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煤矿机电运输是矿业生产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与矿井的各个生产环节,涉及面广,特殊工种多,技术性强,机电运输设备状况好坏直接关系到煤矿安全生产。而近年来许多煤矿业的重大事故都发生在这一阶段。因此,本文对造成煤矿机电运输事故的原因进行了分析,针对机电运输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来控制煤矿机电运输事故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煤矿 机电运输 隐患排查 预防对策
众所周知煤矿机电运输对于煤矿业的重要作用,而且相关职能部门每年都会反复强调这一部分工作的重要性。但是,几年来全国煤矿事故多发的原因排查中,机电运输方面的隐患都占有了相当大的比重。那么明知道机电运输的重要性,而且年年对其重要性进行强调,煤矿企业的安全为何还是得不到应有的保障呢?接下来,本文便通过当前机电运输事故发生的原因进行详细分析,从而提出相关问题的相关预防对策,以提高煤矿业的安全管理水平。
一、造成煤矿机电运输事故的原因
根据全国煤矿重大事故的调查分析显示,机电事故在各种事故中居第4位,运输事故占总事故数的20%~30%。机电运输设备状况好坏直接关系到煤矿安全生产。通过对多起煤矿井下机电运输事故的统计分析,得出造成机电运输事故主要因素有:
1.运输设备和机电设备保护装置失效
矿井生产中的大多数机电运输事故都是由于井下电气设备和提升运输设备保护失效,而由工人误操作造成的。依据《煤矿安全规程》及其相配套的《执行说明》,电器设备保护和提升运输设备保护是杜绝事故发生的基本保障,因此,其在机电运输事故评价指标体系中是必要因素。但是由于管理过程的失当,容易导致运输设备和机电设备保护装置失效,造成安全事故。
2.機电运输设备老化
机电运输过程中的很多设备,都由于缺乏管理而已经出现老化、运作不灵的问题,加上安全设施、保护装置不全等问题,使得它们与我国煤矿生产的要求有了大差距。
同时,由于施工环境的恶劣、粉尘大、湿度高、有腐蚀性气体等问题的存在,也影响了机电设备的使用性能。而机电设备主要用于井下作业,如不注意封存,防尘、防锈、防潮等措施,设备就会出现一些损坏,影响其正常运作。而施工人员的保护意识不足,也导致了事故的经常发生。
3.设备管理理念落后
很多煤矿企业领导都容易忽视机电设备的维护管理,只注重产量,忽视了机电设备的维修管理,使得这些设备的检测措施也不到位,测试手段落后,使其难以发现设备问题,也无法及时解决这些隐患。
此外,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方案无法落实;机电管理人员失去实际权力,仅应付当前的生产活动。
4.机电工人素质低
现在,由于特种作业工作人员工作的特殊性,导致了其业务素质的参差不齐,安全意识淡薄,使得违章操作的现象时有发生,再加上一些特种作业人员操作技能不娴熟、安全生产知识缺乏,也易造成安全生产事故。
5.管理人员违章指挥
有的管理人员为了贪图一时的方便,频繁调换特种作业人员的岗位,给安全埋下隐患。特种岗位人员大都是经过专业培训的专业人员,对他们的岗位不宜随意变动。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有些企业领导却不去考虑学识水平,随意调换特种作业人员的工作岗位使得违章操作的现象频频发生, 给生产带来了安全隐患。
二、煤矿机电运输事故的预防对策
通过事故原因的排查与分析,我们可以对症下药提出相应的预防管理对策,以加快煤矿机电运输环节的安全与合理化建设。以下便是相关预防对策:
1.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完善奖罚制度
制度是一种约束机制,是机电设备的正常运转的保障。只有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落实相关政策措施,才能够保证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顺利进行。因此,为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方针,必须严格落实生产责任制、工种岗位责任制、事故责任追究制等,使安全工作做到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责。
首先,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于2008年9月26日发出《 关于加强煤矿机电运输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为指导方针,加强煤矿机电运输安全管理工作,严格执行相关规定。
同时,加强特殊工种的用工制度管理。由于煤矿机电运输各岗位工种的技术性较强,应由思想端正、技术全面的操作人员来担任。除特殊情况外, 特殊工种人员不能随意调换, 要严格考核, 持证上岗。
此外,必须强化监督制约机制, 通过严格的奖罚制度来加强各级领导和业务部门的安全生产责任意识和作业人员的岗位责任意识。
2.强化安全技术培训,提高职工队伍素质
首先,特殊工种人员不能随意调换,要严格考核发证,持证上岗。
其次,加强职工的安全业务培训工作,培养其安全意识。采用“三结合”的培训方式,即业余培训与重点培训相结合,以重点培训为主,内培与外培相结合,以内培为主;对新工人、新岗位、新技术要进行强化培训,以全面提高职工的安全业务素质为目的,为搞好安全生产。此外,建立竞争机制,如对技术工种和管理人员采取竞争上岗,对所有职工都采用岗位技能工资,划分工资等级,引导和迫使职工自发安全业务知识;同时,通过奖励调动职工学技术、学业务的积极性,促使他们在岗位上按标准及规程进行作业。
3.加强设备管理,不断提高安全装备水平
(1)建立网络监测系统
除了相关规定的质量监控与检修体系建立之外,解决排气以及运输方面问题的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建立网络监测系统。无线传感器网络综合了传感器技术、遥测遥控技术、嵌入式计算技术、分布式信息处理技术和无线通信技术。由美国高级国防研究中心用于军事目的提出并实施,被认为是21世纪最重要的十大新技术之一。
传感器网络节点数量大,分布密度高,并具有一定的数据融合能力,因此可以保证既节约整个网络的能量,又可以使获得的信息具有准确性。同时,网络都能够自我修复,适应各种变化相应地调整拓扑结构并继续正常工作,无需人工干预,保证系统具有动态可重构性。其次,无线传感器节点本身具有一定的计算能力和存储能力,可以根据物理环境的变化进行较为复杂的监测。最重要的是,即使矿井结构遭到破坏,仍能自动恢复组网,实时有效地传递信息。通过将节点佩带在矿工身上或安置在工作机械上,可以监测到采掘面的信息,能避免出现监测盲区,保证系统获取信息具有全面性。
(2)仪器设备的降级、报废
定期监测仪器的精度等级,根据计量部门出具的检定结果和单位的实际情况对监测仪器做出降级使用的决定。
如果仪器设备出现不可修复的故障,无修复价值或经计量部门检定各项技术指标达不到使用要求时,就要作报废处理,要写出报废申请,由领导批准后,出报废报告,并存入档案。
(3)推广使用新设备、新技术
同时,不断改进煤矿机械设备的安全性能,完善管理机制,在此基础上,不断更新生产设备,研发新型生产技术。根据我国的采煤现状,中厚煤层开采量越来越少,薄煤层的开采技术难关越来越亟待解决,可以加快研制新型薄煤层大功率采煤机。目前国内研制的较为先进的薄煤层采煤机单个摇臂截割功率最大可达到 320KW,总装机功率达 720KW,机面高度仅为 830mm 左右。虽然结构简单、可靠、拆卸方便,但还是难以满足市场的需求。
三、结束语
煤矿机电运输业的安全性不容忽视,只有在加强管理,提高工作人员责任心的前提下, 抓好安全工作,强化监督制约机制,加强各级领导和业务部门的安全生产责任意识和作业人员的岗位责任意识,才能够做好煤矿机电运输安全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吴东亚;蒋寒君;;浅谈如何减少煤矿机电事故[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年15期
[2]周铭理;;试论煤矿机电运输安全影响因素与预防措施[J];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32期
[关键词]:煤矿 机电运输 隐患排查 预防对策
众所周知煤矿机电运输对于煤矿业的重要作用,而且相关职能部门每年都会反复强调这一部分工作的重要性。但是,几年来全国煤矿事故多发的原因排查中,机电运输方面的隐患都占有了相当大的比重。那么明知道机电运输的重要性,而且年年对其重要性进行强调,煤矿企业的安全为何还是得不到应有的保障呢?接下来,本文便通过当前机电运输事故发生的原因进行详细分析,从而提出相关问题的相关预防对策,以提高煤矿业的安全管理水平。
一、造成煤矿机电运输事故的原因
根据全国煤矿重大事故的调查分析显示,机电事故在各种事故中居第4位,运输事故占总事故数的20%~30%。机电运输设备状况好坏直接关系到煤矿安全生产。通过对多起煤矿井下机电运输事故的统计分析,得出造成机电运输事故主要因素有:
1.运输设备和机电设备保护装置失效
矿井生产中的大多数机电运输事故都是由于井下电气设备和提升运输设备保护失效,而由工人误操作造成的。依据《煤矿安全规程》及其相配套的《执行说明》,电器设备保护和提升运输设备保护是杜绝事故发生的基本保障,因此,其在机电运输事故评价指标体系中是必要因素。但是由于管理过程的失当,容易导致运输设备和机电设备保护装置失效,造成安全事故。
2.機电运输设备老化
机电运输过程中的很多设备,都由于缺乏管理而已经出现老化、运作不灵的问题,加上安全设施、保护装置不全等问题,使得它们与我国煤矿生产的要求有了大差距。
同时,由于施工环境的恶劣、粉尘大、湿度高、有腐蚀性气体等问题的存在,也影响了机电设备的使用性能。而机电设备主要用于井下作业,如不注意封存,防尘、防锈、防潮等措施,设备就会出现一些损坏,影响其正常运作。而施工人员的保护意识不足,也导致了事故的经常发生。
3.设备管理理念落后
很多煤矿企业领导都容易忽视机电设备的维护管理,只注重产量,忽视了机电设备的维修管理,使得这些设备的检测措施也不到位,测试手段落后,使其难以发现设备问题,也无法及时解决这些隐患。
此外,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方案无法落实;机电管理人员失去实际权力,仅应付当前的生产活动。
4.机电工人素质低
现在,由于特种作业工作人员工作的特殊性,导致了其业务素质的参差不齐,安全意识淡薄,使得违章操作的现象时有发生,再加上一些特种作业人员操作技能不娴熟、安全生产知识缺乏,也易造成安全生产事故。
5.管理人员违章指挥
有的管理人员为了贪图一时的方便,频繁调换特种作业人员的岗位,给安全埋下隐患。特种岗位人员大都是经过专业培训的专业人员,对他们的岗位不宜随意变动。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有些企业领导却不去考虑学识水平,随意调换特种作业人员的工作岗位使得违章操作的现象频频发生, 给生产带来了安全隐患。
二、煤矿机电运输事故的预防对策
通过事故原因的排查与分析,我们可以对症下药提出相应的预防管理对策,以加快煤矿机电运输环节的安全与合理化建设。以下便是相关预防对策:
1.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完善奖罚制度
制度是一种约束机制,是机电设备的正常运转的保障。只有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落实相关政策措施,才能够保证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顺利进行。因此,为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方针,必须严格落实生产责任制、工种岗位责任制、事故责任追究制等,使安全工作做到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责。
首先,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于2008年9月26日发出《 关于加强煤矿机电运输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为指导方针,加强煤矿机电运输安全管理工作,严格执行相关规定。
同时,加强特殊工种的用工制度管理。由于煤矿机电运输各岗位工种的技术性较强,应由思想端正、技术全面的操作人员来担任。除特殊情况外, 特殊工种人员不能随意调换, 要严格考核, 持证上岗。
此外,必须强化监督制约机制, 通过严格的奖罚制度来加强各级领导和业务部门的安全生产责任意识和作业人员的岗位责任意识。
2.强化安全技术培训,提高职工队伍素质
首先,特殊工种人员不能随意调换,要严格考核发证,持证上岗。
其次,加强职工的安全业务培训工作,培养其安全意识。采用“三结合”的培训方式,即业余培训与重点培训相结合,以重点培训为主,内培与外培相结合,以内培为主;对新工人、新岗位、新技术要进行强化培训,以全面提高职工的安全业务素质为目的,为搞好安全生产。此外,建立竞争机制,如对技术工种和管理人员采取竞争上岗,对所有职工都采用岗位技能工资,划分工资等级,引导和迫使职工自发安全业务知识;同时,通过奖励调动职工学技术、学业务的积极性,促使他们在岗位上按标准及规程进行作业。
3.加强设备管理,不断提高安全装备水平
(1)建立网络监测系统
除了相关规定的质量监控与检修体系建立之外,解决排气以及运输方面问题的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建立网络监测系统。无线传感器网络综合了传感器技术、遥测遥控技术、嵌入式计算技术、分布式信息处理技术和无线通信技术。由美国高级国防研究中心用于军事目的提出并实施,被认为是21世纪最重要的十大新技术之一。
传感器网络节点数量大,分布密度高,并具有一定的数据融合能力,因此可以保证既节约整个网络的能量,又可以使获得的信息具有准确性。同时,网络都能够自我修复,适应各种变化相应地调整拓扑结构并继续正常工作,无需人工干预,保证系统具有动态可重构性。其次,无线传感器节点本身具有一定的计算能力和存储能力,可以根据物理环境的变化进行较为复杂的监测。最重要的是,即使矿井结构遭到破坏,仍能自动恢复组网,实时有效地传递信息。通过将节点佩带在矿工身上或安置在工作机械上,可以监测到采掘面的信息,能避免出现监测盲区,保证系统获取信息具有全面性。
(2)仪器设备的降级、报废
定期监测仪器的精度等级,根据计量部门出具的检定结果和单位的实际情况对监测仪器做出降级使用的决定。
如果仪器设备出现不可修复的故障,无修复价值或经计量部门检定各项技术指标达不到使用要求时,就要作报废处理,要写出报废申请,由领导批准后,出报废报告,并存入档案。
(3)推广使用新设备、新技术
同时,不断改进煤矿机械设备的安全性能,完善管理机制,在此基础上,不断更新生产设备,研发新型生产技术。根据我国的采煤现状,中厚煤层开采量越来越少,薄煤层的开采技术难关越来越亟待解决,可以加快研制新型薄煤层大功率采煤机。目前国内研制的较为先进的薄煤层采煤机单个摇臂截割功率最大可达到 320KW,总装机功率达 720KW,机面高度仅为 830mm 左右。虽然结构简单、可靠、拆卸方便,但还是难以满足市场的需求。
三、结束语
煤矿机电运输业的安全性不容忽视,只有在加强管理,提高工作人员责任心的前提下, 抓好安全工作,强化监督制约机制,加强各级领导和业务部门的安全生产责任意识和作业人员的岗位责任意识,才能够做好煤矿机电运输安全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吴东亚;蒋寒君;;浅谈如何减少煤矿机电事故[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年15期
[2]周铭理;;试论煤矿机电运输安全影响因素与预防措施[J];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3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