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在猪疫病防治中的作用及应对方案

来源 :畜牧兽医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maaz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是农业、畜牧业大国,其中的生猪养殖更是我国畜牧业生产的基础骨干项目之一,甚至已经呈现出规模化、集约化的饲养模式和发展趋势,高度集约化和大规模的养殖方法,极大提高了猪肉制品的交易速度和数量,进而满足居民对于猪肉的需求。在不断发展中也面临很多问题,其中猪疫病防治就是一个巨大挑战。规模型、集约型的生猪饲养模式,受到生猪饲养的环境以及其他一些不确定的外部因素的影响,很容易导致病疫在短时间内快速传染,猪病的发病几率也在逐年提升,猪疫病的预防已经迫在眉睫。寄生虫、细菌都可能成为病原体,蓝耳病、伤寒以及肺病等都是比较常见的猪疫病,致死率也非常高,给养殖户造成经济上的损失。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猪疫病,需要从消毒环节做起,通过控制用药,改善养殖环境,健全猪疫病防治工作。
   关键词:生猪养殖;消毒;防治
   中图分类号:S858.2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2096-3637.2019.12.041
   0引言
   2017年我国生猪养殖规模已经达到8031.36亿元,零售市场规模约为12015.32亿元,其中河南省的数据为2015年猪肉产量467.96万t,2016年猪肉产量为450.65万t;2015年生猪存栏量为4376万头,2016年底生猪存栏量为4284.1万头,2017年底生猪存栏量为4390万头,生猪养殖产业量在稳步提升,产业结构更加优化,生态畜牧业发展成效明显。但随着生猪养殖行业的不断扩大和发展,猪疫病的种类和发病的频率也在不断地提升。2018年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8月14日发布,河南省郑州市惠济区发生一起猪O型口蹄疫疫情,发病猪5头。虽然按照当地的有关预防方案和防治技术规范要求,疫情处理工作已经切实落实,但也扑杀了173头发病猪和同群猪,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因此,消毒预防环节非常重要[1]。
   1猪疫病产生原因
   1.1消毒工作不规范
   猪疫病的预防环节至关重要,通过消毒剂灭除微生.物,断绝微生物的传播路径,做好事前预防、提前消毒,将病毒细菌遏制在摇篮里,定期对于养殖区域进行监管是不可以忽视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生猪的健康、生长、质量。很多生猪养殖户的思想观念比较落后,消毒工作不规范,对于生猪并不会进行集体的消毒,导致一旦出现疫情,就会大规模相互传染,难以控制,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2]。
   1.2生猪防治重视程度不足
   虽然目前我国的经济和科技水平发展迅速,但部分养殖户并没有了解和学习科学的养殖方式,依旧运用传统型的养殖方法,导致很多生猪养殖户认为生猪只要注射疫苗,就不会出现疫病,后续未对猪舍和生猪进行消毒,加大了生豬疫情发病的几率。同时,对于疫苗的注射,也并没有做到定时、定量、注射不同疫情的疫苗,预防不全面,导致生猪对于不同疾病的抵抗力程度不同,存在薄弱环节。此外,对于疫情发生并没有准备应急预案,缺乏科学、合理的防治政策,导致疫情发生时来不及应对,无法及时、准确地控制疫情,将损失降低到最低。
   2消毒对生猪养殖的作用
   2.1切断病毒传播途径
   消毒是所有猪病疫防治工作的第一步,因此消毒工作是在猪病疫发生前所作的控制工作,通过消灭病原体、阻断病原体传播途径等方式,提前预防猪病疫,有效防止猪病疫的发生和扩散。定期消毒甚至可以行而有效、彻底地避免生猪传染病的出现。
   2.2消毒方式具有高效性
   消毒的高效性优于猪病疫发生后控制的效果。消毒方式中所使用的化学消毒法,可以针对不同的病疫,使用不同种类的化学制剂,通过不同的配比运用于不同的消毒地点,这种消毒方式对于相对应的病毒、病原体有高效的消毒效果,可以通过科学的配比直接杀死病原微生物,实现无害化的目标,有效、方便地控制疫病的发生和传播[3]。
   2.3消毒方法简单安全
   很多猪疫病在防治工作中,如果猪病疫已经发生,为避免更多、更大的损失,通常会采用一些应急的方法,而这样的应急方法有可能引起生猪个体和生猪群体的应激反应,影响生猪的生育、繁殖、健康、成长和质量问题。然而,在猪疫病预防工作中,消毒安全性较高、操作方式方法简单可行,对于生猪的应激反应刺激比较小,不会在生猪体内残留有害物质而影响生猪质量。另外,消毒方法通常都简单易行,因此对于操作人员的专业培训和技术要求并不高,养殖场的工作人员只要通过简单的培训即可上岗,并且可以保证消毒的有效性。
   3应对方案
   3.1物理消毒
   物理消毒法通常是指利用机器、机械、电能、热能、光能、放射等方式消灭病原体。其中比较常见的方法包括热能消毒法、机械消毒法、光消毒法。热能消毒法主要采用高热的方式,使病原体凝固和变质,杀死病原体。如焚烧已经患病、发生疫情的猪群或个体的粪便、剩余饲料、接触过的物品等,还可以对于地面、墙壁、金属制品等非易燃易爆物品通过喷火的方式进行消毒,高效而简单;光消毒法主要是采用太阳光或者专门的紫外线灯光对病原体和空气进行照射进行消毒工作。太阳光属于高效、实用、低成本、可广泛运用的杀菌方式,普通的病原体以及一些非芽孢细菌通常在太阳光下照射几分钟就可以达到消毒的效果,甚至一些抵抗力较强的细菌,经过太阳光几天的暴晒也会被杀死。但对于猪舍的人口、通风口、过道、较深的猪棚等这些不易被太阳光照射到的地方,需要安装紫外线照射灯,保证每天至少1h的紫外线照射,进而对猪舍内部进行光消毒[4]。
   3.2生物消毒
   生物消毒法指的是通过收集微生物发酵而产生的热量,并合理收集,通过该过程进行消毒工作。这种消毒法多数运用于生猪的粪便消毒方面,将生猪排泄的粪便进行掩埋,经过长时间的发酵,产生生物热,通过生物热将排泄物中的寄生虫虫卵杀死,生物消毒法不仅对于猪病疫消毒预防环节简单、有效,并且还可以保持粪便的肥效。
   3.3化学消毒
   化学消毒是指通过化学药物杀死微生物。目前常见的化学制剂为福尔马林和新洁尔灭。福尔马林消毒作用非常强,对于生猪活体消毒通常使用1%的水溶液喷射消毒即可,对于猪舍的地面和墙壁使用4%的水溶热喷射消毒。新洁尔灭对于消灭革兰氏阴性菌和革兰氏阳性菌的效果显.著,对于养殖场的木制品喷射0.1%的水溶液即可,同时还可以用0.15%的水溶液对空气进行喷射消毒,可以灭除空气中的病原体。但在使用新洁尔灭时,需要注意不要和碱性类物质相接触,碱性类物质会降低其消毒效果。
   4结束语
   经济和科技的蓬勃发展带动生猪养殖业不断扩大、发展的同时,还要认识到这其中仍然有不可忽视的问题。很多养殖户落后的思想认识及生猪养殖方法,导致很多猪疫病的发生,这就需要生猪养殖户提高自身认识,改变自身传统、错误的对于生猪养殖和预防疾病方面的认识,学习新型养猪预防方式,认识到消毒环节对于猪疫病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加强对于消毒环节的重视并且细致、切实落:实,从仔猪、成猪、猪舍、养殖场、饲料、投食器、粪便甚至到工作人员都要进行各个环节的消毒工作,从根本上消灭和阻断细菌病原体,减轻养殖户的负担,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参考文献
   [1]崔洪青,赵艳侠.试论猪病防治中消毒的重要性[J].畜禽业,2014(12):28-29.
   [2]杨昌华、试论猪病防治中的消毒问题[J].畜禽业,2018,29(1):28,31
   [3]徐富伟、基层兽医对猪病防治误区及对策[J].中国畜禽种业,2018,14(1):9.
   [4]刘刚、基层兽医畜禽疾病防治误区及出路探析[J].农家科技(下旬刊),2017(7):297.
其他文献
当今社会,人们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旅游业得到迅猛发展,旅游管理专业应运而生。作为一个应用性强的专业,它主要培养具有旅游管理专业知识,能在各旅游行业从事管理工作的专业人才。根据国家旅游局2011年的调查结果显示:截至2010年底,全国旅游院校(包括完全的旅游院校和开设有旅游系或旅游专业的院校)共計1 968所,其中高等院校967所,中等职业学校1 001所,在校生人数首次突破100万人,达到108.6
高校教师年度绩效考核是高校人事管理工作的基础,绩效考核结果直接影响着高校各项人事决策。因此,建立科学合理的高校教师绩效考核与评价指标体系,全面、客观、准确地对教师
目前我国草原退化十分严重,所以,必须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解决.大力发展草原生态畜牧业是目前能够有效解决草原 退化的途径,本文旨在分析目前草原退化的现状,提出相应的保护措
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职业道德建设的关系入手,阐述了市场经济对职业道德的一般要求,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职业道德的特殊要求,最后强调了职业道德建设的层次性,提出低、中、
摘要:肉羊舍饲饲养是未来规模化肉羊养殖的发展大趋势,它不但保护养殖区域周边生态环境,也能降低草原退化率。在舍饲饲养环境中肉羊养殖更易于管理,但是该方法也存在一定弊端,舍饲肉羊羊群采食量普遍不高,容易出现肉羊膘情偏差、生产性能偏低等问题。该文结合山东省济南市肉羊舍饲饲养现状,简单分析当地肉羊舍饲饲养模式的发展现状与肉羊羊群舍饲精饲料及营养补充调配方法。  关键词:肉羊舍饲饲养;饲养管理;能量饲料;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