既往重点建设畜牧兽医、茶文化、旅游管理、机电一体化技术四个省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带动相关专业发展;同时,紧紧围绕宜昌市机电产业、制造产业、电子信息产业、食品化工产业及旅游度假、农副产品出口加工等基地建设的需要,对专业及专业结构进行科学规划、论证和建设,从而形成畜牧兽医、茶文化、旅游服务、机电技术四大专业群;还应加大力度建设兄弟学院所缺少的专业,并有效利用一些极佳的宣传平台,如农科类专业可抓住农民工培训契机及千人下基层的活动,做好真正的三农服务,为地方经济提供技术支撑,为山区农民脱贫致富作贡献,并利用这些平台,展开对学院有效有力的宣传活动;医学院利用其附属医院连续三次荣获宜昌市窗口服务行业“最佳单位”称号,“都市里的一方净土”、“平民医院”等美誉作为最有力的宣传媒介,借助患者的口碑,继续保持良好的招生状态,同时大力提升教学质量;交通工程学院则抓住国家近年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加大投资力度,特别是重点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契机,努力建设好已有的“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及“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同时努力申报并建设新的适合市场需求的专业,多为交通行业培养和输送专业技术人员。
三峡电力职院开设的高职专业有28个,分属电力工程类、水电建设类、机械制造类、电子信息类、财经类、旅游类、艺术类。三峡工程这一世界瞩目的当今世界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也为三峡电力职院的发展提供了原动力和极大的发展及就业空间。学院应努力打造“水电”特色专业,夯实以“电力”为主的专业办学格局,强化学院专业建设的品牌特征,同时继续秉承依托行业、面向社会,“立足三峡区域、服务电力行业”的特色办学思想,继续争取葛洲坝集团公司的支持,依托企业承接的一个个世界“最字号”工程铸就高技能人才的“电力”特色,靠特色教育品牌争取新的发展机遇。学院还应针对市场需求变化,及时细化培养方向,即在现有专业不变的基础上对培养方向进行细化,以适应特定岗位需求,如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新增施工技术方向、工程管理方向、工程测量方向,大专业、小方向的培养模式受到社会欢迎,招生形势良好,就业预期也较高,同时增加专业建设的大投入,增添学院电力特色的品牌实力进一步发挥优势,增强特色,进一步提高办学水平,并依托由40多家企业和教育单位组成的三峡电力职院董事会,将学校办成汇集社会、企业优质资源的开放平台,培养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工程技术和施工管理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三峡旅游职院是湖北省第一所旅游高校,学院设置有管理与商贸系、人文与艺术系、工程与信息系等系部。开设了旅游管理、酒店管理、旅行社经营管理、旅游英语、导游、森林生态旅游、文秘等23个专业及专业方向,并通过校企合作开设了休闲服务与管理、高尔夫草坪管理等新兴特色专业。现今,国家旅游局已把三峡库区作为定点联系点,并给予扶持。三峡旅游职院要利用这一政策契机,定位“旅游”办学特色,依托宜昌市电力、旅游等支柱产业,大力加强专业建设,为服务湖北省实施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战略目标,成为全省三大经济区域中心之一作出贡献,把湖北省第一所旅游高校办成一道亮丽风景。目前社会上出现了不少就业前景良好的新兴职业,如茶吧经营管理、酒吧经营管理、会展策划与管理、康乐服务、多语种导游等,学院可根据人才市场需求特点,对旅游人才市场进行细分,设置、开发与市场需求对路的专业,使学生就业渠道更为宽阔,稳固已经建立的学生就业基地。同时,学院应全方位注重在实践中培养旅游人才,一方面注重教师队伍的培养,另一方面,逐渐加大学生实践操作的时间,使学生的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比例逐渐实现一比一,从而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进一步探索校企合作的方式,完善合作招生、合作育人、合作就业的办法,即让企业文化走进学校教育,让旅游教育更好地适应行业发展的需要,让学生更受企业欢迎。
虽说生源“蛋糕”的减少导致“以往都是一堆考生围着一个学校,现在是一堆学校围着一个考生”,同处宜昌的三所院校也处于生源低谷期,但从近几年的总体情况来看,高职院校在常规录取中也出现了冰火两重天的现象,有些高职院校招生很旺,投档线超过三本线,甚至很多达到了二本线的考生选择了读高职院校。也就是说,如果学院培养的学生质量是一流的,出口是通畅的,那么这个学校也是有希望的,因此我们依然应该在困境中对高职教育的发展持乐观态度。
注:“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科研项目成果”,项目编号: 2011SY11
(作者单位: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生源减少给高职院校带来的挑战
近几年来,高考人数逐年下降,一调查机构发布报告显示,高考人数的下降趋势将持续到2018年。生源的减少、高职院校数量的激增以及来自于本科院校和中职院校的竞争,高职院校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这也是时代发展的大势所趋,生源减少会加剧高职的竞争和淘汰,没有特色或经营不善的学校将会陷入困境甚至消亡。高职院校扩张期已结束,将面临新一轮洗牌,分化趋势刚刚开始,这种分化趋势将呈现多元分化趋势,既有规模上的分化,如招生规模上“好的越好,差的越差”的马太效应;也有办学方向上的分野,如越来越多的院校以某个方面的特色来定位其发展方向。在此背景下,高职院校将面临资源重新配置,优胜劣汰的形势。分化趋势下高职教育如何提高核心竞争力,如何找准自身特色及适合自己的路径,实现持续性规模化发展,成为高职院校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所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分析
高职学校核心竞争力是指高职院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通过组织学习、资源整合、知识和技能的积累与创新,所形成的能为其在教育市场竞争中带来持续竞争优势和掌握进一步主动发展的组织整体能力。一所高职院校要提高其竞争优势,必须培育其核心竞争力。以社会需求为切入点,找准自己院校的办学定位,进行有特色的专业设置,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出优秀的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成为提高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流程。
宜昌市共有三所独立办学的高职院校: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三峡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和三峡旅游职业技术学院。三所职院在办学实践中形成了靠特色办学的共识,基本满足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但无论是招生人数还是学生的报到率,近两年都或多或少受到了高职招生减少大环境的影响。
三所院校如何在严峻及激烈的招生和竞争形势下打造核心竞争力?
首先三所院校一定要有服务宜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观念,团结一致,促进校校间合作,在专业建设和实验实训建设中加强联络、互帮互助,定期进行交流和互访、彼此借鉴兄弟院校先进的办学理念和经验,对于共同的专业多开展三校联合的各项教学竞赛活动及学生竞赛活动,互学互长,共同提高宜昌高职教育的知名度,营造和谐的教育氛围,切莫不可在严峻的招生形势下自己乱了阵脚,在招生中争抢生源,截流生源,甚至在招生宣传中互相诋毁,这样势必导致招生成本加大,恶性竞争加剧,从而极大损坏了宜昌职业教育的社会声誉,最终的结果就是大家共同为其恶果买单。
其次,三所院校要在分化形势下明确各自在招生就业、专业建设、师资建设和校园建设等方面的优劣势,打造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宜昌发展的方向是打造水电旅游城市,大家只有围绕区域发展这一轴心,首先根据它们各自的特色定位,如电力职院的“水电”特色、旅游职院的“旅游”特色、三峡职院的“农科、医学、交通”等综合特色均是与其它两所学校相比,各自所特有的专业,同时只有把精力放在提高教育质量上,切实提高办学水平,以办学实力来提高各自的知名度,让学生真正学以致用,才能使自己的学校成为家长与学生的首选。
作为湖北省首批示范性高职院校的三峡职院设有生物化工学院、交通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医学院、旅游管理学院等十余个二级学院,生物工程学院、医学院、交通工程学院等所设的许多专业为另外两个兄弟院校所缺少的专业。学院除一如既往重点建设畜牧兽医、茶文化、旅游管理、机电一体化技术四个省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带动相关专业发展;同时,紧紧围绕宜昌市机电产业、制造产业、电子信息产业、食品化工产业及旅游度假、农副产品出口加工等基地建设的需要,对专业及专业结构进行科学规划、论证和建设,从而形成畜牧兽医、茶文化、旅游服务、机电技术四大专业群;还应加大力度建设兄弟学院所缺少的专业,并有效利用一些极佳的宣传平台,如农科类专业可抓住农民工培训契机及千人下基层的活动,做好真正的三农服务,为地方经济提供技术支撑,为山区农民脱贫致富作贡献,并利用这些平台,展开对学院有效有力的宣传活动;医学院利用其附属医院连续三次荣获宜昌市窗口服务行业“最佳单位”称号,“都市里的一方净土”、“平民医院”等美誉作为最有力的宣传媒介,借助患者的口碑,继续保持良好的招生状态,同时大力提升教学质量;交通工程学院则抓住国家近年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加大投资力度,特别是重点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契机,努力建设好已有的“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及“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同时努力申报并建设新的适合市场需求的专业,多为交通行业培养和输送专业技术人员。
三峡电力职院开设的高职专业有28个,分属电力工程类、水电建设类、机械制造类、电子信息类、财经类、旅游类、艺术类。三峡工程这一世界瞩目的当今世界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也为三峡电力职院的发展提供了原动力和极大的发展及就业空间。学院应努力打造“水电”特色专业,夯实以“电力”为主的专业办学格局,强化学院专业建设的品牌特征,同时继续秉承依托行业、面向社会,“立足三峡区域、服务电力行业”的特色办学思想,继续争取葛洲坝集团公司的支持,依托企业承接的一个个世界“最字号”工程铸就高技能人才的“电力”特色,靠特色教育品牌争取新的发展机遇。学院还应针对市场需求变化,及时细化培养方向,即在现有专业不变的基础上对培养方向进行细化,以适应特定岗位需求,如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新增施工技术方向、工程管理方向、工程测量方向,大专业、小方向的培养模式受到社会欢迎,招生形势良好,就业预期也较高,同时增加专业建设的大投入,增添学院电力特色的品牌实力进一步发挥优势,增强特色,进一步提高办学水平,并依托由40多家企业和教育单位组成的三峡电力职院董事会,将学校办成汇集社会、企业优质资源的开放平台,培养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工程技术和施工管理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三峡旅游职院是湖北省第一所旅游高校,学院设置有管理与商贸系、人文与艺术系、工程与信息系等系部。开设了旅游管理、酒店管理、旅行社经营管理、旅游英语、导游、森林生态旅游、文秘等23个专业及专业方向,并通过校企合作开设了休闲服务与管理、高尔夫草坪管理等新兴特色专业。现今,国家旅游局已把三峡库区作为定点联系点,并给予扶持。三峡旅游职院要利用这一政策契机,定位“旅游”办学特色,依托宜昌市电力、旅游等支柱产业,大力加强专业建设,为服务湖北省实施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战略目标,成为全省三大经济区域中心之一作出贡献,把湖北省第一所旅游高校办成一道亮丽风景。目前社会上出现了不少就业前景良好的新兴职业,如茶吧经营管理、酒吧经营管理、会展策划与管理、康乐服务、多语种导游等,学院可根据人才市场需求特点,对旅游人才市场进行细分,设置、开发与市场需求对路的专业,使学生就业渠道更为宽阔,稳固已经建立的学生就业基地。同时,学院应全方位注重在实践中培养旅游人才,一方面注重教师队伍的培养,另一方面,逐渐加大学生实践操作的时间,使学生的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比例逐渐实现一比一,从而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进一步探索校企合作的方式,完善合作招生、合作育人、合作就业的办法,即让企业文化走进学校教育,让旅游教育更好地适应行业发展的需要,让学生更受企业欢迎。
虽说生源“蛋糕”的减少导致“以往都是一堆考生围着一个学校,现在是一堆学校围着一个考生”,同处宜昌的三所院校也处于生源低谷期,但从近几年的总体情况来看,高职院校在常规录取中也出现了冰火两重天的现象,有些高职院校招生很旺,投档线超过三本线,甚至很多达到了二本线的考生选择了读高职院校。也就是说,如果学院培养的学生质量是一流的,出口是通畅的,那么这个学校也是有希望的,因此我们依然应该在困境中对高职教育的发展持乐观态度。
注:“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科研项目成果”,项目编号: 2011SY11
(作者单位: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