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提琴在交响乐队中的作用与地位

来源 :丝路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rles80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音乐是这个世界上最美好的事物,它能够让人忘记悲伤,沉醉在优美动听的旋律当中。例如在交响乐队中有着很多的乐器,每种乐器都有各自的优势和特点,其中小提琴在交响乐队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对整个交响乐队演奏的顺利进行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本文我们将围绕小提琴在交响乐队中的作用与地位来展开分析和研究,详细地了解小提琴的起源和在交响乐队中的主要影响,从而实现交响乐队整体演奏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小提琴;交响乐队;作用与地位
  一、针对于小提琴发展过程的分析
  小提琴是一种常见的弦乐器,一共具有四根弦,它主要依靠小提琴的弦和弓之间的摩擦来发出动听的声音。一般情況下,小提琴的琴身大概长约35.5厘米,琴身主要是通过具有弧度的面板、背板以及侧板粘合形成。小提琴的各项优点促使其广泛地流传在各个国家,并获得世界各地人民的喜爱。小提琴也是交响乐队中最主要的乐器之一,在交响乐队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除此之外,因为小提琴具有难度高、上手难等特点,也让小提琴和钢琴、古典吉他共同成为世界三大乐器[1]。
  (一)小提琴的诞生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小提琴的诞生,根据相关数据记载,最早的小提琴是在十六世纪的意大利北部所研究发明的,但是最早的小提琴在发明之后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就下落不明,这也就导致目前仍没有发现保存至今的实物,除了一些文艺作品中反映的最早小提琴的基本形态以外就没有任何信息存在。在十六世纪五十年代中有一幅壁画上画着一把三根弦的小提琴,这也是最早小提琴的形象了。在早期,小提琴大部分都是三根弦的,通过这种现象分析这种小提琴形式有可能是借鉴了其它早于小提琴的乐器,例如中世纪的三弦琴。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小提琴又经过相关专业人士的修改和更新,促使小提琴不仅符合美学观念还符合声学理论。
  (二)小提琴的发展
  小提琴在诞生以后就受到人们的喜爱和追捧,在十六世纪五十年代就已经被人们所熟知,但是在当时流行的小提琴是臂提利拉琴以及雷贝克乐器演变而来的。换一句话说小提琴的前身就是维奥尔,因为这两者的声色比较相近,但是也存在着不同之处。因此也有不少的人认为小提琴的发源地不是在意大利,而是在威尼斯、米兰等国家。又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在十六世纪末期,小提琴渐渐的分成两个著名的制作流派,这两个制作流派分别是雷西亚制作流派和克雷莫纳制作流派。这两个小提琴制作流派都有著名的代表人物,并且经过了长时间的制作和学习,也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和技巧,两个小提琴制作流派都各有所长[2]。
  (三)小提琴的辉煌时期
  小提琴的制作流程是比较复杂的,也正是也因为各个工艺都需要仔细地切割和打磨,也就促使小提琴成为一种精致的艺术品。所以说对于制作小提琴的制作家来说,他们不仅仅是制作家,而更应该是艺术家。小提琴正是因为自身各项精益求精的技术要求促使其很快成为人民喜爱的乐器之一。在十六世纪末期被称作小提琴的黄金时期,又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小提琴经过了改良和创新。经过改良以后的小提琴更适合在大型音乐厅上进行演奏,因此从这时起就为小提琴在交响乐队中的地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小提琴在我国的发展历程
  小提琴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传入我国,在民国初期就出现了小提琴学堂音乐教学,渐渐地我国人民对国外的音乐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以后世界著名的小提琴演奏家前往中国进行演出,收获了一大批小提琴爱好者。通过小提琴在我国的流传也培养了不少我们国家自己的小提琴演奏家,例如马思聪、冼星海以及刘天华等优秀的演奏家。直到现在小提琴已经在我国广泛的存在,也有更多的人群去学习小提琴,为小提琴的交响乐队地位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3]。
  二、针对于小提琴对交响乐队产生影响的分析
  在交响乐队中要想让广大听众能够听到完美的听觉盛宴,就一定要让演奏者、指挥人员等形成思想上和心灵上的统一,进行心对心的交流和沟通,把自己和音乐完全融合到一起,最终达到共鸣的目的。为了更好地让小提琴在交响乐队产生共鸣,应当对小提琴的执法、节奏、发音以及力度等方面进行统一要求,这也是交响乐队的基本要求之一。当进行演奏时也是需要合理的安排,因为演奏者不应当只是观看所演奏的音符,还应当注意乐句的划分和感情的投入。最后在演奏时还要发挥出演奏者高超的技巧,千万不要处于被动的地位,感情和精神都要进行深入的交流,促使大脑处于活跃的状态才能更好地理解所表达的思想和演奏出交响乐队优质的音乐盛宴。
  三、针对于小提琴在交响乐队中地位的分析
  (一)小提琴在交响乐队中地位的初步确定
  小提琴在交响乐队中是最重要的乐器之一,在交响乐队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因为小提琴和其他的乐器不一样,它具有优美的声音、独特的演奏方式以及多样化的音效等,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小提琴成为交响乐队中的主导地位。在进行演奏的时候,小提琴可以作为一种独奏的乐器,通过独奏更能够表达出演奏者的内心情感,种种因素的存在又进一步确定了小提琴的主导地位。例如当在交响乐队中演奏《梁祝》这首曲子时,虽然说人们对《梁祝》的故事都比较了解,但是通过运用民间和交响乐队的音乐共同表达出来的美好和情感,又会让人产生一种特殊的情感流露。首先由小提琴引出主题,其次最用其他乐器表达出情节内容,从而促使整个故事更加完整和和谐[4]。
  (二)小提琴在交响乐队中地位的最终确定
  小提琴在交响乐队中地位的最终确定还是由于其自身精湛的演奏技巧,不管是哪一种风格或者音乐作品,小提琴都能够以丰富多彩的方式表达出来。只要演奏者具有熟练的基本功和演奏技巧,然后再通过合理的演奏方式就可以把曲子中的情感更加形象地表达出来,像是能够细腻地刻画出人物的形态和精神,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正是因为小提琴独特的演奏技巧以及严谨的结构和风格让越来越多的著名演奏家认可小提琴在交响乐队中的主导地位,在当今社会中具有高超演奏技巧和影响力的小提琴演奏家是帕格尼尼,帕格尼尼的存在也赋予了小提琴在交响乐队上不可替代的地位[5]。
  总结
  通过上诉问题的分析,我认为小提琴在交响乐队中有着很重要的存在价值,也正是因为小提琴的多样化和丰富多彩的演奏形式让其在交响乐队中有着不可代替的地位。通过本文的研究和探讨我们也详细地了解了小提琴在交响乐队中的作用和地位,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小提琴演奏家门要想更好地稳定和保持小提琴在交响乐队中的地位,就一定要进行演奏技巧和方法的创新,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小提琴在交响乐队中会给我们带来更引人注目的听觉盛宴。
  参考文献:
  [1]李清花.交响乐队中小提琴演奏者视奏意识的培养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3(09).
  [2]周伟.交响乐队中的小提琴演奏作用分析[J].音乐时空(理论版).2012(04).
  [3]肖楠.试析《梁祝》谈及音乐理解对小提琴演奏所产生的影响[J].音乐生活.2010(10).
  [4]肖彦.关于如何学习及演奏小提琴的几点看法[J].乐器.2004(12).
  [5]孙凯卓.浅谈小提琴的指法运用[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1(05).
  作者简介:
  曾佶茹(1997.08—),女,安徽省马鞍山人,学历:本科在读,就读于山东大学威海校区艺术学院音乐学专业,研究方向:音乐学与小提琴专业。
其他文献
作品十四
期刊
作品十二
期刊
作品九
期刊
摘 要:旗袍是服饰,服饰是符号,依托文化得以延续,一种服饰从符号演变成文化需要服饰本身是否具备以下特性:潮流性:被大众接受并喜爱、艺术性:标签化,得到审美和认同,被冠以文化的头衔、长久的生命力:紧随时代发展,既保留又创新,生命力更多是依托穿着人群。从旗袍的演变看时尚文化發展的轨迹,同样是传统服饰,汉服和旗袍一样,都经历了历史的洗礼,并得到传承和发展。  第一章 旗袍的起始时间和社会背景  1.1旗
期刊
摘 要:随着国家经济的繁荣发展以及国力的逐渐增强,科技成果也屡创佳绩,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园林景观设计也出现了持续进步的状态,越来越多的园林施工新工艺被广泛应用于各个方面。园林新工艺的加入,大大提升了园林设计过程中自身的施工水平和所在市场的占有率,同时还进一步提升了园林绿化项目的施工品质,深刻的影响了园林工艺的发展道路。但是园林景观的设计过程受到了地域文化的影响,在不同的地域文化背景下,园林景观的设计
期刊
摘 要:随着时代、社会的发展,以及女性社会地位的变化,现代女性相对传统的古代女性更加自由、没有束缚,思想亦更加开放,因此女性艺术家在绘画群体中逐渐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她们在绘画的过程中不仅师法传统,并且尝试突破与创新,无论是在题材、绘画技法、绘画材料,还是绘画媒介等方面,都在寻找具有标识性的现代语汇。  关键词:女性;工笔画;传统;现代;女性绘画  一、影响女性绘画发展的因素  (一)时代背景
期刊
摘 要:闽南民间信仰文化是我国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受到国情的影响,我国建国初期对于闽南民间信仰研究的发展速度较慢,但近些年已经逐渐趋于完善。回顾多年来对闽南民间信仰的研究,既有成功也有不足。  关键词:闽南民间信仰;信仰研究;回顾  引言:  由于闽南民间信仰文化对于我国而言有着特殊的历史地位,所以我国学界对于闽南民间信仰的研究和调查也相对较多。尽管如此,并不代表我国学界已经彻底将闽南民间
期刊
摘 要:新媒体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的社会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与技术创新相结合,与新媒介传播相适应,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系统,把握新媒体语境中的传播生态,使传播要素精准化,是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效率的切实路径。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大数据;传播系统  1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研究概述  近年来,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研究的范围不断拓展,涉及平面媒体传播、电子媒体传播、新媒体传播、数字化传播等
期刊
摘 要:多民族国家的形成过程漫长而复杂,对于历史悠久的中国来说更是如此。然而在内容庞杂的“二十五史”中,我们看到的却只是一段“中原王朝”史。透过它,我们既不能窥见多民族中国的历史全貌,更无法理解祖国多元一体的格局。而李大龙先生的《从“天下”到“中国”》一书则从庞杂的历史文献入手,向我们展示了受天下观影响的东亚各族群长达数千年的自然凝聚过程,从而让我们从新的角度理解“统一多民族的祖国”。  关键词:
期刊
作品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