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谨防“对鸡眼”
婴儿出生两个月后,视力逐渐增强,能够协调地注视物体和周围的人。三个月就能追寻移动着的物体,特别是发音或发光的物体。婴儿喜欢看亮光———电灯或明亮的窗户,甚至目不转睛,如果此物体或光源来自一侧,婴儿老是保持斜视状态,久之就会形成“对鸡眼”,医学上称为斜视。
婴儿的小床或摇篮上方,别悬挂玩具或其他物品,特别是色彩斑斓或光亮的东西,也不要在近距离摆设引起他注目的玩具或物品,但可以放置在1.5米之外,并且每个方位多摆设几样,以分散其目光,不至于老是盯着一处看。婴儿睡的小床或摇篮应经常变换方位,促使他多转动眼球,别老是盯着电灯或窗户看。
不要老是让婴儿躺着,应不时抱起来转转,让他对周围的事物产生好奇而东张西望,以增加眼球转动的频率,防止斜视。
夜间睡眠期间应关灯,可以开一盏光线微弱的灯,让光线从墙脚边射出,以免引起婴儿注目而老是盯着看,产生斜视。
若早期发现婴儿有斜视的迹象,可故意在与斜视相反的方位,摆设引起他注目的玩具或物品,还可以拿在手上不停地摇晃逗引,吸引他的眼球向相反方向转动。对斜视严重者,应当及早到医院请眼科医生检查,也许可以配戴合适的矫正眼镜纠正。对年龄较大的患儿,配戴矫正眼镜也许难以纠正其斜视,需要做手术矫治。
婴儿早学步易近视
做家长的都希望宝宝早点学会开步走。孩子未满周岁,家长就急于求成,往往牵拉他的小手,或搀扶着他,让他摇摇摆摆地学走路,还有的将他放在“学步车”上,促使他起步行走。但这也许会给孩子视力带来不良影响。
医学研究发现,周岁内的婴儿视力发育尚未健全,眼肌娇嫩,眼睛睫状体调节功能较差,如果过早学走路,由于看不清楚面前的景物,婴儿便努力调节眼睛屈光度和焦距,于是就会产生眼肌过度疲劳,久之势必损害婴儿的视力,最终形成近视眼。有学者对配戴近视眼镜的36位小学生进行调研,结果发现其中2/3的孩子未满周岁时,就已经扶摇起步学走路了。由此可见,让宝宝学走路不必操之过早。
早期麦粒肿的简易疗法
麦粒肿是婴幼儿常见的眼病,患儿上睑或下睑边缘忽然长出一个红肿的硬结,如同一粒浸胖的麦子,民间称为“偷针眼”或“针眼”。这是眼睑睑缘睫毛的毛囊或皮脂腺化脓性炎症,通常系葡萄球菌感染所致。患儿感觉疼痛不适,伴有流泪,有的患侧眼结膜轻度充血。
治疗麦粒肿,早期可以用温湿毛巾做局部热敷,一日数次,也许会逐渐消肿康复。但如果其中心已形成脓点,就需要请医生切开排脓,同时可以服用些抗菌药物抗感染。
有的家长贪图省事,对麦粒肿形成的脓疱不请医生处理,而自行用缝衣针挑刺,然后用手指挤压排脓,结果愈后留下较大的疤痕,甚至产生挛缩性的伤疤,导致“吊眼皮”,影响其容貌。
民间治疗麦粒肿有一个十分简便的方法,家长不妨一试。取一枚医用针头或缝衣针,将患眼同侧耳尖(即耳壳上缘正中)皮肤,用75%酒精棉球擦拭消毒,然后用左手拇、食二指固定耳轮上缘,右手指持消毒针,对准耳尖迅速刺入1~2毫米,随即拔出针头,用手指头挤压耳尖软组织,挤出1滴血,随手用干棉球拭去。通常在针刺放血后第二天,麦粒肿即明显缩小,局部红肿会逐渐消散。耳尖针刺放血疗法可以连续进行2~3次。但此法宜在炎症早期施行,如果局部形成脓肿后再用此法,就难以奏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