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应用组织化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正常及攻毒不同时相组大鼠肾组织肥大细胞的数量、活性、分布范型、组织化学性质的动态变化及P物质的表达水平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攻毒后第6h炎性细胞开始浸染肾小管基膜、肾小囊壁层及肾小球,12h后浸染程度开始减少,第24h出现最低值,而后又开始增多,至第72h浸染达到高峰。且此间质内血管出现轻微的裂隙。同时不同时相肾组织的肥大细胞及其脱颗粒数量和P物质的表达水平均与炎性细胞浸染变化相吻合,攻毒后第6、12、48、72h的炎性细胞、肥大细胞及其脱颗粒数量均显著高于攻毒前(P〈0.