砷剂治疗某些皮肤病的研究进展

来源 :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jie1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砷剂在银屑病、皮肤T细胞淋巴瘤和黑素瘤等方面具有一定的药理活性,砷剂在一定浓度下可抑制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并促进皮肤肿瘤消退,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砷剂同时具有细胞毒性,可积蓄中毒,累及身体各组织器官,根据流行病学研究,其可诱变致癌.砷有两面性,需要进行更多的基础实验和临床试验研究,选择最佳的治疗浓度,以减少毒副作用.同时如能根据影响砷毒副作用的基因多态性,采用个体化给药,使其更好地发挥治疗作用而降低不良反应的风险,成为某些皮肤病的治疗手段之一。

其他文献
动脉粥样硬化是引起缺血性卒中的主要病因.鉴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早期诊断及干预的重要性,利用分子影像学技术对动脉粥样硬化进行早期诊断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文章对分子
患者女,16岁.反复四肢及颜面部红斑16年.患者无明显诱因,于出生后半年四肢及颜面部出现红色斑疹,伴瘙痒,病情反复,冬季加重.于2010年11月来我科就诊,诊断为特应性皮炎.首次给予0.1%他克莫司软膏外用治疗,每天2次,每周20 g,未用口服药物.1周后,患者出现严重的水样腹泻,不伴脓血,每天2~3次,腹泻前有腹部胀痛,但无发热、恶心、呕吐.患者未接触其他腹泻患者.实验室检查结果:血、尿常规均正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慢性炎性血管性疾病,从早期的脂纹发展至晚期具有高度破裂倾向的不稳定斑块,每一步都有许多细胞和分子事件的参与。随着靶向探针技术的发展,分子磁共振成像技术有望在不久的将来彻底改变人们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处理策略。近年来,已涌现出许多理想的靶向斑块各种成分的分子探针。文章综述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分子磁共振成像技术及其应用。
目的 观察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与CO2激光治疗跖疣的疗效.方法 ALA-PDT与CO2激光治疗跖疣各68例.结果 光动力组患者的痊愈率为86.8%( 59/68),复发率为13.6%(8/59);CO2激光组痊愈率为100%( 68/68),复发率为29.4%( 20/68).两组在痊愈率及复发率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2激光组痊愈率高于ALA-PDT组,而
超声分子成像技术是在常规超声检测技术基础上结合靶向超声对比剂的定位作用,以检测活体状态下靶区组织分子水平变化的一种新型技术。文章对超声分子成像技术的原理和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早期炎症反应、新生血管形成和易损斑块评估方面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颈动脉粥样硬化是缺血性卒中的可治疗和可预防病因。起来越多的研究提示,与颈动脉狭窄程度相比,颈动脉斑块特征可能是更理想的同侧脑血管事件预测方法。颈动脉易损斑块的主要MRI特征包括大的富含脂质的坏死核心、斑块内出血、斑块破裂和钙化。文章对颈动脉易损斑块的MRI特征及其在同侧脑血管事件预测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丘疹鳞屑型亚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SCLE)临床上比较少见,且极易误诊为银屑病或脂溢性皮炎.我们诊治1例,现报道如下.患者男,25岁.因面、躯干、下肢红斑鳞屑伴痒3年就诊.3年前,原因不明始于胸部起红斑、鳞屑,自以为佩戴玉器引致,未曾处理.1年前面部出现红斑、鳞屑,渐多,当地医院诊断为过敏性皮炎,口服抗过敏药物,外用非糖皮质激素类抗炎药物(药名不详),效果不佳.近2个月来,患者下肢也出现鳞屑性斑片.
目的 探讨一个先天性厚甲家系角蛋白基因突变.方法 用PCR及Sanger测序技术对先天性厚甲家系先症者KRT17基因所有外显子和KRT6B基因编码螺旋起始和终止区域序列进行突变鉴定,针对发现的可疑位点,Sanger测序检测家系其他成员该位点的变异情况.结果 基因检测结果表明,家系患者KRT17基因错义突变c.263T>C,该突变导致角蛋白17(K17)第88位氨基酸由蛋氨酸变成苏氨酸(p.M88T
颅内分支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branchatheromatousdisease,BAD)由Caplan于1989年提出,近年来在日本得到广泛研究。随着高分辨率MRI的应用,BAD逐渐成为研究热点。文章对BAD的概念、病因学、病理学、诊断和治疗以及与缺血性卒中的关系进行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